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计算机辅助外科手术中被动多眼定位方法 被引量:2
1
作者 孙九爱 庄天戈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76-78,共3页
多眼定位方法利用多个摄像机之间 ,多个目标特征点之间的冗余信息来提高目标的定位精度 .利用手术区域的特殊标记作为标准参考点建立世界坐标系 ,有效地简化了繁琐的摄像机标定过程 .仿真和实验结果吻合 ,实测精度优于 1 mm.该方法不仅... 多眼定位方法利用多个摄像机之间 ,多个目标特征点之间的冗余信息来提高目标的定位精度 .利用手术区域的特殊标记作为标准参考点建立世界坐标系 ,有效地简化了繁琐的摄像机标定过程 .仿真和实验结果吻合 ,实测精度优于 1 mm.该方法不仅对精确、灵活、可靠地执行计算机辅助医学干预具有重要的作用 ,而且对放射治疗、工业机器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外科手术 被动多眼定位方法 定位器 坐标系 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颌面计算机辅助外科手术概述及其设计方法 被引量:2
2
作者 白石柱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02-606,共5页
2.4移动 设计方法中的移动与三维视图中的移动是截然不同的:三维视图中的移动只是观察者的视角发生了变化,模型在三维空间中的位置与方向并没有改变;而设计方法中的移动指的是整个三维模型绝对坐标值的改变,也就是模型在三维空间中的... 2.4移动 设计方法中的移动与三维视图中的移动是截然不同的:三维视图中的移动只是观察者的视角发生了变化,模型在三维空间中的位置与方向并没有改变;而设计方法中的移动指的是整个三维模型绝对坐标值的改变,也就是模型在三维空间中的位置都发生了绝对的改变。移动包括平移与旋转,可以单纯用鼠标进行较粗略的操作(图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外科手术 设计方法 颅颌面 三维空间 三维模型 坐标值 视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辅助在关节镜手术诊疗中的应用进展
3
作者 吴根全 孙鸿坤 伍克州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02-406,共5页
关节镜是一种临床常用的微创检查和治疗方法,但其视野易受关节内组织遮挡,常需要配合其他影像检查应用。随着医疗设备及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基于计算机辅助的手术方式在普外科、骨科等的应用已相对成熟,能在术中提供精确的导... 关节镜是一种临床常用的微创检查和治疗方法,但其视野易受关节内组织遮挡,常需要配合其他影像检查应用。随着医疗设备及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基于计算机辅助的手术方式在普外科、骨科等的应用已相对成熟,能在术中提供精确的导航。因此,基于计算机辅助的手术方式在关节镜外科手术中的应用逐渐受到重视。本研究对计算机辅助骨科手术的原理和技术进行分析,从术前成像、术中导航、机械臂操作等方面分析计算机辅助关节镜手术的诊疗应用进展以及技术可行性,发掘其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讨论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升我国关节镜手术诊疗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手术 计算机辅助 手术导航系统 关节镜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在小儿巨大肝间叶性错构瘤诊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6
4
作者 吴萤 周显军 +7 位作者 孙兆旭 魏宾 张刚 郝希伟 朱呈瞻 董蒨 张虹 姜忠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6年第4期379-382,388,共5页
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海信CAS)在小儿巨大肝间叶性错构瘤(HMH)诊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自2010年9月至2015年10月,我们收治5例HMH患儿,术前均行上腹部增强CT检查,3例(2013年7月至2015年10月)应用海信CAS对患儿CT资料行三维重建及... 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海信CAS)在小儿巨大肝间叶性错构瘤(HMH)诊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自2010年9月至2015年10月,我们收治5例HMH患儿,术前均行上腹部增强CT检查,3例(2013年7月至2015年10月)应用海信CAS对患儿CT资料行三维重建及模拟肝切除,制定手术计划,术中实施精准肝切除术。结果 2例(2010年9月至2013年5月)根据术前CT检查分别实施肝右叶切除术及肝左叶切除术。