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肌超声造影结合计算机灰阶分析技术对兔心肌灌注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杜国庆 田家玮 +3 位作者 郭延辉 任敏 姜双全 王影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75-478,共4页
目的探讨心肌超声造影(MCE)联合计算机灰阶分析技术定量评价心肌灌注的应用价值。方法30只兔根据阻断和再灌注冠状动脉左室支时间不同分为两组:阻断30 min再灌注60 min(Ⅰ组)和阻断120 min再灌注60 min(Ⅱ组)。于阻断时和再灌注后行MCE... 目的探讨心肌超声造影(MCE)联合计算机灰阶分析技术定量评价心肌灌注的应用价值。方法30只兔根据阻断和再灌注冠状动脉左室支时间不同分为两组:阻断30 min再灌注60 min(Ⅰ组)和阻断120 min再灌注60 min(Ⅱ组)。于阻断时和再灌注后行MCE,造影图像经自制计算机辅助灰阶分析软件处理后,自动得出每个节段心肌的标化灰阶造影剂密度(CI),并对心肌灌注进行彩色编码。根据心肌灌注缺损(MPD)和异常的彩色编码区分别计算出危险心肌和梗死心肌面积,分别与荧光微球染色和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染色(TTC)结果对照分析。结果再灌注后,Ⅱ组危险节段的标化CI值比非危险节段明显减低(P<0.01),而Ⅰ组危险节段的标化CI值与非危险节段间无明显差异。以标化灰阶CI为-70 pix为截断值,识别梗死节段的敏感性为95%,特异性87%。阻断时,MPD和异常彩色编码测量的危险心肌面积与荧光染色呈正相关(r=0.84,P=0.003和r=0.91,P<0.001);再灌注时,MPD和异常彩色编码测量的梗死心肌面积与TTC结果呈正相关(r=0.75,P<0.001和r=0.89,P<0.001)。结论心肌超声造影联合计算机灰阶分析技术可以定量评估心肌灌注,识别危险和梗死心肌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超声造影 计算机灰阶分析 心肌灌注 心肌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