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0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认知无线电非正交多址接入随机网络物理层安全性能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于宝泉 蔡跃明 胡健伟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950-956,共7页
该文针对干扰源以及窃听节点均随机分布的通信场景,分析了认知无线电启发式非正交多址接入(CRNOMA)网络中次用户通信对的安全通信性能。采用随机几何理论,将窃听节点和干扰节点建模为服从特定分布的齐次泊松点过程(PPP)。首先,在保证主... 该文针对干扰源以及窃听节点均随机分布的通信场景,分析了认知无线电启发式非正交多址接入(CRNOMA)网络中次用户通信对的安全通信性能。采用随机几何理论,将窃听节点和干扰节点建模为服从特定分布的齐次泊松点过程(PPP)。首先,在保证主用户通信对通信可靠性的前提下,得到了发端设定的功率分配系数,进一步得到了次用户通信对的连接中断概率和安全中断概率的闭式表达式。随后,得到了功率分配系数随主用户可靠性能约束的变化规律。最后,研究了次用户对的中断概率随着窃听节点密度、发端发送功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干扰信号的增强在降低网络可靠性能的同时,换来了安全性能的提高。仿真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无线电 物理层安全 启发式交多接入 随机分布 功率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重构智能超表面使能的协作无线携能同传-非正交多址接入系统安全传输方案
2
作者 季薇 刘子卿 +3 位作者 李飞 李汀 梁彦 宋云超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5-314,共10页
可重构智能超表面(RIS)因能提供额外的无源波束增益被视为一项颇具前景的技术。考虑到未来大型物联网中不同用户服务需求的多样性及信息传输的安全性,该文面向协作无线携能同传-非正交多址接入(SWIPT-NOMA)系统,提出一种RIS使能的安全... 可重构智能超表面(RIS)因能提供额外的无源波束增益被视为一项颇具前景的技术。考虑到未来大型物联网中不同用户服务需求的多样性及信息传输的安全性,该文面向协作无线携能同传-非正交多址接入(SWIPT-NOMA)系统,提出一种RIS使能的安全传输方案。通过合理部署RIS的位置,将其同时作用于直接传输阶段和协作传输阶段。在满足非正交多址接入(NOMA)弱用户信息速率需求、NOMA强用户能量收集需求和基站最小发射功率的条件下,通过联合优化基站的有源波束成形、RIS的相移矩阵、强用户的功率分割系数等来最大化强用户的保密速率。为解决所提的多变量耦合的非凸优化问题,该文基于交替迭代优化算法,对基站的有源波束成形、直接传输阶段的RIS无源波束相移矩阵、协作传输阶段的RIS有源波束相移矩阵以及强用户的功率分割系数等进行了多次交替迭代优化,直至算法收敛。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文算法的收敛性,且与其它基准方案相比,所提方案可进一步提高强用户的保密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重构智能超表面 无线携能同传 交多接入 安全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频谱感知和非正交多址的大规模免授权随机接入方案
3
作者 张晶 马林 +3 位作者 高宏旭 陆音 吴烁雨 朱洪波 《通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1-163,共13页
针对大规模机器类型通信场景,提出一种基于认知无线电(CR)频谱感知和非正交多址(NOMA)的大规模免授权随机接入方案。首先,提出CR-NOMA三步免授权随机接入协议,支持终端用户通过频谱感知获取上行信道状态信息以便有针对性地降低随机接入... 针对大规模机器类型通信场景,提出一种基于认知无线电(CR)频谱感知和非正交多址(NOMA)的大规模免授权随机接入方案。首先,提出CR-NOMA三步免授权随机接入协议,支持终端用户通过频谱感知获取上行信道状态信息以便有针对性地降低随机接入冲突;然后,设计了基于频谱感知结果的接入信道和功率电平优选策略,建立了用户上行传输信号模型和基站接收信号模型;最后,提出了联合信道滤波、功率电平检测、前导和数据检测、冲突检测的多用户信号检测算法,对随机接入性能进行了理论分析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相比现有方案,所提CR-NOMA方案在系统高负载时用户接入概率和过载率提升了近一倍,过载能力更强,鲁棒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规模免授权随机接入 频谱感知 交多 接入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噪声干扰下免调度非正交多址接入系统的联合多用户检测和信道估计方法
4
