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计算机缓冲区溢出安全问题研究
被引量:1
- 1
-
-
作者
叶红
安东升
-
机构
北京工商大学
总参气象中心
-
出处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2004年第11期37-41,共5页
-
文摘
使用缓冲区溢出和suid程序,已经成为计算机黑客高手们为得到远程root权限而最常使用的方法。本文重点分析了使用缓冲溢出攻击的原理,并提出了对应的防范策略。
-
关键词
缓冲区溢出
溢出攻击
计算机黑客
远程
权限
防范策略
安全问题
重点分析
程序
-
Keywords
buffer overflow
stack
heap
shell code
-
分类号
TP393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TP316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
-
题名内部审计要防范“黑客入侵”
- 2
-
-
作者
吴森艳
-
机构
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
出处
《审计与经济研究》
2000年第4期25-26,共2页
-
文摘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得黑客入侵对很多企业而言是一潜在威胁 ,也使系统安全日益受到重视。为有效防范系统入侵 ,内部审计人员应参与内部控制系统的创建与完善过程。内部审计功能的扩展对内部审计人员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同时强调了专家协助的必要性。在由内部审计人员、管理者以及外部专家共同参与内部控制系统创建的过程中 ,为确保内部审计独立性不受损害 ,可尝试将内部审计的作用与职责分离 ,保证内部控制系统的有效性仍是管理者的责任。
-
关键词
计算机黑客
内部控制系统
内部审计
-
Keywords
computer hacking
internal control structure
internal audit
responsibility for the internal control structure
-
分类号
F239.45
[经济管理—会计学]
F239.1
[经济管理—会计学]
-
-
题名浅议“恶意软件”的法律规制
- 3
-
-
作者
王志强
-
机构
天津商学院法政学院
-
出处
《信息网络安全》
2007年第3期17-19,共3页
-
文摘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逐渐成为一个以高科技为特征的高风险空间,相应地,网络安全也日益成为一个与现实社会的安全相并列的话题。当前,在影响网络安全的因素中,除了我们所熟知的计算机黑客、计算机病毒以外,“恶意软件”也开始凸显,与黑客、病毒一起被列为当今网络社会的三大公害。为了抵御“恶意软件”的侵害,自2006年9月份开始,中国反流氓软件联盟这一民间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的控告与“恶意软件”有关的组织的诉讼活动,一些知名软件生产、供应商和网络运营商也被网民或有关组织列入需要加以抵制的“黑名单”,而开发、生产杀毒软件的厂商也将矛头直指“恶意软件”。但尽管如此,“恶意软件”似乎并没有销声匿迹的征兆。从目前我国的社会舆论来看,对通过法律手段治理“恶意软件”的呼声相对较高。那么,应如何认识对“恶意软件”的法律规制问题呢?
-
关键词
恶意软件
法律规制
计算机黑客
计算机病毒
网络安全
民间组织
软件生产
网络运营商
-
分类号
D920.4
[政治法律—法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