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重大突发事件的智慧政府情报决策:认知框架与实践路径
1
作者 庞宇飞 张海涛 +1 位作者 李依霖 张传洋 《情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71-281,共11页
本研究立足于情报学学科视角,以重大突发事件这一精准场景为着眼点,对智慧政府情报决策认知框架与实践路径展开讨论。首先,在文献调研的基础上,结合系统论思维,对智慧政府情报决策的内涵、任务、特征与实践逻辑进行分析与界定,以全景视... 本研究立足于情报学学科视角,以重大突发事件这一精准场景为着眼点,对智慧政府情报决策认知框架与实践路径展开讨论。首先,在文献调研的基础上,结合系统论思维,对智慧政府情报决策的内涵、任务、特征与实践逻辑进行分析与界定,以全景视角构建智慧政府情报决策的整体认知框架。其次,从多模态数据融合获取、数智赋能情报处理、情报决策方案执行以及情报决策质效评价四个方面,对智慧政府情报决策的实践路径进行梳理。本研究将情报智慧与情报任务融入智慧政府决策实践的落地过程,拓展了关于智慧政府决策结构与能力优化提升的新视角,助力智慧政府科学决策精准施策目标实现,为新时代政府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转型与升级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大突发事件 智慧政府 情报决策 认知框架 实践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生态智慧适应协调的韧性乡村认知框架与营建策略 被引量:1
2
作者 林浩曦 荣玥芳 +1 位作者 陈云谦 黄金川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6-63,共8页
在全球变暖和快速城市化等因子的影响下,乡村建设的韧性缺失日益凸显,传统生态智慧的承袭与转译亦遭遇现代性危机,如何从传统生态智慧中吸取经验以助力韧性乡村建设成为研究热点,也是面向乡村振兴战略和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实践。基于此... 在全球变暖和快速城市化等因子的影响下,乡村建设的韧性缺失日益凸显,传统生态智慧的承袭与转译亦遭遇现代性危机,如何从传统生态智慧中吸取经验以助力韧性乡村建设成为研究热点,也是面向乡村振兴战略和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实践。基于此,构建面向生态智慧适应协调的韧性乡村认知框架,包括韧性乡村人居营建技术与方法谱系、人地协调的生态智慧认知维度、生态智慧与韧性乡建相融合的优化利用模式,并结合西南山地、黄河流域、新疆绿洲、东北边境这4个典型案例,阐述生态智慧在韧性乡村建设领域中的应用,旨在重新审视传统生态智慧在人居环境科学领域的传承与利用价值,助力实现生态智慧的创新性发展及其在韧性乡村建设中的创造性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智慧 韧性乡村 认知框架 创新性发展 创造性转化 营建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兴技术类企业竞争优势的建立:基于认知框架视角的单案例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李晓华 王金晓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2-134,共13页
新兴技术类企业通常面临来自技术端和市场端的双重约束,探究如何建立竞争优势对企业成长意义重大。以认知框架和战略转型为理论视角,通过对北京得意音通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的纵向单案例研究,考察了新兴技术类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面临的约束... 新兴技术类企业通常面临来自技术端和市场端的双重约束,探究如何建立竞争优势对企业成长意义重大。以认知框架和战略转型为理论视角,通过对北京得意音通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的纵向单案例研究,考察了新兴技术类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面临的约束,分析了认知框架和战略转型的互动作用,解析了竞争优势建立的内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首先,新兴技术类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技术承诺惰性,导致企业逐渐失去技术先进性带来的先发优势;其次,战略转型能有效降低新兴技术类企业的技术承诺惰性,而竞争式建构能使企业重新获得市场竞争优势;最后,新兴技术类企业从技术端向市场端转移的过程中会面临合法性约束,企业采用聚焦式建构方式,创造了市场,提高了声誉,培育了企业核心竞争力。因此,新兴技术类企业应该更加关注技术与市场的整合,通过为用户提供技术解决方案和产品来提升市场份额;企业管理者应同时关注并获取技术端和市场端的信息,培育新兴技术类企业的竞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兴技术类企业 认知框架 战略转型 竞争优势 竞争式建构 聚焦式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整体认知观视角的员工悖论认知框架结构界定、量表开发及其调节作用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杨勇 曹井柱 +1 位作者 吴彤 潘丽如 《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13-1022,1045,共11页