作者 李有明 陈江涛 +2 位作者 吴永宏 徐伯禺 蔡万源 《通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2-130,共9页
针对免调度非正交多址接入(NOMA)系统中普遍存在的脉冲噪声干扰背景,提出一种基于时序多重稀疏贝叶斯学习和最小二乘的联合多用户检测、信道估计和脉冲噪声估计方法。首先利用多根天线接收下用户零星通信和突发脉冲噪声的联合稀疏性,将... 针对免调度非正交多址接入(NOMA)系统中普遍存在的脉冲噪声干扰背景,提出一种基于时序多重稀疏贝叶斯学习和最小二乘的联合多用户检测、信道估计和脉冲噪声估计方法。首先利用多根天线接收下用户零星通信和突发脉冲噪声的联合稀疏性,将多用户检测、信道估计和脉冲噪声估计问题建模成多测量向量的压缩感知问题,然后通过时序多重稀疏贝叶斯学习算法获取活跃用户和突发脉冲噪声的支撑集,最后使用最小二乘法估计出信道和脉冲噪声。仿真结果表明,相较于现有的方法,所提方法在多用户检测、信道估计和脉冲噪声估计性能上均具有显著的优势。这一结论也通过误符号率进一步得到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调度 交多接入 多用户检测 信道估计 脉冲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理想条件可重构智能超表面辅助无线携能通信-非正交多址接入系统通感性能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兴旺 王新莹 +3 位作者 田心记 王心水 秦攀科 陈慧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434-2442,共9页
为满足日益增长的高效通信和可靠感知需求,该文提出可重构智能超表面(RIS)辅助无线携能通信(SWIPT)-非正交多址接入(NOMA)系统,该系统同时实现目标感知和信息传输。考虑非完美连续干扰消除(SIC)和信道估计误差(CEE)两种非理想因素,分析... 为满足日益增长的高效通信和可靠感知需求,该文提出可重构智能超表面(RIS)辅助无线携能通信(SWIPT)-非正交多址接入(NOMA)系统,该系统同时实现目标感知和信息传输。考虑非完美连续干扰消除(SIC)和信道估计误差(CEE)两种非理想因素,分析了所提系统的可靠性、有效性以及雷达感知性能,分别推导出系统中断概率(OP)、遍历速率(ER)、检测概率(PoD)以及雷达估计信息速率(REIR)的解析表达式。分析结果表明:非完美SIC和CEE对系统的性能有负面影响;中断概率随基站发射功率的增大而减小,在高信噪比区域趋于定值;遍历速率及雷达估计信息速率随基站发射功率增大而增加,在高信噪比区域稳定于一个上限值;在不同的检测阈值下,检测概率随基站发射功率的增大而增大;联合雷达检测和通信覆盖概率(JRDCCP)分别随中断阈值和检测阈值的升高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感一体化 可重构智能超表面 无线携能通信 交多接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反射表面辅助的非正交多址接入系统用户分组、波束赋形与相移的优化 被引量:1
6
作者 雷维嘉 于顺洪 +1 位作者 雷宏江 唐宏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58-866,共9页
该文研究智能反射表面(IRS)辅助的多天线非正交多址接入(NOMA)网络中用户分组、发送波束赋形、相移等的联合优化问题。系统中1个分组分配1个波束并在组内进行连续干扰消除检测。该文提出一种不依赖于发送波束赋形和IRS相移的用户分组配... 该文研究智能反射表面(IRS)辅助的多天线非正交多址接入(NOMA)网络中用户分组、发送波束赋形、相移等的联合优化问题。系统中1个分组分配1个波束并在组内进行连续干扰消除检测。该文提出一种不依赖于发送波束赋形和IRS相移的用户分组配对策略,将用户分组与其他优化分离,显著降低了优化问题求解的难度和计算复杂度。进一步,联合优化基站发送波束赋形、功率分配和IRS相移矩阵,最小化基站的总发送功率。原始优化问题是一个多变量相互耦合的非凸优化问题,利用松弛变量、连续凸逼近、半定松弛、交替迭代优化等方法将原问题转化为凸问题并求解。仿真结果显示,相较于1个用户1个波束的方案,所提方案在基站天线数较少时性能更优,而在天线数较多时也与该对比方案非常接近,但所提方案的优化计算复杂度更低。而对比采用不同分组算法、随机IRS相移方案、最大比发射方案,以及无IRS的方案,所提方案的性能始终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反射表面 交多接入 用户分组 波束赋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正交多址接入的星空地多用户认知网络性能研究
7
作者 刘瑞 郭克锋 +2 位作者 朱诗兵 李长青 李可盈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488-2496,共9页
