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5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隔声测量实验数据的计算机辅助处理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承云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2006年第6期647-649,共3页
提出了用计算机处理隔声测量实验数据的方法,与传统的方法相比,提高了结果的准确性,大大缩短学生处理实验数据的时间,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 隔声量 声压级 计算机辅助处理 计权隔声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辅助处理技术在船舶智能导航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刘秋红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06-108,共3页
船舶导航系统是船舶航行控制系统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智能导航系统通过对捕捉信号图像的分析与计算,为船舶航行路径控制提供准确数据。为了进一步提升智能导航系统的图像分析精准度,提出计算机辅助处理技术在船舶智能导航系统中的应... 船舶导航系统是船舶航行控制系统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智能导航系统通过对捕捉信号图像的分析与计算,为船舶航行路径控制提供准确数据。为了进一步提升智能导航系统的图像分析精准度,提出计算机辅助处理技术在船舶智能导航系统中的应用。通过计算机辅助技术对导航信号进行信号参数计算,得到信号图像中的转换变量。根据计算值对图像中的变量进行二值图像分割计算,清晰导航目标图像;最后对图像中的风险源进行检索,得到最佳导航路径。为了证明设计的有效性,通过使用前后数据的对比实验,证明提出的计算机辅助处理技术,具有提升智能导航系统导航定位精准度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处理 智能 导航 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轴流转桨式转轮现场静平衡试验计算机辅助处理系统开发
3
作者 彭玉成 吴钢 +1 位作者 艾友忠 卢进玉 《水电能源科学》 2003年第3期73-75,共3页
阐述了轴流转桨式水轮机转轮静平衡试验基本原理,并对传统计算方法进行了改进,提出了在水电厂现场进行水轮机转轮静平衡试验时应注意的问题。介绍了葛洲坝水电厂水轮机转轮静平衡试验计算机辅助处理软件,对该软件的功能以及在水电厂的... 阐述了轴流转桨式水轮机转轮静平衡试验基本原理,并对传统计算方法进行了改进,提出了在水电厂现场进行水轮机转轮静平衡试验时应注意的问题。介绍了葛洲坝水电厂水轮机转轮静平衡试验计算机辅助处理软件,对该软件的功能以及在水电厂的应用情况作了简要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流转桨式转轮 静平衡试验 灵敏度 计算机辅助处理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辅助处理技术的船舶图像增强方法 被引量:3
4
作者 李学威 张瑞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64-66,共3页
近年来,对船舶图像的研究逐渐加深,传统的船舶图像增强方法由于没有进行合理的滤波以及光照处理,造成对光照异常以及像素异常图像处理能力较差的问题。为此,设计计算机辅助处理技术的船舶图像增强方法。使用二维离散函数,获取船舶数字图... 近年来,对船舶图像的研究逐渐加深,传统的船舶图像增强方法由于没有进行合理的滤波以及光照处理,造成对光照异常以及像素异常图像处理能力较差的问题。为此,设计计算机辅助处理技术的船舶图像增强方法。使用二维离散函数,获取船舶数字图像,并采用Matlab软件对其展开处理。获取船舶数字图像领域,并采用同态滤波完成图像预处理。选用计算机辅助技术对处理后图像进行光照补偿,实现船舶图像增强。构建方法应用测试环节,通过与原有船舶图像增强方法对比,此方法对于图像的像素清晰度问题以及光照色彩异常问题,处理能力较好,使用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处理技术 数字图像 图像增强 图像预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控机床位置精度的计算机辅助处理
5
作者 王怀明 赵先仲 +1 位作者 孙中文 刘新宇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75-77,共3页
数控机床位置精度的评价处理方法复杂繁琐,需要处理大量的检测数据。介绍在计算机上利用EXCEL软件功能完成位置精度评价过程的方法,解决了繁琐的计算、分析过程,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评定结果的准确性。
关键词 数控机床 位置精度 计算机辅助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床夹具定位误差的计算机辅助数据处理 被引量:6
6
作者 张国政 刘有余 《制造技术与机床》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26-130,142,共6页
