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非解析计算流体力学和离散单元法的大颗粒在流场中的高效率运动模拟 被引量:9
1
作者 熊书春 臧孟炎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5期6140-6146,共7页
为实现占据多个流体网格的大颗粒在流场中运动的仿真,基于计算流体力学和离散单元法耦合(computational fluid dy namics-discrete element mothod,CFD-DEM),提出了一种新的数值方法。使用黏结颗粒模型将大颗粒近似表示为多个小球形颗... 为实现占据多个流体网格的大颗粒在流场中运动的仿真,基于计算流体力学和离散单元法耦合(computational fluid dy namics-discrete element mothod,CFD-DEM),提出了一种新的数值方法。使用黏结颗粒模型将大颗粒近似表示为多个小球形颗粒黏结而成,基于非解析CFD-DEM方法计算流体对每个小球颗粒的作用力,将所有小球颗粒运动参数的平均值用于描述整个黏结颗粒的运动状态。通过黏性流体中球形大颗粒的沉降运动模拟,比较仿真结果与相关实验数据,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能准确模拟球形大颗粒的沉降运动,而且与浸没边界法相比计算效率更高。与传统的解析CFD-DEM方法相比,此方法还可以方便且准确地模拟三维情况下非球形大颗粒在流场中的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流体力学和离散单元法 大颗粒沉降 黏结颗粒模型 非球形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计算流体力学-离散单元法的U形管冲蚀磨损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梁景银 许磊 +1 位作者 陈文飞 包士毅 《高技术通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45-554,共10页
采用计算流体力学-离散单元法(CFD-DEM)和切向撞击能模型(SIEM)来研究气固两相流中高速煤粉颗粒冲击导致的U形弯管冲蚀磨损问题。分析了颗粒粒径、气体流速、固体颗粒形状对其冲蚀磨损特性的影响,并验证粗粒化模型应用于此磨损过程的准... 采用计算流体力学-离散单元法(CFD-DEM)和切向撞击能模型(SIEM)来研究气固两相流中高速煤粉颗粒冲击导致的U形弯管冲蚀磨损问题。分析了颗粒粒径、气体流速、固体颗粒形状对其冲蚀磨损特性的影响,并验证粗粒化模型应用于此磨损过程的准确性。结果表明,U形弯头的冲蚀磨损位置主要有3处;磨损率随粒径的增大呈现整体减小的趋势;U形管拱背磨损率随气速的增加而增大,且前2处磨损率峰值位置随气速的增加向入口方向偏移;长椭球对U形管造成的磨损最严重,扁椭球次之,球形最轻;粗粒化CFD-DEM能够基本准确预测U形管冲蚀磨损,且显著降低计算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固两相流 计算流体力学-离散单元(CFD-DEM) U形管 冲蚀磨损 颗粒形状 粗粒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计算流体力学与离散单元法并行计算的煤层气井大粒径岩屑运动规律初探 被引量:12
3
作者 邵兵 闫怡飞 +1 位作者 毕朝峰 闫相祯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42-47,共6页
在计算流体力学与离散单元法(CFD-DEM)耦合并行计算的基础上,对大粒径、非球体岩屑在煤层气井"扩径"井段的沉积及运移规律进行了数值模拟。利用FLUENT建立了井眼交汇处"扩径"井段计算模型。利用DEM软件建立大粒径... 在计算流体力学与离散单元法(CFD-DEM)耦合并行计算的基础上,对大粒径、非球体岩屑在煤层气井"扩径"井段的沉积及运移规律进行了数值模拟。利用FLUENT建立了井眼交汇处"扩径"井段计算模型。利用DEM软件建立大粒径岩屑颗粒的离散元模型。借助集群并行计算优势,首先通过与实验数据的对比证实该CFD-DEM耦合模型的计算精确性、可用性;随后,基于钻井现场岩屑颗粒的采样及对其粒径、形状统计,将岩屑颗粒简化为片状进行计算。对不同粒径岩屑在"扩径"井段的运移及沉积过程进行了模拟再现,量化了粒径对岩屑在该区域的运移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在通过"扩径"区域时绝大部分的岩屑颗粒将沉积,体现了"扩径"段对大颗粒岩屑的"收纳"作用;岩屑粒径对运移能力有关键影响,粒径岩屑的增加造成其运移能力的指数形式衰减;而钻井液排量的增加对提升携岩能力效果不够明显。分析结果对地下钻井工程具有实际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流体力学离散单元(CFD-DEM) 煤层气井 大颗粒岩屑 岩屑运移 并行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整填料特征单元内混合过程的计算流体力学 被引量:4
4
作者 刘春江 黄莹 +3 位作者 李莹珂 陈江波 袁希钢 余国琮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162-1168,共7页
