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新疆民族儿童学前双语语义发展与入学认知准备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
13
1
作者
周兢
张莉
闵兰斌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5-33,共9页
研究聚焦探讨少数民族学前儿童双语发展与入学认知准备的经验互动。以新疆4-6岁维吾尔族学前儿童为对象,采用汉语和维语PPVT,EVT和Bracken工具,测查儿童双语的理解性语义水平、表达性语义水平和入学认知水平。研究发现新疆学前民族儿童...
研究聚焦探讨少数民族学前儿童双语发展与入学认知准备的经验互动。以新疆4-6岁维吾尔族学前儿童为对象,采用汉语和维语PPVT,EVT和Bracken工具,测查儿童双语的理解性语义水平、表达性语义水平和入学认知水平。研究发现新疆学前民族儿童的汉语和维语语义水平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但不同教育质量幼儿园儿童的两种语义发展水平存在明显差异;经过三年的学前双语教育,民族儿童的入学认知准备整体概念水平的通过率水平均达到50%以上;而在认知基本概念方面和认知综合概念子项目上存在不均衡现象,提示学前教育课程教学内容进一步检视的需要;学前民族儿童汉语理解性语义水平和表达性语义水平,与入学认知准备均呈现显著正相关状态,而儿童汉语理解性语义水平和表达性语义水平对入学认知准备具有显著预测作用。研究由此证明,学前阶段少数民族儿童的双语学习,对儿童的认知发展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前民族儿童
双语语义发展
入学
认知准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早期学习品质与入学认知准备的关系及影响因素研究:元分析的证据
被引量:
4
2
作者
白洁琼
周晶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58-63,共6页
早期学习品质是儿童入学准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儿童逐渐投入学习时的各种倾向、态度和行为,入学认知准备是指儿童在语言、数学等认知相关领域的能力准备状态。运用元分析考查早期学习品质与入学认知准备的相关强度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
早期学习品质是儿童入学准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儿童逐渐投入学习时的各种倾向、态度和行为,入学认知准备是指儿童在语言、数学等认知相关领域的能力准备状态。运用元分析考查早期学习品质与入学认知准备的相关强度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早期学习品质及各子要素与入学认知准备之间均存在中等强度的相关;二者的关系并未因为学习品质的子要素、入学认知准备的维度以及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但二者关系存在显著的文化差异。学习品质在儿童的学习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统领作用,对早期学习品质进行有效的教学和干预,是促进儿童认知发展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学习品质
入学
认知准备
认知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论课堂学习的认知准备
被引量:
3
3
作者
韩和鸣
《当代教育科学》
1999年第Z1期41-42,45,共3页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是儿童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主途径。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取决于多种因素的制约,而学习前的认知准备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课堂学习准备大体可分为两个方面:①心理的准备,主要包括学习前学习心态的调整,...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是儿童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主途径。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取决于多种因素的制约,而学习前的认知准备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课堂学习准备大体可分为两个方面:①心理的准备,主要包括学习前学习心态的调整,对自身学习动机的激励,对学习中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准备
课堂学习
课堂教学效率
直接
认知
先行组织者
认知
结构
奥苏伯尔
苏霍姆林斯基
课外阅读
认知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教师控制学生认知负荷的教学行为调节探讨——以数学课堂教学为例
被引量:
7
4
作者
胡月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1-53,共3页
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认知负荷与记忆资源、心理消耗和认知思维有关,它们对教师的知识呈现方式、教学形式选择以及教学策略应用等教学行为调节提出了高要求。认知负荷理论认为,概念、情感和行为之间不是相互孤立的,教师的知识呈现方式应...
