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认知协作的知识流分析与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窦万春 刘茜萍 蔡士杰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109-1114,共6页
为了有效地对认知科学中基于群学习方式的认知协作进行研究,首先探讨了基于本体描述的认知基础环境,对知识驱动的认知环境所涉及的一些基本概念进行了定义·进而,基于本体论思想,对支持认知协作的知识应用集成环境进行了探讨·... 为了有效地对认知科学中基于群学习方式的认知协作进行研究,首先探讨了基于本体描述的认知基础环境,对知识驱动的认知环境所涉及的一些基本概念进行了定义·进而,基于本体论思想,对支持认知协作的知识应用集成环境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对知识流关系进行了形式化定义,并利用Markov决策过程理论分析研究了知识应用集成环境下协同认知的过程逻辑·最后,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协作 知识流 本体 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协作网络中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性能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李美玲 李莹 +4 位作者 SAMI Muhaidat 董增寿 王安红 梁杰 丁丽萍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57-66,共10页
将NOMA技术应用于下行认知中继协作网络,提出基于AF的认知多用户中继协作NOMA系统(CM-RC-NOMA),给出了不同认知中继协作方案下PU和SU中断性能,并推导了其闭合表达式;同时将AF中继协作方式与DF中继协作方式进行了对比。仿真结果表明,当SU... 将NOMA技术应用于下行认知中继协作网络,提出基于AF的认知多用户中继协作NOMA系统(CM-RC-NOMA),给出了不同认知中继协作方案下PU和SU中断性能,并推导了其闭合表达式;同时将AF中继协作方式与DF中继协作方式进行了对比。仿真结果表明,当SU到PU信道链路条件不差于BS到PU信道链路条件时,AF方式相比DF方式可以使PU获得更低的中断概率;另一方面,所提最佳认知中继协作方案相比传统最佳认知中继协作方案可以获得更佳的PU中断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协作网络 非正交多址接入 最佳中继 中断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协作无线电网络下基于能效的资源联合分配 被引量:2
3
作者 杨路 黄凯 杨品章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34-138,143,共6页
在认知协作无线电网络中,当次用户盲目地参与到中继主用户中,会选择不利于次用户系统能效的主用户,从而降低次用户系统整体的能效。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资源联合分配方案。次用户有权拒绝不利于自身系统的协助申请,而是选择有利于其系... 在认知协作无线电网络中,当次用户盲目地参与到中继主用户中,会选择不利于次用户系统能效的主用户,从而降低次用户系统整体的能效。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资源联合分配方案。次用户有权拒绝不利于自身系统的协助申请,而是选择有利于其系统能效的主用户进行协助。在确定主用户集合的情况下,通过有效地分配带宽和功率来提高次用户系统的能效。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能够在保证各用户服务质量的情况下,实现次用户系统能效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协作无线电网络 能效 带宽分配 功率分配 资源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认知协作的Project-based供应链跨组织合作创新方案评价 被引量:1
4
作者 施建刚 吴光东 唐代中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8-51,共4页
Project-based供应链作为一种临时性组织,项目价值增值的实现取决于project-based供应链跨组织合作创新的成功。在将认知协作理论引入剖析project-based供应链跨组织合作创新的基础上,文章将其视为一个知识流驱动的跨组织认知协作过程,... Project-based供应链作为一种临时性组织,项目价值增值的实现取决于project-based供应链跨组织合作创新的成功。在将认知协作理论引入剖析project-based供应链跨组织合作创新的基础上,文章将其视为一个知识流驱动的跨组织认知协作过程,在满足认知协作条件的前提下,应用基于前景理论的灰关联多指标决策模型评价和选择project-based供应链跨组织合作创新方案,为项目型组织实施project-based供应链跨组织合作创新和实现项目价值增值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决策支持,为实现项目价值增值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协作 project-based供应链 合作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重信息非对称下认知协作网激励机制设计
