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优差生亲子沟通与认知和情绪压力的关系 被引量:8
1
作者 池丽萍 辛自强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2010年第2期133-140,共8页
研究对优生、差生与其父母围绕数学问题解决而展开的沟通过程进行观察,并采用量表法测量其感受到的认知和情绪压力,以考察两变量之间的关系及优、差生在两者得分上的差异。结果发现:(1)优生无论在沟通行为次数上,还是在沟通行为类型上... 研究对优生、差生与其父母围绕数学问题解决而展开的沟通过程进行观察,并采用量表法测量其感受到的认知和情绪压力,以考察两变量之间的关系及优、差生在两者得分上的差异。结果发现:(1)优生无论在沟通行为次数上,还是在沟通行为类型上都表现出一些积极特征;(2)优生的二级认知压力显著高于差生,一级认知压力和情绪压力显著低于差生;(3)督促、指责等消极沟通行为都与一级认知压力和情绪压力存在正相关,而积极沟通行为,如方法指导等则与一级认知压力、情绪压力呈显著负相关;一级认知压力与正确提议比例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子沟通 认知压力 情绪压力 优生 差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力环境下如何激发Z世代员工的主动行为 被引量:1
2
作者 史青 李振琳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4-70,共7页
基于压力认知评价理论,多任务处理对Z世代员工主动行为具有双刃剑效应:其既能通过将多任务处理视为挑战性压力,提高员工工作旺盛感,从而对Z世代员工主动行为带来积极影响,也能通过将多任务处理视为阻碍性压力,增加员工情绪耗竭,从而对Z... 基于压力认知评价理论,多任务处理对Z世代员工主动行为具有双刃剑效应:其既能通过将多任务处理视为挑战性压力,提高员工工作旺盛感,从而对Z世代员工主动行为带来积极影响,也能通过将多任务处理视为阻碍性压力,增加员工情绪耗竭,从而对Z世代员工主动行为带来消极效应。具体来说,多任务处理会正向影响情绪耗竭,并通过情绪耗竭负向影响Z世代员工主动行为;多任务处理会正向影响工作旺盛感,并通过工作旺盛感正向影响Z世代员工主动行为;时间领导负向调节多任务处理与情绪耗竭之间的关系,并负向调节情绪耗竭在多任务处理与Z世代员工主动行为关系间的中介作用;时间领导正向调节多任务处理与工作旺盛感之间的关系,并正向调节工作旺盛感在多任务处理与Z世代员工主动行为关系间的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世代员工 员工主动行为 多任务处理 时间领导 压力认知评价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V感染和艾滋病女性患者认知行为压力管理SMART/EST女性研究项目系列研究回顾 被引量:5
3
作者 韩舒羽 胡雁 +1 位作者 朱政 赵蕊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28-131,共4页
回顾美国迈阿密大学的"压力管理和放松训练/表达性支持治疗女性研究项目",认为认知行为压力管理策略能促进HIV/AIDS女性患者的心理健康,帮助其实施和维持健康行为,并且此方案也成功转化到社区环境,以期对国内艾滋病研究和实... 回顾美国迈阿密大学的"压力管理和放松训练/表达性支持治疗女性研究项目",认为认知行为压力管理策略能促进HIV/AIDS女性患者的心理健康,帮助其实施和维持健康行为,并且此方案也成功转化到社区环境,以期对国内艾滋病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认知行为压力管理 放松训练 表达性支持 心理疗法 分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力认知评价理论在管理心理学中的应用:场景、方式与迷思 被引量:55
4
作者 姜福斌 王震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825-2845,共21页
工作场所中,压力源无处不在;面对压力源,个体会如何反应?压力认知评价理论从认知评价和应对角度为这一问题提供了系统解释。在过去的40年里,该理论已成为阐释个体压力反应的主流框架。然而,由于提出时间较早,该理论没有提供各理论要素... 工作场所中,压力源无处不在;面对压力源,个体会如何反应?压力认知评价理论从认知评价和应对角度为这一问题提供了系统解释。在过去的40年里,该理论已成为阐释个体压力反应的主流框架。然而,由于提出时间较早,该理论没有提供各理论要素间的精确关系,这使得后续实证研究从各自研究问题出发,对该理论的应用五花八门,甚至因曲解理论观点而造成不当应用,不利于对该理论的持续应用和深入发展。在系统回顾理论观点的基础上,重点梳理了125篇以该理论作为核心理论基础的管理心理学实证研究。总体发现:在应用场景方面,压力认知评价理论可以用来解释6种压力源对员工工作态度、行为、身心健康和工作−家庭关系的影响;其应用形式可以从初级评价、次级评价和应对3个方面分别考虑;一些研究在应用该理论时存在误区。未来研究需要优化理论要素的测量方式,进一步拓展该理论的应用场景,同时丰富认知评价过程的影响因素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认知评价理论 压力互动模型 初级评价 次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员工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反应研究:基于压力的理论视角 被引量:10
5
作者 周琦玮 李倩 梁爽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94-615,共22页
