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9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计算机断层摄影术心脏成像对心房颤动患者左心耳与毗邻结构的定量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王岑 李彩英 +3 位作者 寇晨光 刘晓伟 贾芳莹 卓利勇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61-266,共6页
目的:采用256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摄影术(CT)心脏成像对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左心耳与毗邻结构的定量测量,为房颤患者左心耳封堵术及射频消融术提供解剖学数据。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9月至2017年8月期间房颤患者(房颤组) 94例及冠状动脉检查... 目的:采用256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摄影术(CT)心脏成像对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左心耳与毗邻结构的定量测量,为房颤患者左心耳封堵术及射频消融术提供解剖学数据。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9月至2017年8月期间房颤患者(房颤组) 94例及冠状动脉检查正常并可排除其他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对照组)80例,两组均行25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检查,对左心耳进行重建,统计左心耳嵴部的分型,并测量左心耳到左上肺静脉、左回旋支的最小距离,左心耳嵴部的嵴长、嵴上缘、中部、下缘的宽度,以及左心耳开口至左上肺静脉开口、二尖瓣的距离,并对两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1)房颤组体重较对照组增加(P<0.05);(2)房颤组左心耳嵴部分型中AⅠ型、AⅡ型及C型所占比例较对照组降低,B型所占比例较对照组增高;(3)房颤组较对照组左心耳到左回旋支的最短距离、左心耳嵴部长、嵴上缘宽减小,(P<0.05),左心耳开口到二尖瓣环的距离、嵴中部宽增大(P<0.05)。因两组体重有统计学差异,故对该部分数据分别进行体表标化,标化后房颤组较对照组左心耳开口至二尖瓣环的距离增大(P<0.05),左心耳至左上肺静脉、左回旋支的最小距离、左心耳开口至左上肺静脉开口的距离及左心耳嵴部长、嵴上缘宽均减小(P均<0.05)。结论:房颤患者左心耳嵴部的分型同正常人有明显差异,房颤患者左心耳到左回旋支的最小距离较近,研究结果可客观了解房颤患者左心耳及其周围毗邻结构的关系,为临床进行左心耳相关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心耳 心房颤动 计算机断层摄影术血管造影 解剖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断层摄影术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心病和评价冠状动脉病变的价值 被引量:9
2
作者 韩江莉 梁瀛 +3 位作者 许佳文 张福春 高炜 郭丽君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01-104,共4页
目的:研究计算机断层摄影术冠状动脉(冠脉)造影(CTCA)在急性胸痛患者中诊断冠心病和评价冠脉病变程度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入选133例临床诊断为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急性胸痛患者,分别接受64排CTCA和冠脉造影检查。以定量冠脉造影(QC... 目的:研究计算机断层摄影术冠状动脉(冠脉)造影(CTCA)在急性胸痛患者中诊断冠心病和评价冠脉病变程度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入选133例临床诊断为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急性胸痛患者,分别接受64排CTCA和冠脉造影检查。以定量冠脉造影(QCA)为诊断标准,评价CTCA诊断冠心病和冠脉病变程度的准确性。结果:CTCA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93.4%,阳性预测值94.2%。Pearson相关分析示:CTCA和冠脉造影评价的冠脉直径狭窄程度显著相关(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示,钙化程度是CTCA诊断冠心病敏感性的独立影响因素(RR=2.37,95%CI:1.35—4.18,P=0.003)。ROC曲线分析显示,钙化积分对预测冠脉三支血管存在≥50%或≥75%狭窄有预测作用,P均〈0.05。结论:CTCA在急性胸痛患者中对冠心病的筛查和冠脉病变程度的评价有较高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4排计算机断层摄影术冠状动脉造影 急性胸痛 冠状动脉造影 钙化积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摄影术技术对比分析心房颤动及非心房颤动患者左心耳的形态学特征 被引量:8