简要介绍了定位误差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定位误差的产生机理及其计算方法。以典型单基面定位方案和典型组合面定位方案构建机床夹具定位方案资源库,结合系统开发流程图,通过VB6.0工具开发定位误差计算机辅助数据处理的误差校验系统,并以... 简要介绍了定位误差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定位误差的产生机理及其计算方法。以典型单基面定位方案和典型组合面定位方案构建机床夹具定位方案资源库,结合系统开发流程图,通过VB6.0工具开发定位误差计算机辅助数据处理的误差校验系统,并以实例验证了系统良好的使用性能和操作界面,进一步完善CAFD质量评价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床夹具 定位误差 计算机辅助数据处理 误差校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对不同经验医师鉴别乳腺小肿块良恶性的价值 被引量:2
7
作者 宋颖 欧阳汉 +2 位作者 叶枫 李静 周纯武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638-643,共6页
目的:探讨应用乳腺磁共振计算机辅助系统(MRI-CAD)对于不同经验的医师鉴别乳腺小肿块良恶性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MRI检查的肿块型乳腺病灶235个(≤2.0cm),均经病理证实或随诊2年以上。比较4名医师(2名经验缺乏者和2名经验... 目的:探讨应用乳腺磁共振计算机辅助系统(MRI-CAD)对于不同经验的医师鉴别乳腺小肿块良恶性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MRI检查的肿块型乳腺病灶235个(≤2.0cm),均经病理证实或随诊2年以上。比较4名医师(2名经验缺乏者和2名经验丰富者)使用CAD系统前后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采用ROC曲线评价并比较4名医师使用CAD系统前后的诊断符合率。采用Kappa检验评价使用CAD系统前后医师间的一致性。结果:235个病灶中,155个良性病灶,80个恶性病灶。4位医师均检出了所有病灶。应用CAD系统前,4名医师诊断乳腺癌的特异度分别为55.5%、58.1%、72.3%、74.8%,使用CAD后分别为72.3%、76.1%、75.5%、70.3%;医师一、医师二(两名低年资医师)的诊断特异度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医师三及医师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3=0.404,P4=0.265)。四位医师在使用CAD系统后诊断敏感度均略有提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1=1.000,P2=1.000,P3=1.000,P4=0.480)。医师一、医师二及医师三在应用CAD系统后,总体诊断符合率均有明显提高,ROC曲线下面积分别由0.899(95%CI:0.853~0.934)、0.839(95%CI:0.785~0.883)、0.929(95%CI:0.888~0.958)提高至0.947(95%CI:0.910~0.972)、0.987(95%CI:0.962~0.997)、0.971(95%CI:0.940~0.988),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1=0.002,P2〈0.001,P3〈0.001)。医师四尽管在使用CAD系统后总体诊断符合率亦有提高,ROC曲线下面积由0.940(95%CI:0.901~0.966)提高至0.960(95%CI:0.927~0.98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四位医师在应用CAD系统后诊断一致性提高(P=0.004)。结论:MRI-CAD系统的应用有助于提高医师诊断乳腺小肿块的准确度及特异度,使得不同经验程度医师的诊断一致性提高,减少了不必要的活检,可作为提高缺乏经验医师诊断符合率的有力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MRI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CAD)评估乳腺小肿块血流动力学特征的价值 被引量:2
8
作者 宋颖 欧阳汉 +2 位作者 叶枫 李静 周纯武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60-565,共6页
目的:探讨应用乳腺磁共振计算机辅助系统(MRI-CAD)评价乳腺小肿块血流动力学特征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MRI检查并经组织学病理证实的肿块型乳腺病灶84个,肿块最大径≤2.0cm。利用CAD系统获得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分析乳腺小肿块的... 目的:探讨应用乳腺磁共振计算机辅助系统(MRI-CAD)评价乳腺小肿块血流动力学特征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MRI检查并经组织学病理证实的肿块型乳腺病灶84个,肿块最大径≤2.0cm。利用CAD系统获得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分析乳腺小肿块的良恶性特征,包括早期强化峰值、延迟期各曲线类型百分比及单一设定的最可疑恶性曲线类型,并比较CAD法和手动选取感兴趣区法(ROI法)对于鉴别乳腺小肿块良恶性的价值。结果:84个病灶中38个良性病灶,46个恶性病灶。CAD系统计算的良性病变和恶性病变的早期强化峰值平均值分别为(230.54±83.46)%(92%--442%)、(257.72±78.93)%(89%--448%),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8)。在恶性病灶中流出型、平台型及流入型曲线所占百分比中位数分别为15.15%、20.00%、61.50%,良性病灶中流出型、平台型及流入型曲线所占百分比中位数分别为1.06%、10.08%、8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单一设定的最可疑恶性曲线类型表现为流出型病灶共68个,其中良性24个,恶性44个;表现为平台型曲线的病灶共5个,其中良性3个,恶性2个;8个表现为流入型的病灶病理均为良性。