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计算机网络犯罪及其治理
被引量:
7
1
作者
陈异慧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6-38,共3页
计算机及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不可缺少的基本组成部分 ,它对于经济发展、国家安全、国民教育和现代管理都起着无可比拟的作用 ,但是运用计算机技术借助于网络实施的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网络犯罪也随之产生 ,给整个社会带来了潜...
计算机及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不可缺少的基本组成部分 ,它对于经济发展、国家安全、国民教育和现代管理都起着无可比拟的作用 ,但是运用计算机技术借助于网络实施的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网络犯罪也随之产生 ,给整个社会带来了潜在性的巨大威胁。因此 ,对网络犯罪进行理论上充分的研究和探讨 ,以惩治和防范此类犯罪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危害
犯罪
客体
网络
安全
犯罪
主体
计算机网络犯罪
治理
表现形式
犯罪
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析计算机网络犯罪及预防
被引量:
8
2
作者
王志强
《信息网络安全》
2006年第5期39-42,共4页
关键词
计算机网络犯罪
预防
国际互联
网络
信息传播
局域
网络
运用范围
概念性
因特网
行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我国计算机网络犯罪的基本现状
被引量:
1
3
作者
蒋平
《信息网络安全》
2003年第1期44-46,共3页
我国计算机网络犯罪的基本状况 自1986年深圳发现我国首例计算机犯罪案件以来,针对或利用计算机系统的犯罪案件不断发生,对社会造成的现实危害越来越大。 从犯罪数量上看,计算机网络犯罪的总量持续上升。据有关部门统计,1999年全国共立...
我国计算机网络犯罪的基本状况 自1986年深圳发现我国首例计算机犯罪案件以来,针对或利用计算机系统的犯罪案件不断发生,对社会造成的现实危害越来越大。 从犯罪数量上看,计算机网络犯罪的总量持续上升。据有关部门统计,1999年全国共立各类计算机违法犯罪案件908起,其中刑事案件75起,行政案件833起。2000年全国共立案2670起,其中刑事案件238起,行政案件2432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网络犯罪
现状
计算机
网络
网络
安全
互联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谈计算机网络犯罪的管辖权
被引量:
1
4
作者
史丹如
《信息网络安全》
2005年第12期27-29,共3页
目前,由于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计算机普及应用的范围不同,因而导致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计算机网络犯罪率相差较大,尤其是在计算机使用率较低的发展中国家,对于计算机网络犯罪的法律规定的制定还处在探讨阶段。我国目前法学界和司法界普遍...
目前,由于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计算机普及应用的范围不同,因而导致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计算机网络犯罪率相差较大,尤其是在计算机使用率较低的发展中国家,对于计算机网络犯罪的法律规定的制定还处在探讨阶段。我国目前法学界和司法界普遍将关于刑法典第285条非法入侵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和286条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统称为计算机网络犯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网络犯罪
计算机
信息系统
管辖权
发展中国家
法律规定
非法入侵
犯罪
率
使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我国计算机网络犯罪与犯罪心理浅析
被引量:
5
5
作者
景钊
《公安大学学报》
2000年第1期30-31,共2页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我国计算机网络犯罪问题也日益突出,自1993年以来呈现出愈演愈烈之势。我国网络犯罪人多为青少年,犯罪目的较简单,均有计算机及网络的专业知识。其犯罪心理形成的主要原因:(一)作案人的年龄生理特...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我国计算机网络犯罪问题也日益突出,自1993年以来呈现出愈演愈烈之势。我国网络犯罪人多为青少年,犯罪目的较简单,均有计算机及网络的专业知识。其犯罪心理形成的主要原因:(一)作案人的年龄生理特征;江)犯罪人几乎都没有罪恶感;(三)好奇心和表现欲是促成网络犯罪心理形成的重要原因;(四)青少年法制意识淡薄和守法行为习惯严重缺乏。超前防范计算机网络犯罪心理已成为专业部门和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网络犯罪