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数字化转型已成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然而,很多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都遇到缺乏员工支持、消极合作等来自企业内部的挑战。目前,有关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宏观战略层面,探讨数... 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数字化转型已成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然而,很多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都遇到缺乏员工支持、消极合作等来自企业内部的挑战。目前,有关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宏观战略层面,探讨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内部员工影响的研究尚不充足。因此,本文从企业内部微观层面着手,采用工作压力动态过程模型,将数字化转型视作一种压力源。通过聚焦数字化转型给员工带来的工作压力,试图揭示员工对数字化转型产生的差异化反应及其内在机理。第一,探究压力源,基于扎根理论归纳员工对数字化转型中压力源的感知和识别。第二,追踪压力结果,基于变革分析框架,探索数字化转型对员工工作绩效的影响及其随时间的动态变化。第三,分析压力体验,分别从认知和情绪视角,探讨员工支持或抗拒数字化转型的作用机制、边界条件及后续结果。本文不仅丰富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研究范畴和内容,还为企业科学推动数字化转型、提升员工对数字化转型的支持水平提供了实践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压力动态过程 压力认知评估 压力源-情绪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挑战还是阻断?平台算法压力对数字零工主动服务行为的影响机制 被引量:2
6
作者 张振铎 国佳宁 +1 位作者 李豪 王宏蕾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768-1785,共18页
零工经济新业态依托在线服务平台迅速崛起,成为创造就业机会与推动经济整体效率的重要引擎。平台在利用大数据算法提高运营效率的同时,也在全景式动态追踪数字零工的劳动过程,导致其在与算法系统和平台的互动中产生复杂多元的新型压力... 零工经济新业态依托在线服务平台迅速崛起,成为创造就业机会与推动经济整体效率的重要引擎。平台在利用大数据算法提高运营效率的同时,也在全景式动态追踪数字零工的劳动过程,导致其在与算法系统和平台的互动中产生复杂多元的新型压力体验。然而,现有研究并未清晰界定数字零工算法压力的概念,且无法提供可靠的测量工具,上述研究缺口成为探究数字零工压力反应及其对平台服务质量影响的障碍。因此,本研究围绕“平台算法压力内涵及其对数字零工主动服务行为的差异化影响”的核心研究主题,基于算法管理功能与零工算法互动过程,创造性提出数字零工算法压力的新定义,并通过开发科学的量表工具,甄别算法压力的结构要素。在此基础上,结合压力认知评估理论,基于挑战性-阻断性压力认知评估框架揭示算法压力影响零工主动服务行为的增益路径和损耗路径,以及双元路径发挥作用的边界条件。本研究不仅拓展了零工经济背景下平台算法研究的理论框架,且能够为有效发挥在线服务平台算法的积极功能提供理论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算法压力 主动服务行为 零工经济 压力认知评估理论 数字零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权力的动态化体验:权力波动的影响效应及理论解释
7
作者 岳思怡 孙宇 +2 位作者 战祥平 马红宇 王怀勇 《心理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379-1394,共16页
当前主流的理论和方法多将权力视为高与低的二元静态结构,忽略了权力状态的可变性及组织中复杂的权力关系。而权力波动为揭示权力状态的动态变化提供了新的视角,同时也有助于更全面地反映组织中的权力效应。尽管现有研究从多种理论视角... 当前主流的理论和方法多将权力视为高与低的二元静态结构,忽略了权力状态的可变性及组织中复杂的权力关系。而权力波动为揭示权力状态的动态变化提供了新的视角,同时也有助于更全面地反映组织中的权力效应。尽管现有研究从多种理论视角探讨了权力波动的积极与消极影响,但是仍然难以在统一的理论框架下系统阐释权力波动的双刃剑效应及其机制。鉴于此,本文基于压力认知评价理论构建了权力波动双刃剑效应的整合框架,以期进一步明确权力波动的差异化结果及其边界条件。未来需进一步厘清权力波动的内涵与测度,丰富权力波动效应的作用机制研究,关注权力波动轨迹类别间的异质性,并将权力波动研究与其他领域相结合,以推动其理论发展与实践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力感 权力波动 个体内可变性 压力认知评价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准备度、STARA意识对人工智能增强科研创新的影响——基于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的调查
8
作者 李洪晨 赵星 《图书馆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18-128,共11页
随着人工智能驱动的科学研究兴起,有必要探究科研人员借助人工智能增强科研创新行为的影响因素和创新增强模式。文章通过偏最小二乘法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探究人工智能准备度、创造性自我效能、威胁认知、STARA意识和人工智能增强科研... 随着人工智能驱动的科学研究兴起,有必要探究科研人员借助人工智能增强科研创新行为的影响因素和创新增强模式。文章通过偏最小二乘法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探究人工智能准备度、创造性自我效能、威胁认知、STARA意识和人工智能增强科研创新之间的关联。结果显示,人工智能准备度、STARA意识与人工智能增强科研创新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人工智能准备度和STARA意识越高的科研人员人工智能增强科研创新程度越高;人工智能威胁认知与科研人员STARA意识之间存在显著正向关系;科研人员的STARA意识低于企业员工;创造性自我效能在人工智能准备度与人工智能增强科研创新之间存在中介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STARA意识 人工智能准备度 压力认知评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挑战性和阻碍性评价的职业冲击对可持续职业生涯的影响及其诱发机制