5
作者 赵楠 武明虎 +2 位作者 熊炜 张道国 张铮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705-1708,1719,共5页
针对认知无线网络中协作通信中继节点自私性的需求和非对称网络信息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合约机制的协作通信激励方法。针对中继节点私有行为引起的道德风险问题,研究单一信息非对称条件下合约激励方法;在此基础上,针对中继节点私有信息... 针对认知无线网络中协作通信中继节点自私性的需求和非对称网络信息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合约机制的协作通信激励方法。针对中继节点私有行为引起的道德风险问题,研究单一信息非对称条件下合约激励方法;在此基础上,针对中继节点私有信息和行为引起的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并存问题,研究双重信息非对称条件下频谱合约激励方法,甄别其真实能力信息并激励其中继努力行为。实验结果表明,雇主授权用户雇用信道状态好、协作成本低的非授权用户,能获得较大的协作通信增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协作网络 双重信息非对称 合约设计 道德风险 逆向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天线认知协作通信系统的性能分析
6
作者 郭辉 赵尚卿 +1 位作者 邢娟 王真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92-95,共4页
在多个主用户同时存在的情境下,提出了一种新的两跳认知协作通信系统,并对该系统进行了性能分析。该系统的信源和中继均只具有单个天线,而在信宿处配置了多根接收天线并使用了最大比合并技术来进行信号的接收。此外,对该认知协作通信系... 在多个主用户同时存在的情境下,提出了一种新的两跳认知协作通信系统,并对该系统进行了性能分析。该系统的信源和中继均只具有单个天线,而在信宿处配置了多根接收天线并使用了最大比合并技术来进行信号的接收。此外,对该认知协作通信系统在瑞利衰落信道下的中断概率性能进行了研究,推导得到了中断概率的准确闭合表达式,以及在高信噪比时的渐进表达式。通过利用计算机仿真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协作通信 最大比合并 中断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协作遍历检查在可用性评估中的应用
7
作者 梁路 滕少华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239-241,共3页
在协作任务仿真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一种认知协作遍历检查技术,给出其遍历过程算法。通过第1阶段的评估对比实验,证明该可用性评估技术适用于设计早期的协同软件系统,且评估成本较低,效率较高。在第2阶段实验中增加了评估者的数量,用以分... 在协作任务仿真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一种认知协作遍历检查技术,给出其遍历过程算法。通过第1阶段的评估对比实验,证明该可用性评估技术适用于设计早期的协同软件系统,且评估成本较低,效率较高。在第2阶段实验中增加了评估者的数量,用以分析评估者数量及其个体表现对评估结果的影响,并针对一般情况下获得最高收益代缴比的样本数量给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协作遍历 协作任务仿真 可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本体论的认知协作 被引量:3
8
作者 孙娟 窦万春 刘茜萍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44-46,共3页
认知协作是协同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知识本体为认知协作提供了知识宏观结构的优选形式;主体在认知协作过程中的认知进化可以通过主体的元学习和主体间的群学习实现。分别分析了两类学习的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认知协作群体的动态模型,... 认知协作是协同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知识本体为认知协作提供了知识宏观结构的优选形式;主体在认知协作过程中的认知进化可以通过主体的元学习和主体间的群学习实现。分别分析了两类学习的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认知协作群体的动态模型,阐述了主体的协作动作与认知协作群体环境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协作 知识本体 元学习 群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直接链路的能量收集认知协作中继网络中断概率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罗轶 施荣华 +2 位作者 董健 唐锟 王雨婷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857-1865,共9页