卫星通信(SatCom)因其强大的生存能力和无缝覆盖的独特优势,能够弥补地面通信网络受地形限制、覆盖范围小等短板,在当前和未来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此外,空中辅助通信由于其在星地网中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具有很高的研究价... 卫星通信(SatCom)因其强大的生存能力和无缝覆盖的独特优势,能够弥补地面通信网络受地形限制、覆盖范围小等短板,在当前和未来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此外,空中辅助通信由于其在星地网中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为克服星空地网络(ISATN)中频谱短缺问题,认知无线电(CR)和非正交多址接入(NOMA)被用于提高频谱利用率和传输性能。因此,该文研究了基于NOMA的星空地认知网络(CISATN)的性能,考虑多用户场景,分别得到了主网络和次级网络的中断概率(OP)的准确表达式和高信噪比下的渐进表达式,并给出了这两个网络的分集增益。最后,通过蒙特卡罗仿真验证了理论推导的正确性,并分析了关键变量对系统指标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空地网络 认知无线电 交多接入 中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双工主动窃听非正交多址接入系统智能超表面辅助物理层安全传输技术 被引量:1
8
作者 阔永红 曹琳 +2 位作者 吕璐 贺冰涛 陈健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98-807,共10页
针对全双工被动窃听和主动干扰攻击下的多用户非正交多址接入(NOMA)系统,该文提出一种智能超表面(RIS)辅助的鲁棒波束赋形方案以实现物理层安全通信。考虑在仅已知窃听者统计信道状态信息的条件下,以系统传输中断概率和保密中断概率作... 针对全双工被动窃听和主动干扰攻击下的多用户非正交多址接入(NOMA)系统,该文提出一种智能超表面(RIS)辅助的鲁棒波束赋形方案以实现物理层安全通信。考虑在仅已知窃听者统计信道状态信息的条件下,以系统传输中断概率和保密中断概率作为约束,通过联合优化基站发射波束赋形、RIS相移矩阵、传输速率和冗余速率,来最大化系统的保密速率。为解决上述多变量耦合非凸优化问题,提出一种有效的交替优化算法得到联合优化问题的次优解。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案可实现较高的保密速率,且通过增加RIS反射单元数,系统保密性能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超表面 交多接入 物理层安全 波束赋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信息网的Ka频段非正交多址接入中继系统
9
作者 王春华 王莹莹 +2 位作者 王佳宁 白涛 孙洋 《信息技术》 2024年第11期167-172,共6页
针对深空通信的系统信息传输效率低,时延长的问题,文中设计一种空间信息网的Ka频段非正交多址接入中继系统,推导出中继卫星配备单天线情况下的中断概率和遍历系统容量等关键指标的解析表达式,提出的非正交多址接入中继系统在节约一半传... 针对深空通信的系统信息传输效率低,时延长的问题,文中设计一种空间信息网的Ka频段非正交多址接入中继系统,推导出中继卫星配备单天线情况下的中断概率和遍历系统容量等关键指标的解析表达式,提出的非正交多址接入中继系统在节约一半传输时间条件下,达到与正交多址接入系统相同遍历系统容量时所需的功率分配方案。通过仿真,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多接入 地月通信 信道估计 信噪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理论、应用与未来方向 被引量:1
10
作者 贾子一 余凯欣 +2 位作者 吕璐 杨龙 刘在祥 《移动通信》 2024年第10期127-135,共9页
第六代移动通信系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技术挑战,NOMA作为解决6G关键问题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研究讨论。与传统正交多址接入方案相比,NOMA的主要特点是通过非正交资源分配服务更多数量的用户,并通过干扰消除技术抵消用户间干扰... 第六代移动通信系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技术挑战,NOMA作为解决6G关键问题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研究讨论。与传统正交多址接入方案相比,NOMA的主要特点是通过非正交资源分配服务更多数量的用户,并通过干扰消除技术抵消用户间干扰的影响。首先介绍了NOMA的基本理论,然后讨论了6G场景下NOMA关键技术的理论研究及工程实现情况,最后对NOMA的应用场景和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描述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多接入 连续干扰消除 无线通信 6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协作网络中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美玲 李莹 +4 位作者 SAMI Muhaidat 董增寿 王安红 梁杰 丁丽萍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57-66,共10页