3
作者 赵宏伟 王照谦 +7 位作者 尹晓盟 杨东辉 杨志强 肖明 高连君 张树龙 杨延宗 夏云龙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40-443,共4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摄影术(Multislice spiral CT,MSCT)对评价心房颤动(房颤)及非房颤患者左心耳形态学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入选的86例患者分为房颤组44例为拟行导管消融治疗的阵发性房颤患者,对照组42例为无房颤的患者。...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摄影术(Multislice spiral CT,MSCT)对评价心房颤动(房颤)及非房颤患者左心耳形态学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入选的86例患者分为房颤组44例为拟行导管消融治疗的阵发性房颤患者,对照组42例为无房颤的患者。所有患者经 MSCT 肺静脉成像检查,进行三维容积重建。测量左心耳容积、左心耳口长短径直径、左心耳与冠状动脉左回旋支的关系、左心耳嵴的长度及宽度。结果:房颤组患者左心房容积(119.8±33.4)ml、左心耳容积(10.1±4.8)ml、左心耳口面积(293.2±113.7)mm^2、左心耳口长短径(24.3±5.3)mm、(15.6±4.4)mm 均显著大于对照组,分别为:(89.6±29.2)ml,(7.5±3.1)ml,(221.5±87.6)mm^2,(20.8±3.8)mm 及(13.0±3.3)mm,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5)。房颤组患者左心耳口面积自54.0 mm^2~502.4 mm^2不等,对照组为111.0 mm^2~566.6 mm^2不等。而两组中左心耳嵴的长度及宽度、左心耳基部同冠状动脉左回旋支的距离没有显著差别。结论:在房颤患者中,除了左心房的增大,左心耳容积及左心耳口面积也显著地增大,提示左心耳形态学的改变同房颤的发生密切相关。房颤患者左心耳口面积相差很大,术前评价左心耳口对选择封堵器及其型号很有帮助。另一方面,左心耳非常接近冠状动脉回旋支,基于左心耳基部消融时,应谨慎选择消融策略以避免损伤回旋支。MSCT 可作为测量及评价左心房、左心耳相关指标,明确左心耳周围组织结构的有效检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心耳 心房颤动 X线计算机断层摄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束计算机断层摄影术在肺栓塞治疗随访中的应用 被引量:5
4
作者 马展鸿 戴汝平 +3 位作者 柳志红 曹程 何建国 程显声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67-370,共4页
目的:探讨电子束计算机断层摄影术(EBCT)在肺动脉栓塞(肺栓塞)溶栓抗凝治疗前后及中、远期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肺栓塞患者经溶栓和(或)抗凝治疗以及单纯抗凝治疗前后的疗效(其中2例改为手术治疗)。采用ImatronC-150XP... 目的:探讨电子束计算机断层摄影术(EBCT)在肺动脉栓塞(肺栓塞)溶栓抗凝治疗前后及中、远期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肺栓塞患者经溶栓和(或)抗凝治疗以及单纯抗凝治疗前后的疗效(其中2例改为手术治疗)。采用ImatronC-150XP型EBCT机,连续容积扫描方式,层厚1.5-3 mm。分析63例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3天、4-7天、8-30天和>30天远期肺栓塞EBCT增强容积扫描图像上血栓形态和大小及其前后的变化,治疗前后肺动脉直径的改变及右心功能的变化。结果:51例患者经溶栓+抗凝治疗后有效率81.2%,10例单纯抗凝治疗后有效率51.4%,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5)。治疗后1-3天内有13例复查;4-7天有24例复查;8-30天内复查11例;>30天复查15例。本组EBCT复查中,中央型血栓栓子1-3天溶解率43.57%,4-7天溶解率68.2%,8-30天溶解率85.06%,>30天溶解率100%;附壁型血栓栓子1-3天溶解率18.84%,4-7天溶解率12.99%,8-30溶解率84.41%,>30天溶解率28.93%;表现为闭塞型的血栓栓子中,1-3天22.45%的栓子溶解,4-7天30.52%栓子溶解,8-30天68.66%栓子溶解,>30天23.28%栓子溶解。中心肺动脉治疗后40.21%的栓子溶解,左肺动脉较右肺动脉溶解率高。右心功能治疗后较前明显改善,射血分数为0.32±0.11 VS 0.45±0.10(P<0.01);主肺动脉管径治疗后较前缩小,为(34.0±5.3)mm VS(32.2±5.8)mm,(P<0.01)。结论:EBCT增强扫描可以无创、客观、准确地评价肺栓塞患者临床治疗的近期及中远期疗效,以中央型栓子为主的患者,近期疗效显著,附壁型或闭塞型栓子为主的患者,中远期疗效显著。右心功能检查可客观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的心功能变化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血栓栓塞 电子束计算机断层摄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先天性复杂型主动脉缩窄的电子束计算机断层摄影诊断 被引量:2