基于整体认知和认知分类理论视角,界定中国企业员工悖论认知框架的本土结构,开发相应的测量量表,分析悖论认知框架本土结构的调节作用。在研究1中,通过先后收集3组共880名企业员工样本,遵循严格的量表开发程序,证实员工悖论认知框架本... 基于整体认知和认知分类理论视角,界定中国企业员工悖论认知框架的本土结构,开发相应的测量量表,分析悖论认知框架本土结构的调节作用。在研究1中,通过先后收集3组共880名企业员工样本,遵循严格的量表开发程序,证实员工悖论认知框架本土结构包括3个维度,共12个题项,即学习悖论的整体性认知(6个题项);行动悖论的整体性认知(3个题项);归属悖论的整体性认知(3个题项)。在研究2中,通过收集298名企业员工样本,证实员工悖论认知框架本土结构会削弱员工紧张体验与绩效-创新二元行为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员工悖论认知框架本土结构 中庸思维 辩证思维 绩效-创新二元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智驱动背景下产业竞争情报智慧服务的认知框架与实现逻辑 被引量:12
5
作者 郑荣 王晓宇 +1 位作者 高志豪 雷亚欣 《情报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61-774,共14页
探索数智驱动背景下产业竞争情报智慧服务的认知与实现等问题,有助于情报赋能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本文采用系统性文献综述与案例分析方法,按照“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论证思维公式,从服务认识、服务分析、服务实现三个视角探... 探索数智驱动背景下产业竞争情报智慧服务的认知与实现等问题,有助于情报赋能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本文采用系统性文献综述与案例分析方法,按照“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论证思维公式,从服务认识、服务分析、服务实现三个视角探讨产业竞争情报智慧服务的研究进展,概括并揭示产业竞争情报服务具有“服务技术智能交互化、服务模式问题导向化、服务环境积极生态化”的新特点。本文提出的“智能技术多维度融入、服务范式深层次转变、服务生态全方位重塑”的认知框架,以及“数据融合-知识挖掘-智慧服务”的实现逻辑,有助于拓展产业竞争情报服务理论,为服务实践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竞争情报 智慧服务 数智驱动 认知框架 实现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人地共生”景观单元认知框架 被引量:10
6
作者 王竹 王珂 +1 位作者 陈潇玮 郑媛 《风景园林》 2020年第4期69-73,共5页
针对当前中国浙北乡村经济发达地区半城市化乡村的乡村景观营建同质化、偏重外观审美、忽略内生动力等问题,基于乡村“人地关系”的概念与“单元系统”理论,建立乡村“人地共生”景观单元的认知框架,提出以村域为景观生成与演变的单元... 针对当前中国浙北乡村经济发达地区半城市化乡村的乡村景观营建同质化、偏重外观审美、忽略内生动力等问题,基于乡村“人地关系”的概念与“单元系统”理论,建立乡村“人地共生”景观单元的认知框架,提出以村域为景观生成与演变的单元。通过“单元系统—单元自成”程序的调控,明确村域景观特征在人地互动作用下的空间生成与演变机制,并建构了乡村景观营建在村域尺度上的基本模式。首次从较小的村域尺度和人地互动的内生动力视角研究乡村景观的生成与演变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乡村景观 “人地共生”景观单元 村域景观演变 认知框架 单元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框架视角下AIGC对媒体融合的影响研究--对30位媒体融合从业者的深度访谈 被引量:15
7
作者 谢湖伟 简子奇 沈欣怡 《新闻与传播评论》 CSSCI 2023年第6期5-18,共14页
自2014年我国提出媒体融合战略以来,媒体融合从业者基于实践经验已形成相对统一的媒体融合认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进一步发展,AIGC(Artificial Intelligence Generated Content,人工智能生成内容)作为一种新变量,给新闻传播业带来了较... 自2014年我国提出媒体融合战略以来,媒体融合从业者基于实践经验已形成相对统一的媒体融合认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进一步发展,AIGC(Artificial Intelligence Generated Content,人工智能生成内容)作为一种新变量,给新闻传播业带来了较大冲击,也引发了从业者对媒体融合的新思考。基于此,聚焦我国媒体融合战略,对30位从业于央媒、省市媒体、县域融媒等不同层级媒体的业界人士进行深度访谈,以探究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AIGC对媒体融合的影响。研究从认知框架视角出发,发现AIGC不仅为媒体生产内容提供了新工具,更激活了从业者关于媒体融合的原有认知框架,引发其对内容世界的意义构筑及交互方式的关注,他们期盼新闻价值、自然交互、数据互通的回归,普遍认可AIGC在搜索、整合、定制上的技术价值,以及坚持认知框架中的默认值--新闻工作的灵魂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体融合 AIGC 认知框架 深度访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课程改革”:本体结构、认知框架与改进思路 被引量:5