针对M ellapak 350Y型规整填料特征单元内的流动及混合现象,利用计算流体力学的方法模拟了单元内的液相单相流流动,并结合脉冲示踪法研究其混合行为,考察了不同流速下特征单元的返混程度.同时建立了相应的实验装置,在室温下以甘油水溶液... 针对M ellapak 350Y型规整填料特征单元内的流动及混合现象,利用计算流体力学的方法模拟了单元内的液相单相流流动,并结合脉冲示踪法研究其混合行为,考察了不同流速下特征单元的返混程度.同时建立了相应的实验装置,在室温下以甘油水溶液(质量分数为6500/)为测试液体,利用激光多普勒测速仪对不同流速下,规整填料中特征单元内的液相流场进行了测量并与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计算与实验结果的速度分布趋势及其数值大小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整填料 特征单元 计算流体力学 混合 脉冲示踪 激光多普勒测速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流体动力学-离散单元耦合算法的海底滑坡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15
5
作者 景路 郭颂怡 赵涛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88-394,共7页
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和离散单元法(DEM)建立描述水与颗粒相互作用的耦合算法,用以分析海底滑坡的动力学特性。通过颗粒堆积体坍塌试验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模拟分析了不同初始高宽比的水下坍塌过程,并与空气中的坍塌过程进行详细对... 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和离散单元法(DEM)建立描述水与颗粒相互作用的耦合算法,用以分析海底滑坡的动力学特性。通过颗粒堆积体坍塌试验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模拟分析了不同初始高宽比的水下坍塌过程,并与空气中的坍塌过程进行详细对比。研究表明:该耦合算法可以较好地描述海底边坡的失稳、流动、堆积过程;水下滑坡体与水体会发生复杂的相互作用,在颗粒由垂直下落转为水平流出时,会在水中形成涡旋;在高宽比较大的情形下,水中涡旋会明显改变颗粒最终堆积的表面形态;水中滑坡的移动距离较小、堆积厚度较大、表面松散介质易受水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流体力学 离散单元 耦合 海底滑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散单元法的计算参数和求解方法选择 被引量:27
6
作者 邢纪波 俞良群 +1 位作者 张瑞丰 王泳嘉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1期47-51,共5页
本文对离散单元法的一些基本问题进行了研究,给出了刚度计算公式,提出了两种新的用于求解静态问题的自适应阻尼,并以自由落体运动为例,探讨了中心差分法、Wilsonθ法和Newmark法对离散单元法解的影响。
关键词 离散单元 计算参数 直接积分 非连续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散元中反力型刚性边界的高效模拟方法
7
作者 李昊 蒋明镜 +1 位作者 阿比尔的 王多银 《计算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07-614,共8页
使用离散单元法(DEM)进行数值仿真分析时,对颗粒体施加精确的边界条件是保证模拟结果准确性的必要前提之一.在DEM中使用刚性边界对颗粒体施加应力边界条件时,若边界处的应力条件随边界位置的变化而变化(称该类边界为反力型边界),则采用... 使用离散单元法(DEM)进行数值仿真分析时,对颗粒体施加精确的边界条件是保证模拟结果准确性的必要前提之一.在DEM中使用刚性边界对颗粒体施加应力边界条件时,若边界处的应力条件随边界位置的变化而变化(称该类边界为反力型边界),则采用现有的伺服算法对反力型刚性边界进行模拟时会存在难以收敛的问题.为避免这一不足,本文提出了一种可在DEM仿真中精确高效地计算弹性范围内轴对称分布反力型刚性边界相对平衡位置的迭代计算方法,并将该算法植入到DEM商业软件PFC3D v60中,验证模拟算法的可行性及程序编写的正确性;最后进一步将算法程序用于河海大学提出的一种新型静止侧压力系数的DEM仿真试验研究中.结果表明,平衡位置算法能够准确高效地模拟DEM仿真过程中任意时刻反力型刚性边界的相对平衡位置;使用该算法后,所得仿真试验结果的波动明显减弱并获得了实际分析价值,且计算过程中迭代失败概率很小,计算效率较高.因此,可认为本文提出的平衡位置算法可在DEM中对反力型刚性边界进行精确高效的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单元(DEM) 反力型刚性边界 边界条件 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BM-DEM-IMB的流体-颗粒系统的曲线边界识别方法
8
作者 翁杰弟 姜永正 +2 位作者 傅佳豪 陶恋 杨景云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91-699,共9页
为解决现有数值模拟技术模拟生物质颗粒在曲线管道中与流体混合流动时易卡阻和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边界识别方法来识别复杂的自定义曲线边界,并通过自定义曲线边界中流体-颗粒的流动验证LBM-DEM-IMB和所提出算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为解决现有数值模拟技术模拟生物质颗粒在曲线管道中与流体混合流动时易卡阻和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边界识别方法来识别复杂的自定义曲线边界,并通过自定义曲线边界中流体-颗粒的流动验证LBM-DEM-IMB和所提出算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结果表明,曲线边界识别方法在获得光滑曲线边界方面具有较高可行性和准确性,且合理反映了曲线边界对颗粒流动行为的影响,如颗粒在管道凹坑中的滞留和弯管内颗粒自由沉降时的瑞利-泰勒不稳定性。为提高IMB对曲线边界中流体-颗粒系统的计算能力及研究颗粒流动和提高如生物质颗粒的运输和加工效率提供一种有效的数值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计算流体力学 液固两相流 格子玻尔兹曼 离散 曲线边界识别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体数值计算中的边界单元法