3例(2013年7月至2015年10月)应用海信CAS系统成功进行肝脏及肿瘤的三维重建,并进行模拟肝切除,根据术前制定的手术计划分别成功实施:肝Ⅱ、Ⅲ、Ⅴ、Ⅷ部分及Ⅳ全部切除术,肝Ⅴ段切除术,右半肝切除术。术后恢复好,病理检查证实为HMH。随访3个月至5年未见并发症及复发。结论 HMH影像学检查与肝囊肿相似,易误诊。海信CAS能清晰、直观显示HMH的位置、形态及其与肝内管道系统的关系,其术前规划功能利于术者制定最佳手术方案,实施个体化精准肝脏肿瘤切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手术 计算机辅助 成像 三维 肝肿瘤 错构瘤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人辅助根治性膀胱切除+原位新膀胱手术的麻醉管理 被引量:10
5
作者 丁玲玲 张宏 +7 位作者 米卫东 刘靖 金朝海 袁维秀 刘毅 倪丽亚 薄禄龙 邓小明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19-822,共4页
目的:总结机器人辅助根治性膀胱切除+原位新膀胱手术的麻醉方法和术中管理.方法:2012年3月美国南加州大学的Gill医生来华演示机器人辅助根治性膀胱切除+原位新膀胱手术,其中3例在上海长海医院完成,7例在北京解放军总医院完成.10例... 目的:总结机器人辅助根治性膀胱切除+原位新膀胱手术的麻醉方法和术中管理.方法:2012年3月美国南加州大学的Gill医生来华演示机器人辅助根治性膀胱切除+原位新膀胱手术,其中3例在上海长海医院完成,7例在北京解放军总医院完成.10例患者男8例,女2例,年龄38~71岁,体重57~82 kg,ASA分级Ⅰ~Ⅲ级.术前均诊断为膀胱癌,拟施机器人辅助根治性膀胱切除+扩大淋巴清扫+原位新膀胱手术.所有患者未见明显心、肺、肝、肾功能异常.麻醉诱导:除1例术前评估为困难气道外,其余9例采用快诱导气管插管.芬太尼3 μg/kg静脉小壶注入,静脉推注咪达唑仑0.04 mg/kg、丙泊酚1~2 mg /kg,患者入睡后给予罗库溴胺0.6 mg/kg.困难气道患者给与咪达唑仑1 mg、芬太尼0.1 mg、丁卡因50 mg气道表面麻醉后气管插管,之后给予异丙酚及罗库溴铵.连接Ohmeda麻醉机机械通气,吸入空气与氧气体积比1:2混合气体,流量2 L/min,潮气量为6~12 mL/kg,呼吸频率为10~20 次/min,力图维持气道峰压<35 mmHg(1 mmHg=0.133 kPa),PETCO2 (呼气末CO2分压)<45 mmHg.麻醉维持:持续吸入0.6 MAC(最低肺泡有效浓度minimum alveolar concentration)七氟醚、静脉泵注丙泊酚2~4 mg/(kg·h)和瑞芬太尼0.1~0.3 μg/(kg·min),维持BIS值在40~60,术中间断按需静脉注射罗库溴铵0.2 mg/kg.手术体位为60°Trendelenburg(特伦德伦伯格卧位,头低、脚高+截石位)体位,双腿外展支起呈截石位.机器人系统位于两腿之间,支臂置于患者腹部上方.监测记录呼吸参数、血流动力学指标,并记录动脉血气分析数据、苏醒时间、出入量及术中并发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失血量(342.9±303.4) mL;与气管插管后比较头低足高位及气腹后气道峰压升高;呼气末CO2增高;平均动脉压升高、中心静脉压升高;pH降低;2例患者气腹后15 min,呼气末CO2分压超过50 mmHg,动脉血气PaCO2高于60 mmHg,调整呼吸参数过度通气无改善,降低气腹压力小于15 mmHg后得以改善;5例发生呼吸性酸中毒;2例患者发生代谢性酸中毒,需给予碳酸氢钠后纠正;2例患者术中血钾超过5.5 mmol/L,给与葡萄糖酸钙和胰岛素处理改善;5例患者发生多发皮下气肿,其中1例多局限于胸腹部,1例从面部到脚均有明显握雪感,同时伴发高碳酸血症和体温下降;2例患者下肢小腿肿胀;1例不全肠梗阻行空肠减压术;苏醒时间为(94.2±35.6) min(40~150 min).结论:机器人辅助根治性膀胱切除+原位新膀胱手术为临床新开展的手术,由于庞大的机器、长时间气腹和过度的头低位,易发生酸碱失衡和离子紊乱,给麻醉管理增加了难度与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膀胱切除术 外科手术 计算机辅助 机器人 病人体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导航技术辅助无牙颌种植精度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陶宝鑫 蓝耕良 +3 位作者 黄伟 王凤 沈意涵 吴轶群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353-1360,共8页
