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婴幼儿的反射图式与认知主体性的萌发
1
作者
龚奎洪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1期73-75,共3页
认知的主体性发生、发展源头可以从认知图式及其功能的个体发生中探寻。婴幼儿虽没有自我意识,却凭借其遗传所得的各种本能反射图式不自觉地对大宇宙进行比照、投射和幻化,由此演绎出当今光彩照人的认知主体性的各种胚芽形式。
关键词
认知主体性
婴幼儿
反射图式
意志
情感
本能图式
感觉
反应
神经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人之存在的主体性三题
被引量:
11
2
作者
杨金海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38-42,共5页
人之存在的主体性三题杨金海(中共中央编译局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所)近几年来,我国哲学界关于人之主体性的著述颇丰,这对于该问题的深入研究很有意义。但就总体而论,此种研究尚有片面性、空泛性之弊。人们常常只在认识论或价值论或...
人之存在的主体性三题杨金海(中共中央编译局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所)近几年来,我国哲学界关于人之主体性的著述颇丰,这对于该问题的深入研究很有意义。但就总体而论,此种研究尚有片面性、空泛性之弊。人们常常只在认识论或价值论或本体论的方面研究主体性,而事实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性
人之存在
实践活动
认知主体性
创造性
客体
价值
主体性
实践
主体性
自为性
选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文化认知视域下文化自信的生成机制研究
被引量:
16
3
作者
管云波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83-89,共7页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发展中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既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题中之义,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在文化自信的生成路径中,文化认知是前提与基础,直接影响文化的发展方向与文化自信的实现。依据认知理论及...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发展中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既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题中之义,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在文化自信的生成路径中,文化认知是前提与基础,直接影响文化的发展方向与文化自信的实现。依据认知理论及其发展趋势,文化认知是在批判传统认知范式基础上对认知活动的重新界定,可以为合理解释文化自信的生成与发展提供一种令人信服的解释模式和分析视角。在文化认知理论的关照下,认知活动凸显了人文主义的话语形态,既强调人的主体性要素,也包含社会文化环境要素,正是这些内因和外因的共同作用才能使文化自信成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自信
文化
认知
认知主体性
文化环境
文化实践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深度解码:基于“知乎”文本挖掘的青年“恐育”叙事探析
4
作者
胡益頔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77-87,共11页
生育率持续下行的背后潜藏着青年群体对于生育的消极心态。本文使用Python获取知乎问答平台上与恐惧生育相关的回答数据,基于文本挖掘软件KH Coder,综合运用高频词统计、共现网络分析和对应分析进行考察,深度剖析当下青年关于“生育”...
生育率持续下行的背后潜藏着青年群体对于生育的消极心态。本文使用Python获取知乎问答平台上与恐惧生育相关的回答数据,基于文本挖掘软件KH Coder,综合运用高频词统计、共现网络分析和对应分析进行考察,深度剖析当下青年关于“生育”的主体性认知,尝试揭示其所阐释的“恐育”叙事中的核心议题和深层意涵。分析结果发现,关于“生育的身体”的疼痛体验与想象、“亲职标准”的压抑以及对于事业崩溃和家庭关系危机的风险预期,勾勒出青年“恐育”叙事的多重向度。这种“恐育”心态的底色难以单纯归溯于个体主义思想的崛起,而是在制度化家庭主义框架和家庭功能衰退的夹缝中,青年意识到无法实现家庭角色期望时个体不得不脱嵌于家庭的被动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恐惧生育
文本挖掘
主体性
认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体认语言学观照下隐喻映射的“多源性”研究——基于“愁”的概念隐喻分析
被引量:
14
5
作者
黄兴运
谢世坚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89-97,共9页
作为中国本土化语言理论的一种创新,体认语言学是认知语言学的继承和发展,对语言的成因具有较强解释力。基于“愁”的概念隐喻,本文以体认语言学为观照,从体认者的认知主体性、始源域特征投射的选择性和目标域特征的多样性三个维度系统...
作为中国本土化语言理论的一种创新,体认语言学是认知语言学的继承和发展,对语言的成因具有较强解释力。基于“愁”的概念隐喻,本文以体认语言学为观照,从体认者的认知主体性、始源域特征投射的选择性和目标域特征的多样性三个维度系统分析了隐喻映射“多源性”的发生理据。研究表明:(1)隐喻是体认者的一种心理映射,反映其对某一特定事物体验认知的心路历程;(2)隐喻映射是体认者在始源域和目标域之间进行特征选择与聚焦的认知加工过程;(3)体认者的认知主体性、始源域特征投射的选择性以及目标域特征的多样性共同促进相应概念隐喻映射“多源性”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认语言学
认知主体性
隐喻映射
多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婴幼儿的反射图式与认知主体性的萌发
1
作者
龚奎洪
机构
浙江农业大学社科系
出处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1期73-75,共3页
文摘
认知的主体性发生、发展源头可以从认知图式及其功能的个体发生中探寻。婴幼儿虽没有自我意识,却凭借其遗传所得的各种本能反射图式不自觉地对大宇宙进行比照、投射和幻化,由此演绎出当今光彩照人的认知主体性的各种胚芽形式。
关键词
认知主体性
婴幼儿
反射图式
意志
情感
本能图式
感觉
反应
神经类型
分类号
B844.1 [哲学宗教—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人之存在的主体性三题
被引量:
11
2
作者
杨金海
机构
中共中央编译局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所
出处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38-42,共5页
文摘
人之存在的主体性三题杨金海(中共中央编译局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所)近几年来,我国哲学界关于人之主体性的著述颇丰,这对于该问题的深入研究很有意义。但就总体而论,此种研究尚有片面性、空泛性之弊。人们常常只在认识论或价值论或本体论的方面研究主体性,而事实上,...
