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MGASA的计算机辅助分子设计 被引量:2
1
作者 张学岗 张军保 +1 位作者 宋静 宋海华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019-2024,共6页
采用改进的遗传模拟退火混合优化算法(MGASA),避免了单种算法的缺陷,很好地解决了CAMD中的组合爆炸问题;通过采取新的基团分类方法,可以比较容易地判断分子的完整性和稳定性,从而解决了分子合成问题;采用实际物系对本文提出的方法进行... 采用改进的遗传模拟退火混合优化算法(MGASA),避免了单种算法的缺陷,很好地解决了CAMD中的组合爆炸问题;通过采取新的基团分类方法,可以比较容易地判断分子的完整性和稳定性,从而解决了分子合成问题;采用实际物系对本文提出的方法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本文筛选出来的溶剂适应度普遍高于文献中溶剂,表明本研究提出的方法具有很高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分子设计 遗传模拟退火混合算法 分子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ASA混合算法的计算机辅助分子设计方法及其在质量分离剂选择上的应用
2
作者 张学岗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2期411-411,共1页
采用了改进的遗传模拟退火混合优化算法(GASA),避免了单种算法的缺陷,很好的解决了CAMD中的组合爆炸问题;通过采取新的基团分类方法,可以比较容易地判断分子的完整性和稳定性,从而解决了分子编码问题,且可实现直链烷烃和芳香烃的同时搜... 采用了改进的遗传模拟退火混合优化算法(GASA),避免了单种算法的缺陷,很好的解决了CAMD中的组合爆炸问题;通过采取新的基团分类方法,可以比较容易地判断分子的完整性和稳定性,从而解决了分子编码问题,且可实现直链烷烃和芳香烃的同时搜索;采用实际物系对本文提出的方法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本文筛选出来的溶剂适应度在普遍高于文献中溶剂,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具有很好的准确性和实用性,并通过实用软件PROII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分子设计 遗传模拟退火混合算法 分子合成 质量分离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收式热泵循环的新型有机工质对计算机辅助分子设计 被引量:3
3
作者 仪桐辛 张磊 都健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457-1464,共8页
工质对是吸收式热泵工作时能量转换的介质,直接影响整个系统的性能。然而现有工质对的研究多集中于对特定体系的物性进行实验及拟合或对纯净物工质的设计和预测,鲜有未知工质对设计和预测的研究。提出基于计算机辅助分子设计实现工质对... 工质对是吸收式热泵工作时能量转换的介质,直接影响整个系统的性能。然而现有工质对的研究多集中于对特定体系的物性进行实验及拟合或对纯净物工质的设计和预测,鲜有未知工质对设计和预测的研究。提出基于计算机辅助分子设计实现工质对和吸收式热泵系统同步建模和优化的方法,建立了以性能系数(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最大为目标的MINLP(mixed-integer nonlinear programming)模型,可以设计得到新工质对并对其性能进行预测。针对现有基团贡献法对工质比热容预测误差较大的问题,对12个工质常用基团回归了比热容的基团贡献值并应用于模型中。通过对建立的优化模型进行求解,获得了5组可行工质对。最后,将设计得到的工质对与文献数据进行对比,结果验证了提出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优化 计算机辅助分子设计 吸收式热泵 有机工质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辅助药物分子设计教学改革初探 被引量:2
4
作者 赵爽 刘军娜 《安徽农学通报》 2017年第2期105-107,共3页
计算机辅助药物分子设计作为一门发展迅速的交叉学科,在新药的开发研究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该课程知识更新速度快、专业性强,有助于提高生物、医学和药学学生的专业素养。为了提高计算机辅助药物分子设计的教学水平,该文结... 计算机辅助药物分子设计作为一门发展迅速的交叉学科,在新药的开发研究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该课程知识更新速度快、专业性强,有助于提高生物、医学和药学学生的专业素养。为了提高计算机辅助药物分子设计的教学水平,该文结合河南科技大学化工与制药学院相关专业的现状,从教学内容的选择、相关专业软件的学习及课程考核体系等方面提出了该课程教学改革中的一些问题和具体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药物分子设计 教学改革 研究生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确定性下基于柔性指数的计算机辅助制冷工质设计
5
作者 陈朵朵 王佳远 +2 位作者 周黎旸 王树华 祝铃钰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02-311,共10页