目的·针对动态导航技术辅助无牙颌种植的种植体植入精度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2月至2022年1月期间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第二门诊部接受动态导航辅助种植修复的9例无牙颌患者,其中男性8例、女... 目的·针对动态导航技术辅助无牙颌种植的种植体植入精度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2月至2022年1月期间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第二门诊部接受动态导航辅助种植修复的9例无牙颌患者,其中男性8例、女性1例,包括5例无牙下颌及4例无牙上颌患者,年龄(48.78±15.25)岁;共计57枚种植体,其中动态导航下植入种植体56枚,自由手植入1枚。将术前规划的种植路径与术后实际种植体的锥形束CT数据融合,测量和记录种植规划路径和实际种植体之间的三维入口偏差、出口偏差和角度偏差。根据种植体植入颌位,将种植体分为上颌组和下颌组;根据种植体植入位置(以中线划分),将种植体分为左侧组和右侧组;根据种植体植入位置(前牙区或后牙区),将种植体分为前牙区组和后牙区组。采用近似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分析各组之间种植体精度的差异。结果·56枚动态导航下植入的种植体三维入口偏差的中位数(下四分位数,上四分位数)为1.06(0.54,1.54)mm,出口偏差为1.11(0.51,1.56)mm,角度偏差为3.33°(1.77°,4.52°)。上颌组和下颌组的种植体的入口偏差、出口偏差及角度偏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侧组和右侧组的种植体的入口偏差、出口偏差及角度偏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牙区组和后牙区组的种植体的入口偏差及出口偏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前牙区组与后牙区组角度偏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结论·动态导航系统辅助种植体植入可以在无牙颌患者中获得良好的植入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种植体 牙修复体 无牙颌 计算机辅助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外科技术在上颌骨缺损重建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7
作者 章文博 于尧 +5 位作者 王洋 刘筱菁 毛驰 郭传瑸 俞光岩 彭歆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5,共5页
上颌骨是面中份结构的基石,毗邻口腔、鼻腔、上颌窦及眼眶,参与上颌-眶-颧骨复合体等重要的面中份结构的组成。由于肿瘤、外伤或先天性畸形造成的上颌骨缺损,不仅严重影响患者外形,而且直接导致患者的语音、咀嚼、吞咽等生理功能障碍,... 上颌骨是面中份结构的基石,毗邻口腔、鼻腔、上颌窦及眼眶,参与上颌-眶-颧骨复合体等重要的面中份结构的组成。由于肿瘤、外伤或先天性畸形造成的上颌骨缺损,不仅严重影响患者外形,而且直接导致患者的语音、咀嚼、吞咽等生理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由于上颌骨及面中份解剖结构的复杂性,使得上颌骨缺损的修复与重建一直是临床医生面临的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骨缺损 修复外科手术 外科手术 计算机辅助 口腔外科手术 外科皮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型卷积神经网络学习的前列腺癌影像重建模型在手术导航中的应用 被引量:6
8
作者 颜野 夏海缀 +8 位作者 李旭升 何为 朱学华 张智荧 肖春雷 刘余庆 黄华 何良华 卢剑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96-601,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U型卷积神经网络(U-shaped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U-net)建立的前列腺磁共振图像自动化分割和重建3D模型对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进行术中认知导航的效果。方法:应用含有人工注释的共 5 000 张前列腺癌磁共振影像... 目的:探讨基于U型卷积神经网络(U-shaped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U-net)建立的前列腺磁共振图像自动化分割和重建3D模型对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进行术中认知导航的效果。方法:应用含有人工注释的共 5 000 张前列腺癌磁共振影像训练集,训练U-net,构建了一套以临床需求为导向,稳定高效的全卷积神经网络算法模型,对前列腺磁共振图像进行区域化、多结构和精细自动化分割,并将分割数据使用医学影像处理交互平台(Medical Image Interaction Tool Kit,MITK)自动重建,以STL格式输出建模信息,应用平板电脑在术中展示前列腺模型,进行认知导航。结果:基于201例前列腺癌患者的磁共振图像训练样本,在经典U-net基础上通过适应性改良,建立了一套结构简单、性能优秀的U-net,可以实现对前列腺、肿瘤、精囊腺、直肠等重要结构的单独分割,并进行三维可视化,直观地显示手术关键部位的结构关系和肿瘤侵犯程度。术中通过平板电脑同步展示3D模型,成功进行认知导航。结论:通过改良的U-net可以自动化完成前列腺磁共振图像的结构化分割,通过重建局部解剖部位的3D模型用于术中认知融合导航,可以达到肿瘤可视化、降低手术切缘阳性率、提高手术效果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积神经网络 前列腺肿瘤 成像 三维 外科手术 计算机辅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MRI图像融合界面导航辅助三叉神经半月节穿刺的临床对照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王晶 翟新利 +1 位作者 贺洋 刘筱菁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12-617,共6页
