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认知行为集体心理咨询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焦虑情绪的干预效果 被引量:35
1
作者 刘媛媛 张晓燕 张澜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3-18,共6页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集体心理咨询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焦虑情绪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焦虑自评量表(SAS)得分≥41分的老年高血压患者80人,随机分配进入干预组(n=40)或对照组(n=40)。干预组接受为期8周的认知行为集体心理咨询,在此期间对照组...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集体心理咨询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焦虑情绪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焦虑自评量表(SAS)得分≥41分的老年高血压患者80人,随机分配进入干预组(n=40)或对照组(n=40)。干预组接受为期8周的认知行为集体心理咨询,在此期间对照组不接受任何干预。在基线水平、干预8周后及干预结束1个月后随访使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UCLA孤独量表和自尊量表(SES)评估干预效果。结果:干预组共37人完成研究,1个月后的随访有32人参加。对照组共39人完成8周随访。干预组干预后STAI的状态焦虑分量表得分及SCSQ消极应对维度得分均低于干预前(均P<0.01),对照组干预前后各量表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两组患者(基线得分-干预后得分)的差值进行比较,发现干预组患者状态焦虑分量表得分及SCSQ消极应对维度得分的差值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随访发现干预组患者状态焦虑得分及消极应对维度得分与干预前相比呈下降趋势(均P<0.01)。结论:认知行为集体心理咨询可以有效减少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焦虑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行为集体心理咨询 老年高血压 焦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认知行为治疗的发展看心理治疗的疗效评估 被引量:35
2
作者 王建平 王晓菁 唐苏勤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933-936,共4页
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效果能否评估以及如何评估一直是学者们争议的话题,也是各心理咨询治疗流派努力的方向。在心理咨询与治疗各流派中,认知行为治疗(CBT)被认为是唯一循证的心理咨询治疗方法。本文作者是CBT治疗师,结合自己多年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效果能否评估以及如何评估一直是学者们争议的话题,也是各心理咨询治疗流派努力的方向。在心理咨询与治疗各流派中,认知行为治疗(CBT)被认为是唯一循证的心理咨询治疗方法。本文作者是CBT治疗师,结合自己多年心理咨询治疗的实践经验和回顾相关文献,从CBT的起源、发展和特点,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认为CBT是真正遵循和体现了"科学家-实践家"的模式,其效果是可以评价的,是有证据支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咨询与治疗 认知行为治疗 疗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体问题解决中的认知表征、行为惯例和动态能力 被引量:7
3
作者 王建安 张钢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862-874,共13页
以王建安和张钢(2008)开发的三人TTT纸牌游戏(原游戏)及其变式(变式游戏)为实验任务,研究了集体问解决中认知表征和行为惯例对提高动态能力的作用。共有240名被试,分成80个三人小组,参加了前后两场各20盘游戏。80个小组按照是否被告知... 以王建安和张钢(2008)开发的三人TTT纸牌游戏(原游戏)及其变式(变式游戏)为实验任务,研究了集体问解决中认知表征和行为惯例对提高动态能力的作用。共有240名被试,分成80个三人小组,参加了前后两场各20盘游戏。80个小组按照是否被告知游戏的问题表征(即有无认知表征),以及是玩原游戏还是玩变式游戏,均分成4个区组来玩第一场游戏。在第二场游戏中,4个区组都玩变式游戏。以玩每盘游戏的平均步时和在问题表征中走过的路径为指标测量惯例,以玩第一场原游戏习得的能力向玩第二场变式游戏的迁移率来衡量动态能力。结果发现:一方面,适当的认知表征有助于提高集体问题解决的动态能力;另一方面,没有适当认知表征支持的行为惯例反而会阻碍动态能力的发展。概括地说,动态能力的决定因素是认知表征而不是行为惯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能力 认知表征 行为惯例 集体问题解决 三人TTT游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生抑郁情绪的网络自助心理咨询效果 被引量:2
4
作者 李昂 朱廷劭 宁悦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45-146,共2页
传统的心理咨询模式面临着心理服务资源供需矛盾的挑战,新兴的网络心理咨询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上述问题的困扰旧,但仍需依赖咨询师在网络终端提供人工服务,未能发挥信息技术的自动化(automated)优势。认知行为技术(cognitiveb... 传统的心理咨询模式面临着心理服务资源供需矛盾的挑战,新兴的网络心理咨询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上述问题的困扰旧,但仍需依赖咨询师在网络终端提供人工服务,未能发挥信息技术的自动化(automated)优势。认知行为技术(cognitivebehavioraltherapy,CBT)对抑郁情绪等心理问题具有良好的调节效果,国外学者已经在英文语境下研发出有效的基于CBT原理的网络自助心理咨询程序,便于用户可以在咨询师缺席的情况下自我引导地完成整个心理咨询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情绪 网络自助心理咨询 认知行为技术 心导网 干预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体认知行为治疗对广泛性焦虑障碍疗效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32
5
