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学习者认知风格、教学模式及课程特征对学习者认知信息加工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王素芬 陈露露 +1 位作者 杜明 王志军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37-447,共11页
以中国高等院校培养具有"综合、实践和创新"能力的管理人才为背景,研究了教学信息化中学习者3类认知风格(认知风格自由倾向,认知风格内倾范围和认知风格全局水平)对学习者认知信息加工过程(8个维度)的3种影响。结果表明:学习... 以中国高等院校培养具有"综合、实践和创新"能力的管理人才为背景,研究了教学信息化中学习者3类认知风格(认知风格自由倾向,认知风格内倾范围和认知风格全局水平)对学习者认知信息加工过程(8个维度)的3种影响。结果表明:学习者3类认知风格对学习者认知信息加工过程具有直接性显著影响;相比采用相称方式,采用交互方式能更好地解释学习者认知风格与教学模式或课程特征间的匹配对学习者认知信息加工过程的影响;认知风格与教学模式或课程特征间的交互匹配视角比直接影响视角,能够更好地解释认知风格对学习者认知信息加工过程的影响,3类认知风格对学习者认知信息加工过程的直接影响无显著性差异,但3类认知风格与教学模式及课程特征间交互匹配的影响却存在显著性差异。研究结果为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大规模教学服务定制设计提供了理论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风格 认知信息加工过程 任务技术匹配 信息技术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技术对学习者认知信息加工的协同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王素芬 冯亚男 +1 位作者 王志军 杜明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32-140,共9页
利用加涅教学理论和认知信息加工学习理论,构建信息技术对学习者认知信息加工过程影响的8维度测量模型,并验证此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聚合效度及分歧效度。研究表明,信息技术对学习者认知信息加工过程的影响具有协同作用,此协同作用导... 利用加涅教学理论和认知信息加工学习理论,构建信息技术对学习者认知信息加工过程影响的8维度测量模型,并验证此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聚合效度及分歧效度。研究表明,信息技术对学习者认知信息加工过程的影响具有协同作用,此协同作用导致学习效果的发生。研究成果有助于解释信息技术教学效果的形成机制,为信息技术的教学设计提供参考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信息加工 信息技术有效性 协同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游客认知的闽南方言视觉设计 被引量:1
3
作者 黄臻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91-95,共5页
在认知心理学信息加工理论的视角下,从认知对象、认知方式、认知程度三个维度,分析游客对闽南方言的认知感受。进而依据认知心理学理论,充分调动人在认知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分别从迎合动机、调动情绪、具象共识、模糊识别四个方面提出... 在认知心理学信息加工理论的视角下,从认知对象、认知方式、认知程度三个维度,分析游客对闽南方言的认知感受。进而依据认知心理学理论,充分调动人在认知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分别从迎合动机、调动情绪、具象共识、模糊识别四个方面提出闽南方言的视觉设计策略,以期提高游客对闽南方言文字的认知能力,促进旅游纪念品的销售,传播闽南方言的文化独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客 认知信息加工 闽南方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努力:一个趋利避害的心理资源调节机制
4
作者 钱一敏 潘发达 《人类工效学》 2022年第3期81-86,共6页
认知努力指个体根据完成任务的可能性、任务本身的特性与个体实际完成任务的程度进行自我调节的过程,旨在探讨认知努力对决策机制的影响。文章通过文献分析从情绪、记忆、奖赏加工和任务决策等角度,概述了认知努力的概念、测量、研究范... 认知努力指个体根据完成任务的可能性、任务本身的特性与个体实际完成任务的程度进行自我调节的过程,旨在探讨认知努力对决策机制的影响。文章通过文献分析从情绪、记忆、奖赏加工和任务决策等角度,概述了认知努力的概念、测量、研究范式、理论解释、加工机制等,并提出未来研究应从认知努力情绪结果的领域一致性、认知努力的时间进程和大脑在基于机会成本进行努力决策时的加工机制等方向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努力 抉择行为机制、认知信息加工 情绪 记忆 奖赏 决策 心理调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张艳 《中国医药科学》 2013年第12期35-36,43,共3页
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损害是其回归社会的重要影响因素。认知心理学为认知功能的评估提供了四方面的研究方法和途径。本综述以认知功能的评估方法为线索,从各种量表测查到返回抑制评定到功能核磁共振成像检查,再到成套的认知评估系... 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损害是其回归社会的重要影响因素。认知心理学为认知功能的评估提供了四方面的研究方法和途径。本综述以认知功能的评估方法为线索,从各种量表测查到返回抑制评定到功能核磁共振成像检查,再到成套的认知评估系统,使认知功能的研究越发有针对性。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与其性别、病程、用药、阴性症状的关系进行了综述。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全面的认知功能损害,其认知功能损害无明显性别差异。使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合并丁螺环酮组的认知功能与安慰剂组比较,仅在注意力方面有改善,且研究组在前3个月改善注意力的优势明显。精神分裂症患者长期住院治疗比非住院的患者或短时间住院治疗的患者认知损害严重。目前在治疗精神疾病认知功能损害方面较为新颖的治疗手段是关注5-HT1A受体。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严重的认知功能损害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 精神分裂症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毕业生“慢就业”现象探析 被引量:13
6
作者 杨惠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6期41-44,共4页
以生涯理论分析高职毕业生“慢就业”现象,其原因包括生涯发展理论视角下的职业准备之“慢”、认知信息加工理论视角下就业决策之“慢”、社会认知职业理论视角下有效行动之“慢”。预防高职毕业生“慢就业”,需要普及生涯教育,将生涯... 以生涯理论分析高职毕业生“慢就业”现象,其原因包括生涯发展理论视角下的职业准备之“慢”、认知信息加工理论视角下就业决策之“慢”、社会认知职业理论视角下有效行动之“慢”。预防高职毕业生“慢就业”,需要普及生涯教育,将生涯发展目标贯穿学生学业阶段;建立协同机制,将生涯教育责任赋予利益相关群体;调整教育理念,将生涯适应能力纳入终生教育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毕业生 慢就业 生涯发展理论 认知信息加工理论 社会认知职业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