针对能量受限认知中继网络生存期短和中断概率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具有多个主接收端、多个次目的节点、次网络直接链路和次网络节点硬件损伤的功率信标(PB)辅助能量收集认知协作中继网络,推导出在瑞利块衰落信道下采用机会中继选择策略和... 针对能量受限认知中继网络生存期短和中断概率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具有多个主接收端、多个次目的节点、次网络直接链路和次网络节点硬件损伤的功率信标(PB)辅助能量收集认知协作中继网络,推导出在瑞利块衰落信道下采用机会中继选择策略和选择合并方式的次网络精确和渐近中断概率,并对理论分析结果进行蒙特卡洛(Monte Carlo)仿真验证。研究结果表明:主接收端干扰约束或者PB发射功率的提升会使中断概率单调下降并趋于饱和;中断概率随着次网络节点硬件损伤水平、主接收端数目和次网络端到端信道容量的增大而增加,并随着中继和次目的节点数目的增多而减小;恰当设定能量收集比率能有效降低中断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链路 认知协作中继网络 能量收集 硬件损伤 中断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ulti-agent系统中认知协作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孙娟 窦万春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2407-2409,共3页
将问题分解形成的子问题间的关联性作为Multi-agent系统中Agent协作关系的特征性描述,并在此基础上依据粗糙集理论、马尔可夫决策过程和信息认知理论,分析Multi-agent系统中的协作关系,以及Agent的认知协作过程。
关键词 MULTI-AGENT系统 认知协作 知识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I for Science:认知性协作、全过程效应与行动领域
11
作者 王硕 张徐姗 +2 位作者 武晨箫 阎妍 李正风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7-128,共12页
AI for Science的高质量发展对于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具有重要意义。从AI、Science、for三个核心概念出发,探讨如何理解和发展AI for Science。在人机协作形态的历史演进中理解AI,即在感知性协作、肢体性协作... AI for Science的高质量发展对于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具有重要意义。从AI、Science、for三个核心概念出发,探讨如何理解和发展AI for Science。在人机协作形态的历史演进中理解AI,即在感知性协作、肢体性协作、计算性协作到认知性协作的脉络中考察AI在科学研究中的角色。AI不再只是从外部为科研赋能,而是逐步介入科学家的思维过程,在认知层面与科学家建立深度协作。从全过程科研视角分析Science,AI不仅赋能科学知识生产,也推动科技传播的民主化与精准化,助力科研管理与评价的智能化。从技术—社会系统的视角来看,为了更好地释放AI for Science的潜力,应着眼于面向AI for Science的科研生态系统整体建设。未来应从人才培养、科研组织、数据资源、伦理治理等行动领域出发,提升科研人员的AI for Science胜任力、推动跨领域合作、促进高质量数据流通与共享以及加强科技伦理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 for Science 人工智能 人机协作 认知协作 全过程科研 科技伦理治理 科研生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作认知网络中鲁棒的分布式波束形成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超 邓科 +1 位作者 庄丽莉 喻晓玲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84-89,共6页
针对放大转发协作认知网络中信道信息快变导致主用户接收到的干扰功率不受控制的情况,提出了一种鲁棒的分布式波束形成(RDRB)算法。当次用户协作节点上的信道信息有估计误差时,RDRB算法通过设计次用户协作中继节点上的波束形成系数最大... 针对放大转发协作认知网络中信道信息快变导致主用户接收到的干扰功率不受控制的情况,提出了一种鲁棒的分布式波束形成(RDRB)算法。当次用户协作节点上的信道信息有估计误差时,RDRB算法通过设计次用户协作中继节点上的波束形成系数最大化目的节点的信噪比,同时保证了对主用户干扰功率和各个中继节点最大发射功率均不超过门限。RDRB算法通过二分法可以搜索到非凸的原问题的次优解,极大地降低了运算量,还可以在信道快变时控制主用户接收到的干扰功率。仿真结果表明,RDRB算法能严格地将主用户接收到的干扰功率控制在既定的干扰门限之下,低于非鲁棒算法2dB以上,从而有效地保护了主用户能正常通信不受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作认知网络 放大转发 分布式波束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场景下协作认知投入的多模态表征与分析路径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田浩 武法提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5-44,共10页
