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际环境政治中的“认知共同体”理论评述 被引量:9
1
作者 孙凯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06-111,共6页
全球环境问题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增加了全球环境治理的难度。以美国马萨诸塞大学政治学系PeterM.Haas为代表所发展的"认知共同体"理论,认为决策者在面对具有复杂性、不确定性的全球环境问题时,对相关信息有极大的需求。而能... 全球环境问题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增加了全球环境治理的难度。以美国马萨诸塞大学政治学系PeterM.Haas为代表所发展的"认知共同体"理论,认为决策者在面对具有复杂性、不确定性的全球环境问题时,对相关信息有极大的需求。而能够提供这种信息的,在特定环境议题领域中拥有共同理念的科学家联盟即"认知共同体",则在帮助决策者界定议题、厘清国家利益以及提供政策选择等方面能够发挥重大的作用,从而有效地促进国际合作和实现全球环境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共同体 全球环境治理 地中海行动计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极渔业治理中的认知共同体因素:以国际海洋考察理事会为例 被引量:4
2
作者 赵隆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39-49,共11页
国家行为体对于科学家群体的知识依赖是当前全球治理的重要特征。在深海、极地、外空、网络等全球治理新疆域中,科学家的知识权威和网络化构成的认知共同体也成为影响治理成效的重要因素。在北极渔业治理中,国际海洋考察理事会作为重要... 国家行为体对于科学家群体的知识依赖是当前全球治理的重要特征。在深海、极地、外空、网络等全球治理新疆域中,科学家的知识权威和网络化构成的认知共同体也成为影响治理成效的重要因素。在北极渔业治理中,国际海洋考察理事会作为重要的认知共同体,坚持双重身份、需求方驱动和非直接约束原则参与治理,而共识性、开放性和非强制性的治理特征为其推动北极渔业的议程设置、国家政策和社会共识,以及间接提供决策方案创造条件。但是,认知共同体的软性“去国家化”与科学家群体国家认同之间的平衡问题,认知共同体影响力的阶段性递减或反向影响,不同认知共同体之间面临的相互竞争等问题,构成认知共同体参与北极渔业治理的主要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治理 北极渔业问题 认知共同体 议程设置 科学家群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的影响力:美国环境外交中的认知共同体因素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周圆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2-76,共15页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在与科学结合十分紧密的美国环境外交政策领域,认知共同体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力。认知共同体所代表的专业知识和网络,可以被视为对美国外交政策发挥独立影响的因素。不同于利益集团,认知共同体成员的聚合则更...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在与科学结合十分紧密的美国环境外交政策领域,认知共同体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力。认知共同体所代表的专业知识和网络,可以被视为对美国外交政策发挥独立影响的因素。不同于利益集团,认知共同体成员的聚合则更多是基于共同的知识背景、因果信念和政策志向。在美国环境外交中,他们通过不同的途径影响着外交政策制订,这些直接或间接的行为在不同层次上影响着美国外交政策,使得环境外交领域成为美国科学与外交结合十分紧密的领域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共同体 美国 环境外交 科学 影响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2035年的全球网络安全治理:认知共同体的建构 被引量:4
4
作者 赵瑞琦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4-6,共3页
近年来,中国一直大力推进以信息网络等为代表的颠覆性技术突破和产业应用,加速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的叠加与融合,以做大、做强数字经济。可以预期,随着一批战略行动和重大工程的启动,我国可以突破信息领域核心技术,推动网络升级换代,到2... 近年来,中国一直大力推进以信息网络等为代表的颠覆性技术突破和产业应用,加速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的叠加与融合,以做大、做强数字经济。可以预期,随着一批战略行动和重大工程的启动,我国可以突破信息领域核心技术,推动网络升级换代,到2035年初步建成网络强国,网络空间综合实力进入全球第一梯队。在此过程中,为了营造一个弹性而有活力的全球网络空间,需要引领和强化全球网络空间治理。其中,加强网络安全认知共同体的知识共识和制度建构,是形成良性反哺和合作机制的创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安全 信息网络 信息技术 网络空间 认知共同体 创新路径 颠覆性技术 第一梯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群知识系统进化的动力机制:基于“共同体”观的阐释 被引量:1
5
作者 海江涛 彭灿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2期171-174,共4页
集群知识系统的(功能)进化是集群知识系统研究的一个重点。基于已有的集群知识能力研究文献,提出了集群的知识应用能力与知识创新能力的协同进化过程,就是集群中的工艺共同体(Craft Communities)与认知共同体(Epistemic Communities)的... 集群知识系统的(功能)进化是集群知识系统研究的一个重点。基于已有的集群知识能力研究文献,提出了集群的知识应用能力与知识创新能力的协同进化过程,就是集群中的工艺共同体(Craft Communities)与认知共同体(Epistemic Communities)的形成与发展过程的新观点,并对这一过程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群知识系统 认知共同体 工艺共同体 知识创新 知识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作为语用学概念的“逻辑悖论”——兼复马佩先生 被引量:15
6
作者 张建军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77-83,共7页