黑客
犯罪
心理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计算机网络犯罪的特征及其对策
被引量:
4
6
作者
范淑娟
何小阳
《求实》
北大核心
2001年第S1期106-107,共2页
关键词
计算机网络犯罪
执法机构
计算机
病毒
计算机
信息系统
主机安全
计算机
网络
系统
犯罪
分子
防火墙
网络
管理
犯罪
手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对抗网络恐怖 计算机取证技术任重道远
被引量:
2
7
作者
宋亦青
王梅
《信息网络安全》
2006年第1期38-41,共4页
关键词
计算机网络犯罪
信息
网络
化
恐怖活动
取证技术
对抗
人类社会
非政府组织
技术革命
网络
环境
生活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第四届全国计算机取证技术研讨会征文及会议通知
8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324-324,F0003,共2页
2004年在北京举行的首届全国计算机取证技术研讨会拉开了国内计算机取证技术研究的大幕,2007年在乌鲁木齐举行的第二届研讨会着重讨论了取证技术与网络反恐,2010年在上海举行的第三届研讨会对云计算、物联网、“三网”融合、社会网等...
2004年在北京举行的首届全国计算机取证技术研讨会拉开了国内计算机取证技术研究的大幕,2007年在乌鲁木齐举行的第二届研讨会着重讨论了取证技术与网络反恐,2010年在上海举行的第三届研讨会对云计算、物联网、“三网”融合、社会网等新型网络计算模式所面临的安全威胁以及计算机网络犯罪的侦查取证、电子数据司法鉴定面临巨大挑战等,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
取证
技术研讨会
计算机网络犯罪
征文
网络
计算
模式
取证技术
乌鲁木齐
安全威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网络犯罪的形式评价问题研究
被引量:
5
9
作者
米铁男
《东方法学》
CSSCI
2017年第5期68-76,共9页
网络犯罪的形式评价应该严格遵循罪刑法定原则,网络犯罪的特殊性使得对其进行形式评价的过程中出现了解释上的困境。在运用传统刑法解释方法的同时,充分考虑网络犯罪行为的方式、对象、地点和情节等与线下行为的等置性问题,将有利于对...
网络犯罪的形式评价应该严格遵循罪刑法定原则,网络犯罪的特殊性使得对其进行形式评价的过程中出现了解释上的困境。在运用传统刑法解释方法的同时,充分考虑网络犯罪行为的方式、对象、地点和情节等与线下行为的等置性问题,将有利于对网络犯罪作出较为恰当的评价。等置性的评价标准是网络犯罪形式评价的有效手段,将这一思维方式贯穿于构成要件符合性、违法性和有责性的判断过程,可以在网络犯罪领域更加精确地解释和适用刑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
犯罪
构成要件
等置性
纯正
计算机网络犯罪
非纯正的
计算机网络犯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网络背景下伪造证照犯罪的异化及其反思
被引量:
3
10
作者
于志刚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08-119,共12页
网络因素的介入,导致伪造证照犯罪的犯罪停止形态和共同犯罪形态都逐渐出现异化。同时,刑法对于传统伪造证照犯罪和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在法定刑设置上的不相协调,造成本质上仍是传统犯罪的伪造证照犯罪,由于网络因素的介入而在定性上...
网络因素的介入,导致伪造证照犯罪的犯罪停止形态和共同犯罪形态都逐渐出现异化。同时,刑法对于传统伪造证照犯罪和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在法定刑设置上的不相协调,造成本质上仍是传统犯罪的伪造证照犯罪,由于网络因素的介入而在定性上被迫全部转化为计算机网络犯罪,可以说,此种司法效果从一定程度上架空了伪造证照犯罪,成为网络时代一个尴尬司法现实。因此,调整伪造证照犯罪和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的法定刑体系,重新审视"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的适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
伪造证照
犯罪
计算机网络犯罪
异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网络犯罪之法律属性
被引量:
1
11
作者
赵秉志
张新平
《信息网络安全》
2005年第6期30-32,共3页
随着计算机网络在社会中应用的深入,计算机网络犯罪已经日益成为严重危害我国社会秩序的犯罪之一.网络犯罪的出现,在计算机科学、社会学、历史学、刑法学、犯罪学、刑事侦查学等诸多领域中产生了深刻的变革.网络犯罪日益受到社会各方面...