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认知负荷与记忆资源、心理消耗和认知思维有关,它们对教师的知识呈现方式、教学形式选择以及教学策略应用等教学行为调节提出了高要求。认知负荷理论认为,概念、情感和行为之间不是相互孤立的,教师的知识呈现方式应对学生工作记忆资源产生优化作用,促使教学目标和形式遵循主动行为原则,构建学生认知准备和认知行为的协同化,以知识、技能和习得的广义教学观指导教学行为,激活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自动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
认知
负荷
记忆资源
心理消耗
认知准备
认知
行为协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疆民族儿童学前双语语义发展与入学认知准备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
13
1
作者
周兢
张莉
闵兰斌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
新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出处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5-33,共9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新疆学前儿童汉语读写能力萌发与早期汉字习得"(11JJD740024)
文摘
研究聚焦探讨少数民族学前儿童双语发展与入学认知准备的经验互动。以新疆4-6岁维吾尔族学前儿童为对象,采用汉语和维语PPVT,EVT和Bracken工具,测查儿童双语的理解性语义水平、表达性语义水平和入学认知水平。研究发现新疆学前民族儿童的汉语和维语语义水平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但不同教育质量幼儿园儿童的两种语义发展水平存在明显差异;经过三年的学前双语教育,民族儿童的入学认知准备整体概念水平的通过率水平均达到50%以上;而在认知基本概念方面和认知综合概念子项目上存在不均衡现象,提示学前教育课程教学内容进一步检视的需要;学前民族儿童汉语理解性语义水平和表达性语义水平,与入学认知准备均呈现显著正相关状态,而儿童汉语理解性语义水平和表达性语义水平对入学认知准备具有显著预测作用。研究由此证明,学前阶段少数民族儿童的双语学习,对儿童的认知发展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学前民族儿童
双语语义发展
入学
认知准备
Keywords
preschool Uygur children
bilingual semantic development
cognitive school readiness
分类号
G759.2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早期学习品质与入学认知准备的关系及影响因素研究:元分析的证据
被引量:
4
2
作者
白洁琼
周晶
机构
忻州师范学院教育系
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出处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58-63,共6页
基金
山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互联网+教育”专项课题“智慧教育理念下学前专业项目教学模式研究”(课题编号:HLW-20089)的研究成果。
文摘
早期学习品质是儿童入学准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儿童逐渐投入学习时的各种倾向、态度和行为,入学认知准备是指儿童在语言、数学等认知相关领域的能力准备状态。运用元分析考查早期学习品质与入学认知准备的相关强度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早期学习品质及各子要素与入学认知准备之间均存在中等强度的相关;二者的关系并未因为学习品质的子要素、入学认知准备的维度以及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但二者关系存在显著的文化差异。学习品质在儿童的学习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统领作用,对早期学习品质进行有效的教学和干预,是促进儿童认知发展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早期学习品质
入学
认知准备
认知
发展
Keywords
Approaches to Learning(ATL)
school readiness in cognition
cognitive development
分类号
G442 [哲学宗教—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课堂学习的认知准备
被引量:
3
3
作者
韩和鸣
机构
河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
出处
《当代教育科学》
1999年第Z1期41-42,45,共3页
文摘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是儿童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主途径。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取决于多种因素的制约,而学习前的认知准备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课堂学习准备大体可分为两个方面:①心理的准备,主要包括学习前学习心态的调整,对自身学习动机的激励,对学习中可能...
关键词
认知准备
课堂学习
课堂教学效率
直接
认知
先行组织者
认知
结构
奥苏伯尔
苏霍姆林斯基
课外阅读
认知
策略
分类号
G441 [哲学宗教—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教师控制学生认知负荷的教学行为调节探讨——以数学课堂教学为例
被引量:
7
4
作者
胡月
机构
浙江科技学院大数据科学系
出处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1-53,共3页
基金
浙江省科技厅公益项目(省部级)"巨灾模型及巨灾保险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编号:2015C33088)的研究成果
文摘
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认知负荷与记忆资源、心理消耗和认知思维有关,它们对教师的知识呈现方式、教学形式选择以及教学策略应用等教学行为调节提出了高要求。认知负荷理论认为,概念、情感和行为之间不是相互孤立的,教师的知识呈现方式应对学生工作记忆资源产生优化作用,促使教学目标和形式遵循主动行为原则,构建学生认知准备和认知行为的协同化,以知识、技能和习得的广义教学观指导教学行为,激活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自动化水平。
关键词
学生
认知
负荷
记忆资源
心理消耗
认知准备
认知
行为协调化
分类号
G420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新疆民族儿童学前双语语义发展与入学认知准备的相关研究
周兢
张莉
闵兰斌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早期学习品质与入学认知准备的关系及影响因素研究:元分析的证据
白洁琼
周晶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2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试论课堂学习的认知准备
韩和鸣
《当代教育科学》
1999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教师控制学生认知负荷的教学行为调节探讨——以数学课堂教学为例
胡月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