目的:在CT/MRI图像配准和融合基础上,建立卵圆孔与半月神经节共存的三叉神经半月神经节射频温控热凝术导航手术界面,实现半月神经节与穿刺针关系的可视化,对比观察该方法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20例三叉神经痛患者的颅颌面区MRI和CT数... 目的:在CT/MRI图像配准和融合基础上,建立卵圆孔与半月神经节共存的三叉神经半月神经节射频温控热凝术导航手术界面,实现半月神经节与穿刺针关系的可视化,对比观察该方法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20例三叉神经痛患者的颅颌面区MRI和CT数据导入BrainLAB-iPlan导航设计系统,进行CT/MRI图像融合,建立卵圆孔与半月神经节共存的三维手术界面,设计以半月神经节为穿刺目标的个性化穿刺路径,行导航辅助半月神经节穿刺及温控射频热凝术。观察该组患者(融合导航组)治疗效果,并与既往采用CT引导下治疗的20例患者(CT组)进行对比。结果:融合导航组中,术前评估为疑难病例的3例患者治疗结果为未形成毁损或毁损范围不足,其余17例除2例因术中出血更改治疗方案外,均未出现上述结果。两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均达到95%以上。结论:CT/MRI图像融合界面能够规划以半月节为目标的个性化穿刺路径,实现临床操作中以半月节为治疗靶位的目的。规划的路径能否到达半月神经节这一指标能够甄别出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温控热凝术治疗中的疑难病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电凝术 外科手术 计算机辅助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三维重建技术联合术中B超导航在儿童解剖性肝切除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金桥 陈文娟 +4 位作者 尹强 彭宇明 张杰 彭颖慧 袁文芳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10期930-934,共5页
目的探讨数字化三维重建技术联合术中B超导航在儿童解剖性肝切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术前薄层增强CT扫描,对41例肝脏肿瘤患者(观察组)进行数字化三维重建,精确评估肿瘤累及肝叶或肝段与门静脉、肝静脉的毗邻关系,联合术中B超引... 目的探讨数字化三维重建技术联合术中B超导航在儿童解剖性肝切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术前薄层增强CT扫描,对41例肝脏肿瘤患者(观察组)进行数字化三维重建,精确评估肿瘤累及肝叶或肝段与门静脉、肝静脉的毗邻关系,联合术中B超引导肝静脉平面和二级、三级Glisson蒂走行,行解剖性肝切除手术。并与同期22例行传统肝切除手术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术前数字化三维重建图像显示,肝血管位置与术中B超检测结果一致,三维立体图像联合B超在肝脏表面引导静脉走行,能够精确把控切除平面。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减少(t=2.207,P=0.0311),术后肝脏功能的恢复快(t=2.347,P=0.024),住院时间短(t=2.483,P=0.0158),并发症发生率低(χ^(2)=7.178,P=0.0074),手术时间相对延长(t=3.781,P=0.004)。结论数字化三维重建技术能做到术前精准评估;结合术中B超导航,可减少儿童解剖性肝切除手术中的出血量,使手术更加安全、精准、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外科 外科手术 计算机辅助 超声检查 肝切除术/方法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人时代中央型肾肿瘤的手术治疗策略 被引量:4
11
作者 周利群 徐纯如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87-591,共5页
