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计算机系统性能分析及在西安卫星测控中心的应用
1
作者 郭巍 沈均毅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200-203,共4页
首先介绍了计算机系统性能评价的测量工具、测量实验设计、测量经典模型等基本概念,然后结合西安卫星测控中心某数据服务系统的测试和评估工作,给出了一个对大型计算机应用系统的性能分析实例,最后简要介绍了在该实例中使用的测试工具... 首先介绍了计算机系统性能评价的测量工具、测量实验设计、测量经典模型等基本概念,然后结合西安卫星测控中心某数据服务系统的测试和评估工作,给出了一个对大型计算机应用系统的性能分析实例,最后简要介绍了在该实例中使用的测试工具的功能和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系统性能分析 测量工具 测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pring MVC的高性能计算机监视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2
2
作者 顾文静 赵春燕 李娟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2017年第10期102-107,共6页
高性能计算机系统(HPC)是气象业务及科研应用的重要基础平台^([1])。为改变气象系统内部监视平台分散的现状,规范故障处理流程,保障系统稳定运行,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对国家局和区域中心9套高性能计算机系统建立统一监视管理,提供一个能实... 高性能计算机系统(HPC)是气象业务及科研应用的重要基础平台^([1])。为改变气象系统内部监视平台分散的现状,规范故障处理流程,保障系统稳定运行,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对国家局和区域中心9套高性能计算机系统建立统一监视管理,提供一个能实时监视、故障流程化处理、性能分析、日志记录及统计查询的共享平台。监视管理系统采用Spring MVC框架技术,结合MVC设计模式和分层架构思想对系统的体系结构进行设计,达到了高内聚低耦合的目标,提高了项目的扩展性和开发效率。2016年8月监视管理系统业务运行,涵盖监视、管理、配置等核心服务项目,对气象业务和科研起到了有效的保障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能计算机系统 监视管理 SPRING MVC AJA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D-90普及型个人高性能计算机系统设计与性能优化 被引量:8
3
作者 蔡晔 刘刚 +2 位作者 毛睿 罗秋明 陈国良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38-143,共6页
报道中国首台采用自主设计研制的龙芯3B 8核处理器的万亿次高性能计算机系统KD-90.该系统具有高计算密度、低功耗、低成本、低占地的特点,其应用SMP→CC-NUMA→Cluster 3级并行体系结构,采用通用协议与专用协议结合的互连网络硬件设计,... 报道中国首台采用自主设计研制的龙芯3B 8核处理器的万亿次高性能计算机系统KD-90.该系统具有高计算密度、低功耗、低成本、低占地的特点,其应用SMP→CC-NUMA→Cluster 3级并行体系结构,采用通用协议与专用协议结合的互连网络硬件设计,实现了CC-NUMA机群架构关键技术的突破;应用矢量部件加速技术实现了一种通用处理器与向量协处理器相结合的编程模型.结合体系结构特点和操作系统内核对系统性能优化并进行了性能测试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工程 个人高性能计算机系统 龙芯 并行体系结构 性能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性能计算机系统中可视化负载信息的获取及性能分析工具:THPTii 被引量:5
4
作者 时培植 李三立 孟杰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902-906,共5页
由于并行应用程序的运行效率往往很低 ,如何帮助程序员提高性能就成为高性能计算中的重要问题 .本文介绍了一个基于 MPI的性能评价工具 ,它可以在应用程序运行的同时收集系统负载信息 ,跟踪程序流程 ,根据硬件资源情况对处理机进行分组 ... 由于并行应用程序的运行效率往往很低 ,如何帮助程序员提高性能就成为高性能计算中的重要问题 .本文介绍了一个基于 MPI的性能评价工具 ,它可以在应用程序运行的同时收集系统负载信息 ,跟踪程序流程 ,根据硬件资源情况对处理机进行分组 ,并将负载信息和程序流程同时以图形方式展示 .程序员可以藉此对并行应用程序运行情况进行监测 ,分析算法执行过程和系统负载的关系 ,找出性能瓶颈 ,发掘应用程序的潜力 ,最终提高应用程序的性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能计算机系统 可视化负载信息 性能分析工具 THPTii CPU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个人高性能计算机系统研制 被引量:4
