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FD-PBM耦合模型用于浆态床反应器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沈宪琨 贾志勇 +1 位作者 蓝晓程 王铁峰 《化工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408-4418,共11页
计算流体力学-群体平衡模型(CFD-PBM)由于结合了CFD预测流场信息和PBM计算气泡尺寸分布两方面的优势,被广泛应用于鼓泡塔反应器的数值模拟。但目前大多数研究工作主要针对常压下空气-水体系,其结果无法直接应用到高温、高压下操作的真... 计算流体力学-群体平衡模型(CFD-PBM)由于结合了CFD预测流场信息和PBM计算气泡尺寸分布两方面的优势,被广泛应用于鼓泡塔反应器的数值模拟。但目前大多数研究工作主要针对常压下空气-水体系,其结果无法直接应用到高温、高压下操作的真实工业浆态床反应器中。本文从不同操作环境下气泡破碎及聚并行为建模角度出发,阐述了压力、黏度、表面张力及颗粒对流体力学行为影响的最新进展。模拟结果表明,CFD-PBM耦合模型可以准确描述浆态床内流体力学行为,与传统的经验关联式相比模型适用性更广。目前的模拟工作大多集中在实验室规模浆态床反应器的冷模研究,未来需要克服工业规模反应器多尺度耦合的难题,从而推动CFD-PBM耦合模型从实验室规模模拟向工业应用跨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流体力学-群体平衡模型 浆态床反应器 气泡破碎 气泡聚并 多相流 流体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RF模式的CFD与LSTM技术对低空风切变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董泽新 吴硕岩 +5 位作者 叶芳 陈丽晶 李毅 孙辰博 徐峰 刘磊 《高原气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46-562,共17页
为提升低空风切变预报精度,本文综合运用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第五代再分析资料[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ECMWF)fifth-generation reanalysis data,ERA5]和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 为提升低空风切变预报精度,本文综合运用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第五代再分析资料[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ECMWF)fifth-generation reanalysis data,ERA5]和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NCEP)的FNL全球再分析资料(Final Operational Global Analysis)、先进星载热发射和反射辐射仪全球数字高程模型以及兰州中川机场的实况观测资料,采用中尺度数值天气预报模式(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Model,WRF)、WRF结合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方法、长短期神经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方法,对2021年4月15-16日兰州中川机场的两次风切变过程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1)在小于1 km的网格中使用大涡模拟,WRF模式在单个站点风速模拟任务中表现更好,但在近地面水平风场风速模拟效果上,不如WRF模式结合计算流体力学模型方案;(2)对于飞机降落过程中遭遇的两次低空风切变的模拟,WRF-LES和WRF-CFD两种模式都可以模拟出第一次低空风切变,而第二次受传入模式的WRF风速数据值较小的影响,两种模式风速差都没有达到阈值,需要在后续工作中进一步验证;(3)低风速条件(6 m·s^(-1))下,基于LSTM的单变量风速预测模型平均绝对误差基本维持在0.59 m·s^(-1),能较好地把握不同地形与环流背景条件下风速变化的非线性关系,虽然受到WRF误差和观测要素不全的限制,多变量风速预测能在保证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小于6.60%的情况下,以更高的计算效率和泛化能力实现风速预测。本文不仅验证了WRF-CFD和WRF-LES耦合方案在风场和低空风切变预报中的差异,还探讨了基于LSTM的风速预测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期望为提高风场模拟精度,缩短精细风场模拟时间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空风切变 计算流体力学模型(CFD) WRF模式 大涡模拟 长短期记忆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色谱保留值预测模型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洪厚胜 袁慕康 +1 位作者 张庆文 陶慧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6期726-730,共5页
综述了国内外色谱保留值预测模型的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一种新兴的预测模型———CFD模型,比较了CFD模型和统计预测模型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对色谱保留值预测模型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引用文献59篇。
