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共同体新手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认知、情感、社会连接互动关系自我叙事研究
1
作者 杨岑 全洁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4-65,共12页
本文以产出导向法(production-oriented approach,POA)云共同体中的一位新手教师为对象进行为期四年的跟踪研究,探究其在专业发展理论内化期、应用期、创新期的认知、情感、社会连接互动样态,研究显示:情感连接是单一型社会连接形成、... 本文以产出导向法(production-oriented approach,POA)云共同体中的一位新手教师为对象进行为期四年的跟踪研究,探究其在专业发展理论内化期、应用期、创新期的认知、情感、社会连接互动样态,研究显示:情感连接是单一型社会连接形成、认知连接发展的起点,促进教师内化理论;差异化的社会连接为情感和认知连接的深度互动提供场域,促进教师应用理论;强化后的认知连接是构建多样化社会连接的基础,并在此场域中反哺情感连接,进而巩固多样化的社会连接,促进教师创新理论。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本文提出:在教师理论内化期,建立情感趋同的单一型团队,培育认知落地生根的土壤;在教师理论应用期,提供拓宽社会连接的契机,加速认知与情感的互动;在教师理论创新期,构建多样化的社会连接,实现认知与情感的升华。以上建议对打造互学共进、互促共研、互利共赢的云共同体具有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共同体 新手教师 专业发展 认知、情感、社会连接 互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文化体验营销对消费者情感连接与品牌认知的作用
2
作者 赵佳雯 《福建茶叶》 2025年第5期44-46,共3页
本文探讨茶文化体验营销在消费者情感连接与品牌认知方面的作用,并基于作用提出相应的营销策略。通过深入分析茶文化体验营销的概念与特点,本文揭示其在增强消费者情感连接和提升品牌认知方面的独特优势。并结合具体策略,为茶叶企业如... 本文探讨茶文化体验营销在消费者情感连接与品牌认知方面的作用,并基于作用提出相应的营销策略。通过深入分析茶文化体验营销的概念与特点,本文揭示其在增强消费者情感连接和提升品牌认知方面的独特优势。并结合具体策略,为茶叶企业如何通过茶文化体验营销实现品牌建设和市场拓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文化 体验营销 消费者 情感连接 品牌认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本正经还是调侃打趣?旅游地品牌调侃对旅游者互动意愿的影响:认知涉入和情感涉入的双中介
3
作者 粟娟 李威龙 覃雯 《旅游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6-119,共24页
旅游地品牌调侃是新媒体时代衍生的新型拟人化营销方式,并在实践运用中取得显著成效,然而其传播路径及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文章基于认知情感系统理论与解释水平理论,采用1个半结构化访谈和3个情境实验的混合方法,从认知与情感两个角度解... 旅游地品牌调侃是新媒体时代衍生的新型拟人化营销方式,并在实践运用中取得显著成效,然而其传播路径及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文章基于认知情感系统理论与解释水平理论,采用1个半结构化访谈和3个情境实验的混合方法,从认知与情感两个角度解析旅游地品牌调侃在社会距离的调节机制下对旅游者互动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1)旅游地营销方式的选择(品牌调侃vs.非调侃)会使旅游者在认知与情感上产生不同的涉入水平;(2)旅游者涉入在旅游地品牌调侃对旅游者互动意愿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3)社会距离调节旅游地品牌调侃与旅游者涉入的关系。文章从多品牌互动调侃视角切入,拓展了旅游者涉入与社会距离作用机制的研究范畴,为旅游地品牌营销与旅游者互动意愿的关系研究提供了新的见解,也为旅游地品牌建设在营销策略的选择与品牌关系经营两个方面提供实践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地品牌调侃 互动意愿 认知涉入 情感涉入 社会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越认知:社会情感学习的认识论基础 被引量:2
4
作者 毛亚庆 鱼霞 《重庆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21,共7页
教育发展须在综合以往教育优势,摒除其已有缺陷的基础上前行。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建设教育强国,要基于新的历史起点,致力于推动中国教育长远变革发展。这种发展的基础就是要超越中国教育长期存在的过于注重教书而育人不够,超越过于关... 教育发展须在综合以往教育优势,摒除其已有缺陷的基础上前行。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建设教育强国,要基于新的历史起点,致力于推动中国教育长远变革发展。这种发展的基础就是要超越中国教育长期存在的过于注重教书而育人不够,超越过于关注学生的认知发展而忽视其社会性发展的偏向。鉴于当前社会现实基础已由关注外在的自然转向社会的世界,而对人本质的理解已由理性的确认转向社会性关系的构建,这就要求教育定位须由只注重认知转向关注情感的培养,关注学生个人自主发展和社会性适应得以提升的社会情感能力。