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Benford模型的自然图像与计算机生成图像的鉴别 被引量:6
1
作者 张震 杨宇豪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30-935,共6页
针对目前自然图像和计算机生成图像的鉴别方法鉴定准确率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Benford模型的自然图像与计算机生成图像的鉴别方法.本算法利用DCT域AC系数首位有效数字的Benford曲线分布,分别对图像的RGB三个色彩通道进行统计,以3... 针对目前自然图像和计算机生成图像的鉴别方法鉴定准确率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Benford模型的自然图像与计算机生成图像的鉴别方法.本算法利用DCT域AC系数首位有效数字的Benford曲线分布,分别对图像的RGB三个色彩通道进行统计,以3条概率分布曲线的重合程度作为鉴别取证的依据,对2类图像进行正确分类.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地鉴别自然图像和计算机生成图像,与已有算法相比具有更高的识别率,鉴别准确率达97.17%,且计算量小、易于实现,为图像取证、数字防伪鉴别等提供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图像 计算机生成图像 Benford模型 DCT域AC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BC的计算机生成图像盲鉴别算法 被引量:3
2
作者 申铉京 李梦臻 +1 位作者 吕颖达 陈海鹏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35-138,161,共5页
针对现有的计算机生成图像盲鉴别算法选用的分类特征维度较高、通用性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局部二进制计数模式的计算机生成图像盲鉴别算法。首先,将原始图像由RGB颜色空间转换为HSV颜色空间;然后,提取HSV颜色空间图像及其下采样图... 针对现有的计算机生成图像盲鉴别算法选用的分类特征维度较高、通用性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局部二进制计数模式的计算机生成图像盲鉴别算法。首先,将原始图像由RGB颜色空间转换为HSV颜色空间;然后,提取HSV颜色空间图像及其下采样图像的局部二进制计数模式矩阵,求取矩阵归一化直方图;最后,将上述直方图作为分类特征送入SVM分类器,实现计算机生成图像的盲鉴别。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有效地鉴别自然图像和计算机生成图像,与现有算法相比具有更高的识别率和较低的特征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盲鉴别 计算机生成图像 下采样图像 局部二进制计数模式 SVM分类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形维数和小波域特征的计算机生成图像检测算法
3
作者 孙利 齐嘉锐 +1 位作者 李岩波 万国富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53-658,共6页
针对自然图像与计算机生成图像在统计特征上存在的差异,提出一种基于分形维数和小波域特征的计算机生成图像盲鉴别算法,该算法基于统计特征对图像进行真伪识别.在使用支持向量机作为分类器的情况下,对800张标准图像进行实验的结果表明,... 针对自然图像与计算机生成图像在统计特征上存在的差异,提出一种基于分形维数和小波域特征的计算机生成图像盲鉴别算法,该算法基于统计特征对图像进行真伪识别.在使用支持向量机作为分类器的情况下,对800张标准图像进行实验的结果表明,该算法对计算机生成图像检测准确率达96.5%,明显提高了计算机生成图像的识别精度,为数字图像的真实性提供了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图像 计算机生成图像 小波域 分形维数 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TCP特征的计算机生成图像鉴别算法
4
作者 刘淑琴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93-398,共6页