5
作者 鲁锦国 曹程 +6 位作者 戴汝平 吕滨 白桦 王浩 刘延玲 沈向东 胡盛寿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00-102,共3页
目的:评价电子束计算机断层摄影(EBCT)在小儿先天性复杂型主动脉缩窄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3年7月至2005年7月于我院诊治的先天性复杂型主动脉缩窄(CoA)小儿患者60例,平均年龄1.64岁(28天-6岁)。所有患者均行经胸多... 目的:评价电子束计算机断层摄影(EBCT)在小儿先天性复杂型主动脉缩窄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3年7月至2005年7月于我院诊治的先天性复杂型主动脉缩窄(CoA)小儿患者60例,平均年龄1.64岁(28天-6岁)。所有患者均行经胸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和EBCT检查,其中39例行手术治疗。结果:60例中,每1例至少合并1种心血管畸形,合并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房间隔缺损分别为40、26、12例, 法乐四联症1例,右心室双出口2例。平均狭窄率(管腔最窄处与近心端正常主动脉内径比值)R=0.42±0.13(0.18- 0.75)。经手术治疗的39例中,38例证实为CoA,其中R≤1/2占84%(32/38),1例EBCT诊断无血液动力学意义,检出率为97.4%(38/39);经胸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漏诊11例,检出率为69.2%(27/39)。结论:EBCT有很高的时间分辨率,能清楚显示小儿CoA的大小、形态,检出率高于经胸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诊断有重要价值。由于经胸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在检出心内畸形有着优势,两者联合应用是小儿复杂型主动脉缩窄无创性检查的可靠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缩窄 先天性 经胸多普勒超声心动图 电子束计算机断层摄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核素肺灌注显像与电子束计算机断层摄影术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方纬 马展鸿 +5 位作者 戴汝平 刘秀杰 程显声 柳志红 史蓉芳 何作祥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89-292,共4页
目的通过对急性肺栓塞患者的核素肺灌注显像与电子束计算机断层摄影术(EBCT)的对比分析,初步探讨两者之间存在差异的原因和规律,以及肺动脉血管阻塞与血流灌注变化之间的对应关系。方法20例急性肺栓塞患者,24h内先后接受核素肺灌注显像... 目的通过对急性肺栓塞患者的核素肺灌注显像与电子束计算机断层摄影术(EBCT)的对比分析,初步探讨两者之间存在差异的原因和规律,以及肺动脉血管阻塞与血流灌注变化之间的对应关系。方法20例急性肺栓塞患者,24h内先后接受核素肺灌注显像和EBCT肺血管增强造影。逐个肺段对比EBCT所显示的肺动脉阻塞与肺灌注显像所显示的肺血流灌注的情况。结果多数(81.7%)肺动脉完全闭塞型病变对应相应肺段的灌注完全缺失,血流灌注分布与非完全闭塞型病变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非完全闭塞型病变中,多级肺动脉病变对应灌注完全缺失的比例较高(60.0%),多级肺动脉病变与单级肺动脉病变相比,血流灌注亦有明显的差异(P<0.05)。而不同类型的非完全闭塞型病变所对应的血流灌注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不同形式的血管阻塞所造成的血流灌注变化的不同,是EBCT与肺灌注显像存在差别的主要原因之一,肺栓塞的血管阻塞和灌注受损是相互联系又有所不同的两个方面,肺灌注显像和EBCT结合应用能够使肺栓塞的诊断和疗效评价更加全面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 肺灌注显像 电子束计算机断层摄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种植区颌骨骨密度的显微电子计算机断层摄影测量 被引量:1
7
作者 金光春 李香俊 +5 位作者 周聪 姜玲 张晓燕 张迪 金熙真 金东春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03-105,共3页
目的:应用显微电子计算机断层摄影(MicroCT)测量牙种植区颌骨骨密度。方法:应用MicroCT对20例牙种植患者进行上、下颌骨扫描,三维重建,进行骨密度测量。结果:下颌骨前牙区平均骨密度值最大值为(945.23±102.46)HU,上颌骨后牙区平均... 目的:应用显微电子计算机断层摄影(MicroCT)测量牙种植区颌骨骨密度。方法:应用MicroCT对20例牙种植患者进行上、下颌骨扫描,三维重建,进行骨密度测量。结果:下颌骨前牙区平均骨密度值最大值为(945.23±102.46)HU,上颌骨后牙区平均骨密度最小值为(534.77±232.17)HU。结论:MicroCT可以提供种植区骨密度的信息,对提高牙种植成功率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电子计算机断层摄影 牙种植 骨密度 颌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心脏和大血管畸形的电子束计算机断层摄影术诊断——与超声心动图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郑敏文 孙立军 +5 位作者 宦怡 李红玲 葛雅丽 赵宏亮 白桂琴 李剑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50-453,共4页
