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费斯汀格认知不协调理论在德育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郭毅然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3期37-38,共2页
本文介绍了费斯汀格的认知不协调理论,认为依据这一理论,可以从几方面入手减轻或消除德育过程中学生的认知不协调。
关键词 学校德育 认知不协调 态度改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群体的谣言认知不协调及其纠偏机制 被引量:1
2
作者 雷霞 李云帆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59-168,共10页
谣言易感人群中占比最大的老年群体,普遍认为自己不会传播谣言,并自认为对谣言有足够的感知力与判断力。但在现实的信息分享行为中,老年群体确实容易轻信或传播谣言,由此产生在谣言感知层面和传播层面的认知不协调,继而引发其心理不适... 谣言易感人群中占比最大的老年群体,普遍认为自己不会传播谣言,并自认为对谣言有足够的感知力与判断力。但在现实的信息分享行为中,老年群体确实容易轻信或传播谣言,由此产生在谣言感知层面和传播层面的认知不协调,继而引发其心理不适。老年群体重视利国利民和正向价值的传扬,在主观层面上不愿传播谣言,加之对谣言认知不协调引发的不适,敦促其启动相应的纠偏机制,通过自律、信息过滤、正向驱动等方式,或规避谣言传播,或“合理化”其谣言传播,以推动自身观念或行为上的调试,从而达到协调。在此过程中,老年群体有望实现个人功利主义诉求与国家利益维护诉求的统一,是值得争取的清朗网络空间建设的有生力量。媒体要加强信息的把关与核验,引领主流价值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群体 谣言 认知不协调 纠偏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态度改变:费斯汀格的认知不协调理论述评 被引量:21
3
作者 马德峰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4期79-81,共3页
在社会心理学中,有关态度改变的理论最具影响的无疑是费斯汀格的认知不协调理论。本文拟就该理论,从理论渊源、基本内容、基本特点和基本评价这四个方面作一述评。
关键词 认知 认知不协调 格式塔心理学 场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不协调理论在差生教育中的运用 被引量:5
4
作者 曾英 杨明均 《重庆社会科学》 2001年第5期71-72,共2页
认知不协调理论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费斯廷格在研究态度转变问题时于1957年提出来的。他认为,人的认知由许多因素构成,它们之间有些是彼此独立的,有些则是相互关联的。相互关联的认知因素之间存在两种情况:一是两个认知因素之间呈协调关... 认知不协调理论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费斯廷格在研究态度转变问题时于1957年提出来的。他认为,人的认知由许多因素构成,它们之间有些是彼此独立的,有些则是相互关联的。相互关联的认知因素之间存在两种情况:一是两个认知因素之间呈协调关系,二是呈不协调关系。在对待任何问题和事件上,人总有一种要保持各种认知协调的倾向,保持自身态度与行为协调一致的动机。一旦认知不协调,人就会感到紧张、不安和烦闷,就会产生减少或消除这种不协调的内在驱力。当个体认知失调后,减少不协调的途径主要有三种:减弱不协调要素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不协调理论 差生教育 社会心理学 应用 矛盾心理 奖励教育 惩罚教育 群体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不协调理论的发展 被引量:2
5
作者 G.G.Anthony L.R.David 殷培桂 《心理科学进展》 1988年第3期61-64,共4页
认知不协调理论经过几次修正,已超出了费斯廷格(Festinger)原来的主要例证,资料和假说了。而且现今的论述把改变认知的动机解释为是自尊的需要,而不是逻辑上前后一致的需要。这些变化使人不得不认为它已经变成了另外一种理论——实际上... 认知不协调理论经过几次修正,已超出了费斯廷格(Festinger)原来的主要例证,资料和假说了。而且现今的论述把改变认知的动机解释为是自尊的需要,而不是逻辑上前后一致的需要。这些变化使人不得不认为它已经变成了另外一种理论——实际上是一种在认知不协调理论形成之前早已有了的理论。假如原来的不协调理论面临某些不同的观点就放弃它的名称,就正确了么?还是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不协调理论 自我观念 二十年 认知过程 自我理论 修正 自我防卫 动机 个人责任 不良后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不协调理论与态度改变 被引量:3
6
作者 丁兆春 《高校教育管理》 1996年第3期79-82,共4页
关键词 认知不协调理论 态度改变 认知 改变态度 协调程度 方法和途径 重要性 个体心理 新评价 不协调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成都男男性行为人群HIV暴露前预防用药行为-认知偏差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6
7
作者 林浩 李菁华 +5 位作者 杨潇 陈晓婷 史宇晖 常春 郝元涛 曹望楠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11-520,共10页
