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公众国家认同及认同动机建构 被引量:10
1
作者 管健 荣杨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35-144,共10页
以"公民"取向作为定义方式的国家认同强调公民在确认自己属于某一国家后,形成归属于该国家的意识,对国家产生归属情感并以主动参与者身份关心国家发展。通过采用中华民族文化与国家认同调查的全国性样本数据,分析我国公众国... 以"公民"取向作为定义方式的国家认同强调公民在确认自己属于某一国家后,形成归属于该国家的意识,对国家产生归属情感并以主动参与者身份关心国家发展。通过采用中华民族文化与国家认同调查的全国性样本数据,分析我国公众国家认同及其各维度的分布情况,并探究认同动机对国家认同的影响。结果显示,国家认同在性别、民族、收入水平和受教育程度等基本人口学变量上存在差异;认同动机的回归分析结果支持动机性认同建构理论,自尊性、连续性、辨别性、意义性、效能性和归属性动机显著预测国家认同。在此基础上提出强化公民教育、积极宣传国家形象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认同 身份认同动机 动机认同建构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身份认同的动机理论及其对大学生学业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汪春花 王垒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70-1178,共9页
首先介绍基于身份认同的动机理论。该理论是一种关于人类动机和目标追求的依赖于情境的社会心理学理论,它认为人们会以一种与某种情境下被启动出来的身份相一致的方式来行为。人们采用某种行为或不采用某种行为,受到经由环境启动而出现... 首先介绍基于身份认同的动机理论。该理论是一种关于人类动机和目标追求的依赖于情境的社会心理学理论,它认为人们会以一种与某种情境下被启动出来的身份相一致的方式来行为。人们采用某种行为或不采用某种行为,受到经由环境启动而出现的身份感知的影响。然后,综述在该理论指导下的相关研究进展情况。最后指出,未来研究可能需要考虑其他文化背景下的身份类型和不想要的未来身份对大学生学业结果的影响以及某些认知能力与人格因素的调节与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份认同动机 学业结果 大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重动机视角下员工组织外部声望感与内部尊重感对组织认同的影响机制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何凯元 王济干 +1 位作者 孙沐芸 文婷 《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795-1804,共10页
基于认同过程模型,探讨了在自我提升动机与减少不确定动机的传导机制作用下,员工组织外部声望感与组织内部尊重感通过角色模糊对组织认同的影响过程,以及二者在此过程中的互补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组织外部声望感与组织内部尊重感能在自... 基于认同过程模型,探讨了在自我提升动机与减少不确定动机的传导机制作用下,员工组织外部声望感与组织内部尊重感通过角色模糊对组织认同的影响过程,以及二者在此过程中的互补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组织外部声望感与组织内部尊重感能在自我提升动机和组织“赋意”的作用下正向预测员工的组织认同,这丰富了群体卷入模型中关于组织认同形成机制的观点,支持了该模型在我国情境下的适用性;角色模糊负向影响组织认同,但组织能够借助员工积极自我评价来源的组织外部声望感与组织内部尊重感向员工“赋意”,通过减少角色模糊而促进组织认同;扩展了群体卷入模型,验证了组织外部声望感与组织内部尊重感对组织认同影响的补偿作用,即当一方缺乏时,另一方对组织认同的预测作用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认同 认同动机 群体卷入模型 组织外部声望感 组织内部尊重感 角色模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观点采择是否一定促进内隐宽恕?——受害者对伤害动机认同的调节作用
4
作者 范若琳 徐贵平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22-533,共12页
以往研究多认为观点采择可有效促进宽恕,近期研究则开始关注观点采择诱发宽恕等亲社会行为的边界条件。结合“换位体验”和内隐态度测量范式,本研究考察了受害者对伤害动机的认同在被动和自发观点采择影响内隐宽恕过程中的调节作用。实... 以往研究多认为观点采择可有效促进宽恕,近期研究则开始关注观点采择诱发宽恕等亲社会行为的边界条件。结合“换位体验”和内隐态度测量范式,本研究考察了受害者对伤害动机的认同在被动和自发观点采择影响内隐宽恕过程中的调节作用。实验1发现当人际伤害中存在人们无法认同的恶意不道德动机时,被动和自发观点采择都抑制了受害者对施害者的内隐宽恕且后者的抑制效应更显著。实验2则进一步操纵了不同类型受害者对施害者伤害动机的认同差异,低认同组与实验1结果相同,即被动和自发观点采择中都抑制了内隐宽恕且后者的抑制效应更显著,但高认同组在两种观点采择中都促进了内隐宽恕且二者的促进效应无显著差异。本研究揭示了伤害动机认同在不同类型观点采择影响内隐宽恕过程中起到的调节作用,进一步丰富了对观点采择和宽恕间复杂关系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观点采择 被动观点采择 换位体验 动机认同 内隐宽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削弱效应是否存在:工作场所中内外动机的关系 被引量:32
5
作者 张剑 宋亚辉 刘肖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3-83,共11页
外部动机是否削弱内部动机?已有研究结论并不一致。澄清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对外部动机的恰当分类。研究以165名企业员工为研究对象,针对动机的动态性特点,采用两时点纵向研究的方法,以自我决定理论对外部动机的分类为基础,探讨3种不... 外部动机是否削弱内部动机?已有研究结论并不一致。澄清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对外部动机的恰当分类。研究以165名企业员工为研究对象,针对动机的动态性特点,采用两时点纵向研究的方法,以自我决定理论对外部动机的分类为基础,探讨3种不同内化程度的外部动机——外在动机、内射动机和认同动机与内部动机的关系及外部动机内化程度与自主支持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控制性、非内化的外部动机,即外在动机和内射动机削弱员工的内部动机;(2)自主性、内化的外部动机,即认同动机不会削弱员工的内部动机,而是促进和保护内部动机;(3)自主支持环境促进员工外部动机内化的程度(即认同动机的增加)。最后,研究对所取得结果的管理意义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部动机 内部动机 削弱效应 外部动机内化 认同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扎根理论的员工主动创新行为双路径产生机制研究 被引量:19
6
作者 赵斌 韩盼盼 《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003-1011,共9页
从创新动机视角出发,基于自我决定理论,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构建了员工主动创新行为双路径产生机制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员工主动创新行为的产生从阶段上可以分为动机形成与行为产生两阶段,从产生路径上包含由内部动机主导的内部价值... 从创新动机视角出发,基于自我决定理论,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构建了员工主动创新行为双路径产生机制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员工主动创新行为的产生从阶段上可以分为动机形成与行为产生两阶段,从产生路径上包含由内部动机主导的内部价值驱动与认同动机主导的外部价值驱动双路径。研究结论揭示了员工主动创新行为产生机制的"黑箱",丰富与补充了个体创新行为理论体系,为后续相关实证研究提供了初步的理论框架,也为组织在管理实践中激发员工更多的主动创新行为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创新行为 内部动机 认同动机 扎根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