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计算机自动控制系统在油脂生产加工领域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陈良英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6-78,共3页
提出了以计算机为核心的自动控制系统,不仅减少工人的工作量,降低了成本,也提高了生产效率。精确控制了油品质量。通过对油脂加工自动化技术进行解析研究,力求促进计算机控制系统在油脂生产过程中的应用推广。
关键词 计算机自动控制系统 油脂生产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雷达汽车全自动防撞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改进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建华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4期71-72,共2页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的建设与发展,且汽车年递增10%,汽车全自动防撞显得越来越重要,防碰对汽车显得优其重要。针对激光雷达汽车自动防撞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的方法和对策。
关键词 激光雷达 汽车 自动防撞计算机控制系统 高速公路 系统改进 结构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自动化控制系统在棉田滴灌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张玉和 徐洪泽 王军 《新疆农垦科技》 2003年第2期32-34,共3页
通过计算机控制系统 ,利用各种传感器 ,自动采集、监测农田土壤水分、土壤温度、大气温度、大气相对湿度、田间水分蒸发量和土壤全盐含量等农田环境参数 ,根据这些参数结合数学模型可预报需灌时日和需灌水量 ,显示有关农田温度、湿度变... 通过计算机控制系统 ,利用各种传感器 ,自动采集、监测农田土壤水分、土壤温度、大气温度、大气相对湿度、田间水分蒸发量和土壤全盐含量等农田环境参数 ,根据这些参数结合数学模型可预报需灌时日和需灌水量 ,显示有关农田温度、湿度变化状况 ,为自动化灌溉系统提供控制信息、传递控制信号 ,并结合作物需水规律实施灌溉 ,为棉花的生长提供科学合理的灌溉方案 ,实现降低劳动强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自动控制系统 棉花 滴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测控技术——自动控制理论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
4
作者 燕永田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A03期6-6,共1页
40年代,电子数字计算机问世,开始了人类智力解放的新时代。70年代,微型计算机诞生,标志着计算机的发展和应用进入新阶段。计算机在控制领域成为一个强有力的控制工具,极大地推动了自动控制技术的发展,而自动控制理论的发展,又为计算机... 40年代,电子数字计算机问世,开始了人类智力解放的新时代。70年代,微型计算机诞生,标志着计算机的发展和应用进入新阶段。计算机在控制领域成为一个强有力的控制工具,极大地推动了自动控制技术的发展,而自动控制理论的发展,又为计算机自动控制系统增添了理论支柱。所以,计算机测控系统就是自动控制理论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控制理论 计算机技术 电子数字计算机 测控技术 计算机测控系统 计算机自动控制系统 自动控制技术 微型计算机 新阶段 新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旱作节水农业工程中 应用计算机控制的设计研究
5
作者 郑伟光 李双喜 《农机推广》 2001年第3期25-26,共2页
我国的旱地面积约有0.78亿hm2,占可耕地面积的73%,并且我国的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仅为2 200m3,排在世界的第88位,只是全世界人均水平的1/4,是当前世界上的13个贫水国之一.同时我国灌溉用水的利用率却很低,约有60%~70%的水资源因灌溉方法... 我国的旱地面积约有0.78亿hm2,占可耕地面积的73%,并且我国的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仅为2 200m3,排在世界的第88位,只是全世界人均水平的1/4,是当前世界上的13个贫水国之一.同时我国灌溉用水的利用率却很低,约有60%~70%的水资源因灌溉方法不当而白白浪费.从作物的吸收需要来讲,水分的有效利用率仅为0.3~0.4,个别地区只有0.2,与发达国家的0.7~0.8相比,浪费惊人.为了实现农业高效用水,近年来全国各地都大规模地开展节水灌溉技术推广,但计算机自动化控制应用于节水灌溉工程还很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控机 微机 土壤水分传感器 计算机自动控制系统 自动化灌溉 主控机 设计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集散控制技术在烧结配料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吴元修 《电子测量技术》 2007年第9期180-183,共4页
烧结生产作为高炉炼铁顺利进行的前提,在冶金生产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配料是烧结的重要工艺环节之一,为了达到降低烧结矿成本,提高烧结矿产量和质量的目的,提高配料系统的管理和控制水平成为首要问题。本文详细地阐述了烧结配料计算... 烧结生产作为高炉炼铁顺利进行的前提,在冶金生产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配料是烧结的重要工艺环节之一,为了达到降低烧结矿成本,提高烧结矿产量和质量的目的,提高配料系统的管理和控制水平成为首要问题。本文详细地阐述了烧结配料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组成及系统的软、硬件设计。每一配料系统都配有一台上位机(工业控制机IPC-610)和一台下位机(PLC-5/30),通过数据公路DH+相连,由上位机和下位机构成集散控制系统。每台上位机都共享2台下位机的数据,实现双机热备,增加了系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现在,这一配料过程的计算机控制系统已在现场运行,较好地改变了配料系统的控制质量,收到了满意的使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结配料 计算机自动控制系统 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控制运输系统助荷兰花卉及时配送
7
《农业工程技术(温室园艺)》 2008年第4期68-68,共1页