为此,基于时代赋予人发展的更多的内在规定性,应超越当前教育存在的片面强调知识传授的功利化取向,有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乃至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基于人的全面发展而努力彰显教育的完整性,应注重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激发人与自我、他人和社会关系向好的正向力量,构建社会良性运转的基础,促进个人的幸福和社会的和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情感学习 认知发展 社会性发展 社会性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讽交际的社会-认知语用模型初探
5
作者 赵虹 《外语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9-54,共6页
语用学与认知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交叉融合,特别是情感转向的出现,为阐释反讽提供了新的研究范式。本文基于社会-认知语用观和情感分析理念,构建反讽交际的社会-认知语用模型,以整合、动态和辩证的视角重点考察反讽的情感认知和社交共建... 语用学与认知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交叉融合,特别是情感转向的出现,为阐释反讽提供了新的研究范式。本文基于社会-认知语用观和情感分析理念,构建反讽交际的社会-认知语用模型,以整合、动态和辩证的视角重点考察反讽的情感认知和社交共建,进而揭示反讽话语实践的动态共建。反讽交际的社会-认知语用研究将个体因素和社会因素兼容对接,并顺应国际语用研究的情感转向和辩证路向,是推进言语反讽研究整体发展的有益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语反讽 社会-认知语用学 情感认知 社交共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孤独特质小学生的认知共情和情感共情特点
6
作者 乐贝林 高言 +2 位作者 谢有洪 王毅 陈楚侨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4-168,共5页
目的:探讨高孤独特质小学生在共情和心理推理能力的认知和情感2个维度的社会认知功能特征。方法:选取某小学五年级学生174名,根据孤独症谱系商数量表(AQ)得分的四分位数划分高低孤独特质组[AQ得分≥25分和AQ得分≤18分],每组43名,均完... 目的:探讨高孤独特质小学生在共情和心理推理能力的认知和情感2个维度的社会认知功能特征。方法:选取某小学五年级学生174名,根据孤独症谱系商数量表(AQ)得分的四分位数划分高低孤独特质组[AQ得分≥25分和AQ得分≤18分],每组43名,均完成认知与情感共情问卷(QCAE)、人际反应指针量表和病人健康问卷抑郁量表,同时采用Yoni和失言觉察任务考察心理推理能力。结果:高孤独特质小学生的QCAE认知共情、情感共情维度得分均低于低孤独特质小学生(均P<0.01);2组小学生在Yoni和失言觉察任务的认知心理推理能力、情感心理推理能力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高孤独特质小学生的社会认知共情层面可能呈现较差的认知共情和情感共情,但心理推理能力可能不低于同龄人的平均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特质 社会认知 认知共情 情感共情 心理推理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绪价值与社会连接:青年交往的关系图景 被引量:4
7
作者 段俊吉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1-38,共8页
当代青年是整个社会结构中富有生机与活力的新兴世代,在社会交往中呈现出不同于过往世代的代际特征。他们的参与水平和情感流动指向对情绪价值的认知方式和自我需求,是世代属性、时代境遇和主体选择等多重规定性交织演绎的产物。情绪维... 当代青年是整个社会结构中富有生机与活力的新兴世代,在社会交往中呈现出不同于过往世代的代际特征。他们的参与水平和情感流动指向对情绪价值的认知方式和自我需求,是世代属性、时代境遇和主体选择等多重规定性交织演绎的产物。情绪维度的价值交换突破了感官符号的表层流转,将青年交往关系引向意义世界的深层互动。它将青年的情绪体验与认知风格、身份认同等交往议题相互连接,拓宽并丰富了青年交往研究的理论维度和实践指向。本研究通过分析情绪价值与社会连接的文化脉络,尝试勾勒当代青年交往的情绪流动及其交换实践。以情绪价值的供需关系为线索理解当代青年的交往方式,不仅揭示出个体互动过程中情绪价值的交换规则,更呈现出行动主体进行自我建构的能动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绪价值 情绪劳动 情感能量 社会连接 青年交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作与竞争关系中社会比较对高中生认知信任与情感信任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邓颜彦 郭成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56-562,共7页
