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房叔房婶”的语言模因与事件域认知模型
1
作者 詹绍霞 韩海燕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4年第05X期19-20,共2页
语言模因理论揭示了语言发展和传播的规律,语言模因的复制和传播过程也体现出文化传播和进化的过程。本文以"房叔房婶"的语言模因为例,运用事件域认知模型理论,探讨其背后隐藏的深刻复杂的认知机制及变异机制,以期进一步推动... 语言模因理论揭示了语言发展和传播的规律,语言模因的复制和传播过程也体现出文化传播和进化的过程。本文以"房叔房婶"的语言模因为例,运用事件域认知模型理论,探讨其背后隐藏的深刻复杂的认知机制及变异机制,以期进一步推动语言模因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模因 认知机制 事件认知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事件域认知模型下汉语商业广告语的认知研究
2
作者 王善江 李苗苗 《大连大学学报》 2019年第4期89-92,共4页
事件域认知模型(Event-domain Cognitive Model,以下简称ECM)是王寅(2007)提出的一种新的认知理论模型,其中事件域是指由多要素和多层级构成的包括一定范围的事件,主要成分是行为和事体。该理论认为人们通常以事件域为单位来认知世界,... 事件域认知模型(Event-domain Cognitive Model,以下简称ECM)是王寅(2007)提出的一种新的认知理论模型,其中事件域是指由多要素和多层级构成的包括一定范围的事件,主要成分是行为和事体。该理论认为人们通常以事件域为单位来认知世界,一定程度上符合人类的认知规律。商业广告旨在把商品信息以最快捷和有效的方式传达给大众,激发其购买欲。因此,广告设计者往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突显销售该商品这一事件域下人们熟悉的子行为或子事体,以吸引消费者的眼球,这实际上利用了ECM中的转喻和缺省机制。本文以ECM对一些经典的汉语商业广告语进行认知分析,以证明该理论对汉语商业广告语具有较强的解释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件认知模型 汉语商业广告语 转喻和缺省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事件域认知模型下对2014年网络流行语的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陈婷婷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3期125-126,共2页
事件域认知模型(ECM)在认知语言学中有很强的解释力,可解释很多语言现象。2014年的网络上出现了许多新词,它们具有很强的衍生性。本文将从ECM角度,对"我也是醉了"、"画面太美我不敢看"和"且行且珍惜"三... 事件域认知模型(ECM)在认知语言学中有很强的解释力,可解释很多语言现象。2014年的网络上出现了许多新词,它们具有很强的衍生性。本文将从ECM角度,对"我也是醉了"、"画面太美我不敢看"和"且行且珍惜"三个网络流行语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流行语 事件认知模型 衍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事件域认知模型的“了”功能探析 被引量:3
4
作者 许钊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4-62,共9页
本文通过事件域认知模型对“了”的语法意义进行可视化呈现。首先分析了“完成说”“完结说”和“实现说”的解释力差异,认为“实现”是“了”的核心意义,并指出“了”作为实现标记在功能上具有灵活性。然后,通过对事件内部要素微观分... 本文通过事件域认知模型对“了”的语法意义进行可视化呈现。首先分析了“完成说”“完结说”和“实现说”的解释力差异,认为“实现”是“了”的核心意义,并指出“了”作为实现标记在功能上具有灵活性。然后,通过对事件内部要素微观分析的方法,发现“当前相关性”的现象与句尾“了”无关,而是取决于标记成分的时量和动程,从而为词尾“了”与句尾“了”时体功能整合提供了可能。最后,通过与“着”“过”等参照体对比,认为“了”“着”和“过”是观察事件体貌的不同层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了” 事件认知模型 实现 当前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事件域认知模型的英语多义词习得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张玉香 《海外英语》 2017年第6期178-179,共2页
多义现象是英语中的一种普遍现象,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知结果。但是,多义词的习得一直给英语学习者带来不小的困难。事件域认知模型理论(简称ECM)是王寅教授提出的一种认知模型,它弥补了Langacker,Talmy,Lakoff等人提出的认知模型的不... 多义现象是英语中的一种普遍现象,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知结果。但是,多义词的习得一直给英语学习者带来不小的困难。事件域认知模型理论(简称ECM)是王寅教授提出的一种认知模型,它弥补了Langacker,Talmy,Lakoff等人提出的认知模型的不足,对概念结构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基于此,文章以与身体有关的单词"head""leg"为例,探索用ECM理论解释其多义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义词 事件认知模型 隐喻 转喻 head LE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事件域认知模型下汉语反义复合词的认知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黄瑞芳 《外语教育研究》 2017年第3期1-6,共6页