5
作者 陈国良 蔡晔 罗秋明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71-477,共7页
指出面向普及型系统的个人高性能计算机(personal high performance computer,PHPC)是高性能计算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对PHPC研究的关键问题进行了分析,系统介绍了国产PHPC的发展历程和最新研制进展.该系列系统的研制经历了从KD-50、KD-5... 指出面向普及型系统的个人高性能计算机(personal high performance computer,PHPC)是高性能计算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对PHPC研究的关键问题进行了分析,系统介绍了国产PHPC的发展历程和最新研制进展.该系列系统的研制经历了从KD-50、KD-50-E到KD-60、SD-1(深大-1)以及KD-90三个阶段,实现了在保持计算峰值能力为万亿次规模的情况下,不断减小体积及系统功耗.最终在KD-90上实现一款真正意义的可移动个人高性能计算系统.该系列系统的显著特点在于计算核心采用国产单核或多核处理器,自主研制高性能硬件体系结构,并利用Linux操作系统以及开源软件等作为支撑软件实现了核心芯片设计、基础硬件以及基础软件等关键技术.给出KD-90面向云计算应用的推广型号SD-30(深大-30)的设计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工程 个人高性能计算机系统 龙芯 并行体系结构 性能计算 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级高性能计算机系统中监控分系统的挑战与设计 被引量:3
6
作者 袁远 李世杰 +1 位作者 邢建英 蒋句平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366-1375,共10页
随着E级高性能计算机系统组装密度成倍增加,结点规模不断扩大,监控分系统在可扩展性、可靠性、可服务性和高效运维上面临巨大挑战。针对这些挑战,从架构、网络、功能和运维4个方面介绍了监控分系统的设计思路,并通过原型系统验证了部分... 随着E级高性能计算机系统组装密度成倍增加,结点规模不断扩大,监控分系统在可扩展性、可靠性、可服务性和高效运维上面临巨大挑战。针对这些挑战,从架构、网络、功能和运维4个方面介绍了监控分系统的设计思路,并通过原型系统验证了部分设计的可行性与优势,对未来E级系统的构建具有较大的支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级高性能计算机系统 监控分系统 可扩展性 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性能计算机的系统分区技术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卢凯 胡湘华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79-181,204,共4页
随着SMP和ccNUMA等高性能计算机系统的规模越来越大,为了满足用户应用动态负载平衡的需求,并同时提高系统利用率和高可用性,越来越多的高性能计算机系统采用了分区技术。本文在分析对比了各种分区技术的基础上,深入介绍了系统分区的关... 随着SMP和ccNUMA等高性能计算机系统的规模越来越大,为了满足用户应用动态负载平衡的需求,并同时提高系统利用率和高可用性,越来越多的高性能计算机系统采用了分区技术。本文在分析对比了各种分区技术的基础上,深入介绍了系统分区的关键技术:支持分区技术的硬件设计技术、Firmware监控层技术和操作系统技术等关键技术,并展望了其面临的问题和技术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分区 性能计算机系统 分区技术 操作系统 动态负载平衡 高可用性 SMP 需求 系统利用率 规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性能计算机系统中影响通信因素分析和优化策略的研究
8
作者 戴梅萼 麦联叨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62-264,共3页
高性能并行计算机系统中由于 CPU速度不断提高 ,通信机制成了影响系统性能的首要因素 .为了优化通信性能 ,本文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综合分析了影响通信的因素 .从硬件上阐述了紧耦合策略 ,以及网络接口电路通过配置协处理器和较大容量存... 高性能并行计算机系统中由于 CPU速度不断提高 ,通信机制成了影响系统性能的首要因素 .为了优化通信性能 ,本文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综合分析了影响通信的因素 .从硬件上阐述了紧耦合策略 ,以及网络接口电路通过配置协处理器和较大容量存储器的策略 .从软件上提出了固定缓冲区策略和用户层通信策略 .在用户层通信策略中 ,阐述了管理监控进程办法和原子访问办法 ,重点说明了原子访问机制的思想和实施办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能计算机系统 通信 优化策略 接口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异步光分组交换的高性能计算机系统