随着计算机网络在社会中应用的深入,计算机网络犯罪已经日益成为严重危害我国社会秩序的犯罪之一.网络犯罪的出现,在计算机科学、社会学、历史学、刑法学、犯罪学、刑事侦查学等诸多领域中产生了深刻的变革.网络犯罪日益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关注,网络犯罪研究正逐渐成为一门交叉学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网络犯罪
属性
法律
计算机
科学
社会秩序
刑事侦查
交叉学科
社会学
历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网络犯罪司法取证实验室在山东成立
12
《现代电子技术》
2005年第15期i001-i001,共1页
一个由中美技术人员共同参与的计算机网络犯罪司法取证实验室,日前在山东省成立。这个实验室的服务对象是授权的司法机构和司法鉴定机构,并针对我国的法律和我同对于信息安全的法律和法规要求而进行可操作性方面的实践和探索。
关键词
实验室
计算机网络犯罪
司法鉴定机构
技术人员
服务对象
可操作性
信息安全
山东省
法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利用恶意程序实施犯罪及其趋势分析
13
作者
孟凡民
《信息网络安全》
2007年第9期55-57,共3页
作为20世纪人类社会伟大发明,计算机及其网络改变了人类的生存和生活方式。就在计算机网络日益成为百姓化的工具而为人们提供利益和方便的同时。利用计算机病毒等恶意程序实施犯罪的现象也伴随着计算机及其网络的发展而产生发展,呈现凶...
作为20世纪人类社会伟大发明,计算机及其网络改变了人类的生存和生活方式。就在计算机网络日益成为百姓化的工具而为人们提供利益和方便的同时。利用计算机病毒等恶意程序实施犯罪的现象也伴随着计算机及其网络的发展而产生发展,呈现凶猛蔓延之势。如今,计算机网络犯罪已经成为一个非常严重的社会问题,随着形势的发展。它将会成为未来社会最危险、最严重、社会危害性最大的犯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网络犯罪
恶意程序
人类社会
计算机
病毒
社会危害性
生活方式
社会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网络传播与立法控制
被引量:
5
14
作者
刘云峰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39-41,共3页
关键词
网络
传播
互联
网络
大众传播
计算机
犯罪
《参考消息》
1996年
计算机网络犯罪
网络
空间
传播者
管理和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谈档案信息数据库的恢复
15
作者
段毅华
《档案管理》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7-87,共1页
随着档案信息化步伐的加快,档案信息数据库逐步建立和完善,但是,目前,档案数据库面临着许多不安全因素,包括不可抗因素(地震、火灾等)和人为因素(计算机网络犯罪、病毒、软件错误、系统崩溃、硬件过时等)。有的档案馆由于备份措施...