荷兰花卉可以到达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而且当到达目的地时,花卉质量都很好,这切都要归功于荷兰发达的计算机自动控制系统。
关键词 花卉质量 荷兰 运输系统 电子控制 计算机自动控制系统 配送 目的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神经网络控制粗梳毛纺质量的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张瑞林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1-43,共3页
用人工神经网络进行粗梳毛纺毛条质量控制的原理及方法,用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计算机自动控制系统改造传统机械式梳毛机,并通过比较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计算机自动控制系统与一般自动控制系统,提出了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计算机自动控制... 用人工神经网络进行粗梳毛纺毛条质量控制的原理及方法,用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计算机自动控制系统改造传统机械式梳毛机,并通过比较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计算机自动控制系统与一般自动控制系统,提出了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计算机自动控制系统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梳毛纺 品质 计算机自动控制系统 人工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隔离温室的介绍 被引量:1
9
作者 杨仁全 周增产 王纲 《蔬菜》 2004年第3期43-44,共2页
随着农业的高度发展,近年来大规模的引进作物资源,极大地增加了国外危险性有害生物传入我国的机会,为了保证进出口动植物的质量,对国外引进的作物资源进行严格有效的隔离检疫。检疫是防止区域性危险病虫往引种地区传播的重要措施。隔离... 随着农业的高度发展,近年来大规模的引进作物资源,极大地增加了国外危险性有害生物传入我国的机会,为了保证进出口动植物的质量,对国外引进的作物资源进行严格有效的隔离检疫。检疫是防止区域性危险病虫往引种地区传播的重要措施。隔离温室作为检疫机构的配套设施应运而生,其特性在于:可根据工作需要设定温度、湿度、压力、光照等专业参数;每个温室间可选择在正压、负压、常压不同环境下开展工作,有独立的计算机控制系统。除了隔离温室外,还设置了隔离检疫辅助区域,作为隔离温室的配套保障设施。这些辅助区域与隔离温室连成一体,它们彼此既是密封的又是相通的,是检疫区域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环。隔离温室可用于植物的检疫、植物遗传基因研究等科研领域,也可用于一些对环境要求极为苛刻的植物的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离温室 隔离检疫 检疫机构 配套设施 杀菌消毒系统 计算机自动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山市农机化与信息化融合的几点思考
10
作者 徐子涛 陈一帆 杨寿祥 《农机质量与监督》 2018年第6期27-28,共2页
信息化生产力或是迄今为止人类最先进的生产力。农机部门广泛利用信息技术,大力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建立各种类型的数据库和网络,实现产业内各种资源要素的优化与重组,从而实现产业的升级,促进农机化与信息化(以下简称“两化”)... 信息化生产力或是迄今为止人类最先进的生产力。农机部门广泛利用信息技术,大力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建立各种类型的数据库和网络,实现产业内各种资源要素的优化与重组,从而实现产业的升级,促进农机化与信息化(以下简称“两化”)融合。目前,农机部门“两化”融合最先进的形式就是美国的基于“3S”系统(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遥感技术(RS)),计算机自动控制系统的精准农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化 农机化 保山市 计算机自动控制系统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 农机部门 信息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山市农机化与信息化融合的实践
11
作者 徐子涛 陈一帆 杨寿祥 《农机质量与监督》 2018年第4期17-18,共2页
21世纪的竞争,主要是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的竞争,能够快速、准确地了解和掌握前沿信息,已经成为各个领域迫切实现的目标之一。信息化是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生产力,信息化生产力是迄今为止人类最先进的生产力。农... 21世纪的竞争,主要是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的竞争,能够快速、准确地了解和掌握前沿信息,已经成为各个领域迫切实现的目标之一。信息化是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生产力,信息化生产力是迄今为止人类最先进的生产力。农机部门广泛利用信息技术,大力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建立各种类型的数据库和网络,实现产业内各种资源、要素的优化与重组,从而实现产业的升级就是农机化与信息化的融合。目前,农机化与信息化融合的最先进的形式就是美国的基于“3S”系统(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遥感技术RS)、计算机自动控制系统的精准农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化 农机化 计算机自动控制系统 保山市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 信息技术 信息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借鉴加拿大精确农业经验 促进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
12
作者 谷曼 《农村农业农民》 2006年第6期18-18,共1页
关键词 精确农业 农业可持续发展 加拿大 地理信息系统(GIS) 计算机自动控制系统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 可持续发展农业 借鉴 全球定位系统 最大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