针对目前计算机生成图像鉴别算法在对图像纹理特征进行鉴别时精度较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长期控制计划(LTCP)特征的计算机生成图像鉴别算法.首先将彩色图像变换到颜色模型中,对图像进行下采样,获得较高尺度的纹理信息;然后采用基于LTC... 针对目前计算机生成图像鉴别算法在对图像纹理特征进行鉴别时精度较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长期控制计划(LTCP)特征的计算机生成图像鉴别算法.首先将彩色图像变换到颜色模型中,对图像进行下采样,获得较高尺度的纹理信息;然后采用基于LTCP特征和共生矩阵的计算机生成图像盲鉴别算法,对不同尺度的纹理图像LTCP特征及相邻像素一致性共生矩阵特征进行采集;最后通过判别分类器对LTCP特征及相邻像素一致性共生矩阵特征实施分类预测,根据分类预测结果实现计算机生成图像的鉴别.实验结果证明,该算法在计算机上生成的图像特征维度较低,鉴别率和精度较高,能实现计算机生成图像的准确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TCP特征 计算机生成图像 鉴别算法 颜色空间 下采样 SVM分类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生成三维全景图像研究现状与发展 被引量:10
5
作者 王红霞 伍春洪 +1 位作者 杨扬 张兰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1-14,共4页
三位全景图像Integral Imaging(II)是一种采用微透镜阵列来记录和显示全真三维场景的图像技术,它的一些突出特点使其在三维电视(3DTV)和可视化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但由于受硬件设备及光学成像本身的限制,目前使用计算机生成三维全... 三位全景图像Integral Imaging(II)是一种采用微透镜阵列来记录和显示全真三维场景的图像技术,它的一些突出特点使其在三维电视(3DTV)和可视化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但由于受硬件设备及光学成像本身的限制,目前使用计算机生成三维全景图像(CGII)已成为三维全景图像研究的一个重要手段。本文从三维全景图像技术的原理出发,系统地整理分析了CGII的研究文献,对计算机生成三维全景图像的研究现状和关键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提出了计算机生成三维全景图像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全景图像 计算机生成三维全景图像 3DT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H实时计算机图像生成系统设计
6
作者 李晗静 张洪志 +1 位作者 赵铁军 陈爽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60-762,共3页
描述了EH实时计算机图像生成系统的体系结构、算法和工作流程.硬件由主机、几何处理器和象素处理器组成.主机支持操作系统和实时控制应用程序.几何处理器由两只CPU流水工作.几何处理速度为每秒一百万个四边形.象素处理峰值速度为每秒2.... 描述了EH实时计算机图像生成系统的体系结构、算法和工作流程.硬件由主机、几何处理器和象素处理器组成.主机支持操作系统和实时控制应用程序.几何处理器由两只CPU流水工作.几何处理速度为每秒一百万个四边形.象素处理峰值速度为每秒2.6亿个象素.系统具有多通道、多视点功能,可控运动目标128个,可产生白天、黄昏、霞光、黑夜和云雾大气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图像生成 几何处理器 象素处理器 裁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维离散小波的生成图像鉴别方法 被引量:5
7
作者 杨健 杨超宇 李慧宗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19-626,共8页
针对传统基于神经网络的计算机生成图像鉴别方法中存在鉴别难度大和准确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采用基于小波变换的计算机生成图像鉴别方法.首先在进行图像多维小波特征提取时,通过一次分解二维离散小波变换提取图像小波特征,根据图像小波... 针对传统基于神经网络的计算机生成图像鉴别方法中存在鉴别难度大和准确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采用基于小波变换的计算机生成图像鉴别方法.首先在进行图像多维小波特征提取时,通过一次分解二维离散小波变换提取图像小波特征,根据图像小波特征进行n级小波分解提取图像多维小波特征向量;然后通过三维变换域波去噪算法(BM3D)提取计算机生成图像噪声特征;最后采用支持向量机(SVM)分类器对计算机生成图像进行鉴别,通过SVM分类器对图像多维小波特征和噪声特征进行分类,以解决两种特征融合形成线性不可分的高维特征问题,从而实现计算机生成图像的准确鉴别.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鉴别计算机生成图像时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变换 计算机生成图像 鉴别方法 支持向量机 高维特征 SVM分类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penGL的舰船目标红外图像生成 被引量:9
8
作者 娄树理 董言治 周晓东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1-74,共4页