9
作者 张莹 张剑 《心理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526-1540,共15页
现有研究对职业冲击的二元划分,即正面和负面,忽略了主体认知的异质性,因而难以解释负面职业冲击引发积极结果(或正面冲击导致消极效应)的矛盾现象。张莹等(2023)考虑个体对事件的认知判断过程,基于压力认知评价理论提出挑战性和阻碍性... 现有研究对职业冲击的二元划分,即正面和负面,忽略了主体认知的异质性,因而难以解释负面职业冲击引发积极结果(或正面冲击导致消极效应)的矛盾现象。张莹等(2023)考虑个体对事件的认知判断过程,基于压力认知评价理论提出挑战性和阻碍性评价的职业冲击分类的理论构念。但新分类还停留在理论层面,亟需实证研究确定其有效性。本研究拟基于职业冲击的新分类,展开以下研究:1)开发新分类下职业冲击的测量工具;2)基于压力认知评价理论,采用潜变量增长模型探究两类职业冲击对员工可持续职业生涯的纵向影响及作用机制;3)采用潜在转变分析,揭示支持性环境与员工职业韧性对职业冲击新类别的动态影响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挑战性评价的职业冲击 阻碍性评价的职业冲击 压力认知评价理论 可持续职业生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安全管理人员工作压力相关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郭楠 王茜 +1 位作者 石坤杰 栗继祖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6,共6页
为进一步探究煤矿安全管理人员的工作压力,并为其压力调节提供理论依据,以215名煤矿安全管理人员为研究样本,运用问卷法调查其工作压力、压力认知和压力应对方式;采用SPSS、AMOS统计软件分析调查数据。研究结果表明:煤矿安全管理人员积... 为进一步探究煤矿安全管理人员的工作压力,并为其压力调节提供理论依据,以215名煤矿安全管理人员为研究样本,运用问卷法调查其工作压力、压力认知和压力应对方式;采用SPSS、AMOS统计软件分析调查数据。研究结果表明:煤矿安全管理人员积极的压力认知与2种积极的应对方式(挑战压力、转化压力)显著正相关,与工作压力(岗位工作强度、工作职责与发展、组织机制与氛围)不存在相关性;煤矿安全管理人员消极的压力认知与消极的应对方式(逃避压力)显著正相关,与工作压力的3个方面均显著正相关;转化压力的应对方式与工作职责、发展显著负相关,逃避压力的应对方式与工作压力3个方面均显著正相关;积极的认知不一定会纾解压力感受,但消极的认知会加强压力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安全管理人员 工作压力 压力认知 压力应对 压力感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度感知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影响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2
11
作者 何红娟 高记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4期183-185,共3页
文章以157家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为研究样本,通过建立回归方程分析,检验管理者感知的制度压力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规制压力、规范压力以及认知压力均对企业社会责任行为产生正向影响;并且认知压力在规制压力、... 文章以157家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为研究样本,通过建立回归方程分析,检验管理者感知的制度压力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规制压力、规范压力以及认知压力均对企业社会责任行为产生正向影响;并且认知压力在规制压力、规范压力与企业社会责任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感知 企业社会责任 影响因素 认知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高人非”还是“见贤思齐”?职场上行比较对员工行为的双刃剑效应 被引量:9
12
作者 宋琪 张璐 +2 位作者 高莉芳 程豹 陈扬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58-670,共13页
本研究基于压力认知评估理论,从理性认知视角探讨了职场上行比较存在的提升自我和贬损他人效应,以及驱动不同路径效应生效的边界条件和传导机制。本研究通过轮询设计,在3个时间点收集了来自60个团队240位成员的720份人际配对样本,并采... 本研究基于压力认知评估理论,从理性认知视角探讨了职场上行比较存在的提升自我和贬损他人效应,以及驱动不同路径效应生效的边界条件和传导机制。本研究通过轮询设计,在3个时间点收集了来自60个团队240位成员的720份人际配对样本,并采用社会关系模型分析数据得出以下结论:在低水平绩效证明目标导向情况下,员工倾向于将上行比较对象评估为挑战,进而激发员工向上行比较对象的学习行为;相反,在高水平绩效证明目标导向情况下,员工倾向于将上行比较对象评估为威胁,进而驱使员工采取针对上行比较对象的社会阻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场上行比较 压力认知评估理论 绩效证明目标导向 挑战性评估 威胁性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新制度主义视角的我国中小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动机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杜杏华 刘昌玮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74-84,共11页
