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XGBoost-Bin自动功率极限计算的风电机组健康性能评估及预测 被引量:5
1
作者 李进友 李媛 +1 位作者 王海鑫 李超然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172-2185,共14页
针对数据量较大情形下风电机组健康性能评估区域难划分、健康性能预测精度低等问题,提出基于XGBoost-Bin的自动功率曲线极限算法,建立考虑多数据特征的机组健康性能预测模型。提出一种基于XGBoost-Bin的曲线构建算法,获取表征风电机组... 针对数据量较大情形下风电机组健康性能评估区域难划分、健康性能预测精度低等问题,提出基于XGBoost-Bin的自动功率曲线极限算法,建立考虑多数据特征的机组健康性能预测模型。提出一种基于XGBoost-Bin的曲线构建算法,获取表征风电机组运行状态的静态最优功率曲线;提出一种改进自动功率曲线极限计算的风电机组健康性能评估方法,以准确划分机组健康性能评估区域,并通过综合分析实际与理论静态最优功率曲线偏差、发电效能等指标评估机组健康性能;提出基于多数据特征广义回归神经网络的风电机组健康性能预测模型,以提升健康性能的预测精度。最后,以内蒙古塞罕坝风电场20台风电机组为例表明,与传统自动功率曲线极限计算方法相比,所提风电机组健康性能评估方法的评估准确度提升了0.1026,所提预测模型能够提升机组健康性能的预测精度,比传统随机森林预测模型R2提升了0.0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机组 XGBoost算法 自动功率极限计算 健康性能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460高强钢简支梁整体稳定极限弯矩计算式研究
2
作者 李生银 刘占科 马张永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23-732,共10页
为揭示《钢结构设计标准》(GB 50017—2017)、《高强钢结构设计标准》(JGJ/T 483—2020)中Q460高强钢梁整体稳定设计方法的差异,提出精确的Q460高强钢梁整体稳定极限弯矩计算式,通过梳理现有文献,提出了钢梁整体稳定极限弯矩的指数形式... 为揭示《钢结构设计标准》(GB 50017—2017)、《高强钢结构设计标准》(JGJ/T 483—2020)中Q460高强钢梁整体稳定设计方法的差异,提出精确的Q460高强钢梁整体稳定极限弯矩计算式,通过梳理现有文献,提出了钢梁整体稳定极限弯矩的指数形式的一般计算式;根据GB 50017—2017的规定,提出了其稳定系数的统一计算式及对应的“稳定系数-正则化长细比”曲线表达式;提出了理想受弯构件的“稳定系数-正则化长细比”曲线表达式。对比了GB 50017—2017和JGJ/T 483—2020的“稳定系数-正则化长细比”曲线,归纳了其特点,并分析了现有钢梁整体稳定的指数形式极限弯矩计算式存在的问题。基于GB 50017—2017的基准弯矩,提出了Q460高强钢梁整体稳定极限弯矩的指数形式计算式,解决了JGJ/T 483—2020无法直接确定正则化长细比的问题,并采用14个双轴对称、单轴对称工字形截面简支梁的试验数据验证了本文建议公式的精度。研究表明,对于Q460/Q460GJ高强钢简支梁整体稳定的极限弯矩,本文建议的指数形式计算式较现行标准GB 50017—2017、JGJ/T 483—2020中的计算式具有更高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460高强钢梁 指数形式极限弯矩计算 正则化长细比 基准弯矩 φb-λn b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合理安全原则的大型互联电网在线传输极限计算 被引量:17
3
作者 丁平 周孝信 +3 位作者 严剑峰 于之虹 施浩波 陈伟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2期1-6,共6页
传统的重复潮流法传输极限计算模型,对所考察时段可能出现的运行方式及需要校核的故障集缺乏明确的规定,使计算结论有较大的不确定性。为弥补该缺陷并保证传输极限值能较好地指导电力生产,提出用合理安全原则改进重复潮流法。据此形成... 传统的重复潮流法传输极限计算模型,对所考察时段可能出现的运行方式及需要校核的故障集缺乏明确的规定,使计算结论有较大的不确定性。为弥补该缺陷并保证传输极限值能较好地指导电力生产,提出用合理安全原则改进重复潮流法。据此形成一种适合于大型互联电网的在线传输极限算法。该算法采用最易失稳的机组调节次序使计算结论有较好的安全性。通过以下措施使计算过程符合大型电网的实际:针对不同的电网状况采用不同的断面功率增长方式;用同时控制多断面功率的潮流调整算法考虑相邻断面功率对被研究断面的影响;用各种安全限制措施约束潮流调整过程;只校核与断面相关的故障。用实际工程算例证明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传输极限计算 合理安全原则 控制多断面功率 机组调节次序 大型互联电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入热影响区的焊接接头极限载荷计算 被引量:5
4
作者 凌堃 王正东 轩福贞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7-21,114,共5页