8
作者 张荣伟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32-138,155,共8页
本文旨在从政策、理论和实践三个层面阐释"新课程改革"的合法性、合理性与可行性问题,从而揭示其本体结构、认知框架与改进思路。具体内容涉及"新课程改革"的历史背景、核心思想、一线探索、实际成效、文化重构、... 本文旨在从政策、理论和实践三个层面阐释"新课程改革"的合法性、合理性与可行性问题,从而揭示其本体结构、认知框架与改进思路。具体内容涉及"新课程改革"的历史背景、核心思想、一线探索、实际成效、文化重构、评价机制、社会舆论等七个阶段性、反思性问题。这七个问题及其解答逻辑相辅相成,具有内在关联性,不仅直接构成"新课程改革"的本体结构和认知框架,而且可以比较宏观地呈现其改进策略和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 新课程改革 本体结构 认知框架 改进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生活韧性的认知框架与规划策略 被引量:5
9
作者 颜文涛 任婕 赵筠蔚 《上海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3-39,共7页
风险扰动背景下,韧性社区建设是提升城市居民生活品质的重要抓手。从日常生活视角着手,提出社区生活韧性的概念,强调面对多种扰动时,社区维持或快速恢复居民对各类日常生活服务可获取水平的重要意义。社区生活韧性应以社区居民作为韧性... 风险扰动背景下,韧性社区建设是提升城市居民生活品质的重要抓手。从日常生活视角着手,提出社区生活韧性的概念,强调面对多种扰动时,社区维持或快速恢复居民对各类日常生活服务可获取水平的重要意义。社区生活韧性应以社区居民作为韧性主体,在保障其生命财产安全的基础上,亦要分层次、分阶段地满足其经受扰动过程中的各级日常生活需求。通过分析扰动对社区日常生活的影响机制,指出保持社区中服务供应设施提供的服务可用性和连接系统所决定的服务可达性是提升社区生活韧性的关键。最后,在充分梳理社区生活韧性核心要素与外部空间的交互关系的基础上,提出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和社区规划3个层面的规划响应策略,以期为我国推进以人为本的韧性城市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韧性 以人为本 社区日常生活 认知框架 规划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语境与认知框架的双重错位——电视剧《人民的名义》海外传播图景与反思 被引量:3
10
作者 晏青 杨雨蒙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0期65-68,共4页
电视剧海外传播作为不同文化背景下社会成员之间的信息传播活动,涉及到各种文化要素在全球社会中迁移、扩散与交互。电视剧这一娱乐形式具有一套世界共通的表达模式、话语规则和规训方式,但因其中文化因子的组合形式的差异使其成为不同... 电视剧海外传播作为不同文化背景下社会成员之间的信息传播活动,涉及到各种文化要素在全球社会中迁移、扩散与交互。电视剧这一娱乐形式具有一套世界共通的表达模式、话语规则和规训方式,但因其中文化因子的组合形式的差异使其成为不同文化的传播容器和本体形式,因不同国家、地区或文化背景的差异而成为跨文化传播的典型样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外传播 跨文化传播 认知框架 娱乐形式 传播活动 全球社会 高语境 社交媒体 主流报纸 字幕翻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分析方法建构:一种三元认知框架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昊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9-37,共9页
本文基于对一元认知的制度主义分析范式和二元认知的理性主义分析范式的分析与综合,提出一种三元认知框架。三元认知可以有效弥合"两分问题"之间的裂痕,从而显著增强经济分析的解释力。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试分析表明,经济... 本文基于对一元认知的制度主义分析范式和二元认知的理性主义分析范式的分析与综合,提出一种三元认知框架。三元认知可以有效弥合"两分问题"之间的裂痕,从而显著增强经济分析的解释力。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试分析表明,经济减速是经济结构多重失衡相互交叠的结果。从三元分析范式得出的全新"制度"建设的结论将给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分析方法建构 分析范式 “两分问题”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三元认知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参与-情感-认知框架的用户创新性预测