目的 :探讨电子束计算机断层摄影术 (EBT)和超声心动图在先天性心脏和大血管畸形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 :收集 3 4例分别经超声心动图和EBT检查的心脏和大血管畸形诊断资料 ,其中 18例经心血管造影检查证实 ,2 1例有手术结果对照。 ... 目的 :探讨电子束计算机断层摄影术 (EBT)和超声心动图在先天性心脏和大血管畸形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 :收集 3 4例分别经超声心动图和EBT检查的心脏和大血管畸形诊断资料 ,其中 18例经心血管造影检查证实 ,2 1例有手术结果对照。  结果 :EBT诊断符合率 82 4% ,超声心动图诊断符合率 73 5 %。EBT对心外大血管畸形诊断准确率为 97 9% ,明显优于超声心动图 (5 3 2 % )。而超声心动图对心内畸形的诊断准确率为 95 9% ,高于EBT (81 6% )。对大血管与心室、房室连接处的畸形二者的诊断准确率基本相同。  结论 :超声心动图与EBT检查相结合 ,可明显提高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准确率 ,减少有创的心血管造影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 诊断准确率 大血管 畸形 心脏 计算机断层摄影 先天性 结论 收集 目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256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摄影术对冠状动脉分支夹角及径线正常值的定量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任向杰 李彩英 +3 位作者 刘晓伟 王伟 马国景 于晨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24-427,共4页
目的:采用256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摄影术(MSCT)测量左冠状动脉分支夹角和径线,为临床诊治冠状动脉疾病提供正常参考值。方法:①收集30例先后行MSCT冠状动脉成像及冠状动脉造影(CAG漶者,测量左冠状动脉分支夹角,左前降支、回旋支、... 目的:采用256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摄影术(MSCT)测量左冠状动脉分支夹角和径线,为临床诊治冠状动脉疾病提供正常参考值。方法:①收集30例先后行MSCT冠状动脉成像及冠状动脉造影(CAG漶者,测量左冠状动脉分支夹角,左前降支、回旋支、右冠状动脉根部径线及截面积,并作对照分析。②收集行MS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冠心病患者180例,男68例,女112例,按年龄分为24~40岁组(n=25),41~60岁组(n=127),61~76岁组(n=28),测量左冠状动脉分支夹角,左前降支、回旋支、右冠状动脉根部径线及截面积,分析其号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的相关性。结果:①30例行MSCT冠状动脉成像及CAG患者,MSCT与CAG所测左冠状动脉分支夹角、径线及截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180例行MS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患者,MSCT所测男性各项指标均大于女性(P〈0.05),但按体表面积进行标化,男性各项指标与女性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之间上述指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O.05)。③正常参考值范围(95%参考值范围):夹角为29.53°-135.42°,不论性别,均按身高、体重标化后左前降支、回旋支、右冠状动脉径线及截面积95%参考值范围分别为1.12~2.41mm,2.06~9.22mm2;0.95~2.07mm,1.82~7.11mm2;1.24~2.70mm,2.39~11.10mm2。结论:MSCT可以客观评价左冠状动脉夹角及径线,在诊断冠状动脉径线狭窄及左冠状动脉夹角增大时可以做为参考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叉角度 冠心病 冠状动脉径线 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摄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56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摄影术测定的心外膜脂肪体积与心房颤动的相关性 被引量:3
10