本文从悖论定义的研讨入手 ,说明正确界说的“逻辑悖论”实际上是一个语用学概念 ,据此论述作者关于悖论的特征刻划和类型划分的新认识 ,阐明明确指认悖论的语用学性质的重要意义 ,并就马佩先生在以往的学术商榷中提出的几个问题做进一... 本文从悖论定义的研讨入手 ,说明正确界说的“逻辑悖论”实际上是一个语用学概念 ,据此论述作者关于悖论的特征刻划和类型划分的新认识 ,阐明明确指认悖论的语用学性质的重要意义 ,并就马佩先生在以往的学术商榷中提出的几个问题做进一步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逻辑悖论 语用学 认知共同体 定义 类学 马佩 认识论悖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范倡导与危机应对:世界卫生组织在全球卫生治理中的效用 被引量:8
7
作者 赵洋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2-94,157,158,共25页
在全球卫生治理中,世界卫生组织在倡导涉及卫生与健康问题的国际规范方面表现得较为成功,而其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危机的表现则不尽如人意。这就引发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即世卫组织为何会在面对全球卫生治理中的不同类型问题时,其治理能力... 在全球卫生治理中,世界卫生组织在倡导涉及卫生与健康问题的国际规范方面表现得较为成功,而其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危机的表现则不尽如人意。这就引发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即世卫组织为何会在面对全球卫生治理中的不同类型问题时,其治理能力体现出了巨大的差异性?本文旨在结合关于认知共同体的理论来解释这种差异性产生的原因,指出世卫组织在功能上同认知共同体相似,即主要依靠自身专业知识,通过说服机制塑造国家间共识,进而推动全球卫生治理有效开展。本文通过比较分析指出,作为全球治理中的规范倡导者,世卫组织长期致力于推动健康权成为一项基本人权,而保障公民健康权作为一种全球性规范已经被世界各国普遍接受。但是在面对诸如COVID-19这种突发性危机时,世卫组织在协调各国抗疫行动、引导各国政府有效应对疫情方面则不是很成功。本文认为,这一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认知共同体的内在特性,即它是通过向各国提供专业知识而非强制手段来促使国家之间实现政策协调。在面对长期性和规范性问题时,世卫组织可以较有效地利用以专业知识为基础的论据进行说服,推动各国就相关问题形成共识。但是在面对突发性的、需要做出迅速反应的危机时,这种通过说服塑造共识的机制就很难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卫生组织 全球卫生治理 认知共同体 国际共识 国际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服务贸易观念的构建及其意义 被引量:3
8
作者 谢珵 《国际贸易》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70-76,共7页
20世纪70年代前后,西方发达国家的服务业加快了国际化发展进程。经合组织(OECD)顺应时代潮流,从贸易政策角度提出服务贸易观念,开展相关政策研究和协调。同期,国际上逐渐形成了研究服务贸易的认知共同体,这为服务贸易观念的形成、传播... 20世纪70年代前后,西方发达国家的服务业加快了国际化发展进程。经合组织(OECD)顺应时代潮流,从贸易政策角度提出服务贸易观念,开展相关政策研究和协调。同期,国际上逐渐形成了研究服务贸易的认知共同体,这为服务贸易观念的形成、传播以及《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框架下的贸易谈判提供了必要的知识、经验和智力支持。服务贸易观念的形成,得益于服务业的国际化发展,是多国经济学家和重要国际组织共同努力的结果。美国以服务贸易观念为指引,建立起服务贸易法律制度并使服务贸易成为GATT谈判的新议题,这对国际经贸关系以及全球经济治理产生了深远影响。深入考察服务贸易观念在20世纪的构建过程,可以为我国参与制定21世纪国际经贸新规则提供重要的启示,本文对此提出了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贸易 GATT WTO 认知共同体 制度性话语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倡议对世界会计文化的影响探析 被引量:3
9
作者 商思争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45-51,共7页
"一带一路"倡议构成了一套不同于西方的全球化价值观及其指导下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组成的文化体系,这些价值观和理念会影响到会计人的价值观,然后通过会计人的会计理论研究、会计标准制定、会计教育、会计实践行... "一带一路"倡议构成了一套不同于西方的全球化价值观及其指导下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组成的文化体系,这些价值观和理念会影响到会计人的价值观,然后通过会计人的会计理论研究、会计标准制定、会计教育、会计实践行为,影响到会计活动结果即会计理论、会计标准、会计知识和会计信息等会计文化要素。该影响首先通过学习机制与既有会计价值观叠加在国内形成"扩散源";然后通过"五通"和"六走廊"建设的会计人员交流路径实现"迁移扩散";最后通过相关机制和平台实现"扩展扩散",并随着沿线国家会计理论、会计标准、会计教育和会计实务的协调形成"一带一路"会计文化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倡议 会计文化 会计价值观 文化圈 认知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为研究对象与对话者的情感汉学 被引量:1
10
作者 任增强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4-22,共9页
海外汉学是汉学家等国外人士研究中国文化的一门学问。就西方汉学而言,在对作为“他者”的中国文化所开展的研究中,情感与知性因素往往紧密地交织在一起。情感是西方汉学发生的策动源,同时也影响着西方汉学的知识生产。将情感与汉学二... 海外汉学是汉学家等国外人士研究中国文化的一门学问。就西方汉学而言,在对作为“他者”的中国文化所开展的研究中,情感与知性因素往往紧密地交织在一起。情感是西方汉学发生的策动源,同时也影响着西方汉学的知识生产。将情感与汉学二者关系作为考察对象,沿着情感的主线还原有温度的情感汉学,与汉学开展温情式平等对话,最终建构起汉学与中国文化间的“情感—认知共同体”,推动汉学的可持续发展与中外间的情感认同与理性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 汉学 对话 情感—认知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