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航天器计算结构动力学展望 被引量:8
1
作者 邱吉宝 《计算结构力学及其应用》 CSCD 1993年第2期219-227,232,共10页
本文通过对结构动力学分析在航天器研制过程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的叙述和未来航天器结构动力学的研究情况的展望,指出结构动力学试验仿真是航天器计算动力学研究发展的趋势,通过对结构功力学试验仿真技术途径和苛刻要求的介绍,提出航... 本文通过对结构动力学分析在航天器研制过程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的叙述和未来航天器结构动力学的研究情况的展望,指出结构动力学试验仿真是航天器计算动力学研究发展的趋势,通过对结构功力学试验仿真技术途径和苛刻要求的介绍,提出航天器计算结构动力学前沿研究的几个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器 计算结构动力学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结构动力学方法的气动弹性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周文博 陈力奋 +1 位作者 杨琼梁 唐国安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35-138,共4页
对于气动与弹性的耦合模型,给出气动力的频域公式,并表示成有理多项式,通过等价的变换,能够推导出与结构动力学方程完全相似的、关于求解变量的二阶常微分方程组。于是,可以在计算结构动力学框架下实现气动弹性问题的分析和计算。此方... 对于气动与弹性的耦合模型,给出气动力的频域公式,并表示成有理多项式,通过等价的变换,能够推导出与结构动力学方程完全相似的、关于求解变量的二阶常微分方程组。于是,可以在计算结构动力学框架下实现气动弹性问题的分析和计算。此方法将通用计算结构动力学程序的功能与试验或数值分析得到的气动力模型相结合,简化了气动弹性的耦合分析、提高计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动弹性 非定常气动力 计算结构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谐液柱阻尼器-结构系统风致振动响应的CFD/CSD耦合分析方法
3
作者 黄鹏 吴玖荣 +2 位作者 傅继阳 孙连杨 王加雷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36-245,254,共11页
针对调谐液柱阻尼器(tuned liquid column damper, TLCD)难以建立其精确的非线性理论分析模型,且其力学性能试验成本高和耗时长等问题,首先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数值模拟方法,对TLCD系统的力学性能和动力特征进行仿真模拟,在此基础... 针对调谐液柱阻尼器(tuned liquid column damper, TLCD)难以建立其精确的非线性理论分析模型,且其力学性能试验成本高和耗时长等问题,首先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数值模拟方法,对TLCD系统的力学性能和动力特征进行仿真模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计算结构动力学(CFD/CSD)耦合分析方法,求解带TLCD系统的高层建筑结构的风致动力响应。通过开展某一TLCD系统在特定底部激励下的力学性能和动力特性试验,得到其内液体晃荡的自由液面波高和晃动力时程,验证了CFD数值模拟方法可以准确地分析TLCD水箱内液体的非线性晃动特征。随后对风工程领域广泛采用的76层建筑结构振动控制Benchmark模型,假设其顶部设置TLCD系统时主体结构在三种风速重现期(10、50和100年)风速对应的横风向动力风荷载激励下的风致控制效率,采用提出的CFD/CSD耦合分析方法,进行了数值仿真模拟分析。耦合分析结果表明,TLCD系统对Benchmark模型的风致加速度、速度和位移响应均有一定的控制效果,对加速度响应的控制效果要优于对位移响应的控制效果。该研究方法可为复杂TLCD系统对高层建筑的风振控制分析提供有效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谐液柱阻尼器(TLCD) 高层结构 风振控制 计算流体动力学(CFD) 计算结构动力学(CSD) CFD/CSD耦合分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热管流体诱导振动特性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冯志鹏 臧峰刚 张毅雄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807-1813,共7页