作者 寇晨光 李彩英 +3 位作者 贾芳莹 卓利勇 袁迎芳 田伟伟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214-1217,共4页
目的:探讨256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摄影术(CT)测定的心外膜脂肪组织体积(EATV)与心房颤动(房颤)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6-09至2017-09我院收治的房颤患者66例作为房颤组,其中阵发性房颤患者42例,持续性房颤患者24例;同期入选70例窦性心律者... 目的:探讨256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摄影术(CT)测定的心外膜脂肪组织体积(EATV)与心房颤动(房颤)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6-09至2017-09我院收治的房颤患者66例作为房颤组,其中阵发性房颤患者42例,持续性房颤患者24例;同期入选70例窦性心律者作为窦性心律组。136例患者均行256层螺旋CT心脏成像,测量所有患者的EATV、房颤组患者的心周脂肪组织体积(PATV)。进一步对阵发性房颤患者与持续性房颤患者的EATV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房颤组患者的EATV大于窦性心率组[(138.94±37.93)ml vs(93.55±34.79)ml,P<0.001]。持续性房颤患者的EATV[(142.20±40.86)ml vs (137.07±36.53)ml]、PATV[(230.67±60.83)mlvs(223.56±60.62)ml]均高于阵发性房颤患者,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房颤患者的EATV与PATV呈显著正相关(r=0.953,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EATV是房颤发生的独立相关危险因素(OR=1.143,95%CI:1.027~1.158),P=0.000)。结论:采用256层螺旋CT可以客观定量测量EATV,EATV与PATV显著相关,EATV的增加与房颤的发生密切相关,但不同类型房颤患者之间的EATV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心外膜脂肪组织 心周脂肪组织 256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摄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断层摄影术和磁共振成像在慢性完全闭塞病变介入治疗中的指导价值 被引量:1
11
作者 葛均波 姚康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21-323,共3页
关键词 慢性完全闭塞病变 计算机断层摄影 介入治疗 磁共振成像 慢性闭塞病变 前向血流 临床试验 溶栓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种植修复中下颌磨牙区骨皮质厚度的显微电子计算机断层摄影测量
12
作者 张晓燕 金东春 +5 位作者 姜玲 张迪 董晨 金光春 金熙真 石红兵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31-732,共2页
牙种植技术已较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其并发症如下牙槽神经损伤、骨壁侧穿等也越来越多显现,对下颌骨相关解剖结构特点认识不足和植入位置不准确是造成这些并发症的重要因素。牙种植体植入部位的骨厚度、皮质骨的质量、骨密度条件是提高牙... 牙种植技术已较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其并发症如下牙槽神经损伤、骨壁侧穿等也越来越多显现,对下颌骨相关解剖结构特点认识不足和植入位置不准确是造成这些并发症的重要因素。牙种植体植入部位的骨厚度、皮质骨的质量、骨密度条件是提高牙种植术成功率的关键[1-5],因此种植术前掌握种植部位的骨皮质信息有指导意义。Sjdén等[6]应用显微电子计算机断层摄影(micro computerized tomogrphy,MicroCT)分析骨体积、骨小梁分离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磨牙区 牙种植 皮质骨厚度 用显微电子计算机断层摄影 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摄影术表现及其临床特征分析
13
作者 叶绍东 徐亮 +3 位作者 赵杰 张海涛 孙筱璐 李琳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72-575,共4页