9
作者 赵俊 许立国 +1 位作者 须雷 孙小菡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2012年第31期30-35,共6页
基于异步光分组交换及光组播技术,提出一种新型高性能计算机系统(HPCS)。采用分布式控制结构进行系统的分级管理,有利于处理大批量突发业务及系统的全光多级扩展。基于循环光纤延时线(Rec-FDL),提出一种紧凑、大容量的异步全光分组冲突... 基于异步光分组交换及光组播技术,提出一种新型高性能计算机系统(HPCS)。采用分布式控制结构进行系统的分级管理,有利于处理大批量突发业务及系统的全光多级扩展。基于循环光纤延时线(Rec-FDL),提出一种紧凑、大容量的异步全光分组冲突解决机制,并与传统的分组重传冲突解决算法(PRA)进行了性能比较;建立了系统的稳定性、丢包率及时延分析模型。仿真结果表明,对于一个能够实现40320个CPU互连的两级系统,Rec-FDL机制的平均分组等待时延TRec-FDL约为0.004ns,而PRA算法的平均分组等待时延Trerans随分组传输距离D增加而增加,在D为10m和20m时,Trerans分别等于0.006ns和0.01ns。因此,对于分布式HPCS而言,Rec-FDL机制具有更优秀的时延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能计算机系统 异步光分组交换 光组播 循环光纤延时线 分组重传算法 时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分组交换的高性能计算机系统分析
10
作者 赵俊 孙小菡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66-770,共5页
提出基于光分组交换及组播的新型高性能计算机系统,分析了系统冲突产生的原因.提出基于循环光纤延时线(Rec-FDL)的冲突解决方案,建立了该结构解决系统冲突时的稳定性及时延模型.比较了Rec-FDL与分组重传冲突解决机制的稳定性及时延特性.... 提出基于光分组交换及组播的新型高性能计算机系统,分析了系统冲突产生的原因.提出基于循环光纤延时线(Rec-FDL)的冲突解决方案,建立了该结构解决系统冲突时的稳定性及时延模型.比较了Rec-FDL与分组重传冲突解决机制的稳定性及时延特性.Rec-FDL架构所接入的CPU及从节点分组到达率比分组重传机制分别多了400和100packets/s,具有更高稳定性;分组到达率为500packets/s时,若CPU与控制节点距离大于20km,Rec-FDL架构在输出端口产生的时延比分组重传机制至少小4.5m s;若增至50km,Rec-FDL架构在系统内部产生的时延比分组重传机制小5μs.Rec-FDL架构更适于构建分布式HPCS及大范围的网格计算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能计算机系统 光分组交换 组播 循环光纤延时线 时延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性能计算机RAS技术现状与趋势 被引量:2
11
作者 蒋句平 庞征斌 周兴铭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2005年第1期80-82,92,共4页
RAS技术是实现计算机系统高可靠、高可用和高可维的重要技术手段。本文描述了高性能计算机系统对RAS的需求 ,介绍了当前RAS技术的现状 ,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性能计算机系统 高可用 RAS 描述 技术手段 分析 现状 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计算机蠕虫病毒检测方法
12
作者 朱禹 王新才 沈海斌 《机电工程》 CAS 2008年第8期21-24,共4页
为防止计算机蠕虫病毒造成的巨大破坏,以计算机性能参数作为原始数据训练集,利用支持向量机分类器进行数据挖掘,建立了网络蠕虫病毒检测模型,在蠕虫大规模侵染网络之前发起网络预警,减小了蠕虫爆发引起的损失。在模拟计算机的常用网络... 为防止计算机蠕虫病毒造成的巨大破坏,以计算机性能参数作为原始数据训练集,利用支持向量机分类器进行数据挖掘,建立了网络蠕虫病毒检测模型,在蠕虫大规模侵染网络之前发起网络预警,减小了蠕虫爆发引起的损失。在模拟计算机的常用网络结构下,通过采样主机不同工作状态下的系统特征计数器形成训练数据集,在进行特征提取后,利用支持向量机分类器实现了判决规则的产生和分类决策,并在模拟搭建的局域网络上进行了验证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检测模型对未知网络蠕虫有很高的判决准确率,说明了基于支持向量机(SVM)分类算法的检测方法适合小样本的分类判决,并有着很强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持向量机 计算机系统性能 网络蠕虫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南区域中心计算资源管理系统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10