当以单一设定的快速流出型曲线为诊断恶性病变的标准时,敏感度为95.7%,特异度为40.0%,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678(95%CI:0.555--0.801,P=0.006)。CAD系统计算的延迟期流入型曲线所占百分比对于鉴别乳腺小肿块价值最高(AUC=0.798,95%CI:0.701~0.895,P〈0.001)。当流入型曲线所占百分比〈81.50%时,其鉴别良恶性病变的敏感度为89.1%,特异度为60.0%,与ROI法(特异度为42.1%)相比显著提高了诊断乳腺小肿块的特异度(P=0.013)。结论:利用MRI-CAD系统获得的完整病灶延迟期曲线百分比对鉴别乳腺小肿块的良恶性最有价值,与手动选取感兴趣区法相比可显著提高诊断特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磁共振成像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结节的计算机辅助检测 被引量:1
9
作者 张碧云 陈自谦 卢光明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48-150,153,共4页
目的:评价计算机辅助检测系统(CAD)对肺内单发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从受检病人中随机抽取150例肺部直径约9~30mm单发结节的病例为试验组。所有肺结节病灶均经病理证实。另从健康体检人群中随机抽取150个年龄、性别构成与受检组相仿的... 目的:评价计算机辅助检测系统(CAD)对肺内单发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从受检病人中随机抽取150例肺部直径约9~30mm单发结节的病例为试验组。所有肺结节病灶均经病理证实。另从健康体检人群中随机抽取150个年龄、性别构成与受检组相仿的病例作为对照组。两组胸片均经CT证实,并由多位放射学专家共同诊断。所有胸片均通过数字化放射成像(DR)获得。由5位高年资影像诊断医生和5位低年资影像诊断医生作为观测者分别对不用和用CAD输出图像的胸片进行诊断。观察者积分用受试者操作特性(ROC)曲线分析来衡量。结果:平均ROC曲线下面积从不用CAD输出图像的0.766到用CAD输出图像的0.833,两者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5)。在使用CAD输出图像时,低年资影像诊断医生比高年资影像诊断医生的平均ROC曲线下面积增加的更多。结论:运用DR所配置的CAD系统能帮助影像诊断医生提高对肺结节性病灶的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币病变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功能成像的计算机辅助智能诊断系统
10
作者 何元烈 陈萍 +4 位作者 田联房 叶广春 李彬 玉瑞 毛宗源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096-1099,共4页
本文采用基于数字图像处理的理论与方法,实现了利用计算机系统进行智能阅片和自动分类病例的功能。该系统可以实现自动分析正常与病变全身骨SPECT图像,同时还可以推导出判断正常骨与病变骨的参数,并利用这些参数对病例进行分类。该系统... 本文采用基于数字图像处理的理论与方法,实现了利用计算机系统进行智能阅片和自动分类病例的功能。该系统可以实现自动分析正常与病变全身骨SPECT图像,同时还可以推导出判断正常骨与病变骨的参数,并利用这些参数对病例进行分类。该系统成功地消除了SPECT全身骨显像中膀胱区域计数量过高对其他部分的影响,提高了SPECT全身骨图像的亮度、对比度和可读性。实现了计算机辅助智能阅片、自动分类病例。本文所用方法独立于SPECT设备以及放射性标记药剂,所有算法由计算机自动完成,并同时给出诊断分类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诊断 计算机辅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双能量减影软组织胸片生成技术计算机辅助检测肺结节 被引量:5
11
作者 陈宝 陈胜 +2 位作者 何菁 张茗屋 仲思凯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276-1280,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虚拟双能量减影软组织胸片生成技术计算机辅助检测肺结节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日本放射技术学会(JSRT)数据库中经CT检出的肺结节126个,对比虚拟双能量减影软组织胸片及未结合虚拟双能量减影软组织胸片对肺结节的检出率。结... 目的探讨基于虚拟双能量减影软组织胸片生成技术计算机辅助检测肺结节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日本放射技术学会(JSRT)数据库中经CT检出的肺结节126个,对比虚拟双能量减影软组织胸片及未结合虚拟双能量减影软组织胸片对肺结节的检出率。结果结合虚拟双能量减影软组织胸片生成技术,辅助检测系统,在平均每幅图4.5个假阳性水平下可检出80.16%(101/126)的结节;未结合虚拟双能量减影软组织胸片的原检测系统,在平均每幅图4.5个假阳性水平下检出72.22%(91/126)的结节。结论基于虚拟双能量减影软组织胸片生成技术计算机辅助检测有助于提高肺结节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诊断显像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虚拟双能量减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乳腺超声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2