针对工程应用中制冷循环会因环境因素的不确定波动而具有变工况的特点,提出以最大化操作柔性为目标研究最优制冷工质设计的面向操作柔性的过程和工质协同优化方法。该方法在物性预测模型层面,针对现有基团贡献法误差大的问题,修正了基... 针对工程应用中制冷循环会因环境因素的不确定波动而具有变工况的特点,提出以最大化操作柔性为目标研究最优制冷工质设计的面向操作柔性的过程和工质协同优化方法。该方法在物性预测模型层面,针对现有基团贡献法误差大的问题,修正了基团拆分方法和基团参数;在制冷过程模型层面,针对相态不确定性引入了互补约束;在优化求解层面,提出以柔性指数最大化为目标的制冷工质优化方案,建立以柔性指数最大化为目标的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问题。将该方法分别应用于单工质和混合工质设计案例,结果表明,面向环境不确定性的最优工质有别于制冷性能系数最大化的工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指数 计算机辅助分子设计 基团贡献法 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系统工程视角试论基于基团贡献法的树脂基体的分子设计(英文)
6
作者 欧阳能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2-13,共2页
从系统工程的观点,提出了基于基团贡献法的树脂基体的计算机辅助分子设计的框架轮廓,以图促进潜在地作为传统树脂基体研发方法的有效替代或者至少是有益的补充的树脂基体的计算机辅助分子设计方法的发展。
关键词 纤维增强塑料 树脂 计算机辅助分子设计 基团贡献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公共信息资源的p185抗体人源化设计 被引量:5
7
作者 程联胜 邢毅 刘兢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91-600,共10页
通过计算机辅助分子设计的手段 ,综合序列分析和结构分析的结果对抗体的结构完成了计算机模拟 ,并对其进行了人源化的模建和改造 ,从而建立了一套快速可行的抗体人源化设计方案 .对一株抗p1 85neu/Her 2 单克隆抗体进行了克隆测序 ,并... 通过计算机辅助分子设计的手段 ,综合序列分析和结构分析的结果对抗体的结构完成了计算机模拟 ,并对其进行了人源化的模建和改造 ,从而建立了一套快速可行的抗体人源化设计方案 .对一株抗p1 85neu/Her 2 单克隆抗体进行了克隆测序 ,并采用此方案进行了人源化设计 .此设计方案完全使用可公共访问的生物信息学工具和数据库 ,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和推广价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信息资源 P185 人源化设计 基因工程抗体 计算机模拟 抗体人源化 计算机辅助分子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图论和基团贡献法的非均相共沸精馏挟带剂设计 被引量:2
8
作者 杨振生 赵先兴 +1 位作者 李春利 方静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3158-3164,共7页
非均相共沸精馏挟带剂的计算机辅助分子设计(CAMD)由分子合成、分子筛选及分子确认3个环节递进构成。在分子合成环节,预选基团,限定合成分子的基团总数及类型,基于图论原理实现由基团到分子的自动合成。在分子筛选环节,依据基础物性筛... 非均相共沸精馏挟带剂的计算机辅助分子设计(CAMD)由分子合成、分子筛选及分子确认3个环节递进构成。在分子合成环节,预选基团,限定合成分子的基团总数及类型,基于图论原理实现由基团到分子的自动合成。在分子筛选环节,依据基础物性筛选指标形成基础分子库,输入待分离物系,采用非均相共沸物形成判据筛选出若干候选分子。在分子确认环节,由非均相共沸温度及组成、挟带剂的汽化热等参数组成模糊综合评判函数,实现分子排序,从而输出一组较优挟带剂。以乙酸-水物系、乙腈-乙酸乙酯物系为例,得到了相应设计结果,与文献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表明该方法及所编程序具备可靠实用性,可为近沸程及共沸混合物分离过程的开发与设计提供先导性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相共沸精馏 挟带剂 计算机辅助分子设计 图论原理 基团贡献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阶基团贡献法与COSMO-SAC模型的溶剂设计方法 被引量:2
9
作者 唐坤 刘奇磊 +3 位作者 张磊 刘琳琳 都健 孟庆伟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48-55,共8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高阶基团贡献法与类导体屏蔽片段活度系数模型(conductor like screening model-segment activity coefficient,COSMO-SAC)的计算机辅助溶剂设计方法(computer-aided molecular design,CAMD)。首先,基于高阶基团贡献法(hi... 提出了一种基于高阶基团贡献法与类导体屏蔽片段活度系数模型(conductor like screening model-segment activity coefficient,COSMO-SAC)的计算机辅助溶剂设计方法(computer-aided molecular design,CAMD)。