将NOMA技术应用于下行认知中继协作网络,提出基于AF的认知多用户中继协作NOMA系统(CM-RC-NOMA),给出了不同认知中继协作方案下PU和SU中断性能,并推导了其闭合表达式;同时将AF中继协作方式与DF中继协作方式进行了对比。仿真结果表明,当SU... 将NOMA技术应用于下行认知中继协作网络,提出基于AF的认知多用户中继协作NOMA系统(CM-RC-NOMA),给出了不同认知中继协作方案下PU和SU中断性能,并推导了其闭合表达式;同时将AF中继协作方式与DF中继协作方式进行了对比。仿真结果表明,当SU到PU信道链路条件不差于BS到PU信道链路条件时,AF方式相比DF方式可以使PU获得更低的中断概率;另一方面,所提最佳认知中继协作方案相比传统最佳认知中继协作方案可以获得更佳的PU中断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协作网络 交多接入 最佳中继 中断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正交多址接入异构网络用户公平性问题研究
12
作者 安秀娟 王兆荣 张东坡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61-65,共5页
针对5G非正交多址接入异构网络主要以传输总速率最大化为优化目标带来的资源分配不平衡,导致部分信道最小速率过低,造成用户服务质量下降,从而带来用户之间不公平问题,文中基于非正交接入异构网络模型,综合考虑传输总速率和用户最小速率... 针对5G非正交多址接入异构网络主要以传输总速率最大化为优化目标带来的资源分配不平衡,导致部分信道最小速率过低,造成用户服务质量下降,从而带来用户之间不公平问题,文中基于非正交接入异构网络模型,综合考虑传输总速率和用户最小速率,提出将整体优化问题解耦,利用最佳信道配对选择和优化用户功率分配方法最大化最小用户速率,解决用户公平性问题。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在较低的复杂度下,用户最小速率明显优于传统方法,用户公平性明显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构网络 交多接入 用户公平性 信道配对选择 功率分配 用户最小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连续凸逼近的协作式非正交多址接入联合无线携能通信的能效优化方案 被引量:2
13
作者 冯熳 胡忠颖 巴特尔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47-1153,共7页
在传统的非正交多址(NOMA)系统中,通常将更多的功率分配给边缘用户以此来保证其通信质量,系统公平性以牺牲系统容量为代价。基于协作通信的NOMA系统虽可解决上述问题,但在协作阶段中心用户需承担中继的作用,这种方式必将给中心用户带来... 在传统的非正交多址(NOMA)系统中,通常将更多的功率分配给边缘用户以此来保证其通信质量,系统公平性以牺牲系统容量为代价。基于协作通信的NOMA系统虽可解决上述问题,但在协作阶段中心用户需承担中继的作用,这种方式必将给中心用户带来一定的负担。为了兼顾系统容量和公平性,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协作通信和无线携能通信(SWIPT)的新型资源分配方案,该方案在满足边缘用户通信质量情况下,使用能量收集设备完成能量收集,通过连续凸逼近(SCA)求解目标问题最大化系统能效。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NOMA和协作式非正交多址接入系统(CNOMA)相比,CNOMA-SWIPT系统的能量效率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在基站最大发射功率为30 dBm时相比NOMA系统能达到60.8%的增益,相比CNOMA系统能达到比CNOMA系统高出约11.5%的增益,更符合绿色通信的发展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多接入 无线携能通信 协作通信 凸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用户认知非正交多址接入系统中断性能分析及功率分配算法 被引量:1
14
作者 申滨 张楠 +1 位作者 蒋慧林 董坤明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01-1210,共10页