新制度主义认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本质上是对制度压力的一种回应。对嵌入于复杂制度环境的中小企业而言,消极履行社会责任会降低组织合法性,导致企业在竞争过程中处于劣势地位,挤压有限的生存空间。可以说,制度压力改变了中小企业履行... 新制度主义认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本质上是对制度压力的一种回应。对嵌入于复杂制度环境的中小企业而言,消极履行社会责任会降低组织合法性,导致企业在竞争过程中处于劣势地位,挤压有限的生存空间。可以说,制度压力改变了中小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意愿。本文以我国创业板企业为研究样本,利用新制度主义分析框架,探索我国中小企业在面临规制性、规范性与认知性三重制度压力时的社会责任履行意愿。研究结果显示:制度压力对中小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意愿起到一定的推进作用,其中以社交媒介带来的规范性压力表现最为突出。为此,本文从强化制度压力、内化制度驱动、促进制度协同等三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积极提升我国中小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意愿和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社会责任 规制性压力 规范性压力 认知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作反刍及其“双刃剑”效应 被引量:21
14
作者 张晶 李伟贺 +2 位作者 史燕伟 张南 马红宇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58-367,共10页
工作反刍指在没有要求其出现的情境下,有意识的、重复发生的工作方面的相关想法,分为工作相关情感反刍与工作相关问题解决沉思两个维度。工作反刍对个体健康、工作及幸福感的影响有“双刃剑”效应。持续性认知理论、压力认知激活模型与... 工作反刍指在没有要求其出现的情境下,有意识的、重复发生的工作方面的相关想法,分为工作相关情感反刍与工作相关问题解决沉思两个维度。工作反刍对个体健康、工作及幸福感的影响有“双刃剑”效应。持续性认知理论、压力认知激活模型与认知资源视角理论,可以解释该效应的内在机制。未来研究应分析影响双刃剑效应的边界条件,寻求减少消极效应、增加积极效应的途径,拓展其双刃剑效应心理机制的分析视角和该效应的作用层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反刍 双刃剑效应 持续性认知理论 压力认知激活模型 认知资源视角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防科技研发人员职业使命感对创新行为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9
15
作者 周洁 张建卫 宣星宇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8-67,共10页
本文基于工作需求—资源模型和压力认知评价理论,对404名国防科技研发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职业使命感与情绪耗竭存在显著的U形关系,情绪耗竭对创新行为的负向预测作用显著,情绪耗竭在职业使命感与创新行为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此... 本文基于工作需求—资源模型和压力认知评价理论,对404名国防科技研发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职业使命感与情绪耗竭存在显著的U形关系,情绪耗竭对创新行为的负向预测作用显著,情绪耗竭在职业使命感与创新行为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此外,时间压力分别与挑战性评价和威胁性评价联合调节职业使命感与情绪耗竭关系间的曲线关系以及情绪耗竭的中介效应,即在高时间压力、低挑战性评价和高时间压力、低威胁性评价条件下,职业使命感与情绪耗竭的曲线关系以及情绪耗竭的中介效应更强。最后,讨论了本研究的理论贡献与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使命感 创新行为 情绪耗竭 压力认知评价 时间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领导创意拒绝一定有损员工创新吗——越轨创新与证明目标取向的作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谢鹏 韦叶 马璐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132-141,共10页
领导创意拒绝作为员工创新实践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压力源,会对员工情绪、认知和行为等产生重要影响。基于压力认知评价理论,揭示领导创意拒绝与员工创新绩效之间可能存在的正向关系,并着重分析和探讨员工越轨创新的中介作用与证明目... 领导创意拒绝作为员工创新实践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压力源,会对员工情绪、认知和行为等产生重要影响。基于压力认知评价理论,揭示领导创意拒绝与员工创新绩效之间可能存在的正向关系,并着重分析和探讨员工越轨创新的中介作用与证明目标取向的调节作用。通过对362份员工数据的分析发现,领导创意拒绝会催生员工越轨创新行为;越轨创新促进员工创新绩效提升;越轨创新在领导创意拒绝与员工创新绩效之间发挥完全中介作用;证明目标取向对领导创意拒绝的影响过程具有促进作用,即员工证明目标取向越高,领导创意拒绝对其越轨创新的正向影响越强,并且领导创意拒绝通过越轨创新正向影响员工创新绩效的间接效应也越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导创意拒绝 越轨创新 创新绩效 证明目标取向 压力认知评价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