目的:应用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摄影术(CT)分析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特征及其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01至2017-06期间因胸部不适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接受冠状动脉CT检查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33例作为强直性脊柱炎组... 目的:应用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摄影术(CT)分析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特征及其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01至2017-06期间因胸部不适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接受冠状动脉CT检查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33例作为强直性脊柱炎组,另外选择同期年龄、性别匹配的无强直性脊柱炎的患者33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传统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炎症指标以及经CT检测的冠状动脉病变的特点。结果:传统的心血管风险因素的比较:强直性脊柱炎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体重指数及高血压、吸烟、糖尿病、高脂血症的患者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平、血肌酐、尿酸等指标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强直性脊柱炎组患者的炎症指标血沉[(14.15±12.81)m/s vs(7.79±6.26),P=0.013]、高敏C反应蛋白明显高于对照组[(6.88±5.65)ng/L vs(3.16±3.13)ng/L,P=0.002]。强直性脊柱炎组中合并50%以上狭窄冠状动脉病变的患者[23(69.7%)vs 14(42.4%),P=0.026]、冠状动脉钙化的患者[22(66.7%)vs 9(27.3%),P=0.001]均多于对照组;另外,强直性脊柱炎组患者的钙化积分高于对照组[(133.26±195.97)分vs(21.27±45.33)分,P=0.001]。结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狭窄程度高,冠状动脉脉钙化程度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炎 冠状动脉疾病 计算机断层摄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源计算机断层摄影术诊断椎基底动脉扩张延长症合并弥漫性冠状动脉瘤一例
14
作者 刘欣 王照谦 +3 位作者 杨志强 贾崇富 陈爱军 孙喜霞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883-883,共1页
1临床资料〈br〉 患者,男性,31岁。2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一过性意识丧失,伴双下肢无力。10余日前头部剧烈晃动后突发视物模糊,以左眼为重,伴恶心。高血压病史3年,最高血压达180/110 mmHg (1 mmHg=0.133 kPa);冠心病病史4年,... 1临床资料〈br〉 患者,男性,31岁。2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一过性意识丧失,伴双下肢无力。10余日前头部剧烈晃动后突发视物模糊,以左眼为重,伴恶心。高血压病史3年,最高血压达180/110 mmHg (1 mmHg=0.133 kPa);冠心病病史4年,曾因“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入我院行溶栓治疗。患者体型肥胖,吸烟、饮酒多年,患高脂血症。神经专科检查右眼视力减退。临床查体、免疫指标及相关实验室检查及未见异常。主动脉及下肢动脉彩超未见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断层摄影 椎基底动脉扩张 冠状动脉瘤 弥漫性 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 一过性意识丧失 高血压病史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断层摄影术诊断巨大主动脉窦瘤伴主动脉瓣脱垂一例
15
作者 安攀 杨志强 +4 位作者 王照谦 贾崇富 孙喜霞 刘欣 李琳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8-99,共2页
1临床资料 患者男,52岁。9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走路时周身乏力,无心悸、胸闷,休息后可自行缓解,此后曾间断出现上述症状,未予治疗。半个月前患者自觉周身乏力加重,伴胸闷、气短,偶有胸痛,有时夜间憋醒,严重时难以入睡,于20... 1临床资料 患者男,52岁。9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走路时周身乏力,无心悸、胸闷,休息后可自行缓解,此后曾间断出现上述症状,未予治疗。半个月前患者自觉周身乏力加重,伴胸闷、气短,偶有胸痛,有时夜间憋醒,严重时难以入睡,于2012-06-09入院。动态心电图示:交界性逸搏,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化验检查:心肌酶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断层摄影 巨大主动脉窦瘤 主动脉瓣脱垂 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诊断 交界性逸搏 临床资料 自行缓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镜面右位心主动脉瓣下隔膜型狭窄的电子束计算机断层摄影术诊断