随着研究者对学习成功背后因果机制的探寻,以及社会文化理论的深入人心,学习投入研究面临从“个体—行为”取向到“群体—认知”取向的转型,多模态学习分析也成为打开协作认知投入机制“黑箱”的钥匙。为破解这一问题,通过对不同视角的... 随着研究者对学习成功背后因果机制的探寻,以及社会文化理论的深入人心,学习投入研究面临从“个体—行为”取向到“群体—认知”取向的转型,多模态学习分析也成为打开协作认知投入机制“黑箱”的钥匙。为破解这一问题,通过对不同视角的认知投入观点进行综合分析,深度阐述了混合场景下协作认知投入的概念,由此构建了涵盖激活系统、加工系统与反应系统的协作认知投入发生机制模型。进而选取文本、生理、语音、心理四种模态的学习过程数据,分别针对三个子系统构建了多模态表征框架与指标,以实现协作认知投入的量化评测。在多模态表征框架基础上,进一步明晰了混合场景下协作认知投入的分析路径,包括基于多模态特征融合的精准诊断、基于时间序列分析的演化规律、基于自我决定视角的动机归因以及基于可视化仪表盘的动态干预,由此构成了完整研究闭环,描绘出多模态数据支持的协作认知投入研究整体图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数据 多模态学习分析 混合学习 协作学习 协作认知投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作认知无线网络中的功率优化及中继选择策略 被引量:4
14
作者 伍仁勇 王文茹 李仁发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486-1490,1508,共6页
如何在协作认知网络中有效地实现主要用户和认知用户的频谱共享,即如何在众多认知用户中选择合适的认知中继集是一个基本问题。通过确定并优化主要用户和认知用户效用函数来解决该问题,因采用了纳什均衡理论,故称之为基于博弈论的多中... 如何在协作认知网络中有效地实现主要用户和认知用户的频谱共享,即如何在众多认知用户中选择合适的认知中继集是一个基本问题。通过确定并优化主要用户和认知用户效用函数来解决该问题,因采用了纳什均衡理论,故称之为基于博弈论的多中继选择算法(multiple relay selection based on game theory,GTMRS)。在任一认知中继集合中,认知用户之间能够形成非合作功率的博弈模型,可基于纳什均衡得到认知用户的优化协作功率分配算法。在寻找一组确定的中继集合来实现主要用户效用的最大化过程中,引入了修改的信道调和平均数因子,其目的是移除信噪比较小的中继节点,以最大化系统的信噪比。仿真结果显示,该算法能够使更多的认知用户接入到授权频谱中,同时使得主要用户获得更大的效用以及传输速率。因此,基于博弈的多中继选择算法能够有效选择合适的认知中继,并获得主要用户和认知用户在效用上的最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作认知无线网络 频谱共享 纳什均衡 功率优化 中继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无线电网络频谱分配与协作集划分算法 被引量:6
15
作者 杨威 班冬松 +1 位作者 梁维发 窦文华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22-139,共18页
针对协作认知无线电网络中较为复杂的多主用户与多次级用户共存场景,提出联合频谱分配与协作集划分问题,并将该问题形式化描述为整数0-1非线性规划问题,证明其是NP-hard的.首先,设计了集中式的遗传算法CGA(centralized genetic algorit... 针对协作认知无线电网络中较为复杂的多主用户与多次级用户共存场景,提出联合频谱分配与协作集划分问题,并将该问题形式化描述为整数0-1非线性规划问题,证明其是NP-hard的.首先,设计了集中式的遗传算法CGA(centralized genetic algorithm)对问题求解,对该算法进行齐次有限马尔可夫链建模并对其全局收敛性进行了分析;随后,提出了一种包含两阶段的分布式遗传算法DGA(distributed genetic algorithm),包括基于最小支配集的分簇与频谱预分配阶段和簇间协作集协商与簇内适应值精化阶段.此外,还提出一种快速收敛的DGA算法(fast-convergent DGA,简称FDGA)缩短分布式算法运行时间.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根据能反映出算法性能的适应值结果对各算法进行比较:(1)小规模网络下CGA获得的解平均为通过穷举算法得到的最优值的92%;(2)随着网络规模的扩大,由于CGA搜索空间增大,DGA,FDGA在达到相同停机条件时获得的适应值比CGA提高约20%;(3)与DGA相比,FDGA虽能得到与DGA相近的结果,但却大大缩短了算法收敛的时间,更适应于大规模网络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作认知无线电网络 频谱分配 协作集划分 分布式遗传算法 有限齐次马尔可夫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权值自适应优化的协作频谱认知算法 被引量:2
16
作者 杨健 梁毅龙 +2 位作者 王永华 王荣杰 余松森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2012年第15期90-92,96,共4页
提出一种基于权值自适应优化的协作频谱认知算法。根据各协作认知节点的信噪比分配合适的权值向量,反映对检测统计量的贡献大小。基于最小均方误差原则,权值向量可根据实际的各节点信噪比向量进行自适应优化,从而提高认知网络中存在低... 提出一种基于权值自适应优化的协作频谱认知算法。根据各协作认知节点的信噪比分配合适的权值向量,反映对检测统计量的贡献大小。基于最小均方误差原则,权值向量可根据实际的各节点信噪比向量进行自适应优化,从而提高认知网络中存在低信噪比节点时的检测性能。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协作算法相比,该算法无论在节点高信噪比或低信噪比条件下均有更优的检测性能,且收敛速度较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无线电 协作频谱认知 最小均方误差 权值自适应优化 信噪比阈值 收敛步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维资源自适应分配的协作认知传输机制
