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发展的马克思主义道德哲学问题式下医德教育范式的转型——医德的现实化与“践行性的道德实践能力”
被引量:
9
1
作者
蔡昱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21年第5期527-532,共6页
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价值维度的确认是对马克思主义道德哲学的肯定。挖掘了马克思主义道德哲学的问题式(对现实世界的提问方式),即“道德如何现实化”。从(作为道德现实化为道德实践和“生-生”式的道德关系的根本障碍的)“生存性恐惧...
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价值维度的确认是对马克思主义道德哲学的肯定。挖掘了马克思主义道德哲学的问题式(对现实世界的提问方式),即“道德如何现实化”。从(作为道德现实化为道德实践和“生-生”式的道德关系的根本障碍的)“生存性恐惧”出发,可以在继承马克思主义道德哲学的问题式的基础上将此问题下的研究领域进一步拓展到与“道德现实化的内在条件”和“道德实践的动力、阻力和能力”相关的诸多问题。在此“发展的马克思主义道德哲学问题式”下,呼吁医德教育的范式转换,即从当前主要的“知性医德教育模式”转变为着眼于使医德现实化的“践行性的实践性医德教育模式”。这需要对“跨主体性的能力/践行性的道德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对作为其前提的“超越生存性恐惧的勇气”的培养,进而需要对相关的培养路径等问题进行系统性的研究和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道德
哲学的问题式
跨主体
性的
能力
践行
性
的道德
实践
能力
认知性的道德实践能力
践行
性的
实践
性
医德教育模式
生存
性
恐惧
医德的现实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实践性与生成性——道德能力培养的人性之基
2
作者
吕卫华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33-37,共5页
人性是对人的一个基本定性,因故是一切关涉"人之学"的前提和基础。道德能力培养既是人性的需要,也是人性的生成与改善的过程。中西文化的主流人性观因为存在这种或那种的缺陷与不足,或者认为人性是先天就有的永恒不变的秉性,...
人性是对人的一个基本定性,因故是一切关涉"人之学"的前提和基础。道德能力培养既是人性的需要,也是人性的生成与改善的过程。中西文化的主流人性观因为存在这种或那种的缺陷与不足,或者认为人性是先天就有的永恒不变的秉性,或是把人性归结为抽象的精神或理性,均难以为道德教育的存置与道德能力的培养提供强有力的人性论支撑。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理解人性的一把钥匙,实践性是人的基本属性。而道德能力培养正是基于实践人性的可变性、生成性和创造性,从而实现人性从实然向应然的生成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
性
道德
能力
预成
性
实践
性
生成
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论大学生道德能力系统的主要内容
被引量:
4
3
作者
谢大欣
杜春华
顾华宁
《理论月刊》
2008年第8期180-182,共3页
探索大学生道德能力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道德教育的必要内容,大学生道德能力系统包括道德认知能力、道德思考能力和道德实践能力,三个要素相互作用,相辅相成,共同在人的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发展中发挥作用。
关键词
大学生
道德
能力
道德
认知
能力
道德
思考
能力
道德
实践
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形成性评价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实践
被引量:
8
4
作者
殷志勇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63-65,共3页
新颁布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要求:根据高中学生认知能力发展的特点和学业发展的需求,高中英语课程应强调在进一步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之上,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应特别注...
新颁布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要求:根据高中学生认知能力发展的特点和学业发展的需求,高中英语课程应强调在进一步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之上,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应特别注重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因此,如何运用科学有效、多元化的评价方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新课程标准下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课题,也是英语教师面临的巨大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英语写作教学
形成
性
评价
综合语言运用
能力
解决问题的
能力
学生
认知
实践
高中英语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康德的“实践”概念格义
5
作者
詹世友
傅适也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20,共13页
康德认为,人类有三类实践,即技巧的实践、实用的实践和道德的实践。只有道德的实践是纯粹理性自身所具有的实践能力的表现,它是最高的实践类型。为了深入理解康德的"实践"概念,必须说明纯粹理性的实践能力的特定性质、根据、...