关键词
主体性
人之存在
实践活动
认知主体性
创造性
客体
价值
主体性
实践
主体性
自为性
选择性
分类号
B84-067 [哲学宗教—基础心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文化认知视域下文化自信的生成机制研究
被引量:
16
3
作者
管云波
机构
山西财经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出处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83-89,共7页
基金
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人类文明新形态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2021YY174)
山西省高校教改创新项目(思政课)“传承与创新:山西红色文化资源和高校思政课教学的耦合与融入路径研究”(2021JGSZ016)
山西财经大学教改项目“新时期山西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SJ2021002)。
文摘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发展中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既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题中之义,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在文化自信的生成路径中,文化认知是前提与基础,直接影响文化的发展方向与文化自信的实现。依据认知理论及其发展趋势,文化认知是在批判传统认知范式基础上对认知活动的重新界定,可以为合理解释文化自信的生成与发展提供一种令人信服的解释模式和分析视角。在文化认知理论的关照下,认知活动凸显了人文主义的话语形态,既强调人的主体性要素,也包含社会文化环境要素,正是这些内因和外因的共同作用才能使文化自信成为可能。
关键词
文化自信
文化
认知
认知主体性
文化环境
文化实践活动
Keywords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cultural cognition
cognitive subjectivity
cultural environment
cultural practice activities
分类号
G122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深度解码:基于“知乎”文本挖掘的青年“恐育”叙事探析
4
作者
胡益頔
机构
东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77-87,共11页
文摘
生育率持续下行的背后潜藏着青年群体对于生育的消极心态。本文使用Python获取知乎问答平台上与恐惧生育相关的回答数据,基于文本挖掘软件KH Coder,综合运用高频词统计、共现网络分析和对应分析进行考察,深度剖析当下青年关于“生育”的主体性认知,尝试揭示其所阐释的“恐育”叙事中的核心议题和深层意涵。分析结果发现,关于“生育的身体”的疼痛体验与想象、“亲职标准”的压抑以及对于事业崩溃和家庭关系危机的风险预期,勾勒出青年“恐育”叙事的多重向度。这种“恐育”心态的底色难以单纯归溯于个体主义思想的崛起,而是在制度化家庭主义框架和家庭功能衰退的夹缝中,青年意识到无法实现家庭角色期望时个体不得不脱嵌于家庭的被动趋势。
关键词
恐惧生育
文本挖掘
主体性
认知
分类号
C924.21 [社会学—人口学]
C913.5 [经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体认语言学观照下隐喻映射的“多源性”研究——基于“愁”的概念隐喻分析
被引量:
14
5
作者
黄兴运
谢世坚
机构
广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89-97,共9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汤显祖和莎士比亚戏剧修辞比较研究”(19BYY098)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作为中国本土化语言理论的一种创新,体认语言学是认知语言学的继承和发展,对语言的成因具有较强解释力。基于“愁”的概念隐喻,本文以体认语言学为观照,从体认者的认知主体性、始源域特征投射的选择性和目标域特征的多样性三个维度系统分析了隐喻映射“多源性”的发生理据。研究表明:(1)隐喻是体认者的一种心理映射,反映其对某一特定事物体验认知的心路历程;(2)隐喻映射是体认者在始源域和目标域之间进行特征选择与聚焦的认知加工过程;(3)体认者的认知主体性、始源域特征投射的选择性以及目标域特征的多样性共同促进相应概念隐喻映射“多源性”的产生。
关键词
体认语言学
认知主体性
隐喻映射
多源性
Keywords
Embodied-Cognitive Linguistics
cognitive subjectivity
metaphor mapping
multi-source domain
分类号
H030 [语言文字—语言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婴幼儿的反射图式与认知主体性的萌发
龚奎洪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人之存在的主体性三题
杨金海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5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文化认知视域下文化自信的生成机制研究
管云波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深度解码:基于“知乎”文本挖掘的青年“恐育”叙事探析
胡益頔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体认语言学观照下隐喻映射的“多源性”研究——基于“愁”的概念隐喻分析
黄兴运
谢世坚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2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