17
作者 李钊 李意文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248-2254,共7页
该文针对协作认知无线电网络提出一种时域、频域和空域资源联合分配的传输机制,在改善授权用户传输性能的前提下使参与协作的认知用户获得合理的回报。所提机制利用多天线认知节点担任中继,通过自适应的时隙划分与带宽分配,对两跳传输... 该文针对协作认知无线电网络提出一种时域、频域和空域资源联合分配的传输机制,在改善授权用户传输性能的前提下使参与协作的认知用户获得合理的回报。所提机制利用多天线认知节点担任中继,通过自适应的时隙划分与带宽分配,对两跳传输链路中的瓶颈予以消除;并在包含多个协作认知用户的场景中,给出一种考虑公平性的中继选择算法。该方法一方面采用比例公平的思想实现认知用户间的公平性,另一方面通过调整奖励因子,使中继获得合理的回报。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能够改善授权与认知系统的数据速率,同时给予认知中继公平的回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作认知无线电网络 资源分配 自适应 中继选择 公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无线电与多维度的协作通信 被引量:3
18
作者 杨光 《中兴通讯技术》 2010年第1期10-13,共4页
认知无线电技术已经向"网络与系统"的框架转变,为增强认知能力、降低认知成本,协作手段成为必然。物理层链路技术面临进一步提升性能的"瓶颈",通过不同网络元素间的多维度协作提高系统整体性能是下一阶段移动通信... 认知无线电技术已经向"网络与系统"的框架转变,为增强认知能力、降低认知成本,协作手段成为必然。物理层链路技术面临进一步提升性能的"瓶颈",通过不同网络元素间的多维度协作提高系统整体性能是下一阶段移动通信系统增强的主要途径。在这一过程中,对环境背景信息和用户业务特征的广泛感知是智能化协作与联合资源管理的重要基础。认知无线电与多维度协作通信的结合将成为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无线电 多维度协作通信 协作认知 认知无线网络 联合资源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车载网络中基于QoS保障的频谱共享新策略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磊 罗涛 刘蔚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59-167,共9页
构建了基于认知无线电的新型车载网络,并提出基于安全业务服务质量(QoS)保障的两步式频谱共享策略:多认知小区间的频谱分配和单认知小区内的频谱共享。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GNBS(generalized nash bargaining solution)分配方案综合考虑... 构建了基于认知无线电的新型车载网络,并提出基于安全业务服务质量(QoS)保障的两步式频谱共享策略:多认知小区间的频谱分配和单认知小区内的频谱共享。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GNBS(generalized nash bargaining solution)分配方案综合考虑了系统的公平性和总效用,可获得明显大于最大化最小方案的系统和速率,以及明显优于最大化和速率方案的多认知小区间的公平性;GNBS方案可以根据多小区间频谱需求的差异性来动态调节资源分配的比例,有效地实现了需求非对称的多小区间频谱资源的最优化配置;此外,单小区内的协作频谱共享机制,使得协作双方均获得了优于非协作方案的系统效用,有效地提高了系统吞吐量以及认知OBU间的公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无线电 车载网络 频谱共享 合作博弈 认知协作 服务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环境下学生协作学习调查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王跃生 周振军 王菡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6-58,共3页
随着近几年我国课程改革的深入和新课标的实施,对于学生来说,学会在网络环境下采用协作的方式学习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通过对中学生在网络环境下的协作学习状况的调查,了解学生群体在网络环境下的协作学习的认知方式、情感、协作学习... 随着近几年我国课程改革的深入和新课标的实施,对于学生来说,学会在网络环境下采用协作的方式学习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通过对中学生在网络环境下的协作学习状况的调查,了解学生群体在网络环境下的协作学习的认知方式、情感、协作学习技能与协作行为等方面的特征,结论认为只有网络环境下的协作学习过程中处理好协作与竞争的关系、关注学生协作意识的培养及满足学生情感需求,才能使网络协作学习更切合学生实际,发挥其应有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环境 协作学习 协作认知 协作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