文中基于OpenGL对舰船目标进行红外热像模拟,根据红外物理和传热学知识,综合考虑面元之间辐射、传导、对流以及面元与周围大气、海面、太阳之间的辐射、对流,建立较为完善的舰船目标红外物理模型,计算出舰船各部分的温度分布及辐射亮度... 文中基于OpenGL对舰船目标进行红外热像模拟,根据红外物理和传热学知识,综合考虑面元之间辐射、传导、对流以及面元与周围大气、海面、太阳之间的辐射、对流,建立较为完善的舰船目标红外物理模型,计算出舰船各部分的温度分布及辐射亮度分布。根据辐射亮度量化为灰度信息,经过建模、视点变换、环境设置等一系列处理并渲染输出红外图像,并利用双缓存技术实现动态红外图像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舰船 红外图像 计算机图像生成 温度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IG的动态红外图像实时生成系统 被引量:5
9
作者 苏德伦 王仕成 +2 位作者 廖守亿 朱岩 张金生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549-552,共4页
动态红外图像实时生成是红外成像半实物仿真系统的关键技术。介绍了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研究了空中目标的红外辐射模型和基于计算机图像生成技术进行红外图像生成的过程,分析了Vega生成红外图像的原理,并提出了采用商... 动态红外图像实时生成是红外成像半实物仿真系统的关键技术。介绍了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研究了空中目标的红外辐射模型和基于计算机图像生成技术进行红外图像生成的过程,分析了Vega生成红外图像的原理,并提出了采用商用图形工作站组建图像生成系统的方案。采用HP图形工作站组建硬件平台,在VC环境下采用Vega红外模块编写图像生成软件,在三种不同工作方式下对实时性进行了定量的测试。结果表明:PC架构商用图形工作站的计算能力能够满足红外成像半实物仿真对成像实时性的要求,配以像素数据协处理板卡,该方案还可以满足未来更大图像规模的应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图像生成 实时 计算机图像生成 VEG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战场环境下天空的红外图像生成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娄树理 周晓东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29-233,共5页
红外成像仿真已成为红外成像制导武器设计和评估的重要方法,具有重大的军事和经济意义。仿真的关键环节在于红外图像的生成。提出了基于分形技术的天空背景红外图像生成的技术方法,综合考虑海洋战场环境下天空背景辐射的各个因素,对晴... 红外成像仿真已成为红外成像制导武器设计和评估的重要方法,具有重大的军事和经济意义。仿真的关键环节在于红外图像的生成。提出了基于分形技术的天空背景红外图像生成的技术方法,综合考虑海洋战场环境下天空背景辐射的各个因素,对晴空条件下的天空辐射分量进行了分析计算,并根据视点建立了云的红外辐射模型,计算出云的各个辐射分量,得到天空及云的红外辐射亮度。将天空及云的辐射亮度量化为灰度等级,并利用分形技术实现天空红外图像生成。天空背景的红外图像生成方法可行,结果可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图像 计算机图像生成 分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舰导弹红外图像生成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娄树理 曲晓慧 周晓东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84-86,90,共4页
红外成像仿真的关键环节在于红外图像的生成,反舰导弹的红外图像生成是重要的研究内容,具有重要的军事意义。基于理论分析和计算机技术提出了导弹目标红外图像生成的方法,根据红外物理学、空气动力学以及传热学等基本理论,建立导弹目标... 红外成像仿真的关键环节在于红外图像的生成,反舰导弹的红外图像生成是重要的研究内容,具有重要的军事意义。基于理论分析和计算机技术提出了导弹目标红外图像生成的方法,根据红外物理学、空气动力学以及传热学等基本理论,建立导弹目标的红外理论模型,计算出蒙皮、尾喷管和尾喷焰等重点辐射区域的温度场和辐射场,利用灰度等级描述红外辐射信息,经过建模、视点变换、环境设置等一系列处理并渲染生成红外图像。实验结果证明,红外图像生成方法可行,结果可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弹 红外图像 计算机图像生成 温度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的红外图像生成研究
12
作者 娄树理 周晓东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75-178,共4页