非正交多址接入(NOMA)是5G网络关键候选技术之一,其与认知无线电(CR)技术相结合形成系统(CRNOMA),能够实现更高的频谱效率及更大的吞吐量。该文将直传与中继协同传输(CDRT)方案引入多用户CRNOMA系统,其中CDRT表示次级源(SS)直接与近端... 非正交多址接入(NOMA)是5G网络关键候选技术之一,其与认知无线电(CR)技术相结合形成系统(CRNOMA),能够实现更高的频谱效率及更大的吞吐量。该文将直传与中继协同传输(CDRT)方案引入多用户CRNOMA系统,其中CDRT表示次级源(SS)直接与近端次级用户通信,而仅通过中继(R)与多个远端次级用户通信。在非理想自干扰消除和全双工(FD)中继情况下,推导了每个NOMA用户中断概率(OP)的精确闭式表达。此外,在该系统模型下分析SS, R和用户的收益最优化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收益的两阶段迭代功率分配算法。仿真结果显示,在高信噪比(30 dB)条件下,与随机功率分配及平均功率分配方案相比,该文所提算法的用户和速率、SS总收益、R总收益分别可最高提升13%, 56%及26%。蒙特卡罗仿真验证了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多接入 认知无线电 中断概率 功率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网络中的功率域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 被引量:14
15
作者 王钢 许尧 +1 位作者 周若飞 张嘉贺 《无线电通信技术》 2019年第4期329-336,共8页
功率域非正交多址接入(Dower Domain 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PD-NOMA)技术,作为未来无线通信系统中重要的多址接入技术之一,可满足系统高频谱效率、高连接密度及低时延等需求。相比正交多址接入技术(Orthogonal Multiple,OMA),... 功率域非正交多址接入(Dower Domain 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PD-NOMA)技术,作为未来无线通信系统中重要的多址接入技术之一,可满足系统高频谱效率、高连接密度及低时延等需求。相比正交多址接入技术(Orthogonal Multiple,OMA),PD-NOMA利用用户间信道差异、功率域复用及串行干扰消除算法,实现多用户同时共享时、频、码资源。为推动功率域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的学术研究与实际应用,梳理了其基本原理,并从信息论角度验证了其相比正交多址接入技术可获得更高的频谱效率。基于PD-NOMA的现存研究工作,分别归纳讨论了单天线PD-NOMA、多天线PD-NOMA、协作PD-NOMA、能效PD-NOMA、可见光通信中的PD-NOMA、认知PD-NOMA及PD-NOMA的性能优化等关键技术研究方向。针对上述方向,进一步剖析了其未来研究趋势,并分别从接收机设计、信令开销、物联网应用及标准化4个方面深入探讨PD-NOMA在实际应用中所面临的难题。最后指出PD-NOMA的基本理论研究已接近成熟,但多技术融合仍需深入研究以加快该技术成果转化,从而充分发挥其在未来无线网络中的高频谱效率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率域交多接入 无线通信网络 物联网应用 频谱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低复杂度加法网络的非正交多址接入短报文多用户检测算法研究
16
作者 王骥 李子龙 +3 位作者 肖健 李涣哲 谢文武 余超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409-2417,共9页
针对非正交多址接入(NOMA)系统中,接收机使用串行干扰删除算法译码时需要已知干扰用户的调制方式而产生额外的信令开销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联合星座轨迹图和深度学习的NOMA短包传输干扰用户调制方式盲检测算法。考虑在通信设备部署神... 针对非正交多址接入(NOMA)系统中,接收机使用串行干扰删除算法译码时需要已知干扰用户的调制方式而产生额外的信令开销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联合星座轨迹图和深度学习的NOMA短包传输干扰用户调制方式盲检测算法。考虑在通信设备部署神经网络时存在计算复杂度高和能量消耗大等不足,将原始卷积神经网络替换为深度加法网络,在调制检测准确率,计算延迟和能耗等方面进行了充分比较,使用时域过采样技术改善低信噪比下的识别率。最后分析并验证了功率分配,数据包长度对检测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多接入 调制检测 深度加法网络 过采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功率分裂的协作非正交多址接入无线携能通信网络性能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杨正 郑云 +3 位作者 余月好 吴怡 董志诚 邢松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77-188,共12页