针对许多结构完整性评定规范焊接接头难以得到准确的极限载荷问题,文中在理想的双材料模型基础上,通过考虑热影响区的影响,建立非匹配焊接接头"三材料"模型,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求解计入热影响区的非匹配焊接接头极限载... 针对许多结构完整性评定规范焊接接头难以得到准确的极限载荷问题,文中在理想的双材料模型基础上,通过考虑热影响区的影响,建立非匹配焊接接头"三材料"模型,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求解计入热影响区的非匹配焊接接头极限载荷值,再由回归分析法得到了非匹配焊接接头极限载荷的回归方程,并分析验证了回归方程的适用性、准确性.结果表明,非匹配焊接接头在相同匹配条件下,热影响区屈服强度决定了接头的极限载荷,该反映非匹配焊接接头力学性能及几何尺寸不均匀的回归方程适合计算非匹配焊接接头的极限载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影响区 “三材料”模型 极限载荷计算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限荷载条件下螺旋桩的螺距设计与承载力计算 被引量:35
5
作者 董天文 梁力 +1 位作者 王明恕 张成金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2031-2034,共4页
螺旋桩基础在工程中有一定应用。但目前对于极限荷载条件下螺旋桩基础的地基破坏模式、桩型设计、单桩和群桩极限承载力的计算,以及合理的螺距(叶片间距)与叶片直径比等问题的研究尚少,有待进一步完善。经分析,螺旋桩的桩型设计核心问... 螺旋桩基础在工程中有一定应用。但目前对于极限荷载条件下螺旋桩基础的地基破坏模式、桩型设计、单桩和群桩极限承载力的计算,以及合理的螺距(叶片间距)与叶片直径比等问题的研究尚少,有待进一步完善。经分析,螺旋桩的桩型设计核心问题是螺距设计,在极限荷载条件下,建立其地基的破坏模式,推导出了螺距(叶片间距)与叶片直径的比例关系,即最小螺距和控制螺距,并得出了不同的螺距情况下的单桩和群桩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通过同群桩基础的静载试验结果对比,桩基础极限承载力估算值与试验结果拟合较好,说明本文提出的螺旋桩地基破坏模式接近于实际破坏情况,其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可用于工程设计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基础 螺旋桩 极限荷载 控制螺距 极限承载力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锈蚀钢纤维力学性能及极限拉伸荷载计算方法 被引量:4
6
作者 高丹盈 陈刚 +1 位作者 M.N.S.HADI 王伟强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36-441,共6页
采用干湿循环法将钢纤维进行加速锈蚀,在分析其表观锈蚀特征的基础上,通过轴向拉伸试验和有限元分析研究了锈蚀程度对其力学性能退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湿循环处理后钢纤维表面出现了较多的锈坑,截面损失和锈坑处应力集中使其力学性能退... 采用干湿循环法将钢纤维进行加速锈蚀,在分析其表观锈蚀特征的基础上,通过轴向拉伸试验和有限元分析研究了锈蚀程度对其力学性能退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湿循环处理后钢纤维表面出现了较多的锈坑,截面损失和锈坑处应力集中使其力学性能退化,而应力集中程度又取决于锈坑深度、宽度和钢纤维直径.建立了考虑锈坑深度、宽度和钢纤维直径影响的锈蚀钢纤维极限拉伸荷载退化模型,经试验验证,该模型也适用于计算锈蚀钢筋的极限拉伸荷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限荷载计算方法 拉伸试验 有限元分析 锈蚀钢纤维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钢管混凝土Y形节点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 被引量:2
7
作者 左金洲 王静峰 +1 位作者 邢文彬 李守继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16-222,共7页
文章研究了支管受拉或受压的圆钢管混凝土Y形节点在各种失效模式下的受力性能和破坏机理,基于不同失效模式下的破坏机理和受力状态,建立了合理的力学计算模型,提出了支管截面形式为圆形或矩(方)形的圆钢管混凝土Y形节点极限承载力计算方... 文章研究了支管受拉或受压的圆钢管混凝土Y形节点在各种失效模式下的受力性能和破坏机理,基于不同失效模式下的破坏机理和受力状态,建立了合理的力学计算模型,提出了支管截面形式为圆形或矩(方)形的圆钢管混凝土Y形节点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并通过试验验证了所提计算方法的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文中所提出的圆钢管混凝土Y形节点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可以用于圆钢管混凝土桁架结构设计和实际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钢管混凝土 Y形节点 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 失效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型极限计算的推广
8
作者 史瑞生 《高校教育管理》 1987年第S1期31-35,共5页
在教学工作中,编写一些新颖的有一定思考价值的练习题和考试题,无疑是教师常要遇到的一个问题。本文就我平时教学中发现的“儿类极限的推广”介绍如下,以供同志们参考。