红外成像仿真的关键环节在于红外图像的生成,云的红外图像生成是重要的研究内容,具有重大的军事意义。基于分形技术提出了云的红外图像生成的技术方法,综合考虑云红外辐射的各个因素,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云的红外辐射模型,基于光学厚度计... 红外成像仿真的关键环节在于红外图像的生成,云的红外图像生成是重要的研究内容,具有重大的军事意义。基于分形技术提出了云的红外图像生成的技术方法,综合考虑云红外辐射的各个因素,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云的红外辐射模型,基于光学厚度计算出云的辐射亮度。建立分形高度到云光学厚度、云的辐射亮度到图像灰度的两个映射,利用分形技术实现云红外图像生成。经过与实测数据和实拍图像比较,云的红外图像生成方法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图像 计算机图像生成 分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动态目标热图像物理生成装置 被引量:4
13
作者 吴永刚 《航空兵器》 2001年第1期8-10,共3页
基于MOS电阻阵的红外动态目标热图像生成装置,是一种应用于红外成像精确制导武器、各种红外探测系统、红外信息敏感器等国防尖端装备研制所必须的高新技术装置。它对国防装备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装置由计算机图像生成系统、MOS电阻... 基于MOS电阻阵的红外动态目标热图像生成装置,是一种应用于红外成像精确制导武器、各种红外探测系统、红外信息敏感器等国防尖端装备研制所必须的高新技术装置。它对国防装备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装置由计算机图像生成系统、MOS电阻阵列、红外光学准直系统、环境箱、基底冷却系统、计算机控制器等六部分组成。热图像光谱范围1~14μm,最高温度771K,帧频100Hz,图像无闪烁,无光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成像 MOS电阻阵 计算机图像生成 红外光学 冷却系统 红外动态目标热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树复小波变换统计特征的图像盲取证算法 被引量:1
14
作者 邓宇 吴云洁 周琳娜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660-1663,共4页
双树复小波变换较常用的离散小波变换具有平移不变性和方向选择性的优点。用双树复小波变换对图像进行多尺度分解,分别计算分解后各层六个方向复高频子带系数幅值及幅值预测误差的一到五阶中心矩,并据此组合成对应的统计特征向量。利用... 双树复小波变换较常用的离散小波变换具有平移不变性和方向选择性的优点。用双树复小波变换对图像进行多尺度分解,分别计算分解后各层六个方向复高频子带系数幅值及幅值预测误差的一到五阶中心矩,并据此组合成对应的统计特征向量。利用该统计特征向量获取方法提取真实摄影图像和计算机生成图像的统计特征向量集,并采用支持向量机进行分类。实验结果表明,对测试集中的真实摄影图像和计算生成图像的识准率分别为98%和97%,取得了较好的分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树复小波变化 统计特征向量 真实摄影图像 计算机生成图像 图像盲取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向量机的数字图像鉴别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晟 何明一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323-2327,共5页
真实图像和计算机图像的鉴别是数字图像盲取证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分析、研究了真实图像和计算机图像的成像原理,并发展了对这两类图像鉴别的数字方法。该方法从两类图像的高频信息及噪声形成的区别进行特征提取,并利用LIBSVM进行分类... 真实图像和计算机图像的鉴别是数字图像盲取证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分析、研究了真实图像和计算机图像的成像原理,并发展了对这两类图像鉴别的数字方法。该方法从两类图像的高频信息及噪声形成的区别进行特征提取,并利用LIBSVM进行分类识别,实验表明此方法在鉴别图像类型中可以取得较好的分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实图像 计算机生成图像 图像统计量 去噪 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红外景象生成方法研究 被引量:15
16
作者 娄树理 周晓东 董言治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27-431,共5页