本文利用有限体积法离散非稳态湍流黏性、不可压缩的N-S方程及LES湍流模型,用有限元方法离散传热管结构,结合动网格控制技术,实现了流体-结构两个物理场之间的交互作用。基于数值模型,通过响应分支、相位角、Lissajou图、运动轨迹、相... 本文利用有限体积法离散非稳态湍流黏性、不可压缩的N-S方程及LES湍流模型,用有限元方法离散传热管结构,结合动网格控制技术,实现了流体-结构两个物理场之间的交互作用。基于数值模型,通过响应分支、相位角、Lissajou图、运动轨迹、相图以及Poincare截面映射,分析了传热管在不同响应阶段的运动行为和响应特性,以及升力系数与横向位移的极限环与分叉等非线性特性。研究结果表明:传热管的流体诱导振动系统存在一个拟上端分支;在均匀湍流流动作用下,三维弹性管的升力与横向位移并未出现周期解的分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诱导振动 大涡模拟 计算流体力学 计算结构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聚合多重网格方法的跨音速颤振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
5
作者 夏健 刘锋 《计算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5-99,共5页
采用流固耦合方法对跨音速颤振进行了数值模拟。流体方面在非结构网格上用有限体积方法求解了Euler方程;结构方面则求解了后掠机翼典型剖面的结构模态方程。时间推进采用双时间步长:对每一真实时间步,都通过基于聚合多重网格方法的伪时... 采用流固耦合方法对跨音速颤振进行了数值模拟。流体方面在非结构网格上用有限体积方法求解了Euler方程;结构方面则求解了后掠机翼典型剖面的结构模态方程。时间推进采用双时间步长:对每一真实时间步,都通过基于聚合多重网格方法的伪时间步推进,对流体和结构方程交替迭代,得到一个稳态的流固耦合的解。文章最后给出了NACA64A010翼型剖面的跨音速颤振边界,与相关文献的计算结果符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颤振 跨音速 结构网格 计算流体力学 计算结构动力学 聚合多重网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横向流下螺旋管束流致振动研究
6
作者 翟延飞 丁振宇 +2 位作者 唐迪 杨佳欢 包士毅 《高技术通讯》 CAS 2023年第1期97-105,共9页
螺旋管式换热器结构紧凑、热补偿性优良,用于小型模块化核反应堆中,其壳程内的流致振动(FIV)是诱发换热管失效的一个重要原因。针对核电站中的螺旋管式蒸汽发生器内部螺旋管流致振动问题,建立考虑支撑结构约束下的螺旋管有限元模型,采... 螺旋管式换热器结构紧凑、热补偿性优良,用于小型模块化核反应堆中,其壳程内的流致振动(FIV)是诱发换热管失效的一个重要原因。针对核电站中的螺旋管式蒸汽发生器内部螺旋管流致振动问题,建立考虑支撑结构约束下的螺旋管有限元模型,采用三阶模态叠加下的计算流体动力学(CFD)/计算结构动力学(CSD)耦合方法,研究了相邻管的振动对目标管振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三阶模态叠加耦合方法能更加精确地模拟换热管振动响应,流场中相邻两管的振动对目标管升力方向上的振动有明显的削弱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管式蒸汽发生器 流致振动(FIV) 模态叠加 计算流体动力学/计算结构动力学(CFD/CSD)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向流固耦合下双螺杆压缩机转子强度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侯旋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130-1136,共7页
在双螺杆压缩机工作过程中,螺杆容易产生干涉、磨损及抱死等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向计算流体动力学(CFD)/计算结构动力学(CSD)流固耦合计算方法,对单、双向流固耦合下双螺杆压缩机螺杆结构的强度及振动特性进行了研究。首先,以N-... 在双螺杆压缩机工作过程中,螺杆容易产生干涉、磨损及抱死等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向计算流体动力学(CFD)/计算结构动力学(CSD)流固耦合计算方法,对单、双向流固耦合下双螺杆压缩机螺杆结构的强度及振动特性进行了研究。首先,以N-S方程为基础,基于k-ε湍流模型,利用有限体积法,对双螺杆压缩机的流场进行了求解,得到了其气动载荷,并在system coupling中采用守恒型插值法,将气动载荷作为螺杆的外载荷,求解了螺杆结构的平衡方程,得到了位移场;然后,将位移场作用在流场上,反复进行流场与结构场的数据交换;最后,在流场和结构共同收敛后,得到了螺杆的位移、应力以及模态分布。研究结果表明:压缩机流场压力与螺杆受到的气动载荷分布趋势相同;双向流固耦合下,螺杆的变形和应力均大于单向流固耦合下的变形和应力,两种耦合下螺杆的一阶模态频率对应的转速为14880 r/min,远大于螺杆的最大转速,因此不会发生共振。该研究结果可为螺杆压缩机的结构优化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杆压缩机 机械强度 计算流体动力学 计算结构动力学 振动特性 位移场 变形和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电电动机转子T尾部动载荷作用下的疲劳寿命评估 被引量:2
8
作者 张宇娇 范虹兴 +3 位作者 刘东圆 黄雄峰 姜岚 聂靓靓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12-121,共10页