目的:探索中国成都男男同性性行为人群(简称“男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暴露前预防用药(pre-exposure prophylaxis,PrEP)行为-认知偏差的现状和影响因素,以明确PrEP干预的重点人群并设计实施有针对性... 目的:探索中国成都男男同性性行为人群(简称“男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暴露前预防用药(pre-exposure prophylaxis,PrEP)行为-认知偏差的现状和影响因素,以明确PrEP干预的重点人群并设计实施有针对性的干预来缩小这个偏差。方法:在2021年11—12月期间开展了一项面向HIV阴性男同的横断面调查,由中国成都本地男同社区组织招募和筛选研究对象。收集研究对象的社会人口学特征、PrEP认知和PrEP适用性评价指标等信息。遵循《中国HIV暴露前预防用药专家共识》,本研究中PrEP适用的高危行为学指标包括(在过去6个月有以下行为之一):没有一直使用安全套、有HIV阳性性伴、确诊性传播疾病、药物滥用和使用过暴露后预防用药(post-exposure prophylaxis,PEP)。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变量分析。结果:在纳入的622名研究对象中,52.6%(327/622)客观符合PrEP的高危行为学指标,但只有37.9%(124/327)认为自己是PrEP的适用对象,余下的62.1%(203/327)存在行为-认知偏差;85.9%(281/327)听说过PrEP,其中14.2%(40/281)以医务人员作为PrEP信息获取渠道。在327名行为导向PrEP使用适宜对象中,47.1%知晓如何获取PrEP药物,33.0%有过正规PrEP咨询经历,93.3%周围没有或少有使用PrEP的朋友,54.1%PrEP知识得分在8分及以上,66.7%报告过去6个月有2位及以上同性性伴。在控制年龄、研究对象招募来源等背景变量后,能够正确判断自身为PrEP使用对象(即不存在PrEP行为-认知偏差)的6个促进因素包括:PEP使用史[调整后的优势比(adjusted odds ratio,OR_(A))=2.20,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33~3.63]、PrEP可及性(OR_(A)=1.69,95%CI:1.06~2.68)、认识更多正在使用PrEP的朋友(OR_(A)=4.92,95%CI:1.77~13.65)、PrEP知识(OR_(A)=2.21,95%CI:1.38~3.56)、多性伴关系(OR_(A)=1.77,95%CI:1.07~2.94)以及自评高HIV感染风险(OR_(A)=4.02,95%CI:1.73~9.32)。药物滥用和PrEP信息获取渠道等与PrEP行为-认知偏差无统计学关联。结论:中国成都男同人群PrEP行为-认知偏差高。PrEP行为干预与促进项目应重点考虑辅助男同正确评估自身HIV感染风险,提升PrEP知识,提供规范PrEP咨询和培育男同社群同伴支持环境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性恋 男性 性行为 暴露前预防 HIV感染 认知不协调 风险感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企业经营者投资决策模型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陆剑清 吴光静 沈岚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89-94,共6页
经营者的投资决策对于企业的经营成败至关重要。运用行为经济学理论模拟分析不确定情况下我国企业经营者的投资决策过程,建立相关的投资决策模型,并以巨人集团为案例加以检验与论证,可以发现:正视决策持久性的负面影响、防范认知不协调... 经营者的投资决策对于企业的经营成败至关重要。运用行为经济学理论模拟分析不确定情况下我国企业经营者的投资决策过程,建立相关的投资决策模型,并以巨人集团为案例加以检验与论证,可以发现:正视决策持久性的负面影响、防范认知不协调对于决策过程的干扰、设置科学合理的决策参照点以及培养企业决策者良好的心理素质等四大因素,对于建立科学合理的企业投资决策机制具有重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经营者 预期理论 认知不协调 投资决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所致脑功能障碍的神经影像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黄冉冉 马树华 +1 位作者 徐克 王兆新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22-825,共4页
糖尿病是伴随多系统并发症的综合性代谢疾病,其所引起的认知障碍和大脑的神经生理及结构改变已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就糖尿病所致脑功能障碍的结构成像和功能成像,如MRS、SPECT、PET和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糖尿病 认知不协调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怠惰因循”到“力学笃行”——论研究生科研意识的唤醒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进 彭妤琪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0-26,共7页
研究生科研意识的觉醒,受阻于当下科研生态之招生扩大化、科研次要化、学术功利化、授业断裂化、师生共同体责任泛化等不良趋势。唯有经历唤醒,研究生才能挣脱"不知、不想、不能、不敢"从事科研之"研无能"境地。科... 研究生科研意识的觉醒,受阻于当下科研生态之招生扩大化、科研次要化、学术功利化、授业断裂化、师生共同体责任泛化等不良趋势。唯有经历唤醒,研究生才能挣脱"不知、不想、不能、不敢"从事科研之"研无能"境地。科研意识倦怠,主要源于研究生对科研之功能、设计、目标的认知不协调。唤醒研究生科研意识,需借助于认知不协调理论与教育的融会贯通,使各教育主体各司其职:社会/家庭以人为本,实现去工具化的高层次科研功能;学校/导师以身作则,健全因材施教的科研设计;研究生以学修身,树立志存高远、意守平常的科研目标。唯此,研究生才能成就从怠惰因循到力学笃行的科研意识觉醒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意识 研究生 研无能 认知不协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思想工作中的曲线疏导及其实现机制
11
作者 李一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1986年第4期79-83,共5页
如果我们对思想工作中的疏导过程作某种分解,就可以发现疏导方针的疏导功能是由两方面构成的:一是疏导者不断地打破对方错误的认知平衡状态,制造认知不协调,二是被疏导者存在着一种内驱力,要不断地重建自己的认知平衡系统。
关键词 思想工作 认知不协调 曲线 平衡状态 疏导功能 疏导方针 内驱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