关键词 色谱 保留值 统计预测模型 计算流体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FD流场预计算的短期风速预测方法 被引量:66
4
作者 李莉 刘永前 +1 位作者 杨勇平 韩爽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27-32,22,共6页
风电功率预测有利于减轻风力发电对电网的冲击、提高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准确预测风速是风电功率预测的关键。提出一种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dynamics,CFD)流场预计算(CFD pre-calculated flow fields,CPFF)的短... 风电功率预测有利于减轻风力发电对电网的冲击、提高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准确预测风速是风电功率预测的关键。提出一种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dynamics,CFD)流场预计算(CFD pre-calculated flow fields,CPFF)的短期风速预测方法:首先,对可能出现的风电场来流条件离散化,并利用CFD模型对不同来流条件下的流场进行预计算;其次,提取各来流条件下流场特定位置的风速和风向分布,组成流场特性数据库;最后,以中尺度数值天气预报数据为输入参数,利用数据库插值预测风电机组轮毂高度的风速和风向。以中国北方某风电场为例,采用文中方法进行为期一年的提前24小时风速预测。通过与风机实测风速数据对比,结果表明:各台机组轮毂高度的预测风速年平均绝对误差小于2 m/s,年均方根误差小于2.5m/s,而且误差越小的预测风速出现的概率越大。所提预测方法不但预测精度高、稳定性好,而且由于复杂的流场计算在预测前完成,预测过程简单、耗时少,工程实用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期风速预测 计算流体力学模型 计算 流场特性数据库 风电功率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埋地大直径高压输气管道泄漏特性仿真研究
5
作者 林晓晖 李刚 +4 位作者 杨文明 曾科宏 王磊 王飞 董祥伟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400-3414,共15页
埋地输气管道发生天然气泄漏是严重的安全事件,会对经济和环境造成重大影响。针对大直径高压输气管道,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方法建立包含1.4 m直径管道及周围土壤的三维数值模型,研究高压气体经过预设泄... 埋地输气管道发生天然气泄漏是严重的安全事件,会对经济和环境造成重大影响。针对大直径高压输气管道,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方法建立包含1.4 m直径管道及周围土壤的三维数值模型,研究高压气体经过预设泄漏孔在土壤中的泄漏特性。CFD模型将土壤考虑为多孔介质材料,采用Redilich-Kwong状态方程描述高压气体的温度-压力效应,结合组分输运和湍流模型,研究泄漏孔径、管内压力等因素对泄漏速率和温度分布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泄漏速率随着孔径、压力的增大而增大,当泄漏孔径在10~50 mm变化时,泄漏速率增加了77.78%;环境温度会导致土壤温度场分布呈现不同形式,环境温度较低时,管道内高温气体泄漏产生的温度-压力效应将被削弱;当环境温度与管内气体温度接近时,在泄漏口上方0.7~1.2 m埋地范围内产生可监测的温度变化区。研究成果有助于理解埋地大直径高压输气管道泄漏特性和温度变化规律,为管道泄漏监测光缆的布设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埋地管道 高压天然气 多孔介质模型 计算流体力学(CFD)模型 温度-压力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气固流化床内流场的CFD-PBM数值模拟和结构优化 被引量:1
6
作者 毛宁轩 万小维 +2 位作者 鞠杰 胡彦杰 江浩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3-20,共8页
流化床内的多级几何结构影响其内流体的动力学、热力学以及化学反应等参数,对于流化床内流场的数值模拟研究有助于理解其内复杂的流动特性,建立流化床的几何结构和操作条件优化的理论基础,从而提高流化床的传质效率和性能。以计算流体... 流化床内的多级几何结构影响其内流体的动力学、热力学以及化学反应等参数,对于流化床内流场的数值模拟研究有助于理解其内复杂的流动特性,建立流化床的几何结构和操作条件优化的理论基础,从而提高流化床的传质效率和性能。以计算流体力学理论为基础建立了气固流化床内流场的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风帽的几何结构、筒径和帽檐长度对工业气固流化床内流场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结合群体平衡方程矩方法,构建了计算流体力学-群体平衡模型(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population balance model,CFD-PBM),利用该模型建立了工业气固流化床中纳米颗粒流化状态和团聚行为的数值模拟方法,进一步验证了筒径对流化床内纳米颗粒流化状态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筒径为260mm时,风帽四周气速分布均匀且风帽下端气流死区面积最小;帽檐长度为风帽出风口尺寸的1/2时,流化床内气速分布更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化床 计算流体力学-群体平衡模型 数值模拟 优化设计 纳米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水不足地区园艺植物类温室自动灌溉系统的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1
7