康德认为,人类有三类实践,即技巧的实践、实用的实践和道德的实践。只有道德的实践是纯粹理性自身所具有的实践能力的表现,它是最高的实践类型。为了深入理解康德的"实践"概念,必须说明纯粹理性的实践能力的特定性质、根据、动力、过程和结果。在康德的"实践"概念展开的过程中,先天地来源于理性的道德法则是意志的规定根据,是行为的道德价值的根源;自由是意志的本性;义务是道德法则在人类事务中的具体化;人格是人的最高价值和尊严所在;德性是意志做出道德实践的力量,而道德行为及其结果是事物按照应该的秩序而出现于经验世界的表现。这些逐渐展开的概念体系充分彰显了理性是如何展现自己的实践能力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
性
实践
能力
道德
法则
意志自由
德
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主体参与型德育的实践探索
6
作者
赵继红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4-55,共2页
主体参与型德育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参与道德认识和道德实践活动,使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自主选择和积极活动,提高认识,养成习惯,逐渐形成良好的道德约束能力、道德认知能力和自我激励的能力。在多年的德育...
主体参与型德育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参与道德认识和道德实践活动,使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自主选择和积极活动,提高认识,养成习惯,逐渐形成良好的道德约束能力、道德认知能力和自我激励的能力。在多年的德育实践中,我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参与型
德育
实践
实践
探索
道德
认知
能力
道德
实践
活动
尊重学生
道德
认识
学生参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个人社会化的标准和目标
被引量:
8
7
作者
岳天明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00-104,共5页
我国社会学界对个人社会化的目标和标准问题的忽视并不意味着该问题不重要。以人作为类所应具有的本真意义为背景,结合西方社会的发展走向,联系我国转型社会的实际,可以推出社会化的原典标准和道德性目标。在应然思想方式的指导下,...
我国社会学界对个人社会化的目标和标准问题的忽视并不意味着该问题不重要。以人作为类所应具有的本真意义为背景,结合西方社会的发展走向,联系我国转型社会的实际,可以推出社会化的原典标准和道德性目标。在应然思想方式的指导下,将社会化的目标和标准结合并统一起来,就能在更高层次上指导角色认知和角色实践,昭示社会化研究的新动向,引导社会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化
评价标准
文化
个人
道德
性
角色
认知
角色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当代美德伦理学的缺陷和医德培养的关键
被引量:
6
8
作者
蔡昱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8-13,共6页
当代伦理学的缺陷在复兴的当代美德伦理学上表现为片面性、“自我—他人不对称”、相对主义、缺乏具普遍性的美德依据和践行性的道德实践能力,即“美德”丢失了古代的能力蕴含而仅指品质,从而使美德难以现实化。从“畏死的恐惧”基础上...
当代伦理学的缺陷在复兴的当代美德伦理学上表现为片面性、“自我—他人不对称”、相对主义、缺乏具普遍性的美德依据和践行性的道德实践能力,即“美德”丢失了古代的能力蕴含而仅指品质,从而使美德难以现实化。从“畏死的恐惧”基础上所重塑的道德基础(即生命本真存在方式的需要)出发,对上述问题给予揭示与超越。马克思以彻底的实践哲学和崭新的问题式,即“道德何以现实化”,使道德走出了纯粹的思维性。从“畏死的恐惧”出发可以继承和发展此问题式,将研究拓展到与“道德现实化的内在条件”和“道德现实化的动力、阻力和能力”相关的领域。在此发展的马克思主义道德哲学问题式下,医德教育的关键是培养“超越畏死的恐惧的勇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德伦理学
医德的现实化
践行
性
的道德
实践
能力
畏死的恐惧
问题式
跨主体
性的
个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谈人才成长中的非智力因素
9
作者
许俊英
《教育管理研究》
1997年第1期38-40,共3页
一、非智力因素是人才成长的决定因素研究表明,人类的智慧活动由两种心理机能系统构成,一个是认知性心理机能系统,即智力因素;另一个是非认知性心理机能系统。非认知性心理机能系统,对智慧行为有动力和调节机能的作用。
关键词
智力因素
认知
性
人才成长
心理机能
德育教育
政治素质教育
学习过程
能力
问题
道德
品质
心理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制定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班教学计划的几个问题
10
作者
李群
《成人教育》
1988年第Z1期40-41,共2页
从今年9月1日开始,我省将在具备条件的少数职工大学中试办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为切实保证试办的质量,现就如何制订高职班的教学计划谈以下意见,供参考。一、弄清培养目标是制定教学计划的根本原则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建立在高中文化起点上...