12
作者 陈星宇 周展 +1 位作者 黄俊文 陶达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26-431,共6页
随着互联网行业的兴起,新兴企业对产品创新需求日趋强烈.从海量潜在在线用户中识别创新用户并获取其对新产品的需求,是企业进行产品创新的一个有效途径.然而基于现有用户特征理论和市场细分模型并不能自动有效识别创新用户.因此,本研究... 随着互联网行业的兴起,新兴企业对产品创新需求日趋强烈.从海量潜在在线用户中识别创新用户并获取其对新产品的需求,是企业进行产品创新的一个有效途径.然而基于现有用户特征理论和市场细分模型并不能自动有效识别创新用户.因此,本研究基于用户创新特征的3个维度(参与、情感和认知),构建一个可预测在线社区用户创新性的综合细分框架.此框架通过提取与用户创新特征相关联维度,结合本研究挖掘方法处理海量在线用户数据,计算出用户的创新等级预测用户创新性,从而有效识别不同创新能力的在线用户群体.通过对某在线社区的例证分析,证实该框架有效可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营销 用户研究 创新用户 参与-情感-认知框架 关键词提取 创新等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地上的苦难与阳光下的诗情——理解路遥的一个认知框架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建军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2022年第2期124-147,共24页
一切阐释都需要一个可靠的概念体系和认知框架。只有从这样的体系和框架里,人们才能获得分析的根据和理解的线索。高原风物、土质与气候、边鄙之地、陕北艺术、现实主义精神、读者意识和作者意识等因素极大地影响了路遥的生活态度和小... 一切阐释都需要一个可靠的概念体系和认知框架。只有从这样的体系和框架里,人们才能获得分析的根据和理解的线索。高原风物、土质与气候、边鄙之地、陕北艺术、现实主义精神、读者意识和作者意识等因素极大地影响了路遥的生活态度和小说写作,裨助形成了他独特的文学个性和文学风貌。在此基础上建构一个理解路遥的认知框架,有助于我们揭示路遥的生活态度和文学意识的成因,有助于我们分析路遥的现实主义文学精神和现实主义文学气质,有助于我们切实地阐释和评价他的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框架 路遥 陕北 现实主义 现代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幽默话语解读中的认知框架同现
14
作者 徐明军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1-75,共5页
幽默是我们日常会话中常见的一种语言现象,其鲜活、生动的特点使得人类的语言变得丰富多彩。幽默话语是指能够引起受话人心理愉悦的话语,包括反讽、玩笑、双关、文字游戏等话语形式,属于非直白话语类型。在解读此类话语意义时,通常会涉... 幽默是我们日常会话中常见的一种语言现象,其鲜活、生动的特点使得人类的语言变得丰富多彩。幽默话语是指能够引起受话人心理愉悦的话语,包括反讽、玩笑、双关、文字游戏等话语形式,属于非直白话语类型。在解读此类话语意义时,通常会涉及受话人的认知框架转换,完成突显框架背景化和隐性框架前景化过程,从而使得两个认知框架在认知过程中同时呈现。在认知框架同现中受话人把握话语的交际意义,同时,也会从两个认知框架的同现和冲突中感受话语的幽默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默 幽默话语 认知框架同现 幽默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质、量原则看中英文电影命名的认知框架与激发方式的差异
15
作者 黄红娟 《电影评介》 2009年第24期86-86,95,共2页
从语用质、量原则来看,中英电影命名对质、量两方面的要求存在着较大差异,受中英语用环境中有关电影的认知框架影响,二者在激发方式上也有明显的不同,同一电影的中英名称反映了中英语用环境在电影名称的深层建构原则、理解思路上的不同... 从语用质、量原则来看,中英电影命名对质、量两方面的要求存在着较大差异,受中英语用环境中有关电影的认知框架影响,二者在激发方式上也有明显的不同,同一电影的中英名称反映了中英语用环境在电影名称的深层建构原则、理解思路上的不同导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原则 中英电影命名 认知框架 激发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库的国际影响力认知框架 被引量:2
16
作者 周达谋 刘清 李宏 《智库理论与实践》 CSSCI 2021年第4期9-16,共8页
[目的/意义]目前,我国智库建设存在舆论引导和国际传播的意识和能力不强、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亟待提升等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解决首先需要充分审视如何认知智库的国际影响力。[方法/过程]本文将已有的智库影响力框架理论研究作为基础,结... [目的/意义]目前,我国智库建设存在舆论引导和国际传播的意识和能力不强、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亟待提升等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解决首先需要充分审视如何认知智库的国际影响力。[方法/过程]本文将已有的智库影响力框架理论研究作为基础,结合知名国际智库的发展特色,建立认知框架来剖析智库的国际影响力。[结果/结论]本文从认知理论的角度去洞察智库产生与提升国际影响力的因素与行为,从智库的研究过程、传播过程以及国际开放程度三方面入手,梳理其层次结构和内在逻辑关系,使用整体框架的形式来呈现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库 国际影响力 认知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舆论生成与发酵的深层逻辑——网民认知框架对议题结构演变的影响 被引量:7