9
作者 俞国青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1989年第3期122-149,共28页
本文较详细地介绍了边界单元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势流、地下水渗流、传热、传质、波动、流体和弹性体的动力相互作用、粘性流动和分离流等流体力学问题数值计算中的应用和新进展。並对解决具体问题时所使用的各种计算方法之优缺点进行了... 本文较详细地介绍了边界单元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势流、地下水渗流、传热、传质、波动、流体和弹性体的动力相互作用、粘性流动和分离流等流体力学问题数值计算中的应用和新进展。並对解决具体问题时所使用的各种计算方法之优缺点进行了讨论和分析.最后简述了边界单元法中一些共同的计算问题、方法本身目前所存在的不足以及为克服这些问题现今所作的研究和取得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界单元 流体力学 数值计算 地下水 渗流 流一弹问题 粘性流动 分离流 传热 传质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散单元法及其在流态化领域的应用 被引量:15
10
作者 周池楼 赵永志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2520-2534,共15页
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离散单元法(discrete element method,DEM)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广泛应用于过程工程领域中颗粒体系研究的数值方法,特别是将DEM与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相结合形成的CFD-DEM耦合方法,已经在流... 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离散单元法(discrete element method,DEM)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广泛应用于过程工程领域中颗粒体系研究的数值方法,特别是将DEM与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相结合形成的CFD-DEM耦合方法,已经在流态化研究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首先对DEM模型进行了综述,包括DEM模型的基本原理、颗粒形状模型、接触力模型、非接触力模型、流体作用力模型等;然后对CFD-DEM耦合方法及其在流态化领域的一些主要应用进行了介绍,包括在流化床、气力输送以及过程工程领域里的一些其他应用。最后对DEM模型以及CFD-DEM耦合方法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希望能促进DEM方法的发展,并推动其在过程工程领域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单元 计算流体力学 流化床 流态化 气力输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散单元法在钢筋混凝土构件非线性分析的应用 被引量:11
11
作者 王强 吕西林 雷淑忠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2005年第2期91-95,共5页
目的为了研究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力学性能,建立了钢筋混凝土杆件的杆段多弹簧模型.方法将离散单元法应用于钢筋混凝土构件的非线性分析.结果编制了钢筋混凝土柱的非线性分析程序,对单调与往复水平加载下的钢筋混凝土悬臂柱进... 目的为了研究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力学性能,建立了钢筋混凝土杆件的杆段多弹簧模型.方法将离散单元法应用于钢筋混凝土构件的非线性分析.结果编制了钢筋混凝土柱的非线性分析程序,对单调与往复水平加载下的钢筋混凝土悬臂柱进行分析研究,计算结果与有限单元法相近,可较好地把握柱的滞回性能.结论运用本文模型将离散单元法应用于钢筋混凝土构件非线性分析具有交好的精度,是可行的.拓展了离散单元法的应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构件 离散单元 非线性分析 钢筋混凝土结构 钢筋混凝土柱 有限单元 力学性能 地震作用 弹簧模型 分析程序 水平加载 滞回性能 计算结果 应用范围 悬臂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散单元法中数值求解方法的改进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强 吕西林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573-1577,共5页