中央型肾肿瘤(central located renal tumor,CLRT)包括完全内生性肾肿瘤和肾门型肾肿瘤,通常指术前影像学提示肿瘤主体位于肾深层髓质或位于肾门部位并与主要肾脏血管相接触的特殊肾肿瘤类型[1],这一类肾肿瘤通常不突出于肾脏表面,难以... 中央型肾肿瘤(central located renal tumor,CLRT)包括完全内生性肾肿瘤和肾门型肾肿瘤,通常指术前影像学提示肿瘤主体位于肾深层髓质或位于肾门部位并与主要肾脏血管相接触的特殊肾肿瘤类型[1],这一类肾肿瘤通常不突出于肾脏表面,难以在术中通过肉眼直接识别及定位,进而会大大增加保留肾单位手术(nephron-sparing surgery,NSS)[如肾部分切除术(partial nephrectomy,PN)]的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肾切除术 外科手术 计算机辅助 机器人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眼定位器中摄像机的规划 被引量:3
12
作者 孙九爱 庄天戈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1461-1463,1470,共4页
计算机辅助外科手术中采用多眼定位器可以提高手术器械的空间位置的测量精度 .为获得高精度的空间位置测量为目的 ,从三维场景重建的精度计算出发 ,采用遗传算法对多摄像机的位置进行优化处理 .模拟结果显示 ,用这种方法进行多摄像机的... 计算机辅助外科手术中采用多眼定位器可以提高手术器械的空间位置的测量精度 .为获得高精度的空间位置测量为目的 ,从三维场景重建的精度计算出发 ,采用遗传算法对多摄像机的位置进行优化处理 .模拟结果显示 ,用这种方法进行多摄像机的位置规划 ,可以提高系统的定位精度 ,定量地给出摄像机的最佳位置分布情况及其相应的定位精度 .组合优化方法对多摄像机规划问题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鲁棒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外科手术 摄像机 多眼定位器 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斜坡枢椎角评价上颈椎畸形患者术中脊髓压迫解除情况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安岩 田伟 +2 位作者 曾成 李加宁 刘亚军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15-217,共3页
目的:测量上颈椎畸形患者计算机辅助后路手术复位固定前后的斜坡枢椎角(clivus-axial angle,CAA)和延髓脊髓角(cervico-medullary angle,CMA),以探讨其相关性。方法:对25例症状上颈椎畸形患者术中C型臂透视影像及手术前后颈椎磁共振成像... 目的:测量上颈椎畸形患者计算机辅助后路手术复位固定前后的斜坡枢椎角(clivus-axial angle,CAA)和延髓脊髓角(cervico-medullary angle,CMA),以探讨其相关性。方法:对25例症状上颈椎畸形患者术中C型臂透视影像及手术前后颈椎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图像进行测量,评价手术前后CAA与CMA的相关性。斜坡平面与枢椎椎体后缘两直线之间的夹角为CAA,上颈髓腹侧与延髓腹侧两直线之间的夹角为CMA,测量工作由2位高年资脊柱外科医师在双盲条件下分别进行,取均值作为测量结果,并对定量数据采用Wilcoxon符号秩检验。结果:术中C型臂与手术前后MRI所测得的CAA结果具有等效性,计算机辅助后路手术复位前CAA及CMA水平均显著低于复位后(P<0.001),随着CAA角度的改善,CMA也恢复到正常水平。对术中复位前后测得的CAA与手术前后MRI测得的CMA进行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后表明,CAA与CMA在复位前(等级相关系数为0.902,P<0.001)及复位后(等级相关系数为0.921,P<0.001)均具有良好的相关性。结论:上颈椎畸形患者手术复位前后CAA与CMA均具有良好相关性,可在C型臂+即时三维导航系统辅助下在术中测定CAA以代替无法在术中测定的CMA,这对术中脊髓受压及复位情况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脊柱弯曲 减压术 外科 外科手术 计算机辅助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介入放射学研究的现状与进展 被引量:5
14
作者 刘建民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484-485,共2页
关键词 脑血管障碍 放射学 介入性 外科手术 计算机辅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言
15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59-559,共1页
关键词 surgery 计算机辅助外科手术 计算机辅助骨科手术 机器人系统 椎弓根螺钉 导言 胫骨高位截骨 髋置换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像引导肝脏肿瘤热消融治疗技术临床规范化应用专家共识 被引量:18
16
作者 郑加生 范卫君 +3 位作者 胡凯文 韩玥 陆骊工 袁春旺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7年第10期1864-1869,共6页
