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人的认知可靠性(HCR)模型的人因操作失误研究 被引量:34
1
作者 王洪德 高玮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7期51-56,共6页
以人的认知可靠性(HCR)模型为指导,选择包含技能型、规则型和知识型3种认知类型,结合大连化工集团公司影响运行安全的17个异常事件,对54名操纵员的时间响应状况和允许操作时间进行录像、记录与分析;依据IAEA提供的指标[1],找出操纵员在... 以人的认知可靠性(HCR)模型为指导,选择包含技能型、规则型和知识型3种认知类型,结合大连化工集团公司影响运行安全的17个异常事件,对54名操纵员的时间响应状况和允许操作时间进行录像、记录与分析;依据IAEA提供的指标[1],找出操纵员在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操作失误类别及其可能造成的危害;基于3参数威布尔模型推导出操纵员操作响应失误概率模型,并从人机工程学角度提出了具体预防事故的安全对策措施。结果表明,基于HCR模型的大化集团公司操纵员的人因操作失误模型实用、有效,为实现操作者与机器系统相协调的目标、正确评估操作着实时操作的响应时间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的认知可靠性(HCR)模型 人因操作失误 响应失误概率 模拟试验 安全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电厂操纵员多种方法可靠性研究
2
作者 方向 李富 赵炳全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42-246,共5页
采用核电厂模拟器作为研究平台,利用国际上流行的多种可靠性研究方法,对过去十几年中国核电厂操纵员的可靠性研究进行回顾总结,阐明了从人的认知可靠性模型、模糊综合评价数学模型、心理素质研究模型等多种角度对中国核电厂操纵员研究... 采用核电厂模拟器作为研究平台,利用国际上流行的多种可靠性研究方法,对过去十几年中国核电厂操纵员的可靠性研究进行回顾总结,阐明了从人的认知可靠性模型、模糊综合评价数学模型、心理素质研究模型等多种角度对中国核电厂操纵员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利用多种研究方法对核电厂操纵员进行可靠性研究可对核电厂的安全运行起到有益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电厂操纵员 认知可靠性模型 Borda数 可信性模糊回归模型 心理素质 行为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REAM的电网人为可靠性定量分析方法 被引量:19
3
作者 陆海波 王媚 +1 位作者 郭创新 俞斌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7-42,共6页
目前电网可靠性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输变电设备或是电网供电可靠性,人为操作可靠性的研究尚不多见。首先叙述了电网人为操作可靠性概念及认知可靠性和失误分析模型(CREAM)基本法,然后借鉴了核工业领域的人为可靠性分析模型,结合电力操... 目前电网可靠性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输变电设备或是电网供电可靠性,人为操作可靠性的研究尚不多见。首先叙述了电网人为操作可靠性概念及认知可靠性和失误分析模型(CREAM)基本法,然后借鉴了核工业领域的人为可靠性分析模型,结合电力操作特点和已有的安全相关的规章制度,给出9类通用效能条件的评估细则,提出一种基于CREAM的电网人为操作可靠性定量分析方法。通过不同环境条件下某变电站倒闸操作的案例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为可靠性 认知可靠性和失误分析模型 模糊集合 层次分析法 倒闸操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岸边集装箱起重机司机安全操作可靠性分析 被引量:11
4
作者 赵勇 苌道方 +1 位作者 陆后军 许巨擘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77-81,共5页
为有效提高岸边集装箱起重机(以下简称岸桥)司机的驾驶水平,预防安全作业事故,根据岸桥作业的工作流程及特点,建立岸桥司机基本动作序列和认知可靠性(HCR)模型,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岸桥司机的可靠性。通过对岸桥司机的驾驶行为进行可靠... 为有效提高岸边集装箱起重机(以下简称岸桥)司机的驾驶水平,预防安全作业事故,根据岸桥作业的工作流程及特点,建立岸桥司机基本动作序列和认知可靠性(HCR)模型,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岸桥司机的可靠性。通过对岸桥司机的驾驶行为进行可靠度分析,得到其响应失误概率。结果表明,在吊具与集装箱对接、集装箱卸载等作业过程中,岸桥司机的相应失误概率较高,应加强相关的教育培训及业务考核制度等,从根本上提高岸桥司机的可靠性,进而实现提高生产效率和预防安全事故的双重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岸桥驾驶 认知可靠性(HCR)模型 行为分析 响应失误概率 可靠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气压裂作业人因失误结构化辨识方法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田彬 胡瑾秋 +1 位作者 王海涛 李奎为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28-134,共7页
为提高页岩气压裂作业人因失误辨识结果的全面性和针对性,建立一种结构化的人因失误辨识方法。通过概括辨识阶段的作业流程,建立作业人员行为模型,概述作业人员的行为阶段。利用筛选出的引导词辨识行为阶段人因失误。将该方法应用于页... 为提高页岩气压裂作业人因失误辨识结果的全面性和针对性,建立一种结构化的人因失误辨识方法。通过概括辨识阶段的作业流程,建立作业人员行为模型,概述作业人员的行为阶段。利用筛选出的引导词辨识行为阶段人因失误。将该方法应用于页岩气压裂过程的替液阶段。结果表明,用引导词能明确辨识方向,减少头脑风暴时间以及对专家知识的依赖;辨识过程的动态调整能改善认知可靠性,使更多人因失误模式(与传统CREAM方法相比)被辨识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压裂作业 人因失误辨识 结构化 引导词 动态调整 认知可靠性和失误分析模型(CREA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