17
作者 <突发公共事件舆情应对与效果评估信息平台建设研究>课题组 官建文 +2 位作者 李黎丹 王培志 唐胜宏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62-65,共4页
目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一个突出的特征是普遍的社会焦虑感,人们面对歧视、不公、强权等事件时,容易产生先入为主的判断和态度倾向。事件本身成为介质,每个人都可以借此发泄情绪,个体化的情绪体验通过传播和交流扩散为社会化的情绪... 目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一个突出的特征是普遍的社会焦虑感,人们面对歧视、不公、强权等事件时,容易产生先入为主的判断和态度倾向。事件本身成为介质,每个人都可以借此发泄情绪,个体化的情绪体验通过传播和交流扩散为社会化的情绪。了解网民认知框架的构成维度和特点,有助于对网络舆论进行良性引导。官建文、李黎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框架 舆论议题框架 网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框架”理论与外语阅读教学 被引量:9
18
作者 刘龙根 《外国语文》 1988年第1期21-28,共8页
传统的外语阅读教学,把注意力过多地集中在阅读材料的表层语言形式士,忽视读者及其背景知识在阅读理解中的重要作用,在二定程度上局限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与发挥。“认知框架”(schema)阅读理论充分揭示了阅读的本质,强调阅读实质上是... 传统的外语阅读教学,把注意力过多地集中在阅读材料的表层语言形式士,忽视读者及其背景知识在阅读理解中的重要作用,在二定程度上局限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与发挥。“认知框架”(schema)阅读理论充分揭示了阅读的本质,强调阅读实质上是读者及其背景知识与阅读材料所输入的文字信息交互作用的过程。愈来愈多的研究表明,在阅读教学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语阅读教学 认知框架 背景知识 阅读材料 阅读理解 阅读的本质 阅读理论 交互作用 表层语言 充分揭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线路视野下的米仓道(巴中段)遗产认知框架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徐桐 《风景园林》 2019年第11期13-19,共7页
在中国文物保护体系下,古道等遗产线路类的文物保护工作尚未能完全对接国际文化线路的保护理念,文化线路的国内文物保护体系和国际保护视野面临无法衔接的困境。以国际文化线路“物质线路”和“衍生要素”的分析视野,将具有申遗背景同... 在中国文物保护体系下,古道等遗产线路类的文物保护工作尚未能完全对接国际文化线路的保护理念,文化线路的国内文物保护体系和国际保护视野面临无法衔接的困境。以国际文化线路“物质线路”和“衍生要素”的分析视野,将具有申遗背景同时需要对接文物保护工作的米仓道(巴中段)作为对象,通过梳理其时空范畴和价值认知,分别辨析作为国内文物保护体系的交通遗产构成框架,以及对接申遗工作的文化线路衍生遗产要素。基于此,遗产线路衔接国内文物保护体系和“文化线路”申遗保护要求的工作框架得以厘清,可为国内面临类似研究需求的文化线路类遗产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产保护 文化线路 遗产认知框架 米仓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言的隐喻视角下人类认知框架建构 被引量:2
20
作者 杨亚丁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92-396,共5页
随着以计算机隐喻为核心的第一代认知科学的弊端日益凸显,强调感知体验为认知构建核心作为主流思想的第二代认知科学在近几年获得了迅速发展。语言作为人类联结自身体验和外界事物的桥梁,在个体认知框架建构中意义重大。而人类语言的隐... 随着以计算机隐喻为核心的第一代认知科学的弊端日益凸显,强调感知体验为认知构建核心作为主流思想的第二代认知科学在近几年获得了迅速发展。语言作为人类联结自身体验和外界事物的桥梁,在个体认知框架建构中意义重大。而人类语言的隐喻认知能力是构成认知系统的核心要素,也是人类思维活动反映抽象概念的重要方式。文章通过对语言的隐喻认知视角下人类认知框架建构机制的探讨,在指出当前研究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的基础上为将来研究提供相关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语言学 隐喻 认知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