针对抽水蓄能发电电动机运行情况复杂,利用常规的基于静力学计算的疲劳强度校核法和单工况疲劳破坏次数评估法,极易低估疲劳损伤对机组运行年限的累积影响。提出一种动载荷作用下的发电电动机转子T尾部疲劳寿命评估方法。采用结构动力... 针对抽水蓄能发电电动机运行情况复杂,利用常规的基于静力学计算的疲劳强度校核法和单工况疲劳破坏次数评估法,极易低估疲劳损伤对机组运行年限的累积影响。提出一种动载荷作用下的发电电动机转子T尾部疲劳寿命评估方法。采用结构动力学求得的时变离心应力,与电磁场、温度场计算的电磁应力、热应力叠加得到各工况的动应力载荷谱的方法,结合疲劳实验所得S-N(stress-life)曲线,确定疲劳破坏点及循环次数。根据G-M(grover-manson)疲劳累积损伤准则,结合已投运年限内的运行数据来预测运行年限。最后,以一台广州蓄能电站已投运机组为例,发现破坏危险点位于转子磁极T尾部,并确定机组的运行年限,验证了该评估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电电动机 转子T尾部 累积疲劳损伤 结构动力学计算 疲劳寿命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effect of bionic V-riblet non-smooth surface on tire anti-hydroplaning 被引量:4
9
作者 周海超 王国林 +1 位作者 杨建 薛开鑫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10期3900-3908,共9页
Inspired by the idea that bionic non-smooth surfaces(BNSS) can reduce fluid adhesion and resistance, and the effect of bionic V-riblet non-smooth structure arranged in tire tread pattern grooves surface on anti-hydrop... Inspired by the idea that bionic non-smooth surfaces(BNSS) can reduce fluid adhesion and resistance, and the effect of bionic V-riblet non-smooth structure arranged in tire tread pattern grooves surface on anti-hydroplaning performance was investigated by using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 The physical model of the object(model of V-riblet surface distribution, hydroplaning model) and SST k-ω turbulence model were established for numerical analysis of tire hydroplaning. With the help of a orthogonal table L16(45), the parameters of V-riblet structure design compared to the smooth structure were analyzed, and obtained the priority level of the experimental factors as well as the best combination within the scope of the experiment.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V-riblet structure can reduce water flow resistance by disturbing the eddy movement in boundary layers. Then, the preferred type of V-riblet non-smooth structure was arranged on the bottom of tire grooves for hydroplaning performance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 that bionic V-riblet non-smooth structure can effectively increase hydroplaning velocity and improve tire anti-hydroplaning performance. Bionic design of tire tread pattern grooves is a good way to promote anti-hydroplaning performance without increasing additional groove space, so that tire grip performance and roll noise are avoided due to grooves space enlarge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RE anti-hydroplaning bionic non-smooth surfaces(BNSS) numerical simul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