16
作者 周渊 戴汝平 吴清玉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2-42,共1页
关键词 镜面右位心 主动脉瓣下隔膜型狭窄 电子束计算机断层摄影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5岁以下疑似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摄影术征象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4
17
作者 孟欣怡 仲捷 +4 位作者 王照谦 杨志强 王浩 孙喜霞 贾崇富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67-571,共5页
目的:量化≤45岁青年患者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摄影术成像(CCTA)的冠心病检出率,并初步探讨其影像学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我院接受CCTA检查的≤45岁青年患者2 099例,分析≤45岁青年人群中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因素,并且对≤20岁、21... 目的:量化≤45岁青年患者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摄影术成像(CCTA)的冠心病检出率,并初步探讨其影像学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我院接受CCTA检查的≤45岁青年患者2 099例,分析≤45岁青年人群中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因素,并且对≤20岁、21~30岁、31~40岁及41~45岁4组不同年龄段患者冠心病发病率及病变特征进行分析比较,观察图像并记录有无冠状动脉斑块及其性质和狭窄程度。结果:2 099例患者中,男性、吸烟、血脂异常、高血压、糖尿病及家族史在冠心病阳性患者中所占比率均高于冠心病阴性患者(P均<0.05~0.001)。CCTA检出冠心病患者229例,总检出率为10.9%(229/2 099);其中≤20岁检出率为3.1%(1/32),21~30岁检出率为6.2%(11/177),31~40岁检出率为9.7%(79/818),41~45岁检出率为12.9%(138/1 072),随着年龄的增加,发病率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4,P<0.001)。单支病变患者发生率72.5%(166/229)显著高于多支病变患者发生率27.5%(63/2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323支病变血管中,非钙化斑块183支(56.7%),其中低密度斑块39支(12.1%);混合斑块54支(16.7%);钙化斑块86支(26.6%),其中斑点状钙化斑块72支(22.3%)。重度狭窄及其以上158支(49.0%)。结论:青年≤45岁疑似冠心病患者CCTA图像上冠心病的检出率为10.9%,其影像学特征多表现为单支病变和非钙化斑块。对于临床怀疑冠心病的≤45岁青年患者,尤其具有吸烟、高血压、高血脂等危险因素且相关症状典型的30~45岁男性患者,可建议行CCTA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 冠心病 计算机断层摄影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动脉计算机断层摄影术血管造影意外检出升主动脉漂浮血栓一例 被引量:2
18
作者 袁由生 王照谦 +3 位作者 贾崇富 杨志强 孙喜霞 邹玉洁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03-403,共1页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8岁,5年前无明显诱因心悸,持续2~3小时,突发突止,无胸闷、胸痛,未予诊治。近1个月心悸发作频繁,每次持续时间约10小时。患者有30年吸烟史,平均10支/d,无高血压、糖尿病病史。急诊心电图示室上性心动过速,心率148次/...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8岁,5年前无明显诱因心悸,持续2~3小时,突发突止,无胸闷、胸痛,未予诊治。近1个月心悸发作频繁,每次持续时间约10小时。患者有30年吸烟史,平均10支/d,无高血压、糖尿病病史。急诊心电图示室上性心动过速,心率148次/min。实验室检查:D-二聚体1.740 mg/L(正常值〈0.5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断层摄影 漂浮血栓 升主动脉 血管造影 肺动脉 室上性心动过速 D-二聚体 实验室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成人冠状静脉的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摄影术定量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郑彩端 李彩英 +6 位作者 贾芳莹 袁迎芳 张丹 寇晨光 王岑 田伟伟 卓利勇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797-800,共4页