作者 陈淑燕 谢稚鹃 +2 位作者 黄薛冰 高兵玲 唐登华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77-182,共6页
目的:探索集体认知行为治疗对广泛性焦虑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最终纳入对照组(n=25)与干预组(n=33),两组均服用度洛西汀30~120 mg治疗。干预组除药物外,接受集体认知行为治疗,每周1次,每次90 min,共8次。采用汉密顿... 目的:探索集体认知行为治疗对广泛性焦虑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最终纳入对照组(n=25)与干预组(n=33),两组均服用度洛西汀30~120 mg治疗。干预组除药物外,接受集体认知行为治疗,每周1次,每次90 min,共8次。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临床评估量表(CGI)在基线、第4周及第8周进行评估。CGI包括病情严重程度(SI)、疗效总评(GI)和疗效指数(EI)3个条目。结果:HAMA评分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测量时间与分组处理的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F=4.35,P<0.05)。干预组HAMA第4周及第8周的相对于基线的减分值大于对照组,而第4周的痊愈率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在第8周测评点时,干预组HAMD相对于基线的减分值大于对照组,而CGI-SI与CGI-EI评分低于对照组。结论:与单独的药物治疗相比,在药物治疗基础上结合集体认知行为治疗能够早期起效,更为显著地改善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的焦虑症状、抑郁症状和总体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认知行为治疗 广泛性焦虑障碍 随机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程心理咨询一例报告 被引量:2
6
作者 茅玥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6-57,共2页
关键词 短程心理咨询 认知行为疗法 心理治疗 情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咨询与优化学生学习品质
7
作者 周度 《南通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3期94-97,共4页
心理咨询从干预问题的不同视角出发可以大致分成三种,即从行为角度干预的心理咨询、从认知角度干预的心理咨询和从情感角度干预的心理咨询。不论采用上述何种方法,在学习指导中宜结合学生具体的学习内容,分三个阶段实施,即“咨询诊断—... 心理咨询从干预问题的不同视角出发可以大致分成三种,即从行为角度干预的心理咨询、从认知角度干预的心理咨询和从情感角度干预的心理咨询。不论采用上述何种方法,在学习指导中宜结合学生具体的学习内容,分三个阶段实施,即“咨询诊断——矫正治疗——反馈养成”,以优化学生的学习品质。 第一种:从行为角度进行干预,主要适用于弥补学生学习品质上非智力因素方面的缺陷,包括动机、欲望、意志(决心、信心、恒心)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咨询 学生学习 认知角度 外婆 行为观察 小方案 重点中学 案例 欲望 标准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三届中国认知行为治疗学术大会纪要
8
作者 李晓苗 李占江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522-522,共1页
由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认知行为治疗(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CBT)学组以及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CBT协作组联合主办、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和首都医科大... 由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认知行为治疗(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CBT)学组以及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CBT协作组联合主办、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和首都医科大学临床心理学系承办的第三届中国认知行为治疗学术大会于2013年4月26-27日在北京二十一世纪饭店成功召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行为治疗 中国 学术 首都医科大学 专业委员会 中华医学会 临床心理 心理咨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领导者信息共享与集体主义对员工促进性建言的影响机制研究 被引量:16
9
作者 陈倩倩 樊耘 +1 位作者 张旭 于维娜 《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523-1531,共9页
基于社会认知理论,在个体层面综合考察领导者信息共享行为和集体主义对员工促进性建言产生影响的内在机制及其交互作用。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领导者信息共享与促进性建言显著正相关;集体主义与促进性建言显著正相关;内部人身份认知在领导... 基于社会认知理论,在个体层面综合考察领导者信息共享行为和集体主义对员工促进性建言产生影响的内在机制及其交互作用。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领导者信息共享与促进性建言显著正相关;集体主义与促进性建言显著正相关;内部人身份认知在领导者信息共享与促进性建言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内部人身份认知在集体主义与促进性建言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集体主义负向调节领导者信息共享与员工内部人身份认知之间的关系,即对低集体主义的员工而言,领导者信息共享对内部人身份认知的影响更为强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导者信息共享行为 集体主义 促进性建言 内部人身份认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体意向:交互认识的均衡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践明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9-122,共4页