综述了目前计算机红外图像生成的思路和方法,对目标、背景、大气传输及传感器效应模拟的具体方法进行了分析、比较,并指出了适用范围;从红外景象产生的器件角度介绍了目前先进的悬浮薄膜电阻和激光二极管产生技术,并指出红外景象产生器... 综述了目前计算机红外图像生成的思路和方法,对目标、背景、大气传输及传感器效应模拟的具体方法进行了分析、比较,并指出了适用范围;从红外景象产生的器件角度介绍了目前先进的悬浮薄膜电阻和激光二极管产生技术,并指出红外景象产生器件的发展方向;最后对红外景象生成技术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 红外景象生成 计算机图像生成 红外投影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面背景红外图像建模与OpenGL仿真 被引量:3
17
作者 蒋万秋 赵云峰 袁水平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9-21,49,共4页
应用海洋学和红外辐射理论的研究成果建立海面背景红外图像的仿真模型。在海面几何建模中,实现了对风浪和涌浪的模拟,同时增加了三角浪模型以增强真实感;红外辐射建模中,在保证图像质量要求下对辐射方程进行了适当简化。应用OpenGL技术... 应用海洋学和红外辐射理论的研究成果建立海面背景红外图像的仿真模型。在海面几何建模中,实现了对风浪和涌浪的模拟,同时增加了三角浪模型以增强真实感;红外辐射建模中,在保证图像质量要求下对辐射方程进行了适当简化。应用OpenGL技术实现海面红外图像的仿真,只需几个输入参数就可确定红外辐射特性,结果表明所提出的仿真模型是正确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面建模 红外图像 计算机图像生成 OPENG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半实物仿真系统的关键技术 被引量:17
18
作者 赵勋杰 李成金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26-328,332,共4页
红外半实物仿真系统通过生成高逼真动态红外场景图像,为红外成像系统提供测试环境,在红外成像系统的开发、测试和评估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围绕红外半实物仿真系统中的关键技术,介绍了该系统中采用的动态红外图像生成技术和红外场景... 红外半实物仿真系统通过生成高逼真动态红外场景图像,为红外成像系统提供测试环境,在红外成像系统的开发、测试和评估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围绕红外半实物仿真系统中的关键技术,介绍了该系统中采用的动态红外图像生成技术和红外场景投影技术的原理及其优缺点和目前发展状况,以及红外场景仿真和投影器件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实物仿真 目标/背景图像模拟 计算机图像生成 红外投影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身认知”视角下电影媒介的变革与观演关系的重塑 被引量:2
19
作者 贾力苈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2期44-49,共6页
数字技术对于电影艺术定义的延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全新的沉浸感与更加具身的交互性。这两个方面实际又都指向一个核心:观众的观演体验。无论是从内容还是形式上,媒介的变革确实在不断动摇电影定义的边界,计算机生成图像(CGI,或CG)技... 数字技术对于电影艺术定义的延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全新的沉浸感与更加具身的交互性。这两个方面实际又都指向一个核心:观众的观演体验。无论是从内容还是形式上,媒介的变革确实在不断动摇电影定义的边界,计算机生成图像(CGI,或CG)技术,让电影场景甚至肉身演员成为可被替代的对象;3D改变了屏幕与观众的关系,影像可以从屏幕中穿越而出;虚拟现实(VR)技术,则让观众可以置身于屏幕所营造的虚拟立体空间,真正实现感知层面的"置身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生成图像 CGI 沉浸感 具身认知 立体空间 置身其中 艺术定义 电影场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行多视点算法求取深度信息
20
作者 王新成 朱维乐 顾德仁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13-118,共6页
引入了平行多视点的概念,从平行多视点获取的多幅图像中可以求得深度信息。通过利用图像的FFT变换,将时域中很难解决的问题变换到频域中来解决,避免了复杂的匹配运算,极大地简化了求取图像点、面深度信息的问题,并且提高了深度... 引入了平行多视点的概念,从平行多视点获取的多幅图像中可以求得深度信息。通过利用图像的FFT变换,将时域中很难解决的问题变换到频域中来解决,避免了复杂的匹配运算,极大地简化了求取图像点、面深度信息的问题,并且提高了深度求取的实时性、全面性和准确性。介绍了算法原理及特点,并给出了实验结果及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图像生成 平行 视点 实时 深度 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