对离散单元法中的数值求解提出采用同步动态松弛法,以避免动态松弛法由于路径相关性所造成的算法误差.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同步动态松弛法简单、有效,且计算较为稳定,精度较高,并可使计算时步取得稍大一些,从而较大地加快了离散单元法的... 对离散单元法中的数值求解提出采用同步动态松弛法,以避免动态松弛法由于路径相关性所造成的算法误差.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同步动态松弛法简单、有效,且计算较为稳定,精度较高,并可使计算时步取得稍大一些,从而较大地加快了离散单元法的计算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计算 离散单元 同步动态松弛 计算时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散单元法的基本原理、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16
13
作者 卓家寿 赵宁 《河海科技进展》 CSCD 1993年第2期1-11,共11页
本文介绍了离散单元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基本解法。该法可用于研究边坡失稳、围岩稳定等不连续介质的大位移问题。采用动态松驰法求解,离散元能够模拟出结构的失稳、凿道爆破的动态过程。编制了计算程序并计算了"边坡"失稳定的... 本文介绍了离散单元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基本解法。该法可用于研究边坡失稳、围岩稳定等不连续介质的大位移问题。采用动态松驰法求解,离散元能够模拟出结构的失稳、凿道爆破的动态过程。编制了计算程序并计算了"边坡"失稳定的全过程,计算结果与相应试验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单元 计算 边坡失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离散单元法模拟动筛跳汰过程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孙春宝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31-35,共5页
采用岩土工程中发展起来的离散单元法对动筛跳汰过程进行模拟研究,并用现有成熟理论和专门物理模型对所建立的模拟模型进行了验证和确认。模拟结果表明,颗粒之间的力是通过碰撞而产生的,并贯穿整个动筛跳汰过程;不同性质的颗粒相对... 采用岩土工程中发展起来的离散单元法对动筛跳汰过程进行模拟研究,并用现有成熟理论和专门物理模型对所建立的模拟模型进行了验证和确认。模拟结果表明,颗粒之间的力是通过碰撞而产生的,并贯穿整个动筛跳汰过程;不同性质的颗粒相对运动的结果导致床层的分层。模拟模型既体现了“确定派”跳汰理论的基本思想,又兼顾了“粒群—统计派”跳汰理论的特点,所以模拟结果比较客观地体现了实际动筛跳汰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筛跳筛 离散单元 计算机模拟 跳汰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变量伽辽金无单元法的杆系模型动力计算与参数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吴琛 杜喜朋 +1 位作者 项洪 邓智元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34-240,共7页
将移动最小二乘法与广义移动最小二乘法相结合,提出同时考虑节点轴向变形、切向变形和转角的三变量无单元插值形函数,应用于框架结构杆系模型的动力计算。运用伽辽金弱形式推导离散动力方程,采用罚函数法引入边界条件,建立三变量无单元... 将移动最小二乘法与广义移动最小二乘法相结合,提出同时考虑节点轴向变形、切向变形和转角的三变量无单元插值形函数,应用于框架结构杆系模型的动力计算。运用伽辽金弱形式推导离散动力方程,采用罚函数法引入边界条件,建立三变量无单元法动力计算公式,采用Newmark-β法进行动力时程分析。讨论了节点数量、影响半径以及基函数阶次对计算结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节点的间距≤10%杆件长度,影响半径scale乘子界于2.5~4.0,采用三阶多项式基函数时,无单元的动力计算可获得较好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伽辽金无单元 三变量 杆系模型 离散方程 动力计算 参数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散元法的糙米匀料盘仿真优化设计 被引量:24
16
作者 贾富国 姚丽娜 +4 位作者 韩燕龙 王会 史宇菲 曾勇 蒋龙伟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35-241,共7页
为提高糙米调质过程中的加湿均匀性,在现有匀料技术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曲面式匀料盘。采用离散元法建立匀料盘仿真模型,分析了匀料盘结构参数及运行条件对料层厚度均匀度的影响规律,结合响应面分析法得到各因素的最优组合。仿真结果表... 为提高糙米调质过程中的加湿均匀性,在现有匀料技术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曲面式匀料盘。采用离散元法建立匀料盘仿真模型,分析了匀料盘结构参数及运行条件对料层厚度均匀度的影响规律,结合响应面分析法得到各因素的最优组合。仿真结果表明:曲面形式(抛物线系数)对糙米的分布影响极显著(P<0.01),进料量(导流管直径)对糙米的分布影响显著(P<0.05),匀料盘转速对糙米分布影响不显著(P>0.05);综合考虑匀料要求,确定最优结构参数为:匀料盘抛物线方程系数为0.02、导流管与匀料盘直径比为0.1875,最佳运行条件转速为183 r/min,此时料面厚度变异系数可达4.42%。仿真结果与验证结果基本一致,相对误差为2.62%,证明离散元单元法仿真分析曲面式匀料盘工作性能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仿真 优化 设计 曲面式匀料盘 离散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解析离散法构造 WENO-FCT 格式 被引量:12