以559名高中生为被试,构建合作与竞争关系,用学业成绩为比较内容,探讨了不同关系中社会比较对认知信任与情感信任的影响。结果发现:(1)在控制组和竞争组,向下比较会损害认知信任;在竞争组,向上比较会损害情感信任;社会比较对合作组中两... 以559名高中生为被试,构建合作与竞争关系,用学业成绩为比较内容,探讨了不同关系中社会比较对认知信任与情感信任的影响。结果发现:(1)在控制组和竞争组,向下比较会损害认知信任;在竞争组,向上比较会损害情感信任;社会比较对合作组中两种信任的影响无显著差异,两种信任均处于较高水平。结果表明对在社会比较中受损的两种信任而言,竞争会进一步增加损害,而合作则能起到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比较 认知信任 情感信任 合作 竞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持连接”的社交期望对青年沉迷手机的影响研究
9
作者 李雪晴 符宝莹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3-127,共15页
手机正在深度嵌入人际交往并形塑社交规范,比如手机移动性带来的“永久连接”为人际互动引入了新的社交规范。本研究以社会认知的连接模型为理论框架,探讨“保持连接”的社交期望对处于朋友关系中的青年群体手机使用习惯及在线沟通质量... 手机正在深度嵌入人际交往并形塑社交规范,比如手机移动性带来的“永久连接”为人际互动引入了新的社交规范。本研究以社会认知的连接模型为理论框架,探讨“保持连接”的社交期望对处于朋友关系中的青年群体手机使用习惯及在线沟通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保持连接”的社交期望本身不会对友谊双方的在线沟通质量产生影响,但会促进自动化手机检查行为和强迫性手机检查行为,且通过自动化手机检查行为提高手机沟通的质量,通过强迫性手机检查行为降低手机沟通的质量。本研究说明了媒介使用习惯对人际互动的重要性:当媒介技术带来新的社交规范或期待时,会培养积极和消极的媒介使用习惯,而不同的媒介使用习惯会对人际互动产生不同的影响。本研究区别于以往关注有意识的媒介行为的研究视角,通过经验数据说明了无意识的媒介使用习惯对人际关系的影响,并将其与沟通质量结合,验证和拓展了社会认知的连接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认知连接模型 “保持连接”的社交期待 手机使用习惯 在线沟通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律认知和法律原则:情感、效率与公平 被引量:15
10
作者 成凡 《交大法学》 CSSCI 2020年第1期10-28,共19页
情感、效率、公平是人们认知活动中惯常的三个进程。对应这三个进程,人们对法律的认知有一些基本的原则。这些认知互动既可能形成社会自发秩序,也可能为法学提供一个基于认知背景的分析框架,有助于法学应对实践问题。“公平主导”的一... 情感、效率、公平是人们认知活动中惯常的三个进程。对应这三个进程,人们对法律的认知有一些基本的原则。这些认知互动既可能形成社会自发秩序,也可能为法学提供一个基于认知背景的分析框架,有助于法学应对实践问题。“公平主导”的一个简单回答是,面对不同场合,情感、效率、公平三种进程被激活的程度不同。大体上,家庭场合激活情感,工程场合激活效率,市场和法律则更激活公平。在实践中,公平主导的法律原则由于比较接近主流社会认知,所以法律规范在社会中往往可能“自执行”,无需全靠外界监督或者激励。公平原则也有其自身的局限。虽然规范和原则很重要,是社会秩序的母体。但是,公平原则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缺乏制度上的法治,光靠情理法是不足的。所以现代社会形成了规则化解决纠纷的机制,这就是二阶意义上的法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科学 公平原则 情感原则 效率原则 社会自发秩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意识形态建设的理性认知和情感认同 被引量:9
11
作者 龚旭芳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83-185,共3页
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改革开放以来适应变化了的国际国内的新情况,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重大发展和新飞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深入人心,并且成为人们的行为准则,落实到具体行动当中,... 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改革开放以来适应变化了的国际国内的新情况,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重大发展和新飞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深入人心,并且成为人们的行为准则,落实到具体行动当中,实现由认知到行为实践的转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理性认知和情感认同的统一,理性认知是前提,而情感认同无疑是实现这一转化的强大精神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理性认知 情感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线用户社区成员持续参与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认知—情感—意动”理论视角 被引量:18
12
作者 原欣伟 窦天苗 +1 位作者 李延 李雨萌 《现代情报》 CSSCI 2018年第5期45-52,共8页