随着档案信息化步伐的加快,档案信息数据库逐步建立和完善,但是,目前,档案数据库面临着许多不安全因素,包括不可抗因素(地震、火灾等)和人为因素(计算机网络犯罪、病毒、软件错误、系统崩溃、硬件过时等)。有的档案馆由于备份措施做得好,出现问题时可顺利恢复数据库酊内容,而有些却在问题面前无计可施,眼看着多年来辛苦著录的档案数据瞬间丢失,造成人力、物力资源的极大浪费。如何快速地恢复数据库,保证档案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转,成为急需研究解决的课题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档案信息数据库
计算机网络犯罪
档案数据库
档案信息系统
档案信息化
不安全因素
人为因素
系统崩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计算机网络犯罪及其治理
被引量:
7
1
作者
陈异慧
机构
中共新乡市委党校
出处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6-38,共3页
文摘
计算机及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不可缺少的基本组成部分 ,它对于经济发展、国家安全、国民教育和现代管理都起着无可比拟的作用 ,但是运用计算机技术借助于网络实施的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网络犯罪也随之产生 ,给整个社会带来了潜在性的巨大威胁。因此 ,对网络犯罪进行理论上充分的研究和探讨 ,以惩治和防范此类犯罪 。
关键词
社会危害
犯罪
客体
网络
安全
犯罪
主体
计算机网络犯罪
治理
表现形式
犯罪
特点
分类号
D917 [政治法律—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析计算机网络犯罪及预防
被引量:
8
2
作者
王志强
机构
天津社会科学院舆情研究所
出处
《信息网络安全》
2006年第5期39-42,共4页
关键词
计算机网络犯罪
预防
国际互联
网络
信息传播
局域
网络
运用范围
概念性
因特网
行业
分类号
D917 [政治法律—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国计算机网络犯罪的基本现状
被引量:
1
3
作者
蒋平
机构
南京市公安局
出处
《信息网络安全》
2003年第1期44-46,共3页
文摘
我国计算机网络犯罪的基本状况 自1986年深圳发现我国首例计算机犯罪案件以来,针对或利用计算机系统的犯罪案件不断发生,对社会造成的现实危害越来越大。 从犯罪数量上看,计算机网络犯罪的总量持续上升。据有关部门统计,1999年全国共立各类计算机违法犯罪案件908起,其中刑事案件75起,行政案件833起。2000年全国共立案2670起,其中刑事案件238起,行政案件2432起。
关键词
计算机网络犯罪
现状
计算机
网络
网络
安全
互联网
分类号
D917 [政治法律—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谈计算机网络犯罪的管辖权
被引量:
1
4
作者
史丹如
机构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法律系
出处
《信息网络安全》
2005年第12期27-29,共3页
文摘
目前,由于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计算机普及应用的范围不同,因而导致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计算机网络犯罪率相差较大,尤其是在计算机使用率较低的发展中国家,对于计算机网络犯罪的法律规定的制定还处在探讨阶段。我国目前法学界和司法界普遍将关于刑法典第285条非法入侵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和286条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统称为计算机网络犯罪。
关键词
计算机网络犯罪
计算机
信息系统
管辖权
发展中国家
法律规定
非法入侵
犯罪
率
使用率
分类号
D924.3 [政治法律—刑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国计算机网络犯罪与犯罪心理浅析
被引量:
5
5
作者
景钊
机构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治安系
出处
《公安大学学报》
2000年第1期30-31,共2页
文摘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我国计算机网络犯罪问题也日益突出,自1993年以来呈现出愈演愈烈之势。我国网络犯罪人多为青少年,犯罪目的较简单,均有计算机及网络的专业知识。其犯罪心理形成的主要原因:(一)作案人的年龄生理特征;江)犯罪人几乎都没有罪恶感;(三)好奇心和表现欲是促成网络犯罪心理形成的重要原因;(四)青少年法制意识淡薄和守法行为习惯严重缺乏。超前防范计算机网络犯罪心理已成为专业部门和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关键词
计算机网络犯罪