为了提高无线通信系统的频谱利用率、降低功耗,针对双向协作非正交多址接入携能网络,提出了一种自适应功率分裂的无线携能准则。中继利用译码转发协议和用户的距离信息执行串行干扰消除,检测用户的信息并从发送端收割能量。发送端设计... 为了提高无线通信系统的频谱利用率、降低功耗,针对双向协作非正交多址接入携能网络,提出了一种自适应功率分裂的无线携能准则。中继利用译码转发协议和用户的距离信息执行串行干扰消除,检测用户的信息并从发送端收割能量。发送端设计自适应功率分裂准则,使中继可以成功检测用户的信息,然后把剩余的能量全部用于能量传输,进而中继可以收割到最多的能量并将所解码的信息转发给接收端。基于所提的自适应功率分裂准则,分析网络的全局中断概率、端到端中断概率,以及高信噪比条件下的分集增益。与基于固定功率分裂的协作三级正交多址接入携能网络相比,基于自适应功率分裂的协作两级非正交多址接入携能网络可以获得更优的中断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功率分裂 无线携能通信 交多接入 中断概率 分集增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正交多址接入的认知星地融合中继网络性能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刘瑞 郭克锋 +2 位作者 郭蕴欣 帅海峰 安康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83-89,共7页
为了提高星地融合网络(Integrated satellite-terrestrial relay network,ISTRN)的频谱利用率,本文在存在多个主用户(Primary users,PUs)的频谱共享环境中,研究了基于非正交多址接入(Non-othogonal multiple access,NOMA)的星地融合中... 为了提高星地融合网络(Integrated satellite-terrestrial relay network,ISTRN)的频谱利用率,本文在存在多个主用户(Primary users,PUs)的频谱共享环境中,研究了基于非正交多址接入(Non-othogonal multiple access,NOMA)的星地融合中继网络的性能。推导了系统在多个相邻PUs干扰约束下的中断概率(Outage probability,OP)和遍历容量(Ergodic capacity,EC)的闭式表达式。为了进一步研究,本文还得到了高信噪比下OP的渐近解。最后,通过模拟仿真,验证了理论推导的正确性,并分析了关键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地融合中继网络 认知无线电 交多接入 中断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理想条件下认知非正交多址接入系统中断性能研究
19
作者 李兴旺 李岩聪 +2 位作者 高向川 于青萍 黄高见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415-2422,共8页
为满足网络需求,提高系统频谱利用率,该文提出一种覆盖式认知非正交多址接入(CR-NOMA)网络。考虑实际中非线性功率放大(NLPA)、非理想连续干扰消除(ipSIC)和非完美信道状态信息(CSI)等非理性因素,研究所提网络的可靠性能,推导出系统中... 为满足网络需求,提高系统频谱利用率,该文提出一种覆盖式认知非正交多址接入(CR-NOMA)网络。考虑实际中非线性功率放大(NLPA)、非理想连续干扰消除(ipSIC)和非完美信道状态信息(CSI)等非理性因素,研究所提网络的可靠性能,推导出系统中断概率(OP)和系统吞吐量的解析表达式,并进一步分析高信噪比下中断概率的表达式、理想状态下中断概率的高信噪比(SNR)近似、分集阶数。分析及仿真结果表明:NLPA,ipSIC和信道估计误差参数对系统中断概率性能有负面影响;中断概率随着信噪比的增加而减小,在高信噪比下收敛到一个固定常数;中断概率随着功率分配系数的改变也会产生相应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多接入 认知无线电网络 线性功率放大 不完全连续干扰消除 信道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MBB和mMTC非正交切片有效容量分析与优化
20
作者 雷鹏 《移动通信》 2025年第1期130-137,共8页
针对多样化QoS的高效定量保障问题,基于有效容量理论研究上行链路通信系统中eMBB和mMTC非正交切片的QoS性能分析与优化问题。首先,利用有效容量衡量统计时延QoS限制下的最大可达传输速率,分析eMBB终端的有效容量;然后,研究eMBB和mMTC的... 针对多样化QoS的高效定量保障问题,基于有效容量理论研究上行链路通信系统中eMBB和mMTC非正交切片的QoS性能分析与优化问题。首先,利用有效容量衡量统计时延QoS限制下的最大可达传输速率,分析eMBB终端的有效容量;然后,研究eMBB和mMTC的非正交切片的优化设计方案,通过优化eMBB终端的目标接收信噪比,使eMBB有效容量最大、并同时满足eMBB和mMTC的中断概率约束。仿真结果表明,随着基站接收天线数目的增加,非正交切片的性能优势越明显。通过求解eMBB终端功率控制的最优目标接收信噪比,既保障了eMBB终端的有效容量,又兼顾了mMTC终端的连接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通信 网络切片 交多接入 有效容量 eMBB mMT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