反义复合词是指由两个意义相反或相对的单音节语素构成的并列式复合词。本文将其分为并义类、偏义类和变义类,并运用王寅(2005)提出的事件域认知模型(ECM)对反义复合词语义的演变机制做出认知解释。从ECM理论看,并义类反义复合词语义的... 反义复合词是指由两个意义相反或相对的单音节语素构成的并列式复合词。本文将其分为并义类、偏义类和变义类,并运用王寅(2005)提出的事件域认知模型(ECM)对反义复合词语义的演变机制做出认知解释。从ECM理论看,并义类反义复合词语义的形成是因为观察主体突显了事件域内的任意层级的要素;偏义类的语义形成是因为用事件域中上层概念来表示下层的概念;变义类的语义形成是因为其超越字面意义而形成了概况义或比喻义。概括义的形成理据是用事件域中的下层意义来表示上层意义,而比喻义的形成理据是用另外的事件域E'来代替原来的事件域E,两者通过相似性进行投射。在现代汉语中,大多数反义复合词都是兼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件认知模型 反义复合词 语义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事件认知域模型下对2015年网络流行语的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赫鹏波 《海外英语》 2016年第15期197-198,共2页
事件域认知模型(简称ECM)在认知语言学中有很强的解释力,可解释很多语言现象。2015年的网络上出现了许多新用语,它们具有很强的衍生性。文章将从ECM角度,对"我的内心几乎是崩溃的"、"你们城里人真会玩"和"Duan... 事件域认知模型(简称ECM)在认知语言学中有很强的解释力,可解释很多语言现象。2015年的网络上出现了许多新用语,它们具有很强的衍生性。文章将从ECM角度,对"我的内心几乎是崩溃的"、"你们城里人真会玩"和"Duang"三个网络流行用语进行分析,以深化ECM理论在网络流行语研究中的解释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流行语 事件认知模型 衍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事件域认知模型与言语幽默——以美剧《生活大爆炸》为例 被引量:4
8
作者 高文璐 《海外英语》 2012年第21期222-223,共2页
以王寅教授提出的事件域认知模型(ECM)为理论基础,从认知的角度对美国情景喜剧《生活大爆炸》中的言语幽默进行动态分析。ECM对言语幽默具有很强的解释力,通过ECM中的事件(Event)、行为/事体(A/B)、特征性或分类性特征(D/C)三个层面探... 以王寅教授提出的事件域认知模型(ECM)为理论基础,从认知的角度对美国情景喜剧《生活大爆炸》中的言语幽默进行动态分析。ECM对言语幽默具有很强的解释力,通过ECM中的事件(Event)、行为/事体(A/B)、特征性或分类性特征(D/C)三个层面探究《生活大爆炸》中言语幽默产生的动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件认知模型 《生活大爆炸》 言语幽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事件域认知模型下的2018年网络热词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唐雨童 《海外英语》 2019年第18期68-70,共3页
事件域认知模型(Event-Domain Cognitive Model,简称ECM)作为一种新型的理论对概念结构和语言现象有很强的解释能力。隐喻理论作为认知语言学的主要观点之一与ECM理论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该文运用事件域认知模型理论和隐喻理论对201... 事件域认知模型(Event-Domain Cognitive Model,简称ECM)作为一种新型的理论对概念结构和语言现象有很强的解释能力。隐喻理论作为认知语言学的主要观点之一与ECM理论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该文运用事件域认知模型理论和隐喻理论对2018年的两个网络热词“盘他”和“枯了”进行分析。由此发现,在“盘他”一词中,“盘”通过隐喻映射出新的词义,发生了词义转移,“他”则发生了词义扩大。“枯了”一词同样发生了词义转移。同时运用图表展示了上述语义变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件认知模型 隐喻 盘他 枯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事件域认知模型下对2017年网络流行语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黄盈 《海外英语》 2018年第13期203-204,共2页
事件域认知模型(Event-domain Cognitive Model,下文简称ECM)显示出了强大的解释力,为认知语言学所倡导的用"统一的认知方式"来解释语言现象提供了一种新路径。2017年网络上出现了大量流行语,它们具有很强的衍生性。文章将从... 事件域认知模型(Event-domain Cognitive Model,下文简称ECM)显示出了强大的解释力,为认知语言学所倡导的用"统一的认知方式"来解释语言现象提供了一种新路径。2017年网络上出现了大量流行语,它们具有很强的衍生性。文章将从ECM的角度对三个网络流行语"你的良心不会痛吗?""无fuck可说""还有这种操作"进行分析,以表明ECM在流行语当中有很强的解释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件认知模型 网络流行语 衍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事件域认知模型的英汉惊讶情感表达对比分析