从今年9月1日开始,我省将在具备条件的少数职工大学中试办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为切实保证试办的质量,现就如何制订高职班的教学计划谈以下意见,供参考。一、弄清培养目标是制定教学计划的根本原则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建立在高中文化起点上的,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技术教育
教学计划
高职班
职工大学
技艺
性
高中文化
实践
性
教学
职业综合
能力
职业
道德
教育
总学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王阳明“知行合一”的静态考察与动态把握
11
作者
丁为祥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0年第4期63-69,共7页
王阳明“知行合一”的基本涵义,是指道德实践中内在自觉与外在推致的同时性和不可分割性。明以来,这一命题之所以不断地遭到误解,主要在于解释者的认知方式是静态的、概念反思式的,而“知行合一”所体现的认知方式则是动态的、实践体认...
王阳明“知行合一”的基本涵义,是指道德实践中内在自觉与外在推致的同时性和不可分割性。明以来,这一命题之所以不断地遭到误解,主要在于解释者的认知方式是静态的、概念反思式的,而“知行合一”所体现的认知方式则是动态的、实践体认式的,这两种不同的认知方式,既决定了理学中两种不同的知行模式,也决定了中国古代文化中“内圣”与“外王”两种不同的发展趋向。今天,探讨这两种认知方式的各自特征及其结合途径,仍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行观
道德
实践
朱熹
知行合一
王阳明
现实意义
认知
方式
基本涵义
实践
活动
不可分割
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发展的马克思主义道德哲学问题式下医德教育范式的转型——医德的现实化与“践行性的道德实践能力”
被引量:
9
1
作者
蔡昱
机构
云南财经大学金融研究院
出处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21年第5期527-532,共6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医疗决策中基于权益位阶的利益冲突化解机制之研究”(16BZX108)。
文摘
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价值维度的确认是对马克思主义道德哲学的肯定。挖掘了马克思主义道德哲学的问题式(对现实世界的提问方式),即“道德如何现实化”。从(作为道德现实化为道德实践和“生-生”式的道德关系的根本障碍的)“生存性恐惧”出发,可以在继承马克思主义道德哲学的问题式的基础上将此问题下的研究领域进一步拓展到与“道德现实化的内在条件”和“道德实践的动力、阻力和能力”相关的诸多问题。在此“发展的马克思主义道德哲学问题式”下,呼吁医德教育的范式转换,即从当前主要的“知性医德教育模式”转变为着眼于使医德现实化的“践行性的实践性医德教育模式”。这需要对“跨主体性的能力/践行性的道德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对作为其前提的“超越生存性恐惧的勇气”的培养,进而需要对相关的培养路径等问题进行系统性的研究和实践。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道德
哲学的问题式
跨主体
性的
能力
践行
性
的道德
实践
能力
认知性的道德实践能力
践行
性的
实践
性
医德教育模式
生存
性
恐惧
医德的现实化
Keywords
Problematic of Marxist Moral Philosophy
Cross Subjectivity Ability
Practice Morality Ability
Cognitive Moral Practice Ability
Practical Medical Ethics Education Model
Existential Fear
Realistic Medical Ethics
分类号
R-05 [医药卫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实践性与生成性——道德能力培养的人性之基
2
作者
吕卫华
机构
阜阳师范学院思政部
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33-37,共5页
基金
安徽省高校省级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项目(2011SQRW07)
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
青年基金项目(11YJC710036)
文摘
人性是对人的一个基本定性,因故是一切关涉"人之学"的前提和基础。道德能力培养既是人性的需要,也是人性的生成与改善的过程。中西文化的主流人性观因为存在这种或那种的缺陷与不足,或者认为人性是先天就有的永恒不变的秉性,或是把人性归结为抽象的精神或理性,均难以为道德教育的存置与道德能力的培养提供强有力的人性论支撑。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理解人性的一把钥匙,实践性是人的基本属性。而道德能力培养正是基于实践人性的可变性、生成性和创造性,从而实现人性从实然向应然的生成和发展。
关键词
人
性
道德
能力
预成
性
实践
性
生成
性
分类号
B82 [哲学宗教—伦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大学生道德能力系统的主要内容
被引量:
4
3
作者
谢大欣
杜春华
顾华宁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
出处
《理论月刊》
2008年第8期180-182,共3页
文摘
探索大学生道德能力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道德教育的必要内容,大学生道德能力系统包括道德认知能力、道德思考能力和道德实践能力,三个要素相互作用,相辅相成,共同在人的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发展中发挥作用。