作者 国俊保 高爱玲 《江苏农业科学》 2018年第22期259-264,共6页
目前温室自动灌溉系统大多针对供水充足的稳定环境,为了提高供水不足情况的灌溉效率,设计了一种采用物联网的园艺植物类温室自动灌溉系统。计算流体力学模型能够模拟温室中土壤-植物-空气的水分交换过程,并且无须对历史数据的学习即可... 目前温室自动灌溉系统大多针对供水充足的稳定环境,为了提高供水不足情况的灌溉效率,设计了一种采用物联网的园艺植物类温室自动灌溉系统。计算流体力学模型能够模拟温室中土壤-植物-空气的水分交换过程,并且无须对历史数据的学习即可建立模型,将植物作为多孔介质与蒸腾源,采用一个二维瞬态计算流体力学模型预测植物的需水量。此外,设计一种考虑气孔阻力的子模块,基于灌溉与蒸腾作用之间的平衡来计算基质的含水量。在山东潍坊地区采用水仙花盆景进行试验,对供水充足与供水不足2种情况均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显示,该模型能够有效地拟合温室内的微气候、植物活动参数与泥炭土基质势的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水不足地区 精细农业 农业工程技术 自动灌溉系统 计算流体力学模型 园艺植物温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井多簇支撑剂分布数值模拟 被引量:10
8
作者 钟安海 郭天魁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76-583,共8页
在水平井分段多簇压裂中,支撑剂在不同射孔中的分布直接影响到裂缝中的支撑剂铺置,进而影响压裂效果.为研究不同影响因素对支撑剂在水平井筒不同射孔簇间分布规律,基于欧拉-欧拉方法的计算流体力学模型,对水力压裂过程中不同射孔簇内支... 在水平井分段多簇压裂中,支撑剂在不同射孔中的分布直接影响到裂缝中的支撑剂铺置,进而影响压裂效果.为研究不同影响因素对支撑剂在水平井筒不同射孔簇间分布规律,基于欧拉-欧拉方法的计算流体力学模型,对水力压裂过程中不同射孔簇内支撑剂的分布状态进行模拟,得到不同条件下不同射孔簇间支撑剂的分布规律.模拟结果表明,由于重力影响,底部射孔中支撑剂浓度高于顶部射孔;当压裂液黏度由5 mPa·s增加到100 mPa·s时,不同射孔簇中支撑剂浓度差降低,促进支撑剂在簇间均匀分布;当压裂液流速由4.3 m/s提高到10.6 m/s时,不同射孔中支撑剂浓度差增大,但利于相同射孔簇中支撑剂均匀分布;当支撑剂密度由1.50×10^(3)kg/m^(3)增加到3.00×10^(3)kg/m^(3),且支撑剂粒径由150μm增加到600μm时,支撑剂沉降速度加快,使不同射孔簇中支撑剂浓度差增大,影响支撑剂在簇间均匀分布.研究结果可用于指导水力压裂加砂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开发 水平井 水力压裂 水平井筒 多簇射孔 支撑剂 计算流体力学模型 欧拉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泄漏扩散数值模拟的GIS室内SF6检测与回收策略 被引量:8
9
作者 周松霖 杨芮 +2 位作者 赵建勇 石磊 王靖瑞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0-78,共9页
SF6因其优异的性能而广泛应用于电力工业,但SF6气体泄漏故障时有发生,威胁着大气环境、电气设备及运维人员人身安全。文中以某GIS室内盆式绝缘子开裂导致的气体泄漏事故为例,基于计算流体力学模型,开展真型尺寸GIS室SF6泄漏气体分布规... SF6因其优异的性能而广泛应用于电力工业,但SF6气体泄漏故障时有发生,威胁着大气环境、电气设备及运维人员人身安全。文中以某GIS室内盆式绝缘子开裂导致的气体泄漏事故为例,基于计算流体力学模型,开展真型尺寸GIS室SF6泄漏气体分布规律研究,掌握了GIS室内站SF6泄漏扩散分布规律。研究发现:SF6由开始外泄到均匀分布,会经历喷射、重力扩展、空气卷吸及被动扩散等4个阶段。进一步提出了SF6泄漏气体的回收策略,在0.3 m水平面合理布置SF6检测装置,能在10 s内快速高效检测到外泄气体;30 s内应将气体回收装置投入到气体泄漏区域开展工作,SF6回收装置应重点布置在GIS的四个角落,GIS室中部区域也应合理增设回收装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氟化硫泄漏 计算流体力学模型 扩散过程 分布规律 回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沉浸管流化床内离散颗粒数值模拟 被引量:3
10
作者 任立波 韩吉田 赵红霞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50-156,共7页
基于FLUENT软件信息传递模式的多点接口(MPI)并行计算平台,在二次开发框架内通过用户自定义函数(UDFs)文件发展计算流体力学-离散单元法(CFD-DEM)耦合并行算法.该算法具有随计算节点数增加的良好扩展性能和加速性能.采用该算法数值模拟... 基于FLUENT软件信息传递模式的多点接口(MPI)并行计算平台,在二次开发框架内通过用户自定义函数(UDFs)文件发展计算流体力学-离散单元法(CFD-DEM)耦合并行算法.该算法具有随计算节点数增加的良好扩展性能和加速性能.采用该算法数值模拟了单沉浸管流化床内的颗粒混合过程,揭示了气固两相的运动特性和颗粒混合机制,考察了沉浸管的磨损特性.结果表明:沉浸管引起床内气泡的聚并和破碎,气泡主要绕沉浸管而非沿两侧壁向上移动,随着表观气速的增加,气相流场沿径向的分布更加均匀;颗粒宏观流动结构与分布呈现出明显的径向非均匀特性;沉浸管的存在和表观气速的增加均有助于颗粒混合,使颗粒达到完全混合的时间减少;颗粒撞击管壁的频次和冲刷速度是造成沉浸管磨损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流体力学-离散单元法耦合并行模型 单沉浸管流化床 流动特性 颗粒混合 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纤维捕集过程中细颗粒湍流团聚模拟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俪安 刁永发 +3 位作者 楚明浩 贾中坚 沈恒根 孙静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4572-4578,共7页
