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企业文化借鉴的溢出效应:内在智慧的认知与非认知作用 被引量:1
1
作者 鲁丽红 王星蓉 易魁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40-51,共12页
创新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对其他企业文化的借鉴是企业自身文化建设去劣存优的重要工作,除文化借鉴带来的直接作用,其背后隐藏的内在智慧也将间接提高管理创新能力。基于此,本文从企业文化借鉴的溢出效应视角,聚焦国内多家中小企业中层... 创新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对其他企业文化的借鉴是企业自身文化建设去劣存优的重要工作,除文化借鉴带来的直接作用,其背后隐藏的内在智慧也将间接提高管理创新能力。基于此,本文从企业文化借鉴的溢出效应视角,聚焦国内多家中小企业中层以上管理人员,运用PLS-SEM研究方法进行实证分析和相应检验,得出如下结论:认知与非认知能力对管理创新能力有正向影响;非认知能力有中介作用及文化认同存在调节作用。同时,针对企业发展现状和研究结论,本文提出如下建议:创新驱动力,突破思维局限;提升情感智慧,培养价值观与共鸣;推崇开放的心态,挖掘并量化优点。本研究旨在为后续企业文化的借鉴工作提供管理优化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文化借鉴 溢出效应 认知与非认知 管理创新能力 文化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人兴起与中国劳动力市场技能需求结构——来自中国招聘网站的证据
2
作者 曲英姿 范莎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0-103,共34页
本文创新地运用中国招聘网站的劳动力需求数据以及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的中国区域机器人安装数据,在传统人力资本理论“学历-任务-职业”三维框架下探讨机器人兴起重塑技能需求结构的深层逻辑;并在新人力资本框架下,从认知技能和非认... 本文创新地运用中国招聘网站的劳动力需求数据以及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的中国区域机器人安装数据,在传统人力资本理论“学历-任务-职业”三维框架下探讨机器人兴起重塑技能需求结构的深层逻辑;并在新人力资本框架下,从认知技能和非认知技能的全新视角研究机器人兴起对技能需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1)机器人兴起会导致学历属性技能需求结构出现“单极化”的特征。(2)机器人兴起会对任务属性技能和职业属性技能的需求产生不同的结构性影响,由于不同学历技能的劳动者会有侧重地从事相应的任务和职业,因此机器人兴起对任务技能和职业技能需求结构的重塑也解释了学历技能需求结构“单极化”的内在机制。(3)机器人的兴起对认知技能和非认知技能有不同的替代或互补作用,且从职业异质性的角度看,人工智能会强化岗位的优势技能,弱化岗位的劣势技能。本文最后探讨了如何利用公共政策应对人工智能时代下的技能需求结构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 技能需求 任务属性 认知技能与非认知技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评价的几大问题及发展方向 被引量:68
3
作者 赵勇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4,共14页
本文探讨教育评价必须面对的几大问题,包括教育目标的多重性、教育评价的完整性、教育目标的非兼容性及矛盾性,以及教育目标的个性化等。这些问题是教育评价中不可避免但又必须恰当处理的。因此,教育评价的发展方向应该是更加关注长期... 本文探讨教育评价必须面对的几大问题,包括教育目标的多重性、教育评价的完整性、教育目标的非兼容性及矛盾性,以及教育目标的个性化等。这些问题是教育评价中不可避免但又必须恰当处理的。因此,教育评价的发展方向应该是更加关注长期的教育性目标,减少对短期的教学性目标评价的依赖;更加注重个性化评价,找出个体学生的价值和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评价 教育目标与教学目标 个性化教育 认知与非认知 社会情感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企业海外投资本地化雇佣中的职业流动与技能回报——基于东南亚国家的调查数据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姚晓兵 陈瑛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5-63,共9页
基于东南亚国家118家中国企业852名东道国员工的一手调查数据,考察了中国企业海外投资本地化雇佣所面临的员工流动性与技能回报问题。研究发现,东道国劳动力在中国企业获得了高的认知技能溢价,但非认知技能溢价作用不明显。职业流动次... 基于东南亚国家118家中国企业852名东道国员工的一手调查数据,考察了中国企业海外投资本地化雇佣所面临的员工流动性与技能回报问题。研究发现,东道国劳动力在中国企业获得了高的认知技能溢价,但非认知技能溢价作用不明显。职业流动次数与技能积累表现为先增后减的倒"U"型关系;区分流动与不流动讨论职业流动与技能回报的关系发现,没有流动的东道国劳动力认知与非认知技能回报效应显著,流动过的劳动力非认知技能回报不明显。研究表明,过于频繁的流动会弱化技能回报的增长效应,适当的流动次数有助于东道国劳动者技能积累与技能回报的增长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企业海外投资 职业流动 技能回报 认知与非认知技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出“恶法亦法”的迷宫——哈特法哲学的悖论解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刘清平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42-151,共10页
哈特指出了边沁和奥斯丁区分实然法与应然法的原创性贡献,却未能发现这种区分的根源在于认知需要与非认知需要之别,反倒将它归结为法律与道德的分离,结果在背离他们精辟见解的同时,又在奥斯丁混淆实然与应然的错谬看法影响下,走向了“... 哈特指出了边沁和奥斯丁区分实然法与应然法的原创性贡献,却未能发现这种区分的根源在于认知需要与非认知需要之别,反倒将它归结为法律与道德的分离,结果在背离他们精辟见解的同时,又在奥斯丁混淆实然与应然的错谬看法影响下,走向了“实然即应然”的歧途,以主张“恶法也有正当约束力”的方式扭曲了正义感,没有看到“恶法亦法”的意思只是要求在实然维度上忽略恶法之恶而承认它是实证法,并不包含在应然维度上肯定其正当性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特 法律实证主义 实然法与应然法 认知需要与非认知需要 法与道德 恶法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