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法的风场模拟和流/固耦合问题 被引量:5
1
作者 桂晓澜 周岱 李俊龙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58-166,共9页
介绍了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方法中的各种湍流模型和数值求解方法,阐述了流/固耦合问题的描述方法与求解策略,分析了强耦合算法和弱耦合算法、流场和流/固耦合研究中的网格生成与更新技术,以及耦合界面的信息传递方法,指出了其网格建模... 介绍了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方法中的各种湍流模型和数值求解方法,阐述了流/固耦合问题的描述方法与求解策略,分析了强耦合算法和弱耦合算法、流场和流/固耦合研究中的网格生成与更新技术,以及耦合界面的信息传递方法,指出了其网格建模中存在的一些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 流场模拟 流/固耦合 网格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FD方法的典型防空导弹气动反设计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王友进 郑咏岚 +1 位作者 张庆兵 杨存富 《现代防御技术》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6,21,共7页
建立了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CFD)的防空导弹气动反设计方法,对世界几种典型防空导弹气动外形进行了反设计研究,计算了气动特性参数,进一步通过综合对比,剖析了气动布局以及气动外形的主要特点,最后给出了总结和启示,可作为工程设计的有... 建立了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CFD)的防空导弹气动反设计方法,对世界几种典型防空导弹气动外形进行了反设计研究,计算了气动特性参数,进一步通过综合对比,剖析了气动布局以及气动外形的主要特点,最后给出了总结和启示,可作为工程设计的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设计 气动特性 防空导弹 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潜艇直航操舵水动力尺度效应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祁江涛 郭海鹏 +1 位作者 张起敏 李广年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5-11,共7页
尺度效应是船舶水动力学研究的一个关键问题。目前,对船舶尺度效应的研究大多集中在阻力性能方面。本文针对水下航行体操纵性能评估的需要,对水下航行体操舵水动力性能的尺度效应进行探讨。以典型潜艇模型SUBOFF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流... 尺度效应是船舶水动力学研究的一个关键问题。目前,对船舶尺度效应的研究大多集中在阻力性能方面。本文针对水下航行体操纵性能评估的需要,对水下航行体操舵水动力性能的尺度效应进行探讨。以典型潜艇模型SUBOFF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对不同尺度下的直航操舵试验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网格尺度对不同尺度计算结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探讨不同尺度下的潜艇绕流场特性,以及作用在潜艇上的水动力及力矩变化规律,对于研究水下航行体操纵性能的尺度效应问题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航行体 操纵性 尺度效应 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机场航站楼屋面风荷载特性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周晅毅 晏克勤 +1 位作者 顾明 冯永异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224-227,共4页
基于风洞试验的结果分析了某机场航站楼屋面风压系数的特性,该机场航站楼屋盖表面以负压为主,大部分区域负压绝对值较小且分布均匀,迎风边缘部分负压绝对值及负压梯度均较大。接着结合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模拟了主要风向角下风速矢量的... 基于风洞试验的结果分析了某机场航站楼屋面风压系数的特性,该机场航站楼屋盖表面以负压为主,大部分区域负压绝对值较小且分布均匀,迎风边缘部分负压绝对值及负压梯度均较大。接着结合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模拟了主要风向角下风速矢量的分布特性,进一步阐释了屋面风压分布形成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洞试验 风压系数 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 速度矢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压缩装置角涡运动特性
5
作者 刘正先 吴仲义 +1 位作者 郑雅芳 罗纪生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341-1345,共5页
针对内燃机快速压缩装置(RCM)内部的典型涡旋流动,采用CFD方法对不同边界条件和变比例几何模型下的内燃机汽缸模型RCM内涡旋的形成与分布特征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RCM的汽缸与活塞形成的角区附近存在一对反向旋转的涡旋,通常情... 针对内燃机快速压缩装置(RCM)内部的典型涡旋流动,采用CFD方法对不同边界条件和变比例几何模型下的内燃机汽缸模型RCM内涡旋的形成与分布特征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RCM的汽缸与活塞形成的角区附近存在一对反向旋转的涡旋,通常情况下,角区涡将充满整个活塞壁.模型的几何尺寸比例对RCM内部的涡流动有显著影响:随着几何尺寸的变化,在靠近活塞壁面附近会出现一对稳定的反向涡,也会出现一个主涡和多个辅涡共存的复杂流道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快速压缩装置 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 模型尺度 涡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金属氢化物反应床传热性能分析
6
作者 胡晓晨 祁照岗 +1 位作者 殷礼鸣 陈江平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30-535,共6页
运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方法,对弓形折流板壳管式金属氢化物反应床进行了数值模拟.预测了反应床壳侧的流体流动状态,分析了在不同折流板数量下,反应床中壳侧的流动状态、壳侧压降和换热管内合金的温度分布.分析计算结果发现,当壳侧折... 运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方法,对弓形折流板壳管式金属氢化物反应床进行了数值模拟.预测了反应床壳侧的流体流动状态,分析了在不同折流板数量下,反应床中壳侧的流动状态、壳侧压降和换热管内合金的温度分布.分析计算结果发现,当壳侧折流板数较多时,热流介质的流动均匀性较好,其流动死区较少,换热性能较好,壳侧压降也较大,压降损失主要存在于折流板圆缺处;增加折流板高度会有效地减少壳侧压降,并对换热性能影响很少.针对弓形折流板壳管式反应床传热性能较差,引入螺旋式折流板对反应床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该反应床流体流动状态为旋转式,其壳侧流体的均匀性、壳侧压降以及换热管的温度分布均匀性均明显优于弓形折流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氢化物 反应床 弓形折流板 螺旋式折流板 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海况机翼波浪地面效应数值模拟与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韩龙 陈阳陵 +1 位作者 王福新 程用胜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127-1133,共7页