17
作者 沈孟育 李海东 刘秋生 《空气动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56-63,共8页
本文利用解析离散法的导数计算公式构造高精度WENO格式,并引入FCT通量修正技术以消除非物理解振荡。通过激波-边界层干扰,激波-旋涡相干结构的数值模拟证明方法既能够有效地捕捉激波间断,又对边界层分离及旋涡结构有很好的... 本文利用解析离散法的导数计算公式构造高精度WENO格式,并引入FCT通量修正技术以消除非物理解振荡。通过激波-边界层干扰,激波-旋涡相干结构的数值模拟证明方法既能够有效地捕捉激波间断,又对边界层分离及旋涡结构有很好的分辨率,是一类有效的高精度计算格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析离散 WENO格式 FCT方 计算流体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导流管喷动床离散颗粒动力学模拟 被引量:5
18
作者 赵永志 程易 金涌 《化学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4-28,共5页
采用离散单元法(DEM)-计算流体力学(CFD)双向耦合数值方法对二维导流管喷动床进行了模拟,颗粒的运动通过DEM模型描述,而气体的运动用Navier-Stokes方程进行求解,气体和固体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曳力形式传递。文中将DEM和边界元方法(B... 采用离散单元法(DEM)-计算流体力学(CFD)双向耦合数值方法对二维导流管喷动床进行了模拟,颗粒的运动通过DEM模型描述,而气体的运动用Navier-Stokes方程进行求解,气体和固体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曳力形式传递。文中将DEM和边界元方法(BEM)结合起来解决颗粒在具有复杂边界设备内的运动。通过采用BEM+DEM-CFD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模拟计算,得到了喷动床的最小喷动速度,研究了不同表观气速下床内的流型,得到了二维导流管喷动床的床层压降与表观气速的关系,统计分析了喷射区、环隙区内颗粒的运动速度和相应的空隙率,全面地描述了二维导流管喷动床内的气固流动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单元 计算流体力学 喷动床 边界元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颗粒移动床内不稳定运动的计算颗粒动力学模拟 被引量:9
19
作者 赵永志 程易 金涌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2216-2224,共9页
采用考虑滚动摩擦的三方程离散单元法(DEM)模型对侧开孔的移动床中的颗粒流动进行了数值研究。结果表明,计算颗粒动力学(CGD)方法可对复杂颗粒系统内颗粒的运动行为进行准确的预测,包括时均速度场和脉动速度场。讨论了模型中颗粒摩擦参... 采用考虑滚动摩擦的三方程离散单元法(DEM)模型对侧开孔的移动床中的颗粒流动进行了数值研究。结果表明,计算颗粒动力学(CGD)方法可对复杂颗粒系统内颗粒的运动行为进行准确的预测,包括时均速度场和脉动速度场。讨论了模型中颗粒摩擦参数的重要影响,并对颗粒流动表现出的间歇现象进行了分析。颗粒流动与流体流动有相似之处,都存在随机的脉动,但颗粒流的随机脉动机理与流体中的湍流机理有很大不同,颗粒流动会表现出很强的不连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单元 计算颗粒动力学 移动床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FD-DEM耦合并行算法的锥形喷动床内离散颗粒数值模拟 被引量:7
20
作者 任立波 韩吉田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93-998,共6页
基于FLUENT软件的MPI平台,在二次开发框架内通过用户自定义函数文件实现了CFD-DEM耦合并行算法.该并行算法具有随CPU核数增加的较佳扩展性能和良好加速性能.通过构建空隙率标量场、重组基于局部平均并考虑气-固相互作用的气相控制方程,... 基于FLUENT软件的MPI平台,在二次开发框架内通过用户自定义函数文件实现了CFD-DEM耦合并行算法.该并行算法具有随CPU核数增加的较佳扩展性能和良好加速性能.通过构建空隙率标量场、重组基于局部平均并考虑气-固相互作用的气相控制方程,提高了气相控制方程的求解稳定性与收敛性;通过软球模型确定颗粒-颗粒及颗粒-壁面间的相互作用,以曳力模型为基础建立了相间相互作用关系.将该CFD-DEM耦合并行模型应用于锥形喷动床气固两相流动的数值模拟中,结果表明:该CFD-DEM耦合并行模型能较好地模拟锥形喷动床内气固流动行为;锥形喷动床内的颗粒流动经历了鼓泡阶段和稳定流态化阶段;在稳定流态化阶段,物料流动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基于锥形喷动床内颗粒相的瞬时速度场,获得了稳定流态化阶段颗粒的时均速度分布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单元 计算流体力学 并行算 喷动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