借鉴"认知—情感—意动"理论框架,从社区信息与网站特性、个体和群体3个方面探索在线用户社区成员认知因素对其社区持续参与意愿的影响。通过国内智能手机产品在线用户社区的问卷调查收集329份有效问卷,应用PLS结构方程模型... 借鉴"认知—情感—意动"理论框架,从社区信息与网站特性、个体和群体3个方面探索在线用户社区成员认知因素对其社区持续参与意愿的影响。通过国内智能手机产品在线用户社区的问卷调查收集329份有效问卷,应用PLS结构方程模型进行模型验证。结果发现,社区信息与网站特性方面的感知信息质量、感知网站互动性以及个体层面的感知自我效能、感知社会提升对社区成员的社会存在感有显著促进作用;群体层面的感知相似性和感知信任对社会存在感和社区认同感都有促进作用。上述三方面因素又以社会存在感和社区认同感这两种情感因素为中介对社区成员的持续参与意愿产生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用户社区 持续参与意愿 社会存在感 社区认同感 认知情感—意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社会认知发展研究简介 被引量:20
13
作者 方富熹 《心理科学进展》 1986年第1期10-17,共8页
一、社会认知的研究对象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知既包括对物理世界的认知,即认识各种自然事物及发展变化的规律,也包括对人类本身及社会关系的认知,后者是社会认知的研究对象,一般认为,社会认知包括三种不同层次水平的研究:(1)关于对个人... 一、社会认知的研究对象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知既包括对物理世界的认知,即认识各种自然事物及发展变化的规律,也包括对人类本身及社会关系的认知,后者是社会认知的研究对象,一般认为,社会认知包括三种不同层次水平的研究:(1)关于对个人的认知:包括对自己和别人各种心理活动(如感知、注意、记忆、思维、情感、动机、意向等)及思想观点、个性品质等的认知;(2)对人与人之间各种双边关系的认知,如对权威的服从、友谊、意见冲突等关系的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认知发展 学前儿童 观点采择 发展变化 人与人 思想观点 情感 自我中心主义 皮亚杰 心理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契尔的认知社会学习理论述评 被引量:5
14
作者 修巧艳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13-116,共4页
 米契尔在满足延宕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取得了一些富有创新性的成果,成为这方面的头号代表人物。他在批判传统人格理论的基础上,强调个体与情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提出了五种认知社会学习个体变量,来解释个体间行为的差异,和坎特一起探讨了...  米契尔在满足延宕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取得了一些富有创新性的成果,成为这方面的头号代表人物。他在批判传统人格理论的基础上,强调个体与情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提出了五种认知社会学习个体变量,来解释个体间行为的差异,和坎特一起探讨了个体对人和情境进行分类的认知原型方法。1995年,米契尔等人扩展了社会认知方法,提出了认知-情感人格系统理论,做出了整合人格心理学的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契尔 认知社会学习理论 人格心理学 自我控制行为 满足延宕研究 认知-情感人格系统 人格变量理论 认知原型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行并进,提升农村教师社会情感能力——基于北京市11117名农村义务教育教师的大规模调查 被引量:2
15
作者 曾盼盼 《中小学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38-41,共4页
社会情感能力是考查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整体发展状态的关键指标之一。面向北京市11117名农村义务教育教师开展的社会情感能力发展状况调查发现:教师社会情感能力发展总体较好,但存在“知”与“行”发展不均衡的问题;29岁以下教师发展... 社会情感能力是考查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整体发展状态的关键指标之一。面向北京市11117名农村义务教育教师开展的社会情感能力发展状况调查发现:教师社会情感能力发展总体较好,但存在“知”与“行”发展不均衡的问题;29岁以下教师发展势头良好,专业发展定位越高的教师发展水平越高;初中教师发展水平低于小学教师,非师范类教师发展水平低于师范类教师。要提升农村教师社会情感能力,需要更新管理理念,扭转教师专业发展中“重知轻情”的倾向;重塑组织文化,增强教师的集体归属感和认同感;提供专项支持,促进教师社会情感能力均衡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专业发展 农村教师 社会情感能力 集体认知 集体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认知心理学研究的新进展 被引量:12
16
作者 朱新秤 《心理学动态》 CSSCI CSCD 2000年第2期74-80,共7页
文章从社会认知研究的隐喻、情感与认知、社会情境认知、交流与认知、内隐社会认知与心理控制几个方面概述了90年代以来社会认知心理学研究的一些最新进展 ,并对此作了简要的评价。
关键词 心理学研究 内隐社会认知 心理控制 社会情境 新进展 情感 年代
全文增补中
意志力:合作意识促进社会情感能力发展的关键 被引量:9
17