关键词 极限计算 极限 考试题 练习题 一般形式 教学工作 运算性质 极限 接运 理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函数极限的求法
9
作者 崔宝同 《中国大学教学》 1991年第5期39-40,共2页
文献[1]—[3]等都讨论过形如(1+f(x))<sup>g(x)</sup>的极限。皆是针对具体的极限问题采用“凑”方幂的方法来求出极限。本文试图一般性证明下述:
关键词 函数极限 极限问题 计算极限 一史 一青 意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结构抗火性能研究进展
10
作者 刘泽剑 王玉镯 +1 位作者 徐天贵 巩俊林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76-996,共21页
随着建筑火灾的频繁发生,钢筋混凝土结构发生火灾的情况也日益增多。在火灾中建筑材料的力学性能降低将导致钢筋混凝土结构发生破坏甚至倒塌。前期人们对钢筋混凝土梁、柱和节点的抗火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由于试验条件不同,其耐火极限... 随着建筑火灾的频繁发生,钢筋混凝土结构发生火灾的情况也日益增多。在火灾中建筑材料的力学性能降低将导致钢筋混凝土结构发生破坏甚至倒塌。前期人们对钢筋混凝土梁、柱和节点的抗火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由于试验条件不同,其耐火极限计算公式在不同试验条件下的计算精度较低。因此,文章综述了钢筋混凝土梁、柱、节点和框架抗火性能等方面的研究并进行了梳理,考虑了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荷载比和配筋率等试验参数对耐火极限的影响,回顾了杆系模型、Rankine方法和刚度法等理论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总结了有限元分析和耐火极限计算公式的研究进展。结果表明:钢筋混凝土梁的耐火极限受荷载比、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和配筋率等参数的影响较大,钢筋混凝土柱的耐火极限受荷载比和荷载偏心率等参数的影响较大,钢筋混凝土节点的耐火极限则取决于节点周边钢筋混凝土梁、柱的耐火极限。此外,还收集了129篇文献的试验数据并归纳了荷载比、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和配筋率等试验参数对耐火极限的影响规律,对不同条件的试验结果进行了统一化规制并对其耐火极限进行了参数相关性分析,选取了相关性大于0.1的参数作为影响耐火极限的重要参数。通过机器学习和非线性回归分析方法,提出了钢筋混凝土梁和柱的耐火极限计算公式,其R2分别为0.935和0.895,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表现出较高的准确性,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火设计提供可靠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结构 抗火性能 机器学习 耐火极限计算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田开发中后期加密潜力的计算方法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敬强 邹存友 +2 位作者 普明闯 齐晓成 马古纯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98-501,共4页
研究发现,目前国内井网密度的计算方法只能作为油田开发初期井网密度测算的依据,而不能用于油田开发中后期的加密潜力计算。文中在前苏联学者谢尔卡乔夫建立的采收率与井控面积关系公式的基础上,以加密井增加可采储量的投入与产出情况... 研究发现,目前国内井网密度的计算方法只能作为油田开发初期井网密度测算的依据,而不能用于油田开发中后期的加密潜力计算。文中在前苏联学者谢尔卡乔夫建立的采收率与井控面积关系公式的基础上,以加密井增加可采储量的投入与产出情况为分析对象,结合经济学原理,经过详细理论推导,得到了用于计算油田经济极限井控面积和经济最佳井控面积的关系公式,使加密潜力的评价更加准确,为油田加密调整及潜力测算提供了依据。值得说明的是,推导的公式不仅能够应用于油田开发初期的加密潜力,还能够应用于油田开发中后期的潜力计算,并以大庆外围升平油田的升401块为例进行了实际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开发 加密潜力 经济极限、经济最佳井控面积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面K型圆管节点新的承载力计算公式 被引量:8
12
作者 童乐为 孙建东 陈以一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15-521,共7页