11
作者 路丽 严敏芬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21年第4期66-69,共4页
情感是人们对外部世界的体验结果,是反映人们自身心理状态的产物。惊讶情感的语义特征明显,表达效果突出,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表达形式。利用事件域认知模型理论来对比分析英汉惊讶情感表达式,能够完整且清晰地把握非预期事件... 情感是人们对外部世界的体验结果,是反映人们自身心理状态的产物。惊讶情感的语义特征明显,表达效果突出,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表达形式。利用事件域认知模型理论来对比分析英汉惊讶情感表达式,能够完整且清晰地把握非预期事件域,揭示惊讶情感在不同语言下的使用特点,对惊讶情感的认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件认知模型 惊讶情感 认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事件域认知模型与多模态微语言认知识解
12
作者 丁福聚 向妍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20年第22期54-57,共4页
多模态微语言是人们对现实世界事件进行概念化的表现方式之一,也是人们进行日常在线交际的重要方式之一。本文在事件域认知模型框架下,以多模态微语篇“爱你”为语料分析了多模态微语言在形式构建和意义表达过程中所利用的认知方式和动... 多模态微语言是人们对现实世界事件进行概念化的表现方式之一,也是人们进行日常在线交际的重要方式之一。本文在事件域认知模型框架下,以多模态微语篇“爱你”为语料分析了多模态微语言在形式构建和意义表达过程中所利用的认知方式和动态识解操作。分析表明,在事件域认知模型框架下,隐转喻以及详略度、辖域、视角、背景、突显等识解方式对多模态微语言形式构建和意义表达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件认知模型 认知识解 多模态微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事件域视角下中国四字成语的认知分析
13
作者 皮特违 《海外英语》 2019年第7期213-214,共2页
中国的大部分四字成语来源于一个事件或者一个故事,这些事件中会涉及我们从真实世界中抽象出来的概念和认知。近来语言学家王寅教授提出了事件域认知的新模型,这个模型是人们在体验和理解不同事件的客观世界中形成的一种普遍思维。采用... 中国的大部分四字成语来源于一个事件或者一个故事,这些事件中会涉及我们从真实世界中抽象出来的概念和认知。近来语言学家王寅教授提出了事件域认知的新模型,这个模型是人们在体验和理解不同事件的客观世界中形成的一种普遍思维。采用事件域认知模型来对一些成语进行分析,其研究结果不仅对我们理解成语有帮助,更会对以后的成语教学造成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对外国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件认知模型 成语 经验 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体认语法的英语非限定动词研究
14
作者 朱殷彤 《海外英语》 2025年第3期63-66,共4页
体认语法遵循“现实—认知—语言”的核心原则,涉及现实域、认知域和语言域之间的投射,具有较强解释力。非限定动词(即非谓语动词)的结构及用法多变,缺乏认知层面的解释。文章尝试运用事件域认知模型解释不同形式非谓语的句法功能,主要... 体认语法遵循“现实—认知—语言”的核心原则,涉及现实域、认知域和语言域之间的投射,具有较强解释力。非限定动词(即非谓语动词)的结构及用法多变,缺乏认知层面的解释。文章尝试运用事件域认知模型解释不同形式非谓语的句法功能,主要发现:1)不定式和动名词可体认为两个具有逻辑关系(因果、目的关系等)的动作,但不定式指称到现实域,动名词投射到认知域;2)动名词可突显某种属性功能,而两类分词可以表现施事受事关系。在此基础上,对非限定动词的认知机制提供更为全面的识解,以期促进相关语法研究和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认语法 非限定动词 认知域事件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CM和时序像似性与翻译实践:认知翻译学探索之十一 被引量:21
15
作者 王寅 《山东外语教学》 2016年第3期3-11,共9页
认知语言学中的"事件域认知模型"可较好地解释认知规律和语言成因,它同样适用于研究翻译过程,因为翻译活动就是将译出语所描述的事件域映射入译入语之中的过程。人们凭借体认原则来识解源语句所述事件域中的成分要素及其关系... 认知语言学中的"事件域认知模型"可较好地解释认知规律和语言成因,它同样适用于研究翻译过程,因为翻译活动就是将译出语所描述的事件域映射入译入语之中的过程。人们凭借体认原则来识解源语句所述事件域中的成分要素及其关系,将其再现于译入语。但汉英两语言在组织成分要素及其关系的顺序上有同也有异:"同",是因为两民族都有相同或相似的事件域经验;"异",是因为汉语主要属于临摹式语言,时序像似性较为显著;而英语主要属于蒙太奇式语言,时序像似性不突出。因此在汉英互译(特别是处理英语长句)时,就应当在事件域总体框架中按照时序关系适当调整成分要素及其关系的顺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语言学 认知翻译学 事件认知模型 时序像似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过程视角下的新闻报道英译研究
16