针对三维等直机翼型(NACA0015),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分析方法,以非定常不可压缩流动N-S方程和2阶RNGk-ε湍流模型,对高海况波浪地面效应进行了数值模拟与分析.首先在二维情况下数值模拟分析了波浪地面效应,讨论了计及当地风速和波... 针对三维等直机翼型(NACA0015),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分析方法,以非定常不可压缩流动N-S方程和2阶RNGk-ε湍流模型,对高海况波浪地面效应进行了数值模拟与分析.首先在二维情况下数值模拟分析了波浪地面效应,讨论了计及当地风速和波浪行进速度的必要性,同时分析了高海况下波浪地面效应翼型气动力系数随飞行高度变化趋势及原因.在此基础上,计算分析了三维情况下,等直机翼在不同航向与风向角时的气动力系数及滚转力矩的变化,并重点对侧风影响下的滚转力矩产生机理及变化特点进行了论述.通过数值模拟,初步探讨了高海况下波浪地面效应对等直机翼气动特性的影响规律,为深入研究高海况对地效飞行器设计的影响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海况 波浪地面效应 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 数值模拟 滚转力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稳定板对大宽高比扁平钢箱梁涡振性能影响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黄林 王骑 +1 位作者 董佳慧 廖海黎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9-77,共9页
为改善大宽高比扁平钢箱梁的涡振性能,研究在风嘴处设置水平稳定板对该类钢箱梁断面涡激振动的影响。进行3座主梁宽高比分别为10、10.3与11.5的闭口扁平钢箱梁大跨度桥梁节段模型风洞试验,对比水平稳定板对各断面涡振性能的改善作用,并... 为改善大宽高比扁平钢箱梁的涡振性能,研究在风嘴处设置水平稳定板对该类钢箱梁断面涡激振动的影响。进行3座主梁宽高比分别为10、10.3与11.5的闭口扁平钢箱梁大跨度桥梁节段模型风洞试验,对比水平稳定板对各断面涡振性能的改善作用,并采用CFD技术模拟断面流场的方法分析了水平稳定板的抑振机理。结果表明:各扁平钢箱梁均存在明显涡振现象,在风嘴处设置水平稳定板能够显著降低甚至消除各扁平钢箱梁在不同风攻角下的涡激振动;对于宽高比为10与11.5的扁平钢箱梁断面,设置长度为1/40主梁宽度的水平稳定板对梁体的涡振性能提升效果明显;水平稳定板能够显著降低扁平钢箱梁上游上表面处旋涡尺寸,从而达到抑制主梁涡振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平钢箱梁 涡激振动 抑振措施 水平稳定板 风洞试验 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FD的河流穿越段沥青质沉积安全评估 被引量:2
9
作者 王博 李长俊 +1 位作者 薛驹 贾文龙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74-179,共6页
为保障原油管道河流穿越段安全、高效地运行,需对沥青质沉积进行研究,评估原油管道河流穿越段长期运行的安全性。通过对原油组分、沥青质沉积机制的研究,结合某河流穿越段的复杂流动环境,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方法,研究该管段原油对... 为保障原油管道河流穿越段安全、高效地运行,需对沥青质沉积进行研究,评估原油管道河流穿越段长期运行的安全性。通过对原油组分、沥青质沉积机制的研究,结合某河流穿越段的复杂流动环境,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方法,研究该管段原油对沥青质颗粒的携带作用以及沥青质颗粒的运移过程,并定量分析沥青质的沉积量,从而评估该管段的安全性。结果表明:在当前输送工艺条件下,河流穿越段输量下降了0.94%,处于安全运行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管道河流穿越段 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方法 沥青质沉积 携带作用 安全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通道内固体颗粒流动特性的仿真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马建斌 王乾彬 +1 位作者 李红艳 赵莎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9-42,共4页
以一种心形微反应器为研究对象,用SolidWorks对微通道进行建模,并使用Ansys Workbench中的Mesh模块进行网格划分;利用EDEM-Fluent进行耦合仿真,对速度场、颗粒团聚体位置进行分析,观察流速对颗粒团聚体的影响。通过仿真分析,得出颗粒在... 以一种心形微反应器为研究对象,用SolidWorks对微通道进行建模,并使用Ansys Workbench中的Mesh模块进行网格划分;利用EDEM-Fluent进行耦合仿真,对速度场、颗粒团聚体位置进行分析,观察流速对颗粒团聚体的影响。通过仿真分析,得出颗粒在直通道与心形通道交界处流速变化剧烈的地方容易堆积,并随着入口流速的增加,微反应器更加容易堵塞,这与实验结果相吻合,减小微通道的突起程度,有助于改善颗粒堵塞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反应器 微通道 计算流体动力学—离散元方法耦合 颗粒团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me-domain CFD computation and analysis of acoustic attenuation performance of water-filled silencers 被引量:3
11
作者 LIU Chen JI Zhen-lin +1 位作者 CHENG Yin-zhong LIUSheng-lan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9期2397-2401,共5页
The multi-dimensional time-domain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 approach is extended to calculate the acoustic attenuation performance of water-filled piping silencers. Transmission loss predictions from the time-... The multi-dimensional time-domain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 approach is extended to calculate the acoustic attenuation performance of water-filled piping silencers. Transmission loss predictions from the time-domain CFD approach and the frequency-domain finite element method(FEM) agree well with each other for the dual expansion chamber silencer, straight-through and cross-flow perforated tube silencers without flow. Then, the time-domain CFD approach is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flow on the acoustic attenu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perforated tube silencers. The numerical predictions demonstrate that the mean flow increases the transmission loss, especially at higher frequencies, and shifts the transmission loss curve to lower frequenc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ter-filled silencer acoustic attenuation performance time-domain CFD approach flow effect perforated tub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FD prediction of local scour hole around bridge piers 被引量:5