目的:采用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摄影术(MSCT)测量正常成人冠状静脉的定量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09至2016-05在我院行MS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临床可疑冠心病或无症状体检95例受试者。95例受试者按照性别因素分为男性组(n=40)与女性组(... 目的:采用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摄影术(MSCT)测量正常成人冠状静脉的定量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09至2016-05在我院行MS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临床可疑冠心病或无症状体检95例受试者。95例受试者按照性别因素分为男性组(n=40)与女性组(n=55);又按照年龄分为≤45岁组(n=32)、45~65岁组(n=33)和≥65岁组(n=30)三组。行MSCT冠状动脉成像结果并未发现冠状动脉病变(无冠状动脉畸形、变异,均为右冠优势型)的原始图像选取心动周期舒张期(75%)进行重建,定量测量冠状静脉窦及其主要属支开口径线、截面积,并对各测量值与性别、年龄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冠状静脉窦、后室间静脉、左心室后静脉、左边缘静脉显示率分别为100%、100%、98%及46%。(2)男女受试者的冠状静脉窦、后室间静脉、左心室后静脉、左边缘静脉直径及截面积比较;≤45岁组与45~65岁组和≥65岁组受试者比较,冠状静脉窦、后室间静脉、左边缘静脉的直径及截面积均较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45~65岁组与≥65岁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冠状静脉窦口上下径、冠状静脉窦口面积、冠状静脉窦口直径、冠状静脉窦口前后径,后室间静脉直径、左心室后静脉直径、左边缘静脉直径,后室间静脉面积、左心室后静脉面积、左边缘静脉面积95%参考值范围分别为:11.95~13.09 mm,61.10~76.94 mm^2,8.54~9.54 mm,8.38~9.35 mm;3.41~3.97 mm,3.10~3.56 mm,2.02~2.45 mm;10.41~14.08 mm2,7.84~10.39 mm^2,3.39~5.04 mm^2。结论:MSCT可客观定量测量冠状静脉窦及其主要属支开口径线、冠状静脉截面积,为临床成功实行心脏介入手术提供重要影像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静脉 心脏介入治疗 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摄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256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摄影术对心动周期不同时相正常人冠状静脉定量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贾芳莹 李彩英 +4 位作者 寇晨光 王岑 田伟伟 袁迎芳 卓利勇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91-195,共5页
目的:采用256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摄影术(MSCT)定量测量正常成人不同时相冠状静脉系统参数,提出不同时相冠状静脉窦口及其分支静脉开口径线、截面积的正常参考值范围。方法:选取临床可疑冠心病或无症状体检的受试者70例, MSCT冠状动脉成像... 目的:采用256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摄影术(MSCT)定量测量正常成人不同时相冠状静脉系统参数,提出不同时相冠状静脉窦口及其分支静脉开口径线、截面积的正常参考值范围。方法:选取临床可疑冠心病或无症状体检的受试者70例, MSCT冠状动脉成像结果并未发现冠状动脉病变,无冠状动脉畸形、变异,均为右冠状动脉优势型,对原始图像选取心脏收缩期(45%时相)、心脏舒张期(75%时相)进行重建,测量冠状静脉窦口及其分支静脉开口径线、截面积,并对心动周期不同时相各测量值进行比较。结果:(1)心动周期不同时相,冠状静脉窦口及其分支静脉开口径线、截面积45%时相数值均较75%时相增大(P<0.05)。(2)心动周期同一时相,冠状静脉窦口及其分支静脉开口径线、截面积男性与女性数值无差异(P>0.05);按照身高、体重计算截面积进行标化,在同一时相冠状静脉窦及其分支静脉开口径线、截面积男性与女性数值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P>0.05)。(3)提出45%及75%时相冠状静脉窦口及其分支静脉开口径线、截面积95%参考范围。结论:采用MSCT显示冠状静脉成像可以客观定量测量、分析不同时相冠状静脉窦口及其分支静脉开口径线、截面积,其正常参考值提出为临床成功实行心脏介入手术提供了重要影像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6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摄影 冠状静脉 定量测量 心动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