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学习者认知风格、教学模式及课程特征对学习者认知信息加工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王素芬 陈露露 +1 位作者 杜明 王志军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37-447,共11页
以中国高等院校培养具有"综合、实践和创新"能力的管理人才为背景,研究了教学信息化中学习者3类认知风格(认知风格自由倾向,认知风格内倾范围和认知风格全局水平)对学习者认知信息加工过程(8个维度)的3种影响。结果表明:学习... 以中国高等院校培养具有"综合、实践和创新"能力的管理人才为背景,研究了教学信息化中学习者3类认知风格(认知风格自由倾向,认知风格内倾范围和认知风格全局水平)对学习者认知信息加工过程(8个维度)的3种影响。结果表明:学习者3类认知风格对学习者认知信息加工过程具有直接性显著影响;相比采用相称方式,采用交互方式能更好地解释学习者认知风格与教学模式或课程特征间的匹配对学习者认知信息加工过程的影响;认知风格与教学模式或课程特征间的交互匹配视角比直接影响视角,能够更好地解释认知风格对学习者认知信息加工过程的影响,3类认知风格对学习者认知信息加工过程的直接影响无显著性差异,但3类认知风格与教学模式及课程特征间交互匹配的影响却存在显著性差异。研究结果为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大规模教学服务定制设计提供了理论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风格 认知信息加工过程 任务技术匹配 信息技术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技术对学习者认知信息加工的协同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王素芬 冯亚男 +1 位作者 王志军 杜明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32-140,共9页
利用加涅教学理论和认知信息加工学习理论,构建信息技术对学习者认知信息加工过程影响的8维度测量模型,并验证此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聚合效度及分歧效度。研究表明,信息技术对学习者认知信息加工过程的影响具有协同作用,此协同作用导... 利用加涅教学理论和认知信息加工学习理论,构建信息技术对学习者认知信息加工过程影响的8维度测量模型,并验证此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聚合效度及分歧效度。研究表明,信息技术对学习者认知信息加工过程的影响具有协同作用,此协同作用导致学习效果的发生。研究成果有助于解释信息技术教学效果的形成机制,为信息技术的教学设计提供参考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信息加工 信息技术有效性 协同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化专业人才高质量就业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东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亓红强 刘晓瑜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693-1698,共6页
就业工作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关乎学科发展和社会稳定。聚焦高校自动化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就业指导与服务环节,以认知信息加工理论为依据,提出了自动化专业人才就业质量提升思路。同时,以东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一二三”就业... 就业工作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关乎学科发展和社会稳定。聚焦高校自动化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就业指导与服务环节,以认知信息加工理论为依据,提出了自动化专业人才就业质量提升思路。同时,以东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一二三”就业指导工作模式为例,阐述了自动化专业人才就业实践新举措,以期为相关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改革提供有效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 高质量就业 认知信息加工理论 就业指导工作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毕业生“慢就业”现象探析 被引量:14
4
作者 杨惠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6期41-44,共4页
以生涯理论分析高职毕业生“慢就业”现象,其原因包括生涯发展理论视角下的职业准备之“慢”、认知信息加工理论视角下就业决策之“慢”、社会认知职业理论视角下有效行动之“慢”。预防高职毕业生“慢就业”,需要普及生涯教育,将生涯... 以生涯理论分析高职毕业生“慢就业”现象,其原因包括生涯发展理论视角下的职业准备之“慢”、认知信息加工理论视角下就业决策之“慢”、社会认知职业理论视角下有效行动之“慢”。预防高职毕业生“慢就业”,需要普及生涯教育,将生涯发展目标贯穿学生学业阶段;建立协同机制,将生涯教育责任赋予利益相关群体;调整教育理念,将生涯适应能力纳入终生教育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毕业生 慢就业 生涯发展理论 认知信息加工理论 社会认知职业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