基于随机多层纤维过滤介质算法建立了平板式三维拟态化结构.利用计算流体力学-颗粒群平衡模型(CFD-PBM)对多纤维捕集过程中细颗粒湍流团聚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并采用分区法求解颗粒群平衡方程(PBE).通过控制变量法分析表明:多纤维捕集过... 基于随机多层纤维过滤介质算法建立了平板式三维拟态化结构.利用计算流体力学-颗粒群平衡模型(CFD-PBM)对多纤维捕集过程中细颗粒湍流团聚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并采用分区法求解颗粒群平衡方程(PBE).通过控制变量法分析表明:多纤维捕集过程中存在着明显的颗粒团聚行为.粉尘颗粒的团聚程度随停留时间增加而增强,当t≥l/v(速度方向模型尺寸长度/入口风速),团聚逐渐趋于稳定;当v_(max)·t≤l,入口风速越大,颗粒团聚程度和团聚速率越大,最终的团聚程度取决于入口风速和停留时间;颗粒粒径越大,粉尘颗粒的团聚程度和团聚速率越小.出口颗粒平均粒径与初始粒径相比增长倍数越小.粉尘颗粒体积分数越大,颗粒团聚程度以及团聚速率越大.当v=0.1m/s,d_(p)=1.0μm,VF>0.003636,Bin-7~Bin-0区间数量浓度对数分布呈线性比例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流体力学-颗粒群平衡模型 颗粒群平衡方程 分区法 湍流团聚 多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aveforms analysis and optimization of new electro-hydraulic excitation technology 被引量:3
12
作者 韩冬 龚国芳 +2 位作者 杨华勇 刘毅 廖湘平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8期3098-3106,共9页
A new electro-hydraulic exciter that consists of rotary valve and micro-displacement double-functioned hydraulic cylinder was proposed to realize different kinds of waveforms.Calculated fluid dynamics(CFD) simulation ... A new electro-hydraulic exciter that consists of rotary valve and micro-displacement double-functioned hydraulic cylinder was proposed to realize different kinds of waveforms.Calculated fluid dynamics(CFD) simulation of rotary valve orifice reveals that orifice exists the two-throttle phenomenon.According to the finding,the revised flow area model was established.Vibration waveforms analysis was carried out by means of mathematic model and the related experiments were validated.Furthermore,as a new analysis indicator,saturation percentage was introduced first.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revised flow area model is more accurate compared to the original one,and vibration waveforms can be optimized through suitable spool parameters and the revised cylinder struc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tary valve micro-displacement double-functioned hydraulic cylinder two-throttle phenomenon revised flow areamodel saturation drift mo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mproved similarity criterion for seepage erosion using mesoscopic coupled PFC–CFD model 被引量:3
13
作者 倪小东 王媛 +1 位作者 陈珂 赵帅龙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8期3069-3078,共10页
Conventional model tests and centrifuge tests are frequently used to investigate seepage erosion. However, the centrifugal test method may not be efficient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hydraulic conductivity tests and ... Conventional model tests and centrifuge tests are frequently used to investigate seepage erosion. However, the centrifugal test method may not be efficient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hydraulic conductivity tests and piping erosion tests. The reason why seepage deformation in model tests