13
作者 王彬 肖文名 +2 位作者 李永生 常飚 陈晓宇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64-770,共7页
近几年华南区域气象中心高性能计算机系统能力建设迅速,总能力超过2万亿次。为更好地发挥区域内计算资源投资效益,在引进吸收中国气象局国家级高性能计算资源管理软件的基础上,结合区域实际需要进行设计与自主开发,成功建立了一套精细... 近几年华南区域气象中心高性能计算机系统能力建设迅速,总能力超过2万亿次。为更好地发挥区域内计算资源投资效益,在引进吸收中国气象局国家级高性能计算资源管理软件的基础上,结合区域实际需要进行设计与自主开发,成功建立了一套精细化计算资源管理软件。该系统采用了"资源账户-资源点数"的设计思想,针对不同类型用户提供了相应的用户组织方案。该系统现已完成了编码实现和部署,实现了区域内两个主要高性能计算机系统的资源管理功能。应用到业务后,发挥了良好效益,实现了资源的均衡充分利用,成为区域内计算机资源管理的得力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资源管理 性能计算机系统 华南区域气象中心 资源点数 资源账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高性能计算创新团队
14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F0004-F0004,共1页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高性能计算创新团队,面向国家和军队重大战略需求,长期从事高性能计算机系统研制与应用,在高性能计算体系结构、自主微处理器设计、高性能系统软件开发、可扩展并行算法研究等方面有雄厚的技术积累,是一支既能在学...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高性能计算创新团队,面向国家和军队重大战略需求,长期从事高性能计算机系统研制与应用,在高性能计算体系结构、自主微处理器设计、高性能系统软件开发、可扩展并行算法研究等方面有雄厚的技术积累,是一支既能在学术上参与国际竞争,又能在国家重大工程中驾驭复杂系统研制的国内一流、有重大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团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能计算机系统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创新 计算体系结构 性能系统 国际影响力 微处理器 软件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缓冲光互连网络的延时性能分析及优化 被引量:1
15
作者 齐星云 窦强 +2 位作者 冯权友 陈永然 窦文华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2-14,共3页
针对当前高性能计算机光互连网络中光缓冲不易实现的问题,提出一种无缓冲的光互连网络结构BOIN,在对网络结构进行建模和分析的基础上,研究网络的传输延时随不同输入负载和网络规模而变化的规律,给出在一定互连总规模和输入负载下,网络... 针对当前高性能计算机光互连网络中光缓冲不易实现的问题,提出一种无缓冲的光互连网络结构BOIN,在对网络结构进行建模和分析的基础上,研究网络的传输延时随不同输入负载和网络规模而变化的规律,给出在一定互连总规模和输入负载下,网络延时达到最小值时网络拓扑结构所必须满足的条件。模拟实验证明了该结果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能计算机系统 处理器间互连 无缓冲光互连 网络传输延时 网络拓扑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一类给定任务的系统效能测评研究
16
作者 胡庆丰 迟利华 +3 位作者 刘杰 徐涵 蒋杰 晏益慧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A01期225-226,259,共3页
本文在已有通用效能模型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新的通用效能模型,强调高性能计算机系统完成一类给定任务的情况。针对高端应用领域,其需要大规模计算的典型应用问题个数有限,通常有计算时间要求,本文提出了一个为了满足高端计算需求的效能... 本文在已有通用效能模型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新的通用效能模型,强调高性能计算机系统完成一类给定任务的情况。针对高端应用领域,其需要大规模计算的典型应用问题个数有限,通常有计算时间要求,本文提出了一个为了满足高端计算需求的效能评价准则和方法,以测评特定高性能计算机系统是否满足特定应用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能计算机系统 效能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无缓冲的光互连网络的吞吐率性能分析及优化
