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基于认知网络分析技术的化学密室逃脱教育游戏设计模型研究 |
温金菊
钱扬义
彭盈盈
刘颖彤
|
《化学教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
|
职前中文教师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发展实证研究——基于线上实习总结的认知网络分析 |
刘玉屏
武晓琴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3
|
学习共同体演化动态及其参与者交互模式研究——数据驱动的社会认知网络分析 |
彭文辉
王中国
上超望
史玲玲
|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14
|
|
4
|
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轨迹与提升策略研究——基于认知网络分析法 |
杨海茹
马明月
向前臣
刘清堂
白馨烨
蔡明翰
|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19
|
|
5
|
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专业认知的特征探究——基于认知网络分析的途径 |
吴筱萌
牛芊宇
魏戈
荣赛波
王惠笛
|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8
|
|
6
|
职前教师协作写作中反思能力发展轨迹研究——基于认知网络分析法 |
冷静
易玉何
路晓旭
|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15
|
|
7
|
精准教学中基于同伴互评的评价者认知网络分析 |
刘迎春
朱旭
陈乐
|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11
|
|
8
|
认知网络分析法及其应用案例分析 |
王志军
杨阳
|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30
|
|
9
|
认知网络分析法:STEM教育中的学习评价新思路 |
吴忭
王戈
盛海曦
|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29
|
|
10
|
技术供给的动力作用:合作探究中具身参与的认知网络分析 |
王辞晓
|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18
|
|
11
|
网络研修中教师研修需求的差异性研究——基于研修计划的认知网络分析 |
吴林静
张少帅
刘清堂
李晶
杨炜钦
贺黎鸣
|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11
|
|
12
|
网络研修社区中教师对话反思的认知网络分析--以语文“齐心协力教师工作坊”为例 |
张思
邓露
邓伟
夏丹
上超望
|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10
|
|
13
|
认知网络分析视域下的教师实践性知识治理 |
张思佳
王陆
梁友明
|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2
|
|
14
|
面向多维关联的社会认知网络分析——协作学习交互研究的新进展 |
马志强
管秀
|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
|
15
|
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认知外包:交互行为模式与认知结构特征分析 |
汪凡淙
汤筱玙
余胜泉
|
《心理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16
|
“行为-认知”二元视角下协同创作知识建构特征研究——基于过程挖掘和认知网络的方法 |
刘迎春
袁硕
徐广如
赵思宇
|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17
|
深度学习视域下学习者协同知识建构历程的社会认知网络特征分析 |
周平红
周洪茜
张屹
林利
|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18
|
|
18
|
深度学习中的学习者认知网络和动机策略分析——旨向深度学习的U型翻转教学效果研究 |
丁继红
|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27
|
|
19
|
生成式人工智能促进认知临场感发展研究 |
白雪梅
霍玉莉
孙彧
顾小清
苏瑞
芦嘉玥
|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0
|
探析深度学习表征的一种新方法:社会认知网络特征(SENS) |
冷静
徐浩鑫
|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