作者 王佳宁 赵足娥 《海外英语》 2023年第8期65-67,共3页
新闻报道作为国际资讯传播的必要途径,对国家对外话语体系的构建有重要作用。在认知过程的视角下,翻译的本质不再只是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而是译者经过对源文本的分析,再将其内容在目标语中转述出来的认知活动。认知过程中的范畴化、意... 新闻报道作为国际资讯传播的必要途径,对国家对外话语体系的构建有重要作用。在认知过程的视角下,翻译的本质不再只是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而是译者经过对源文本的分析,再将其内容在目标语中转述出来的认知活动。认知过程中的范畴化、意象图式与事件认知域模型(ECM)不仅可以用来解释人类的认知规律与语言成因,同样适用于研究新闻报道的英译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报道英译 认知过程 范畴 意象图式 事件认知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认句法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17
作者 张智义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1-108,共8页
体认语言学体现了语言理论本土化的努力,体认句法是体认语言学的应有之意。本研究以“事件域认知模型”为框架,先在短语层面通过加入事件要素,在体认基础上进行短语构造以实现“现实—认知—语言”的三维互动;再在小句层面,通过基础认... 体认语言学体现了语言理论本土化的努力,体认句法是体认语言学的应有之意。本研究以“事件域认知模型”为框架,先在短语层面通过加入事件要素,在体认基础上进行短语构造以实现“现实—认知—语言”的三维互动;再在小句层面,通过基础认知和加工认知,在体认基础上进行基础结构、语序和拓展结构、语序的分析,实现相应的互动;最后,通过句法实例分析验证体认句法的可实践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认句法 事件认知模型 现实—认知—语言三维互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间顺序像似性原则的英语长句汉译研究
18
作者 林芸 《海外英语》 2018年第16期129-130,共2页
事件域认知模型为认识事件提供了认知上的参照,为英语长句汉译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撑。汉语在描摹事件域时主要遵循顺序像似性原则。该文以英语长句汉译为例,探讨了汉语在描摹事件时体现的时间顺序像似性原则。指出在英语长句汉译时,应在... 事件域认知模型为认识事件提供了认知上的参照,为英语长句汉译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撑。汉语在描摹事件域时主要遵循顺序像似性原则。该文以英语长句汉译为例,探讨了汉语在描摹事件时体现的时间顺序像似性原则。指出在英语长句汉译时,应在这一原则的关照下理性处理句子的成分要素及其关系的顺序,使翻译出来的汉语接受度更高,尽可能地避免受英文的句子结构顺序而产生的"英式"汉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长句汉译 事件认知模型 时间顺序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ECM视角下的英语词义转移现象 被引量:5
19
作者 高冲 《海外英语》 2013年第14期247-248,共2页
英语词义演变方式的主要分为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降格,词义升格和词义转移五类。关于英语词义演变方式,王寅运用事件域认知模型(ECM)进行了简要解读.事件域认知模型(ECM)是王寅提出的一种认知模型,它弥补了Langacker,Talmy,Lakoff等... 英语词义演变方式的主要分为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降格,词义升格和词义转移五类。关于英语词义演变方式,王寅运用事件域认知模型(ECM)进行了简要解读.事件域认知模型(ECM)是王寅提出的一种认知模型,它弥补了Langacker,Talmy,Lakoff等人提出的认知模型的不足,具有较强解释力。该文以hand和head为例运用该理论对词义转移现象进行了认知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件认知模型 词义演变 认知语言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景转喻机制与情景教学法
20
作者 徐一飞 刘森林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14年第6期52-58,共7页
本文以杨立民(2002)主编的英语专业精读课文Text A为语料,统计了文中的情景转喻,以情景事件域为参照,将低层次情景转喻划分为三类:缺省信息类、习语类和情景推理类,以ICM理论为指导,阐释低层转喻机制。通过比较ICM与ECM,本研究发现:ECM... 本文以杨立民(2002)主编的英语专业精读课文Text A为语料,统计了文中的情景转喻,以情景事件域为参照,将低层次情景转喻划分为三类:缺省信息类、习语类和情景推理类,以ICM理论为指导,阐释低层转喻机制。通过比较ICM与ECM,本研究发现:ECM对缺省信息类低层次情景转喻更具解释力,ICM与ECM相结合可更好地解释习语类低层次情景转喻,ICM对情景推理类低层次情景转喻和高层次情景转喻仍具有较强的解释力。研究表明,语言教师如果能够把情景转喻与情景教学法结合起来,在教学实践中可能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景转喻 理想化认知模型 事件认知模型 情景教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