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照护者认知团体心理治疗的近期与远期干预效果研究 被引量:49
1
作者 刘晓亲 龚定宏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867-873,共7页
目的探讨社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照护者认知团体心理治疗的近期与远期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2月在上海浦东新区沪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就诊或家庭随访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以每例患者的1例主要家庭照护者为研究对象。随机... 目的探讨社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照护者认知团体心理治疗的近期与远期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2月在上海浦东新区沪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就诊或家庭随访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以每例患者的1例主要家庭照护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给予常规随访与健康教育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认知团体心理治疗,干预时间均为8周。干预前、干预完成时及干预后6个月时,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生活满意度指数A量表(LSIA)、家庭负担会谈量表(FB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亲属应激量表(RSS)评估两组照护者的心理精神状况。结果两组SAS、SDS、LSIA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别和时间在SAS、SDS、LSIA评分上存在交互作用(P<0.05)。其中,干预完成时、干预后6个月时两组SAS、SDS、LSIA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FBS中对家庭日常活动的影响、对家庭成员躯体健康的影响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别和时间在对家庭日常活动的影响、对家庭成员躯体健康的影响评分上存在交互作用(P<0.05)。其中,干预后6个月时两组对家庭日常活动的影响、对家庭娱乐活动的影响、对家庭关系的影响、对家庭成员躯体健康的影响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SSRS各项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别和时间在SSRS各项评分及总分上存在交互作用(P<0.05)。其中,干预完成时两组主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6个月时两组SSRS各项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RSS中心理痛苦、因患者出现负性情感的程度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别和时间在上述评分上存在交互作用(P<0.05)。其中,干预后6个月时两组RSS各项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团体心理治疗的近期效果包括降低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庭照护者的焦虑抑郁水平、提高生活满意度及提供有效的社会支持。远期效果包括降低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庭照护者的焦虑抑郁水平、提高生活满意度、提供有效的社会支持、减轻家庭负担及降低家庭照护者应激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家庭照护者 认知团体心理治疗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心理咨询效果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高飞 朱静 彭静婷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141-1143,共3页
目的探讨对脑卒中患者进行早期筛查及心理治疗的效果。方法对80例首次发生脑卒中患者采用17项汉密尔顿抑郁评定量表(HAMD-17)进行评分,存在卒中后抑郁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n=21)和干预组(n=21),两组均进行康复训练,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 目的探讨对脑卒中患者进行早期筛查及心理治疗的效果。方法对80例首次发生脑卒中患者采用17项汉密尔顿抑郁评定量表(HAMD-17)进行评分,存在卒中后抑郁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n=21)和干预组(n=21),两组均进行康复训练,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心理咨询,2个月后再次进行HAMD-17评分。同时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价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变化。结果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为52.5%,治疗后干预组HAMD-17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MBI治疗前后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早期筛查和心理治疗有利于卒中后抑郁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抑郁 心理咨询 认知心理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理情绪疗法:Ⅰ.理论与方法 被引量:27
3
作者 钱铭怡 Gerda Methorst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1988年第3期104-108,共5页
本世纪六十年代在心理治疗领域中最引入注目的发展之一是认知心理治疗的崛起;其中,由ALbert Ellis博士在50年代创立的合理情绪疗法(Rational—Emotive Therapy,简称RET)占据了重要的一席。至今为止,RET在美国和西欧的应用正在不断扩大;... 本世纪六十年代在心理治疗领域中最引入注目的发展之一是认知心理治疗的崛起;其中,由ALbert Ellis博士在50年代创立的合理情绪疗法(Rational—Emotive Therapy,简称RET)占据了重要的一席。至今为止,RET在美国和西欧的应用正在不断扩大;对RET治疗的综述性研究数量增加,也表明了心理治疗家与心理治疗的理论家们对RET的兴趣与日俱增,并已分别出版了自己的刊物。近几年,RET也已传入亚洲。印度、日本,都有人在从事这方面的工作;在中国的台湾省,Pearl C。Ho也已翻译和撰写了几本有关RET的书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理情绪疗法 理论与方法 不合理信念 RATIONAL THERAPY 认知心理治疗 行为反应 情绪障碍 思维方式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