关键词
大学生
道德
能力
道德
认知
能力
道德
思考
能力
道德
实践
能力
分类号
G410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形成性评价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实践
被引量:
8
4
作者
殷志勇
机构
江苏省海州高级中学
出处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63-65,共3页
文摘
新颁布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要求:根据高中学生认知能力发展的特点和学业发展的需求,高中英语课程应强调在进一步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之上,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应特别注重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因此,如何运用科学有效、多元化的评价方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新课程标准下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课题,也是英语教师面临的巨大挑战。
关键词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英语写作教学
形成
性
评价
综合语言运用
能力
解决问题的
能力
学生
认知
实践
高中英语教学
分类号
G633.41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康德的“实践”概念格义
5
作者
詹世友
傅适也
机构
上饶师范学院
南昌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20,共13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康德实践哲学的义理系统及其道德趋归研究"(14AZX020)
文摘
康德认为,人类有三类实践,即技巧的实践、实用的实践和道德的实践。只有道德的实践是纯粹理性自身所具有的实践能力的表现,它是最高的实践类型。为了深入理解康德的"实践"概念,必须说明纯粹理性的实践能力的特定性质、根据、动力、过程和结果。在康德的"实践"概念展开的过程中,先天地来源于理性的道德法则是意志的规定根据,是行为的道德价值的根源;自由是意志的本性;义务是道德法则在人类事务中的具体化;人格是人的最高价值和尊严所在;德性是意志做出道德实践的力量,而道德行为及其结果是事物按照应该的秩序而出现于经验世界的表现。这些逐渐展开的概念体系充分彰显了理性是如何展现自己的实践能力的。
关键词
理
性
实践
能力
道德
法则
意志自由
德
性
Keywords
reason
capacity of practice
moral laws
free will
virtue
分类号
B516.31 [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主体参与型德育的实践探索
6
作者
赵继红
机构
北京市十一学校
出处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4-55,共2页
文摘
主体参与型德育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参与道德认识和道德实践活动,使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自主选择和积极活动,提高认识,养成习惯,逐渐形成良好的道德约束能力、道德认知能力和自我激励的能力。在多年的德育实践中,我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
主体参与型
德育
实践
实践
探索
道德
认知
能力
道德
实践
活动
尊重学生
道德
认识
学生参与
分类号
G631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个人社会化的标准和目标
被引量:
8
7
作者
岳天明
机构
西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出处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00-104,共5页
文摘
我国社会学界对个人社会化的目标和标准问题的忽视并不意味着该问题不重要。以人作为类所应具有的本真意义为背景,结合西方社会的发展走向,联系我国转型社会的实际,可以推出社会化的原典标准和道德性目标。在应然思想方式的指导下,将社会化的目标和标准结合并统一起来,就能在更高层次上指导角色认知和角色实践,昭示社会化研究的新动向,引导社会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社会化
评价标准
文化
个人
道德
性
角色
认知
角色
实践
Keywords
socialization
objective
standard
culture
original standard
morality
分类号
C912.1 [经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当代美德伦理学的缺陷和医德培养的关键
被引量:
6
8
作者
蔡昱
机构
云南财经大学金融研究院
出处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8-13,共6页
基金
2016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6BZX108)。
文摘
当代伦理学的缺陷在复兴的当代美德伦理学上表现为片面性、“自我—他人不对称”、相对主义、缺乏具普遍性的美德依据和践行性的道德实践能力,即“美德”丢失了古代的能力蕴含而仅指品质,从而使美德难以现实化。从“畏死的恐惧”基础上所重塑的道德基础(即生命本真存在方式的需要)出发,对上述问题给予揭示与超越。马克思以彻底的实践哲学和崭新的问题式,即“道德何以现实化”,使道德走出了纯粹的思维性。从“畏死的恐惧”出发可以继承和发展此问题式,将研究拓展到与“道德现实化的内在条件”和“道德现实化的动力、阻力和能力”相关的领域。在此发展的马克思主义道德哲学问题式下,医德教育的关键是培养“超越畏死的恐惧的勇气”。