作者 吕明慧 周帅 朱强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722-1725,共4页
超声是诊断及筛查乳腺癌的重要工具,为提高其诊断准确率,超声计算机辅助诊断(CAD)系统应运而生。传统的CAD系统需人工进行图像预处理及特征提取,工作量较大且诊断效能欠佳。深度学习(DL)利用计算机算法自动提取图像特征,较传统方法更接... 超声是诊断及筛查乳腺癌的重要工具,为提高其诊断准确率,超声计算机辅助诊断(CAD)系统应运而生。传统的CAD系统需人工进行图像预处理及特征提取,工作量较大且诊断效能欠佳。深度学习(DL)利用计算机算法自动提取图像特征,较传统方法更接近人工智能,而其中应用较广的算法是卷积神经网络(CNN)。本文对乳腺CAD系统的发展及基于DL的乳腺超声CAD系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深度学习 神经网络 计算机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辅助系统在乳腺钙化性病变X线摄影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3
作者 蔡雅丽 蔡盛 +3 位作者 施敏敏 陈向荣 柳培忠 黄永础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910-913,共4页
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检测算法在乳腺X线摄影钙化检测诊断中的应用。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乳腺X线摄影检测且经病理学证实的病例样本316例,其中钙化病变样本112例、无钙化病灶样本204例。利用多尺度滤波去噪和自适应局部直方图均衡化预... 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检测算法在乳腺X线摄影钙化检测诊断中的应用。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乳腺X线摄影检测且经病理学证实的病例样本316例,其中钙化病变样本112例、无钙化病灶样本204例。利用多尺度滤波去噪和自适应局部直方图均衡化预处理增强乳腺X线图像的对比度。通过K-means算法进行乳腺组织的多阈值迭代腺体分割。利用局部二值模式和灰度共生矩阵2个纹理特征进行乳腺钙化性病变真假阳性检测。比较计算机自动诊断结果与2名放射学专业医师诊断结果。结果利用支持向量机、随机森林和自适应增强算法自动分类结果的精确率分别达到90.0%、81.5%和87.5%。从事乳腺X线诊断工作约1年的低年资住院医师诊断准确率为80.0%,从事乳腺X线诊断工作约5年的低年资主治医师诊断准确率为85.0%。结论计算机自动支持向量机分类检测算法优于放射科医师的经验诊断结果。计算机辅助乳腺X线钙化病变检测算法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可为乳腺X线摄影放射科医师提供良好的第二观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乳房X线摄影术 钙质沉着症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算法 诊断 计算机辅助 女(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建算法影响计算机辅助检测评价低剂量CT肺气肿定量和支气管成像 被引量:6
14
作者 贾永军 于楠 +3 位作者 贺太平 段海峰 杨创勃 于勇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504-507,512,共5页
目的比较基于模型的迭代重建(MBIR)、自适应迭代重建(ASIR)和滤波反投影(FBP)重建对计算机辅助检测(CAD)低剂量CT(LDCT)条件下肺气肿定量和气道成像的影响。资料与方法收集接受胸部LDCT受检者36例,分别采用FBP、ASIR和MBIR重建。应用CA... 目的比较基于模型的迭代重建(MBIR)、自适应迭代重建(ASIR)和滤波反投影(FBP)重建对计算机辅助检测(CAD)低剂量CT(LDCT)条件下肺气肿定量和气道成像的影响。资料与方法收集接受胸部LDCT受检者36例,分别采用FBP、ASIR和MBIR重建。应用CAD进行肺气肿定量和提取分析右肺上叶支气管长度。由2名影像诊断医师以ASIR重建为标准,对FBP、MBIR自动提取的支气管树结构在图像伪影、气管壁连续性、气管软骨环清晰度进行盲法5分半定量评分。结果FBP、MBIR和ASIR重建图像经CAD检测的全肺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BP和ASIR重建图像经CAD检测得到的低衰减区百分比多于MBIR,对于全肺低衰减区百分比,与FBP重建相比,ASIR重建减少约0.36%,MBIR重建减少约10.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BIR算法图像自动提取的右肺中叶支气管长度为(18.82±2.90)cm,明显长于ASIR的(13.99±3.17)cm和FBP算法的(13.23±3.12)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D自动提取FBP重建图像的支气管树成像主观评分低于ASIR,MBIR主观评分高于ASIR(P<0.05)。结论重建算法影响LDCT评价肺气肿定量和支气管分析,在采用CAD随访和预测COPD严重程度时需确定重建算法;MBIR在支气管分析中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气肿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迭代重建技术 算法 计算机辅助检测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辐射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型的迭代重建对低剂量肺部CT条件下计算机辅助检测系统气道分析的影响 被引量:8