may deviate from similarity was first discussed in this work. Then, the similarity criterion for seepage deformation in porous media was improved based on the extended Darcy-Brinkman-Forchheimer equation. Finally, the coupled particle flow code–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PFC-CFD) model at the mesoscopic level was proposed to verify the derived similarity criterion. The proposed model maximizes its potential to simulate seepage erosion via the discrete element method and satisfy the similarity criterion by adjusting particle size.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s achieved identical results with the prototype, thus indicating that the PFC-CFD model that satisfies the improved similarity criterion can accurately reproduce the processes of seepage erosion at the mesoscopic lev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soscopic model centrifugal model similarity criterion particle flow code-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PFC-CF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simulation of gas-liquid two phases flow in 320 m^3 air-blowing mechanical flotation cell using different turbulence models 被引量:4
14
作者 沈政昌 陈建华 +2 位作者 张谌虎 廖幸锦 李玉琼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6期2385-2392,共8页
According to the recently developed single-trough floating machine with the world's largest volume(inflatable mechanical agitation flotation machine with volume of 320 m3) in China, the gas-fluid two-phase flow in... According to the recently developed single-trough floating machine with the world's largest volume(inflatable mechanical agitation flotation machine with volume of 320 m3) in China, the gas-fluid two-phase flow in flotation cell was simulated using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method. It is shown that hexahedral mesh scheme is more suitable for the complex structure of the flotation cell than tetrahedral mesh scheme, and a mesh quality ranging from 0.7 to 1.0 is obtained. Comparative studies of the standard k-ε, k-ω and realizable k-ε turbulence models were carried out. It is indicated that the standard k-ε turbulence model could give a result relatively close to the practice and the liquid phase flow field is well characterized. In addition, two obvious recirculation zones are formed in the mixing zones, and the pressure on the rotor and stator is well characterized. Furthermore, the simulation results using improved standard k-ε turbulence model show that surface tension coefficient of 0.072, drag model of Grace and coefficient of 4, and lift coefficient of 0.001 can be achieved. The research results suggest that gas-fluid two-phase flow in large flotation cell can be well simulated using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 simulation flotation cell gas-liquid two-phases flow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