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体认语言学视角下的名词谓语句研究:构式界定与认知动因 |
帖伊
覃修桂
|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
2019 |
18
|
|
2
|
“一M比一M+VP”构式的语义分化、认知动因与语用功能 |
吕峰
|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7
|
|
3
|
“V来”和“V到”的替换条件及认知动因 |
范立珂
|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6
|
|
4
|
“A也不是,B也不是”构式及其认知动因 |
石慧敏
汪小溆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2
|
|
5
|
网络健康社区用户信息交流的认知动因探究——基于SEM和fsQCA方法 |
贺珊
曹坡
余佳琪
刘蕤
|
《现代情报》
CSSCI
|
2023 |
7
|
|
6
|
仿拟辞格的社会认知心理动因 |
龙绍赟
|
《山东外语教学》
|
2008 |
3
|
|
7
|
歇后语的概念整合分析 |
汪少华
王鹏
|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45
|
|
8
|
形容词定语的逆向指向研究 |
蒋静忠
|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9
|
|
9
|
句法和语义的互动关系的隐喻和转喻视角研究述评 |
张松松
|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12
|
|
10
|
汉英“动用颜色词+宾语”构式主客观感受性倾向的多因素研究 |
邓云华
许群爱
|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3
|
|
11
|
说“美哭”类流行语 |
陈宁阳
|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4
|
|
12
|
空间位移动词的整合词汇化模型研究 |
马应聪
|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
2013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