关键词
美德伦理学
医德的现实化
践行
性
的道德
实践
能力
畏死的恐惧
问题式
跨主体
性的
个体
Keywords
virtue ethics
realization of medical ethics
ability to actualize morality
the fear of death
problematic
cross subjectivity individual
分类号
R-05 [医药卫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谈人才成长中的非智力因素
9
作者
许俊英
机构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出处
《教育管理研究》
1997年第1期38-40,共3页
文摘
一、非智力因素是人才成长的决定因素研究表明,人类的智慧活动由两种心理机能系统构成,一个是认知性心理机能系统,即智力因素;另一个是非认知性心理机能系统。非认知性心理机能系统,对智慧行为有动力和调节机能的作用。
关键词
智力因素
认知
性
人才成长
心理机能
德育教育
政治素质教育
学习过程
能力
问题
道德
品质
心理因素
分类号
G41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制定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班教学计划的几个问题
10
作者
李群
出处
《成人教育》
1988年第Z1期40-41,共2页
文摘
从今年9月1日开始,我省将在具备条件的少数职工大学中试办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为切实保证试办的质量,现就如何制订高职班的教学计划谈以下意见,供参考。一、弄清培养目标是制定教学计划的根本原则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建立在高中文化起点上的,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关键词
职业技术教育
教学计划
高职班
职工大学
技艺
性
高中文化
实践
性
教学
职业综合
能力
职业
道德
教育
总学时
分类号
G71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王阳明“知行合一”的静态考察与动态把握
11
作者
丁为祥
机构
陕西师大马列教研部
出处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0年第4期63-69,共7页
文摘
王阳明“知行合一”的基本涵义,是指道德实践中内在自觉与外在推致的同时性和不可分割性。明以来,这一命题之所以不断地遭到误解,主要在于解释者的认知方式是静态的、概念反思式的,而“知行合一”所体现的认知方式则是动态的、实践体认式的,这两种不同的认知方式,既决定了理学中两种不同的知行模式,也决定了中国古代文化中“内圣”与“外王”两种不同的发展趋向。今天,探讨这两种认知方式的各自特征及其结合途径,仍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知行观
道德
实践
朱熹
知行合一
王阳明
现实意义
认知
方式
基本涵义
实践
活动
不可分割
性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
C55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发展的马克思主义道德哲学问题式下医德教育范式的转型——医德的现实化与“践行性的道德实践能力”
蔡昱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21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实践性与生成性——道德能力培养的人性之基
吕卫华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试论大学生道德能力系统的主要内容
谢大欣
杜春华
顾华宁
《理论月刊》
2008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形成性评价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实践
殷志勇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北大核心
2011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康德的“实践”概念格义
詹世友
傅适也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主体参与型德育的实践探索
赵继红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0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论个人社会化的标准和目标
岳天明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1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当代美德伦理学的缺陷和医德培养的关键
蔡昱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1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谈人才成长中的非智力因素
许俊英
《教育管理研究》
199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制定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班教学计划的几个问题
李群
《成人教育》
198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王阳明“知行合一”的静态考察与动态把握
丁为祥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