建立了平面K型节点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模型,综合考虑两支管搭接顺序和内隐蔽部分焊缝是否焊接等影响因素,并得到了试验验证,适应性良好.应用该模型,对4类圆管K型节点型式进行了分析计算,通过多元非线性回归,导出K型节点极限承载力新的计... 建立了平面K型节点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模型,综合考虑两支管搭接顺序和内隐蔽部分焊缝是否焊接等影响因素,并得到了试验验证,适应性良好.应用该模型,对4类圆管K型节点型式进行了分析计算,通过多元非线性回归,导出K型节点极限承载力新的计算公式,进而提出承载力设计值建议公式.采用国际管节点数据库中试验数据,与现有国内外规范公式进行比较评价,证明该公式有较高的精度和广泛的适用性,能综合反映影响承载力的诸多因素,公式可同时计算间隙型和搭接K型节点,可计算两腹杆具有不同几何参数以及弦杆有轴力作用的K型节点承载力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型圆管节点 间隙与搭接 内隐蔽焊缝 有限元分析模型 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 非线性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组合结构反力装置的大直径桩基测试技术
13
作者 殷永高 郑诗文 +2 位作者 李梦晨 郑鑫 奚邦禄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49-554,共6页
文章利用自平衡原理,结合静载检测技术提出一种新的桩基检测技术。利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对反力装置进行数值模拟,通过数值模拟探讨反力装置的承载特性,分析根式沉井抗拔承载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地下组合结构反力装置以静载试验的方式... 文章利用自平衡原理,结合静载检测技术提出一种新的桩基检测技术。利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对反力装置进行数值模拟,通过数值模拟探讨反力装置的承载特性,分析根式沉井抗拔承载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地下组合结构反力装置以静载试验的方式实现了大直径桩的承载力检测,提高并有效确保大直径桩承载力检测的准确性。堆载集中地表区域,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便捷性。增加根键布置对于提升沉井抗拔承载力具有显著效果,利用根式沉井作为反力装置提供承载力具有优越性。处在受压状态下的根式沉井的极限抗拔承载力大于非受压状态下根式沉井极限承载力与所施加的荷载之和,其装置起到良好的效果,极大发挥了周围土体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基检测 自平衡 数值分析 极限承载力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箱-混凝土组合梁极限扭矩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滔 舒小娟 沈明燕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3-47,共5页
为对比研究新型钢箱-混凝土组合梁与传统叠合式组合梁的抗扭能力,运用沙堆比拟法原理,不计混凝土与钢箱间的滑移,对钢箱-混凝土组合梁进行了扭转分析,并推导其极限扭矩公式。通过比较钢箱-混凝土组合梁、薄壁钢箱梁、矩形混凝土实心梁... 为对比研究新型钢箱-混凝土组合梁与传统叠合式组合梁的抗扭能力,运用沙堆比拟法原理,不计混凝土与钢箱间的滑移,对钢箱-混凝土组合梁进行了扭转分析,并推导其极限扭矩公式。通过比较钢箱-混凝土组合梁、薄壁钢箱梁、矩形混凝土实心梁的扭转强度,得出可忽略混凝土对钢箱-混凝土组合梁极限扭矩的贡献。计算对比同规格的叠合式组合梁与钢箱-混凝土组合梁的极限扭矩,发现钢箱-混凝土组合梁具有更强的抗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梁 极限扭矩计算理论 沙堆比拟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MD-ConvKELM算法的燃气计量检测系统 被引量:5
15
作者 孙秀卿 杨天龙 +1 位作者 吉恒洲 朱昕姝 《冶金能源》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6-59,共4页
燃气流量计量中存在信号噪声干扰和气流扰动,不能满足冶金、燃气、发电等工业领域精确计量需求。文章设计了一种基于气体流量传感器采集与变分模态分解(VMD)滤波优化预测补偿的燃气流量检测系统。在气体流量传感器采集信号进行变分模态... 燃气流量计量中存在信号噪声干扰和气流扰动,不能满足冶金、燃气、发电等工业领域精确计量需求。文章设计了一种基于气体流量传感器采集与变分模态分解(VMD)滤波优化预测补偿的燃气流量检测系统。在气体流量传感器采集信号进行变分模态分解的滤波处理,并使用卷积计算核极限学习机(ConvKELM)预测模型对数据误差进行预测补偿。实验结果表明,VMD-ConvKELM方法在信号分解和误差预测补偿任务中具有优越的性能,通过对比不同算法的预测精度,结果显示VMD-ConvKELM优化的燃气计量检测能够有效地测量实际流量值,具有较高精度且结果更加稳定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流量 变分模态分解 卷积计算极限学习机 滤波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型组合桥梁负弯矩区接缝抗弯性能试验 被引量:2
16
作者 邓舒文 邵旭东 +1 位作者 晏班夫 邱明红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99-412,共14页
