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跨界学习、价值认知激活与裂变型新创企业绩效 被引量:3
1
作者 付丙海 张庆明 孙秀梅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0-79,共10页
基于学习—认知—决策的逻辑关系,构建跨界学习、价值认知激活与企业绩效关系理论模型,基于动态能力视角探讨裂变型新创企业绩效提升的路径机制。通过分析213份调查问卷发现:跨界学习和价值认知激活均能显著提升裂变型新创企业绩效;跨... 基于学习—认知—决策的逻辑关系,构建跨界学习、价值认知激活与企业绩效关系理论模型,基于动态能力视角探讨裂变型新创企业绩效提升的路径机制。通过分析213份调查问卷发现:跨界学习和价值认知激活均能显著提升裂变型新创企业绩效;跨界学习以更新知识结构和创新性资源组合方式促进价值认知能力提升,且动态能力越强,跨界学习越能促进价值认知激活;价值认知激活通过对跨界学习过程中获得的资源进行创新性组合和利用,进一步转化为裂变型新创企业绩效,即价值认知激活在跨界学习与裂变型新创企业绩效间发挥中介效应。结论既可基于动态能力视角回答企业如何突破资源约束,实现资源要素创新性利用和价值认知激活这一问题,也可对其如何更具柔性与灵活性以应对内外部环境带来的挑战提供解释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界学习 资源获取 价值认知激活 裂变型新创企业 企业绩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文化交际意图与语境要素的认知激活 被引量:3
2
作者 旷战 《江淮论坛》 CSSCI 2014年第3期186-189,共4页
从语境要素这一语用学微观视角入手,结合话语实例,对它的认知激活贯穿于跨文化交际意图的顺应形成、有效传递、认知推理、及时反馈等整个过程进行详细剖析,并尝试构建跨文化交际意图与语境的动态互生模式;旨在挖掘交际意图所蕴含的语言... 从语境要素这一语用学微观视角入手,结合话语实例,对它的认知激活贯穿于跨文化交际意图的顺应形成、有效传递、认知推理、及时反馈等整个过程进行详细剖析,并尝试构建跨文化交际意图与语境的动态互生模式;旨在挖掘交际意图所蕴含的语言、社会、文化等相关信息,彰显语境要素在跨文化交际意图推理过程中的核心地位和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境要素 认知激活 跨文化交际意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观教育公平视域下课堂对话对学业表现的影响研究
3
作者 冯仰存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0-70,共11页
课堂是实现微观教育公平的重要场域,课堂对话对促进学习者学业表现具有重要价值,其中的作用机制有待探明。为此,本研究利用OECD-GTI调查数据,通过建立链式中介模型、T检验等,对课堂对话与学业表现的关系,以及引发的教育公平问题进行分... 课堂是实现微观教育公平的重要场域,课堂对话对促进学习者学业表现具有重要价值,其中的作用机制有待探明。为此,本研究利用OECD-GTI调查数据,通过建立链式中介模型、T检验等,对课堂对话与学业表现的关系,以及引发的教育公平问题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课堂对话对学习者认知建构过程(认知激活、认知参与)均有显著正向的预测作用,但对学习者学业表现的预测作用不显著;课堂对话、认知激活对学生学业表现的影响,必须通过认知参与作为中介;认知激活和认知参与的链式中介作用,是高质量课堂对话的关键特征;课堂中的师生对话存在教育公平隐忧,社会经济背景较好的学生群体更有优势。课堂对话是教育公平从宏大叙事转向微观实践的重要路径,其关涉微观教育公平的全过程,亟需引起各方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对话 学业表现 认知激活 认知参与 教育公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SA2018解读:中国学生阅读开展状况的分析及建议——基于中国四省市PISA2018数据的分析与国际比较 被引量:7
4
作者 顾理澜 李刚 常颖昊 《中小学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1-24,共4页
基于PISA2018数据分析及国际比较可知,中国四省市学生整体阅读乐趣较高,同时受到学生性别、学校类型、家庭环境、课堂教学策略等多种因素影响;学生整体阅读范围较广、阅读时间较长,通过电子产品阅读的学生占较大比例;学校为学生提供的... 基于PISA2018数据分析及国际比较可知,中国四省市学生整体阅读乐趣较高,同时受到学生性别、学校类型、家庭环境、课堂教学策略等多种因素影响;学生整体阅读范围较广、阅读时间较长,通过电子产品阅读的学生占较大比例;学校为学生提供的阅读支持整体较充裕,但仍有提升空间。同时学生的阅读乐趣、阅读内容、阅读时长、学校的阅读支持等均会对学生的阅读素养表现产生不同影响。建议学校综合多种策略提高学生阅读乐趣,加强对学生的阅读引导,持续改善学校阅读环境,审慎推进数字化阅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SA2018 国际学生评估项目2018 阅读素养 阅读乐趣 认知激活策略 数字化阅读 阅读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作反刍及其“双刃剑”效应 被引量:21
5
作者 张晶 李伟贺 +2 位作者 史燕伟 张南 马红宇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58-367,共10页
工作反刍指在没有要求其出现的情境下,有意识的、重复发生的工作方面的相关想法,分为工作相关情感反刍与工作相关问题解决沉思两个维度。工作反刍对个体健康、工作及幸福感的影响有“双刃剑”效应。持续性认知理论、压力认知激活模型与... 工作反刍指在没有要求其出现的情境下,有意识的、重复发生的工作方面的相关想法,分为工作相关情感反刍与工作相关问题解决沉思两个维度。工作反刍对个体健康、工作及幸福感的影响有“双刃剑”效应。持续性认知理论、压力认知激活模型与认知资源视角理论,可以解释该效应的内在机制。未来研究应分析影响双刃剑效应的边界条件,寻求减少消极效应、增加积极效应的途径,拓展其双刃剑效应心理机制的分析视角和该效应的作用层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反刍 双刃剑效应 持续性认知理论 压力认知激活模型 认知资源视角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SA2018解读:中国四省市教师课堂教学现状分析——基于中国四省市PISA2018数据的分析与国际比较 被引量:9
6
作者 贾瑜 张佳慧 《中小学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6-20,共5页
教师课堂教学是影响学生素养表现的关键因素之一。基于PISA2018对教师课堂教学的考查,分析我国四省市教师在适应性教学、认知激活策略使用、教学热忱、教师支持方面的基本情况,探讨其对学生发展的影响。PISA2018结果显示,我国四省市学... 教师课堂教学是影响学生素养表现的关键因素之一。基于PISA2018对教师课堂教学的考查,分析我国四省市教师在适应性教学、认知激活策略使用、教学热忱、教师支持方面的基本情况,探讨其对学生发展的影响。PISA2018结果显示,我国四省市学生课业负担重、学校归属感和满意度低。要破解这些问题,未来我国中小学教育要继续优化和改进教学方式,注意多种教学方式结合使用;重视发挥教师教学热忱、教师支持的作用;关注课堂教学中的教育公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SA2018 国际学生评估项目2018 适应性教学 认知激活策略 教学热忱 教师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