15
作者 贾永军 于楠 +4 位作者 杨创勃 张喜荣 段海峰 贺太平 于勇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05-408,共4页
目的比较基于模型的迭代重建(MBIR)和自适应迭代重建(ASiR)对低剂量肺部CT条件下计算机辅助检测(CAD)气道分析性能的影响。资料与方法收集2016年7-10月于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1个月内接受2次胸部CT平扫的受检者45例。初检采用常规辐... 目的比较基于模型的迭代重建(MBIR)和自适应迭代重建(ASiR)对低剂量肺部CT条件下计算机辅助检测(CAD)气道分析性能的影响。资料与方法收集2016年7-10月于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1个月内接受2次胸部CT平扫的受检者45例。初检采用常规辐射剂量扫描,肺算法ASiR重建;复查采用低辐射剂量扫描,肺算法ASiR和MBIR重建层厚0.625 mm图像。应用自动CT定量方法(Dexin-FACT)自动提取支气管树,选取并比较右肺中叶支气管长度。2名放射科医师以常规剂量ASiR重建为基础,对低剂量条件下ASiR和MBIR自动提取的支气管树结构连续性、清晰度采用盲法进行5分法主观评分。结果低剂量组有效辐射剂量降低约70%。重建算法和辐射剂量可影响CAD检测右肺中叶支气管长度。自动提取MBIR图像支气管长于常规剂量ASiR(P<0.05),但低剂量短于常规剂量ASiR(P<0.05)。重建算法可影响低剂量肺部CT条件下CAD自动提取支气管树的主观噪声、连续性、清晰度和末梢显示。低剂量MBIR优于常规剂量ASiR,但低剂量ASiR重建图像差于常规剂量ASiR(P<0.05)。结论 MBIR可通过改善图像质量提高CAD气道分析性能,进而可减少约70%的辐射剂量,为胸部CT降低辐射剂量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支气管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迭代重建技术 算法 辐射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断层扫描图像金属伪影校正方法研究现状 被引量:8
16
作者 孙鸿飞 高留刚 倪昕晔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16-619,共4页
临床越来越多的患者接受金属植入手术。由金属植入物产生的金属伪影对利用CT图像进行术后评估与肿瘤诊断造成极大困难,易导致误漏诊。在滤波反投影重建算法、迭代重建算法基础上改进的校正方法近几十年来不断取得新的进展。本文对去除... 临床越来越多的患者接受金属植入手术。由金属植入物产生的金属伪影对利用CT图像进行术后评估与肿瘤诊断造成极大困难,易导致误漏诊。在滤波反投影重建算法、迭代重建算法基础上改进的校正方法近几十年来不断取得新的进展。本文对去除金属伪影技术的发展现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伪影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衰减校正和散射校正对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图像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黄克敏 冯彦林 +6 位作者 梁伟棠 刘德军 杨明 冼伟均 李林 冯叶霞 邓大浪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587-1591,共5页
目的探讨CT衰减校正(CTAC)和双能窗散射校正(SC)对SPECT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分别对Jaszczak模型、IEC体模及16例患者进行SPECT断层显像,并分别进行以下4种校正状态下的图像重建:无衰减校正(NO-AC)无散射校正(NOSC)、SC NOAC、CTAC SC、... 目的探讨CT衰减校正(CTAC)和双能窗散射校正(SC)对SPECT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分别对Jaszczak模型、IEC体模及16例患者进行SPECT断层显像,并分别进行以下4种校正状态下的图像重建:无衰减校正(NO-AC)无散射校正(NOSC)、SC NOAC、CTAC SC、CTAC NOSC。比较不同校正状态下Jaszczak模型冷区和本底区放射性计数、冷区对比度及均匀区积分均匀性百分比、IEC体模各热区及患者病灶靶/本底比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Jaszczak模型的NOAC NOSC图像比较:1CTAC NOSC图像可显著提高冷区和本底区的放射性计数(P<0.05);降低均匀区的积分均匀性百分比(P<0.05);冷区对比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SC NOAC显著降低了冷区和本底区的放射性计数(P均<0.05);提高了均匀区的积分均匀性百分比(P<0.05);显著提高了冷区对比度(P均<0.05)。3CTAC SC提高了冷区和本底区的放射性计数及冷区对比度(P均<0.05);降低了均匀区的积分均匀性百分比(P<0.05)。与IEC体模及患者的NOAC NOSC图像比较,CTAC NOSC图像各热区及病灶的靶/本底比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SC NOAC图像各热区(除直径10mm)及病灶的靶/本底比值均较大(P均<0.05),CTAC SC图像各热区及病灶的靶/本底比值均较大(P均<0.05)。结论 CTAC可提高图像放射性计数及均匀性,SC可提高图像对比度,将两者结合可获得较高的图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衰减校正 散射校正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颅侧貌轮廓与软组织标志点的计算机自动识别