对适用于轻型组合桥梁负弯矩区的T形横向接缝抗弯性能进行试验研究,对负弯矩加载接缝的全过程进行理论分析,对接缝设计参数进行讨论.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荷载的增大,试件的主裂缝出现在连续浇筑的UHPC接缝界面和加载点下方的面板表面,试... 对适用于轻型组合桥梁负弯矩区的T形横向接缝抗弯性能进行试验研究,对负弯矩加载接缝的全过程进行理论分析,对接缝设计参数进行讨论.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荷载的增大,试件的主裂缝出现在连续浇筑的UHPC接缝界面和加载点下方的面板表面,试件中部未发现明显裂纹,UHPC接缝界面的可视初裂强度可以满足实桥设计荷载.对试验梁进行分析,提出接缝最大裂缝宽度、考虑UHPC拉伸刚度效应的设计弯矩和挠度计算公式,获得每阶段承载力的计算式,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通过参数讨论和计算可知,跨度L=20~50 m的轻型组合桥梁T形接缝上部加长长度可以设置为0.1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 UHPC接缝 抗弯性能试验 裂缝宽度计算 挠度计算 极限承载力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质灾害区输电塔架安全分析 被引量:12
17
作者 刘鸣 李永诰 +1 位作者 张厚启 王传生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4-38,共5页
煤矿采空区等地质灾害区的塌陷和地表变形对穿越该地区的输电线路铁塔与基础存在着极大的危害,输电线路设计中应对塌陷和变形估计充足。通过对输电塔进行地表移动下的极限承载力有限元分析,以研究不同工况下杆塔的极限承载力。结果表明... 煤矿采空区等地质灾害区的塌陷和地表变形对穿越该地区的输电线路铁塔与基础存在着极大的危害,输电线路设计中应对塌陷和变形估计充足。通过对输电塔进行地表移动下的极限承载力有限元分析,以研究不同工况下杆塔的极限承载力。结果表明单支座竖向位移(地表不均匀沉降)是一种最危险的状况,在位移荷载较小时塔架即丧失了稳定性,由此针对地质灾害区的线路杆塔结构设计提出建议,并提出了线路规划设计改进措施及地基、基础处理方案,研究结果为我国煤矿采空区等地质灾害区输电线路的安全建设和运行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区 输电塔 地表变形 极限承载力计算 杆塔结构设计 基础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olz定理的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逯文超 《焦作工学院学报》 1999年第5期395-396,共2页
对于某些类型的极限计算问题, 应用大学微积分教科书中介绍的方法计算, 将显得比较赘繁. 本文通过对Stolz 定理的研究, 将给出三个直接的推论并引述其推广的定理, 由此得到几种较为简单的计算方法,
关键词 极限 STOLZ定理 应用 极限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填充墙等效斜压杆模型的钢框架结构连续倒塌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董硕 王来 史奉伟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5-60,共6页
填充墙作为钢框架的主要组成部分,对结构的抗连续倒塌性能有一定的影响,但实际工程设计与研究中没有考虑填充墙的影响。在连续倒塌工况下,分析填充墙在钢框架结构的受力情况,提出填充墙的等效压杆模型的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及简化方法,... 填充墙作为钢框架的主要组成部分,对结构的抗连续倒塌性能有一定的影响,但实际工程设计与研究中没有考虑填充墙的影响。在连续倒塌工况下,分析填充墙在钢框架结构的受力情况,提出填充墙的等效压杆模型的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及简化方法,得到考虑填充墙作用下塑性铰阶段的失效点竖向承载力。通过有限元分析对已简化的模型进行框架连续倒塌分析,验证计算方法的准确性,探讨填充墙对塑性铰的形成发展、极限承载力值的影响。研究表明,填充墙能有效提高结构抗连续倒塌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倒塌 填充墙 拆除构件法 等效斜压杆模型 极限承载力计算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动力总成悬置设计优化软件开发 被引量:3
20
作者 董加加 雷刚 +1 位作者 赖立 陈华良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2015年第8期18-22,37,共6页
论述了悬置系统的一般设计要求,介绍了关于悬置系统的振动隔离理论、坐标系(CS)的定义及坐标变换理论、扭矩轴的定义、极限工况下悬置系统的设计要求和计算理论,并在上述理论基础之上开发了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设计优化软件。通过实际... 论述了悬置系统的一般设计要求,介绍了关于悬置系统的振动隔离理论、坐标系(CS)的定义及坐标变换理论、扭矩轴的定义、极限工况下悬置系统的设计要求和计算理论,并在上述理论基础之上开发了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设计优化软件。通过实际算例验证了该优化软件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 悬置系统 坐标转换 极限工况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