肝脏肿瘤热消融是指通过热效应原位灭活肝脏肿瘤的局部治疗方法,包括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微波消融(microwave ablation,MWA)、冷冻消融(cryoablation,Cryo-A)、激光消融(laser ablation,LA)、超声消融(ult... 肝脏肿瘤热消融是指通过热效应原位灭活肝脏肿瘤的局部治疗方法,包括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微波消融(microwave ablation,MWA)、冷冻消融(cryoablation,Cryo-A)、激光消融(laser ablation,LA)、超声消融(ultrasound ablation,UA)等。多在影像引导下经皮穿刺实施,具有操作简便、微创、精准、疗效确切等优点,也可在腹腔镜下或开放术中完成,临床应用日益广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导管消融术 外科手术 计算机辅助 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部分切除术前CT三维可视化评估标准的初步探究 被引量:14
17
作者 李新飞 彭意吉 +15 位作者 余霄腾 熊盛炜 程嗣达 丁光璞 杨昆霖 唐琦 米悦 吴静云 张鹏 谢家馨 郝瀚 王鹤 邱建星 杨建 李学松 周利群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13-622,共10页
目的:探索并构建肾肿瘤行肾部分切除术的CT三维可视化术前评估系统及其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因肾肿瘤行肾部分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做初步探究,同时收集我国16家临床中心因肾肿瘤行肾部分切除术患者的同... 目的:探索并构建肾肿瘤行肾部分切除术的CT三维可视化术前评估系统及其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因肾肿瘤行肾部分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做初步探究,同时收集我国16家临床中心因肾肿瘤行肾部分切除术患者的同质化标准数据,应用CT三维可视化系统(IPS系统,Yorktal)评估肿瘤解剖结构、血供等信息,通过归纳和总结构建评估系统,完成虚拟手术设计及术中辅助导航,指导临床手术。结果:基于泌尿系增强CT建立三维可视化图像,评分系统纳入肿瘤最长径和体积、肿瘤侵入实质内体积占比、肿瘤侵入实质最大深度、肿瘤与肾实质接触面积、肿瘤肾实质接触面平整度、肿瘤所在肾脏分段位置、肾血管变异情况及肾周脂肪。肿瘤平均二维直径为(2.78±1.43)cm,平均三维最大径为(3.09±1.35)cm,术后病理平均大小(3.01±1.38)cm。三维重建肿瘤最大径与术中肾动脉阻断时间延长、术中出血量显著相关(r=0.502,P=0.020;r=0.403,P=0.046)。三维重建及病理肿瘤体积分别为(25.7±48.4)cm3、(33.0±36.4)cm3(P=0.229),三维重建肿瘤体积与术中出血量显著相关(r=0.660,P<0.001),肿瘤侵入肾实质内体积占比与术中肾动脉阻断时间延长、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显著相关(r=0.410,P=0.041;r=0.587,P=0.005)。肿瘤与肾实质接触面积及是否存在血管变异与围手术期指标及术后并发症未见相关性。完成术前评估的同时,重建后的三维影像可在Touch Viewer系统上进行缩放、旋转、组合显示、颜色调整、透明化、长度体积自动测量及模拟裁切等操作,满足术前虚拟手术规划及术中辅助导航的要求。结论:三维图像可提供更加直观的解剖结构,清晰显示肿瘤解剖参数及血供、脂肪等信息,CT三维重建肾肿瘤评价系统可帮助预测肾部分切除术手术难度、围术期并发症等。重建的三维可视化图像导入指定程序或机器人操作系统即可完成虚拟手术及术中辅助导航,帮助手术医师更好地把握手术过程。评分系统所包含的指标及各项指标的分值权重需要通过多中心大样本的研究来证实及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肾切除术 外科手术 计算机辅助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成像 三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航引导下经支气管肺结节介入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被引量:9
18
作者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老年肿瘤防治专家委员会 胡毅 +8 位作者 李晓燕 公茂伟 李金凤 李蒙 欧阳海峰 王峰 张冀松 张蕾 周云芝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993-999,共7页