首先,基于高阶基团贡献法(higher-order group contribution,GC^(+))与COSMO-SAC模型构建GC^(+)-COSMO方法,关联分子基团组合与表面屏蔽电荷密度分布[σ-profiles,p(σ)]、分子空腔体积Vc,实现对二者的高通量预测;然后结合基于简化分子线性输入系统(simplified molecular input line entry system,SMILES)的异构体生成算法与GC^(+)-COSMO方法实现CAMD技术对异构体的识别及性质区分;最后,通过目标函数与约束方程组成的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模型(mixed integer nonlinear programming,MINLP)来建立溶剂设计问题,进一步采用分解式算法优化求解,实现溶剂优化设计目标。基于以上模型和方法开展了狄尔斯-阿尔德(Diels-Alder,DA)竞争性反应溶剂设计,验证了提出的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分子设计 溶剂 高阶基团贡献法 COSMO-SA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捕获中化学吸收剂的快速筛选与设计研究进展
10
作者 于亚男 刘彬 +1 位作者 崔哲 田文德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17-23,共7页
在CO_(2)捕获过程中,吸收剂性能对工艺的生产效率和总成本有重要影响。综述了化学、物理和混合吸收剂的结构、性质及其各自的优缺点,总结了化学吸收剂在CO_(2)捕获中的应用,介绍了实验、性质约束和计算机辅助分子设计(CAMD)等用于快速... 在CO_(2)捕获过程中,吸收剂性能对工艺的生产效率和总成本有重要影响。综述了化学、物理和混合吸收剂的结构、性质及其各自的优缺点,总结了化学吸收剂在CO_(2)捕获中的应用,介绍了实验、性质约束和计算机辅助分子设计(CAMD)等用于快速筛选和设计吸收剂的不同方法,指出利用CAMD方法可系统地评价大量分子和组分,极大优化筛选和设计的过程,提高实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捕获 化学吸收剂 吸收剂选择和设计 混合吸收剂 计算机辅助分子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MD技术在高分子领域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金强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99-102,共4页
以计算机辅助分子设计(CAMD)技术为基础,综述了CAMD技术的发展现状以及在高分子领域,特别是在高分子树脂领域应用的研究进展。基于基团贡献法的CAMD技术既可以预测分子的相关性质,还可以进行高分子的设计,但在解决基团自动组合形成实际... 以计算机辅助分子设计(CAMD)技术为基础,综述了CAMD技术的发展现状以及在高分子领域,特别是在高分子树脂领域应用的研究进展。基于基团贡献法的CAMD技术既可以预测分子的相关性质,还可以进行高分子的设计,但在解决基团自动组合形成实际分子的问题上还有很多不足。CAMD技术在高分子领域应用广泛,可以对高分子树脂的性能进行预测以及用于设计树脂基复合材料,但CAMD技术还有很多缺陷。在分析与总结CAMD技术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领域 计算机辅助分子设计 研究进展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的结构性产品配方设计方法
12
作者 齐妍 常昊 张磊 《化工进展》 2025年第8期4341-4351,共11页
传统配方产品设计通常是基于经验和大量的实验。计算机辅助分子设计(CAMD)将配方设计问题转化为确定与目标产品功能相匹配的化学物质及其分子组成的问题,显著提高设计效率和准确性。然而,对于结构性产品(如洗涤剂、牙膏等),其性能主要... 传统配方产品设计通常是基于经验和大量的实验。计算机辅助分子设计(CAMD)将配方设计问题转化为确定与目标产品功能相匹配的化学物质及其分子组成的问题,显著提高设计效率和准确性。然而,对于结构性产品(如洗涤剂、牙膏等),其性能主要由微观结构决定,且一些难以描述的性质(如泡沫性能)缺乏可量化的数据,导致定量构效关系(QSPR)模型的建立存在困难。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结合分子动力学(MD)模拟与机器学习的计算机辅助配方设计方法。首先,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配方产品中不同成分的微观行为及其形成的微观结构,揭示了成分间的相互作用机理。然后,从模拟结果中提取可量化的分子动力学描述符,结合贝叶斯神经网络构建QSPR模型,预测配方成分与产品性能之间的关系。最后,通过数学优化算法求解最优配方组成。本文以牙膏产品为例,设计了满足泡沫性能需求的配方。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显著减少配方设计的搜索空间,提高设计效率和科学性,为配方设计指明了方向。未来,随着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变化,计算机辅助设计方法将在化工领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动力学模拟 计算机辅助分子设计 配方设计 表面活性剂 定量构效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