12
作者 ZHU Zhi-wen LIU Zhen-qi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1期273-281,共9页
In order to predict the local scour hole and its evaluation around a cylindrical bridge pier, the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 and theories of sediment movement and transport were employed to carry out numeric... In order to predict the local scour hole and its evaluation around a cylindrical bridge pier, the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 and theories of sediment movement and transport were employed to carry out numerical simulations. In the numerical method, the time-averaged Reynolds Navier-Stokes equations and the standard k-e model were first used to simulate the three-dimensional flow field around a bridge pier fixed on river bed. The transient shear stress on river bed was treated as a crucial hydrodynamic mechanism when handling sediment incipience and transport. Then, river-bed volumetric sediment transport was calculated, followed by the modification of the river bed altitude and configuration. Boundary adaptive mesh technique was employed to modify the grid system with changed river-bed boundary. The evolution of local scour around a cylindrical bridge pier was presented. The numerical results represent the flow pattern and mechanism during the pier scouring, with a good prediction of the maximum scour hole depth compared with test resul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cal scour bridge pier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sediment transpor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osswind stability of high-speed trains in special cuts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洁 高广军 +1 位作者 刘堂红 李志伟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7期2849-2856,共8页
Analysis of the aerodynamic performance of high-speed trains in special cuts would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critical overturning velocity and complement the operation safety management under strong winds.This work w... Analysis of the aerodynamic performance of high-speed trains in special cuts would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critical overturning velocity and complement the operation safety management under strong winds.This work was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flow structure around trains under different cut depths,slope angles using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The high-speed train was considered with bogies and inter-carriage gaps.And the accuracy of the numerical method was validated by combining with the experimental data of wind tunnel tests.Then,the variations of aerodynamic forces and surface pressure distribution of the train were mainly analyz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urroundings of cuts along the railway line have a great effect on the crosswind stability of trains.With the slope angle and depth of the cut increasing,the coefficients of aerodynamic forces tend to reduce.An angle of 75°is chosen as the optimum one for the follow-up research.Under different depth conditions,the reasonable cut depth for high-speed trains to run safely is 3 m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ventional cut whose slope ratio is 1:1.5.Furthermore,the windward slope angle is more important than the leeward one for the train aerodynamic performance.Due to the shield of appropriate cuts,the train body is in a minor positive pressure environment.Thus,designing a suitable cut can contribute to improving the operation safety of high-speed trai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speed train crosswind stability cut pressure distribution numerical simul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