黑客
犯罪
心理
中国
分类号
D924 [政治法律—刑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计算机网络犯罪的特征及其对策
被引量:
4
6
作者
范淑娟
何小阳
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经济法律学院政教系
出处
《求实》
北大核心
2001年第S1期106-107,共2页
关键词
计算机网络犯罪
执法机构
计算机
病毒
计算机
信息系统
主机安全
计算机
网络
系统
犯罪
分子
防火墙
网络
管理
犯罪
手段
分类号
D917 [政治法律—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对抗网络恐怖 计算机取证技术任重道远
被引量:
2
7
作者
宋亦青
王梅
机构
北京人民警察学院
新疆警官高等专科学校
出处
《信息网络安全》
2006年第1期38-41,共4页
关键词
计算机网络犯罪
信息
网络
化
恐怖活动
取证技术
对抗
人类社会
非政府组织
技术革命
网络
环境
生活空间
分类号
D918.2 [政治法律—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第四届全国计算机取证技术研讨会征文及会议通知
8
机构
华东政法大学第四届全国计算机取证技术研讨会组委会
出处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324-324,F0003,共2页
文摘
2004年在北京举行的首届全国计算机取证技术研讨会拉开了国内计算机取证技术研究的大幕,2007年在乌鲁木齐举行的第二届研讨会着重讨论了取证技术与网络反恐,2010年在上海举行的第三届研讨会对云计算、物联网、“三网”融合、社会网等新型网络计算模式所面临的安全威胁以及计算机网络犯罪的侦查取证、电子数据司法鉴定面临巨大挑战等,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
计算机
取证
技术研讨会
计算机网络犯罪
征文
网络
计算
模式
取证技术
乌鲁木齐
安全威胁
分类号
TP309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系统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网络犯罪的形式评价问题研究
被引量:
5
9
作者
米铁男
机构
北京邮电大学人文学院法律系
北京邮电大学互联网治理与法律研究中心
出处
《东方法学》
CSSCI
2017年第5期68-76,共9页
文摘
网络犯罪的形式评价应该严格遵循罪刑法定原则,网络犯罪的特殊性使得对其进行形式评价的过程中出现了解释上的困境。在运用传统刑法解释方法的同时,充分考虑网络犯罪行为的方式、对象、地点和情节等与线下行为的等置性问题,将有利于对网络犯罪作出较为恰当的评价。等置性的评价标准是网络犯罪形式评价的有效手段,将这一思维方式贯穿于构成要件符合性、违法性和有责性的判断过程,可以在网络犯罪领域更加精确地解释和适用刑法。
关键词
网络
犯罪
构成要件
等置性
纯正
计算机网络犯罪
非纯正的
计算机网络犯罪
分类号
D997.9 [政治法律—刑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网络背景下伪造证照犯罪的异化及其反思
被引量:
3
10
作者
于志刚
机构
中国政法大学
出处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08-119,共12页
基金
中国政法大学校级科研项目"网络空间中传统犯罪的异化趋势及其对策"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网络因素的介入,导致伪造证照犯罪的犯罪停止形态和共同犯罪形态都逐渐出现异化。同时,刑法对于传统伪造证照犯罪和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在法定刑设置上的不相协调,造成本质上仍是传统犯罪的伪造证照犯罪,由于网络因素的介入而在定性上被迫全部转化为计算机网络犯罪,可以说,此种司法效果从一定程度上架空了伪造证照犯罪,成为网络时代一个尴尬司法现实。因此,调整伪造证照犯罪和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的法定刑体系,重新审视"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的适用范围。
关键词
网络
伪造证照
犯罪
计算机网络犯罪
异化
分类号
D917 [政治法律—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网络犯罪之法律属性
被引量:
1
11
作者
赵秉志
张新平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出处
《信息网络安全》
2005年第6期30-32,共3页
文摘
随着计算机网络在社会中应用的深入,计算机网络犯罪已经日益成为严重危害我国社会秩序的犯罪之一.网络犯罪的出现,在计算机科学、社会学、历史学、刑法学、犯罪学、刑事侦查学等诸多领域中产生了深刻的变革.网络犯罪日益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关注,网络犯罪研究正逐渐成为一门交叉学科.