作者 马会 康忠琳 胡航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3-36,共14页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布的社会情感能力研究国际报告中指出,合作学习是有效促进学生社会情感能力发展的一种教学实践,但具体如何促进尚未深入研究.通过量表测量研究对象的社会情感能力水平和在同伴互评这一合作学习模式中的合作...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布的社会情感能力研究国际报告中指出,合作学习是有效促进学生社会情感能力发展的一种教学实践,但具体如何促进尚未深入研究.通过量表测量研究对象的社会情感能力水平和在同伴互评这一合作学习模式中的合作意识水平,并通过数据分析和课堂验证探究合作意识对社会情感能力促进作用的具体表现.研究结果显示:①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社会情感能力处于中、高水平;②合作意识对5大社会情感能力均具有促进作用,其中对协作能力影响最大;③合作意识促进社会情感能力发展的关键是意志力.根据研究结果建议:①建立良好的学校氛围:渗透合作情感,优化社会情感能力发展环境;②开设有效的课程体系:提升合作认知,提供社会情感能力发展机会;③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锻炼意志力,输入社会情感能力发展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作意识 社会情感能力 意志力 合作认知 合作情感 同伴互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托英语戏剧教学,提升初中生社会情感能力 被引量:3
18
作者 许彩丽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4-28,共5页
一、引言社会情感学习(Social Emotional Learning,SEL)是当前国际上关注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内在质量提升的重要理论和实践活动。它蕴含的是儿童和成人在成长和发展的复杂情境中掌握并应用的一系列与个体适应及社会发展有关的能力。SEL能... 一、引言社会情感学习(Social Emotional Learning,SEL)是当前国际上关注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内在质量提升的重要理论和实践活动。它蕴含的是儿童和成人在成长和发展的复杂情境中掌握并应用的一系列与个体适应及社会发展有关的能力。SEL能力的五个核心要素是自.我认知、自我管理、社会认知、人际交往和决策力(孙二军,20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决策力 人际交往 社会情感能力 社会认知 个体适应 基础教育阶段 自我管理 社会情感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数据分析看非认知能力因素对学生学业表现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梁茜 皇甫林晓 《比较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7-111,共15页
基于SSES 2019的测评数据,运用两水平分层线性模型(HLM)探究学生及学校层面的非认知能力因素对学生学业表现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学生层面,个人背景因素、在校感受、社会与情感能力水平均对学生的学业表现具有显著性影响;在学校层面,学... 基于SSES 2019的测评数据,运用两水平分层线性模型(HLM)探究学生及学校层面的非认知能力因素对学生学业表现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学生层面,个人背景因素、在校感受、社会与情感能力水平均对学生的学业表现具有显著性影响;在学校层面,学校氛围及人际关系显著影响学生的学业表现。应进一步关注学生认知能力与非认知能力的个体化差异;重视学生的在校感受,形成更具关怀性的学校氛围;加强社会与情感能力培育的支持框架建设;优化学校内部的人际关系,促进教师社会与情感能力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能力 学业表现 社会情感能力 HL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伴互动模式对学习者投入的影响研究
20
作者 汪清 郑璐 陈向俊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0-105,共16页
基于Philp&Duchesne(2016)的学习者投入框架,本文考察了同伴互动模式对学习者投入的影响。非英语专业本科一年级两个班的学生参与了本研究,并按要求进行了话题讨论。研究者分析了两人结成一组、共25组学生两次互动的录音数据,发现... 基于Philp&Duchesne(2016)的学习者投入框架,本文考察了同伴互动模式对学习者投入的影响。非英语专业本科一年级两个班的学生参与了本研究,并按要求进行了话题讨论。研究者分析了两人结成一组、共25组学生两次互动的录音数据,发现配对互动共有3种模式,其中合作型和双方被动型为主要互动模式;互动模式影响学习者的行为、认知和社会投入,具体表现为合作型配对小组在单词、话轮、观点单位及回应的使用数量上显著多于双方被动型配对。对其中6组学生的访谈结果显示,合作型学习者在互动中表现出更多的积极情感,双方被动型学习者情感投入相对消极。上述结果表明,教师有必要引导学习者合作,从而促进其语言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动模式 行为投入 认知投入 社会投入 情感投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