18
作者 李诗佩 吴求亮 张恒义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88-290,298,共4页
目的 :为实现 X线头影测量的自动化 ,开发自动 X线头影测量分析系统。方法 :应用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技术 ,建立自动软组织 X线头影测量分析系统 ,并经临床 35例正畸患者的对比测量分析。结果 :手测与机测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自动识别的... 目的 :为实现 X线头影测量的自动化 ,开发自动 X线头影测量分析系统。方法 :应用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技术 ,建立自动软组织 X线头影测量分析系统 ,并经临床 35例正畸患者的对比测量分析。结果 :手测与机测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自动识别的速度显著快于人机交互及人工定点。结论 :自动软组织 X线头影测量分析系统能更准确更方便地对软组织进行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颅侧貌轮廓 软组织标志点 计算机自动识别 计算机辅助图像处理 头影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脊髓CT血管成像不同后处理方式显示硬脊膜动静脉瘘效果
19
作者 杨志丽 曹旭阳 +3 位作者 马世亮 郭旗 张富涛 徐建民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13-416,共4页
目的观察全脊髓CT血管成像(CTA)不同后处理方式显示硬脊膜动静脉瘘(SDAVF)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SDAVF,对全脊髓CTA原始图像行传统后处理[改良组织生长去骨容积再现(VR)及全范围轴位最大密度投影(MIP)],对病变层面原始图像分别行轴... 目的观察全脊髓CT血管成像(CTA)不同后处理方式显示硬脊膜动静脉瘘(SDAVF)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SDAVF,对全脊髓CTA原始图像行传统后处理[改良组织生长去骨容积再现(VR)及全范围轴位最大密度投影(MIP)],对病变层面原始图像分别行轴位、矢状位、冠状位MIP、VR和MIP+VR重建;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为金标准,采用5分法对基于不同后处理方式所获图像显示SDAVF瘘口位置、病变范围及供血动脉效果进行主观评分。结果轴位MIP、VR及MIP+VR图显示SDAVF瘘口位置及供血动脉主观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均高于以其他方式重建CTA图像(P均<0.05)。矢状位MIP、VR及MIP+VR图显示SDAVF病变范围主观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均高于以其他后处理方式所获CTA图像(P均<0.05)。结论基于全脊髓CTA轴位MIP、VR及MIP+VR可观察瘘口位置及供血动脉,而矢状位MIP、VR及MIP+VR更利于观察SDAVF病变范围;联合应用多种后处理方式有助于全面显示病变结构及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静脉瘘 硬脊膜 CT血管成像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SCT后处理技术诊断耳硬化症
20
作者 关荣 张宏 +4 位作者 邬小平 杨静 杨想春 张增增 马鸣岳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8-32,共5页
目的观察多层螺旋CT(MSCT)后处理技术用于诊断耳硬化症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47例(92耳)耳硬化症及65例(79耳)非耳硬化症听力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轴位平扫MSCT,对MSCT原始图像行后处理,包括镫骨、耳蜗多平面重组(MPR)及听骨链曲面重组... 目的观察多层螺旋CT(MSCT)后处理技术用于诊断耳硬化症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47例(92耳)耳硬化症及65例(79耳)非耳硬化症听力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轴位平扫MSCT,对MSCT原始图像行后处理,包括镫骨、耳蜗多平面重组(MPR)及听骨链曲面重组(CPR),比较MSCT原始图像及其联合后处理技术诊断耳硬化症的效能。结果根据MSCT原始图像诊断66耳、联合后处理技术诊断89耳耳硬化症,二者敏感度分别为71.74%和96.74%,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1.29%和96.49%,后者均高于前者(P均<0.05);其特异度(92.41%vs.96.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后处理技术有助于提高MSCT诊断耳硬化症的敏感度和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硬化症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