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计算机辅助设计在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矫形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
作者 李景欣 瞿东滨 +3 位作者 王博亮 蔡明 罗吉伟 金大地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19-623,共5页
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设计在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矫形术手术方案制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5例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患者在手术前后进行胸腰椎CT扫描,获得的数据导入Mimics10.01软件进行三维重建。手术前在重建模型上模拟经椎弓根椎体... 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设计在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矫形术手术方案制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5例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患者在手术前后进行胸腰椎CT扫描,获得的数据导入Mimics10.01软件进行三维重建。手术前在重建模型上模拟经椎弓根椎体截骨术进行虚拟截骨、预测矫形效果,并测算截骨椎体所需截骨角度及相应在椎板及椎体后缘的截骨宽度。手术后在预测模型及术后重建模型上分别测量全脊柱后凸角,颈7椎体中心点与骶骨后上角的水平距离,截骨节段相邻上下椎体棘突间及双侧横突间距离等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5例手术前后均顺利完成三维建模。术前模拟截骨测算出截骨椎体所需截骨角度、椎板截骨宽度和椎体后缘截骨宽度的值分别为(26.34±3.16)°(23.30~30.11°)、(27.71±1.22)mm(26.53~29.15mm)和(14.45±1.62)mm(12.17~16.62mm),在虚拟截骨模型上及术后重建模型上测得的比较指标相近。结论:应用计算机对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截骨矫正手术进行仿真模拟设计的方法具有可行性,能比较直观、精确反映矫形效果,可为制定手术方案提供较科学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骨科 手术模拟 强直性脊柱炎 后凸畸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辅助手术在脊柱外科的应用现状 被引量:2
2
作者 谭平先 李健 高梁斌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0期633-635,共3页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手术 脊柱外科 计算机辅助骨科手术 SURGERY 20世纪90年代 图像三维重建 空间定位技术 计算机技术 成像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骨折闭合复位的计算机辅助导航方法 被引量:1
3
作者 李长瑞 蔡向东 +3 位作者 周志勇 王磊 胡冀苏 戴亚康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211-215,共5页
针对目前骨折闭合复位存在的操作难、精度低和辐射大等问题,基于术前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图像和电磁定位技术提出了一种计算机辅助的骨折闭合复位导航方法。首先,对CT图像中的骨骼区域分割建模获取健侧骨、断骨近心端和远心端的3D模... 针对目前骨折闭合复位存在的操作难、精度低和辐射大等问题,基于术前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图像和电磁定位技术提出了一种计算机辅助的骨折闭合复位导航方法。首先,对CT图像中的骨骼区域分割建模获取健侧骨、断骨近心端和远心端的3D模型,并使用迭代最近点(ICP)方法将断骨近心端模型与健侧骨镜像模型进行配准;其次,使用奇异值分解(SVD)方法统一磁定位空间和图像空间坐标系;最后,通过与断骨模型刚性连接的磁定位传感器实时追踪断骨模型的位姿信息,从而实现虚拟断骨模型和真实断骨模型的同步移动。模型骨反向模拟复位实验表明,使用本方法复位后的角度误差90分位数为1.14°,最大2.32°;距离误差90分位数为5.12 mm,最大7.45 mm。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减少辐射暴露和简化复位操作的同时有较好的复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复位 电磁定位 奇异值分解 迭代最近点 坐标系标定 计算机辅助骨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与C型臂辅助遥控型脊柱微创手术机器人系统打孔可靠性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张鹤 王洪伟 +2 位作者 韩建达 赵忆文 周跃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1314-1317,共4页
目的利用术前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CT)和术中C型臂X线机辅助遥控型脊柱微创手术机器人系统进行牛脊骨标本打孔,评价该系统的精确性。探讨实验前CT、术中C型臂系统辅助遥控型脊柱手术机器人系统打孔的可行性。方法遥控型脊柱微... 目的利用术前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CT)和术中C型臂X线机辅助遥控型脊柱微创手术机器人系统进行牛脊骨标本打孔,评价该系统的精确性。探讨实验前CT、术中C型臂系统辅助遥控型脊柱手术机器人系统打孔的可行性。方法遥控型脊柱微创手术机器人系统由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与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骨科合作研发,可进行遥控打孔。由于该系统目前尚不能与虚拟手术系统或导航系统结合,因此本实验中预先在牛脊骨标本棘突置入克氏针作为标志物,然后进行CT摄影并以此为依据进行术前计划。根据C型臂X线机影像调整手术机器人系统前端夹持气钻位置,当C型臂X线机影像显示该气钻位置与椎弓根理想置钉位置重合时,遥控机器人系统进行打孔操作。之后再次拍摄CT并评估该系统精确性。结果遥控脊柱微创手术机器人系统进行打孔操作,可避免打孔过程中X射线对医师的损伤,该系统平均打孔时间为330(280~378)s/孔,平均X线透视次数为6(5~8)次。打孔数据与计划角度差值无统计学差异(P=0.209)。该系统存在一定的学习曲线,熟悉该系统后,应用此方法角度偏差能控制在4°之内。结论脊柱微创手术机器人系统打孔精确,利用实验前CT扫描结果进行实验前计划,根据该计划辅以C型臂系统遥控脊柱微创手术机器人系统进行打孔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骨科手术 机器人 微创脊柱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URF的改进FLANN匹配算法 被引量:12
5
作者 张志敏 李彬 +1 位作者 田联房 丁焕文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41-948,共8页
在计算机辅助骨科手术系统中应用增强现实技术能帮助医生准确地定位患者的病灶部位,而视频图像的目标跟踪匹配是实现增强现实的关键技术。针对视频图像匹配中SURF(speed up robust features)特征点性能和匹配效率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改... 在计算机辅助骨科手术系统中应用增强现实技术能帮助医生准确地定位患者的病灶部位,而视频图像的目标跟踪匹配是实现增强现实的关键技术。针对视频图像匹配中SURF(speed up robust features)特征点性能和匹配效率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基于SURF特征点的FLANN(fast library for approximate nearest neighbors)匹配算法。提取SURF关键特征点,改进其描述符算子,使用改进的FLANN算法进行特征点匹配。通过实验分析比较改进与未改进算法的性能,结果表明该方法的稳定性及快速性较好,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现实技术 计算机辅助骨科手术 加速鲁棒特征 改进的快速最近邻匹配算法 三维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言
6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59-559,共1页
关键词 surgery 计算机辅助外科手术 计算机辅助骨科手术 机器人系统 椎弓根螺钉 导言 胫骨高位截骨 髋置换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