关键词
计算机网络犯罪
属性
法律
计算机
科学
社会秩序
刑事侦查
交叉学科
社会学
历史学
分类号
D917 [政治法律—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网络犯罪司法取证实验室在山东成立
12
出处
《现代电子技术》
2005年第15期i001-i001,共1页
文摘
一个由中美技术人员共同参与的计算机网络犯罪司法取证实验室,日前在山东省成立。这个实验室的服务对象是授权的司法机构和司法鉴定机构,并针对我国的法律和我同对于信息安全的法律和法规要求而进行可操作性方面的实践和探索。
关键词
实验室
计算机网络犯罪
司法鉴定机构
技术人员
服务对象
可操作性
信息安全
山东省
法律
分类号
D914 [政治法律—刑法学]
G482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利用恶意程序实施犯罪及其趋势分析
13
作者
孟凡民
机构
中国人民解放军
出处
《信息网络安全》
2007年第9期55-57,共3页
文摘
作为20世纪人类社会伟大发明,计算机及其网络改变了人类的生存和生活方式。就在计算机网络日益成为百姓化的工具而为人们提供利益和方便的同时。利用计算机病毒等恶意程序实施犯罪的现象也伴随着计算机及其网络的发展而产生发展,呈现凶猛蔓延之势。如今,计算机网络犯罪已经成为一个非常严重的社会问题,随着形势的发展。它将会成为未来社会最危险、最严重、社会危害性最大的犯罪。
关键词
计算机网络犯罪
恶意程序
人类社会
计算机
病毒
社会危害性
生活方式
社会问题
分类号
D917 [政治法律—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网络传播与立法控制
被引量:
5
14
作者
刘云峰
机构
河南省濮阳市司法局
出处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39-41,共3页
关键词
网络
传播
互联
网络
大众传播
计算机
犯罪
《参考消息》
1996年
计算机网络犯罪
网络
空间
传播者
管理和控制
分类号
G206.3 [文化科学—传播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谈档案信息数据库的恢复
15
作者
段毅华
机构
中原油田档案馆
出处
《档案管理》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7-87,共1页
文摘
随着档案信息化步伐的加快,档案信息数据库逐步建立和完善,但是,目前,档案数据库面临着许多不安全因素,包括不可抗因素(地震、火灾等)和人为因素(计算机网络犯罪、病毒、软件错误、系统崩溃、硬件过时等)。有的档案馆由于备份措施做得好,出现问题时可顺利恢复数据库酊内容,而有些却在问题面前无计可施,眼看着多年来辛苦著录的档案数据瞬间丢失,造成人力、物力资源的极大浪费。如何快速地恢复数据库,保证档案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转,成为急需研究解决的课题之一。
关键词
档案信息数据库
计算机网络犯罪
档案数据库
档案信息系统
档案信息化
不安全因素
人为因素
系统崩溃
分类号
TP311.13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计算机网络犯罪及其治理
陈异慧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1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浅析计算机网络犯罪及预防
王志强
《信息网络安全》
2006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我国计算机网络犯罪的基本现状
蒋平
《信息网络安全》
200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浅谈计算机网络犯罪的管辖权
史丹如
《信息网络安全》
200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我国计算机网络犯罪与犯罪心理浅析
景钊
《公安大学学报》
2000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计算机网络犯罪的特征及其对策
范淑娟
何小阳
《求实》
北大核心
2001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对抗网络恐怖 计算机取证技术任重道远
宋亦青
王梅
《信息网络安全》
2006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第四届全国计算机取证技术研讨会征文及会议通知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网络犯罪的形式评价问题研究
米铁男
《东方法学》
CSSCI
2017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网络背景下伪造证照犯罪的异化及其反思
于志刚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论网络犯罪之法律属性
赵秉志
张新平
《信息网络安全》
200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网络犯罪司法取证实验室在山东成立
《现代电子技术》
200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利用恶意程序实施犯罪及其趋势分析
孟凡民
《信息网络安全》
200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网络传播与立法控制
刘云峰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7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浅谈档案信息数据库的恢复
段毅华
《档案管理》
北大核心
201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