17
作者 齐星云 窦强 +2 位作者 陈永然 温俊 窦文华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8-72,共5页
针对当前高性能计算机光互连网络中存在的光缓冲不易实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无缓冲的光互连网络结构BOIN,并在对网络结构进行建模和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网络的吞吐率随不同的输入负载和网络规模而变化的规律,给出了在一定的互连总规模和... 针对当前高性能计算机光互连网络中存在的光缓冲不易实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无缓冲的光互连网络结构BOIN,并在对网络结构进行建模和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网络的吞吐率随不同的输入负载和网络规模而变化的规律,给出了在一定的互连总规模和输入负载下,网络实际吞吐率达到最大值时网络拓扑结构所必须满足的条件。最后用模拟实验证明了这一结果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能计算机系统 处理器间互连 无缓冲光互连 网络吞吐率 网络结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性能低成本的并行链路研究
18
作者 仇广煜 刘光明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2001年第6期67-69,76,共4页
本文讨论了高性能低成本并行链路的设计问题 ,分析了目前高速链路的发展背景 ,介绍了设计高速链路面临的主要技术问题及解决方法 。
关键词 源同步 并行链路 信号偏斜 性能计算机系统 集成电路 体系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无缓存光互连网络中的结点饿死问题及其解决
19
作者 徐炜遐 齐星云 +1 位作者 窦强 冯权友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5-49,共5页
本文针对一种无缓存的高性能计算机光互连网络BOIN中存在的结点饿死问题,提出了两种不同的解决方法——尽量回避的X优先路由算法和允许丢弃的X优先路由算法。这两种路由算法利用了报文在向X方向发送时其Y方向链路空闲的特点,使得发生冲... 本文针对一种无缓存的高性能计算机光互连网络BOIN中存在的结点饿死问题,提出了两种不同的解决方法——尽量回避的X优先路由算法和允许丢弃的X优先路由算法。这两种路由算法利用了报文在向X方向发送时其Y方向链路空闲的特点,使得发生冲突的报文可以通过空闲的链路顺利转发。模拟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这两种路由算法,能够很好地解决报文在发送时的饿死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能计算机系统 光互连技术 冲突 结点饿死 路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处理器间光互连网络
20
作者 齐星云 陈永然 窦文华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81-84,共4页
随着计算机系统对互连网络性能需求的提高,传统的电互连技术出现了许多无法克服的问题,光互连技术应运而生。本文设计了一种新的基于高速光开关的处理器间光互连结构——PIBOS,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单级PIBOS和多级PIBOS中的链路仲裁和路... 随着计算机系统对互连网络性能需求的提高,传统的电互连技术出现了许多无法克服的问题,光互连技术应运而生。本文设计了一种新的基于高速光开关的处理器间光互连结构——PIBOS,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单级PIBOS和多级PIBOS中的链路仲裁和路由算法。模拟结果表明,采用PIBOS互连结构,减少了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光电转换操作,提高了网络的吞吐率,降低了系统延时,并很好地实现了互连系统的扩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能计算机系统 处理器间互连 光互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