集体意向性的研究,有还原论的和非还原论两种观点。在交互认识论视域中,集体意向应该被理解为通过交互认识,使一组群体成员的"知识—信念"状态达到的一种均衡,这超越了还原论与非还原论的对立,建构了独特的分析范式。交互认... 集体意向性的研究,有还原论的和非还原论两种观点。在交互认识论视域中,集体意向应该被理解为通过交互认识,使一组群体成员的"知识—信念"状态达到的一种均衡,这超越了还原论与非还原论的对立,建构了独特的分析范式。交互认识论的形式理论对集体意向的分析,是基于认知形式和理性人分析的重要工作所形成,为不同阶元的集体行为分析,具有很强的解释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意向 集体行为 交互认识论 认知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即兴行为的组织化:基于链家公司即兴战略的案例研究
11
作者 张晗 王赐之 《管理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7-97,共11页
乌卡时代,聚焦于动态即时反应的组织即兴研究成为战略管理领域的新热点。然而,已有研究多忽略时间性因素,难以动态地跟踪组织即兴随时间的涌现、演化和终止,从而无法将组织中偶发的即兴行为建构成为可以支撑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长期战略。... 乌卡时代,聚焦于动态即时反应的组织即兴研究成为战略管理领域的新热点。然而,已有研究多忽略时间性因素,难以动态地跟踪组织即兴随时间的涌现、演化和终止,从而无法将组织中偶发的即兴行为建构成为可以支撑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长期战略。本文应用意义建构理论,对链家即兴战略的发展过程进行深入纵向过程性案例剖析,探讨即兴行为组织化的路径和结果。研究发现,即兴行为可以经由组织化演变成为企业即兴战略;这个过程要求组织即兴行为建构新的行动方式、机制或解释框架,使组织转变为即兴平台组织,进而支持企业持续主动产生新的即兴行为,最终形成企业的即兴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即兴行为 集体认知 意义建构 即兴组织 即兴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多元文化视角看西方主流咨询理论的局限性
12
作者 杨安博 尤苗 +1 位作者 余昕昊 谢东 《医学与哲学》 2019年第21期56-58,共3页
从多元文化视角对精神分析、认知行为治疗和人本主义等西方主流咨询理论的局限进行分析,深入剖析这些理论为不同文化背景的来访者所做的调整,并提出咨询师在应用这些理论时应具备的多元文化理念。精神分析强调个体内部动力学,相对忽视... 从多元文化视角对精神分析、认知行为治疗和人本主义等西方主流咨询理论的局限进行分析,深入剖析这些理论为不同文化背景的来访者所做的调整,并提出咨询师在应用这些理论时应具备的多元文化理念。精神分析强调个体内部动力学,相对忽视其他族裔的代际作用等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应提高相应意识;认知行为治疗常过分强调个体因素,应注意到社会环境对信念形成的作用;人本主义假定的自我实现需求和集体主义文化存在冲突,此外应根据来访者的文化背景调整情感表达的强度。主流咨询理论在多元文化视角下将有更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文化心理咨询 精神分析理论 认知行为理论 人本主义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群际情绪理论及其研究 被引量:62
13
作者 刘峰 佐斌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40-947,共8页
群际情绪理论认为,群际情绪是当个体认同某一社会群体,群体成为自我的一部分时,个体对内群体和外群体的情绪体验。群际情绪借用社会认同方法,采用集体自我的概念作为其理论的源点,认知评价、情绪、行为倾向是群际理论的三件套;群际水平... 群际情绪理论认为,群际情绪是当个体认同某一社会群体,群体成为自我的一部分时,个体对内群体和外群体的情绪体验。群际情绪借用社会认同方法,采用集体自我的概念作为其理论的源点,认知评价、情绪、行为倾向是群际理论的三件套;群际水平的情绪不同于个体水平的情绪;群际情绪取决于群体认同水平;群际情绪弥散于整个群体;群际情绪有助于激发和调节群内、群际态度和行为。新近的研究也为群际理论提供了一定的证据,群际情绪理论为消解偏见和改善群际关系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认同 群际关系 认知评价 群际情绪 集体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7、8例焦虑症、强迫症
14
作者 赵耕源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1987年第5期239-236,共2页
女性,50岁,工人。10年前(1976年2月)因急性兰尾炎而进行手术治疗。术后对自己健康关心,并因咽喉不适及消化不良而怀疑自己有咽喉病变或胃病,但经多方检查与诊断,并未能证实。因而变得忧郁、苦闷、拒食并卧床不起。曾有自杀企图,但并未... 女性,50岁,工人。10年前(1976年2月)因急性兰尾炎而进行手术治疗。术后对自己健康关心,并因咽喉不适及消化不良而怀疑自己有咽喉病变或胃病,但经多方检查与诊断,并未能证实。因而变得忧郁、苦闷、拒食并卧床不起。曾有自杀企图,但并未真的实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虑症 强迫症 集体心理治疗 心理咨询 抗抑郁药 急性兰尾炎 肝炎 消化不良 强迫性行为 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不爱认错说起
15
作者 张嘉伟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2期43-43,共1页
关键词 心理咨询 班主任 错误行为 认知过程 消极情绪 同学 花瓶 讲述 自动性 关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不适症如何消除
16
作者 丁成标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1992年第5期54-55,共2页
社会不适症也叫社会适应不良,是指人们在社会活动和人际交往中适应能力差和有恐惧心理反映的现象。通常也称为人际关系障碍。所以也可称作人际不适症,或叫人际适应不良。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关系总是首先具体地表现为人际关系... 社会不适症也叫社会适应不良,是指人们在社会活动和人际交往中适应能力差和有恐惧心理反映的现象。通常也称为人际关系障碍。所以也可称作人际不适症,或叫人际适应不良。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关系总是首先具体地表现为人际关系,即具体地表现为人际活动,无论是生产、生活、学习,还是其它什么活动,概莫能外。人际活动,既是基本的社会存在,又是人的一种属性,离开了人际活动,人类社会将不复存在。因此,无论对于社会,还是个人,人际关系(交往)都是基本前提,具有不可避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际关系障碍 人际交往 人际适应 社会适应不良 不可避免性 人类社会 力差 集体活动 交往障碍 认知行为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