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以及低剂量螺旋CT(LDCT)筛查的普及,肺结节的检出率越来越高,并逐渐成为常见病、多发病,肺结节的诊断与治疗也成为临床面临的难题。各种导航技术引导下的经支气管肺结节诊断与治疗技术的兴起,为肺结节的... 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以及低剂量螺旋CT(LDCT)筛查的普及,肺结节的检出率越来越高,并逐渐成为常见病、多发病,肺结节的诊断与治疗也成为临床面临的难题。各种导航技术引导下的经支气管肺结节诊断与治疗技术的兴起,为肺结节的微创诊断及治疗提供了可能,且在国内外均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为了更规范地推进导航气管镜技术在中国的发展,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老年肿瘤防治专家委员会组织国内在该领域经验丰富的专家,共同商定并撰写了《导航引导下经支气管肺结节介入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该共识包括导航气管镜技术的分类及代表设备、手术室建设、操作流程及麻醉管理等四个部分,以期为相关临床工作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节 支气管镜检查 外科手术 计算机辅助 最小侵入性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像学引导胰腺癌不可逆电穿孔消融治疗专家共识2018版 被引量:2
19
作者 魏颖恬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99-302,共4页
1 概述当前胰腺癌已成为欧美等发达国家引起肿瘤患者死亡的第三大原因[1],在我国胰腺癌的病死率不断攀升,2017年11月中国癌症中心统计数据显示,胰腺癌已成为我国男性癌症患者死亡的第六大原因,女性癌症患者死亡的第七大原因。胰腺癌治... 1 概述当前胰腺癌已成为欧美等发达国家引起肿瘤患者死亡的第三大原因[1],在我国胰腺癌的病死率不断攀升,2017年11月中国癌症中心统计数据显示,胰腺癌已成为我国男性癌症患者死亡的第六大原因,女性癌症患者死亡的第七大原因。胰腺癌治疗困难的因素有:(1)胰腺癌侵袭性强、发展速度快,早期症状隐匿,患者就诊时多已发生转移,失去根治性手术切除机会;(2)胰腺癌生长初期即可包绕肠系膜上动、静脉及腹腔干动脉等重要血管结构,即使没有发生转移,30%~40%的患者在确诊时已无法进行根治性切除[1-3];(3)仅5%~12%的患者能够接受手术切除治疗[2],但因手术创伤大、并发症多,患者难以接受,且由于肿瘤呈浸润性生长,手术难以完全切除,术后易复发,患者生存期并没有得到明显延长;(4)单纯化疗疗效不满意,以往对于无法手术切除的胰腺癌治疗多采用以吉西他滨结合白蛋白紫杉醇化疗方案,近年来,临床上逐渐采用FOLFIRINOX方案对胰腺癌进行治疗,虽然效果较前有所提高,但疗效仍不显著;(5)对于常用的放疗手段如适形调强放疗和射波刀等,虽然相对于传统放疗存在明显治疗优势,但对于胰腺癌的控制仍不理想[4];(6)125 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胰腺癌在临床上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有时也伴随胰漏、出血及放射性肠炎等并发症;(7)射频消融、微波消融、氩氦刀等基于温度的物理消融技术由于对组织结构的破坏为“非选择性”,消融病灶同时易损伤周围重要组织结构容易引起严重并发症[5-7],故难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外科手术 计算机辅助 电穿孔 导管消融术 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像学检查在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切除术中的指导意义 被引量:3
20
作者 温哲 王哲 +3 位作者 梁奇峰 刘斐 郑永钦 李乐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3年第2期138-140,164,共4页
目的通过对术前超声、核磁共振水成像(MRCP)和术中胆道造影(IOC)的影像学分析,评估影像学检查在胆总管囊肿及合并畸形中的诊断价值。方法2010年1月至2012年lO月我们共收治23例胆总管囊肿患儿,对影像学资料及术中所见进行分析。结... 目的通过对术前超声、核磁共振水成像(MRCP)和术中胆道造影(IOC)的影像学分析,评估影像学检查在胆总管囊肿及合并畸形中的诊断价值。方法2010年1月至2012年lO月我们共收治23例胆总管囊肿患儿,对影像学资料及术中所见进行分析。结果23例胆总管囊肿患儿中,Ia型12例;lc型3例;Ⅳa型8例。MRCP及IOC对胆总管囊肿形态显示清晰,MRCP对近端胆管扩张及狭窄显示清楚,而IOC可因图像的重叠造成病变遗漏。MRCP显示胰胆管合流异常10例(43.5%),IOC显示胰胆管合流异常19例(82.6%)。IOC对胰胆合流的显影率高,明显优于MRCP。胆管狭窄在术中得到证实,对狭窄胆管均行胆管成形,远端胆管在靠近汇合处离断,术中无胰管损伤。结论MRCP和IOC选择性联合应用,对手术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疾病 先天性 胆总管疾病 外科 外科手术 计算机辅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