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79篇文章
< 1 2 5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的冠状动脉周围脂肪评估斑块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薛丹丹(综述) 万兵(综述) +1 位作者 徐敬星(综述) 李红(审校)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2-107,共6页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引发的心血管事件是全球范围内主要死因之一。冠状动脉周围脂肪(PCAT)可对斑块从形成、发展到治疗的各个阶段进行评估,这对于预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及心血管事件的风险、评估药物疗效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文章...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引发的心血管事件是全球范围内主要死因之一。冠状动脉周围脂肪(PCAT)可对斑块从形成、发展到治疗的各个阶段进行评估,这对于预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及心血管事件的风险、评估药物疗效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文章主要对基于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的PCAT在评估斑块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心血管事件 动脉粥样硬化 斑块 冠状动脉周围脂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泪囊在计算机断层扫描图像中的形态观察
2
作者 李峻岭 王侠 +2 位作者 常沙 刘伦 夏卫东 《安徽医学》 2024年第3期300-303,共4页
目的探讨正常泪囊在计算机断层扫描图像中的形态及变化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至2021年1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提供的50例(100眼)来检人员头颅CT扫描图像资料,分别在软组织窗和肺窗观察其计算机断层扫描图像中泪囊... 目的探讨正常泪囊在计算机断层扫描图像中的形态及变化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至2021年1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提供的50例(100眼)来检人员头颅CT扫描图像资料,分别在软组织窗和肺窗观察其计算机断层扫描图像中泪囊的影像,根据泪囊类型和形态分为4组:泪囊空气充盈组(31眼)、泪囊空气半充盈组(20眼)、泪囊半封闭组(16眼)、泪囊全封闭组(33眼),比较各组泪囊形态的变化。结果泪囊空气充盈组软组织窗冠状位泪囊为空气密度影,肺窗轴位泪囊腔形状为椭圆形。泪囊空气半充盈组软组织窗冠状位泪囊为空气密度影,轴位上部泪囊形状为椭圆形,下部为弧形;肺窗轴位上部泪囊腔形状为椭圆形,下部为裂隙形。泪囊半封闭组软组织窗冠状位上部泪囊为空气密度影,下部为软组织密度影;肺窗轴位上部泪囊腔形状为椭圆形,下部泪囊腔消失。泪囊全封闭组软组织窗为软组织密度影,肺窗轴位泪囊腔消失。下部泪囊腔横截面由椭圆形变为裂隙形或消失可能原因是下部泪囊外侧壁向鼻侧移位;泪囊软组织密度影范围扩大,而空气密度影范围减少或消失可能原因是眶内软组织向鼻侧移位,正常泪囊CT图像中软组织密度影的来源是眶内软组织。结论正常泪囊的形态可能不是固定不变,而是在不停变化的过程中;眶内软组织压力可向鼻侧推动,进而改变下部泪囊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断层扫描 泪囊 泪道 泪液引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颌中切牙牙弓形态、牙槽骨厚度及矢状面位置的锥体束计算机断层扫描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范玉亭 扈宗鑫 +1 位作者 甘抗 朱娟芳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1-65,共5页
目的:利用锥体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CBCT)图像评估上颌前牙牙弓形态、中切牙牙根矢状位置(sagittal root position, SRP)与牙槽骨厚度的关系,并根据年龄、性别对其分组,临床医生在即刻种植体植入时应考虑... 目的:利用锥体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CBCT)图像评估上颌前牙牙弓形态、中切牙牙根矢状位置(sagittal root position, SRP)与牙槽骨厚度的关系,并根据年龄、性别对其分组,临床医生在即刻种植体植入时应考虑这些因素。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160例患者的CBCT影像进行分析,根据牙弓形态、年龄、性别对其分组,对患者的320张上颌中切牙矢状位CBCT图像进行了检查,以测量唇侧骨板和腭侧骨板厚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牙槽骨厚度因牙弓形态和SRP的不同而有显著差异。方圆形牙弓型和Ⅰ类SRP在腭侧的骨厚度最高。尖圆形弓型和Ⅱ类SRP在唇侧骨厚度最高。牙弓形态与SRP之间无显著相关性。年龄、性别、牙弓形态、SRP与牙槽骨的根尖水平厚度有显著相关性。结论:患者的年龄、性别、牙弓形态和SRP与上颌中切牙的牙槽骨厚度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因此,临床医生在计划即刻种植体植入时应考虑这些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中切牙 锥体束计算机断层扫描 牙弓形态 牙槽骨厚度 种植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对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斑块特征的诊断效能及对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4
作者 马清济 陈亮 潘美宇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4年第1期32-37,共6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CTA)对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斑块特征的诊断效能及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2月至2022年12月海南省琼海市人民医院胸痛中心收治的疑似冠心病的208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CTA)对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斑块特征的诊断效能及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2月至2022年12月海南省琼海市人民医院胸痛中心收治的疑似冠心病的208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58例发生ACS,纳入ACS组。根据ACS组患者性别、年龄及心血管危险因素(吸烟史、高血压、糖尿病、血脂水平等),采用倾向评分匹配法(比例1∶1)同期选择58例发生稳定型心绞痛(SAP)的患者纳入SAP组。所有患者均行CCTA检查,比较两组患者斑块长度、钙化斑块(CP)体积、非钙化斑块(NCP)体积、总斑块体积、CP负荷、NCP负荷和总斑块负荷等斑块特征参数。此外,根据预后将58例ACS组患者分为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s)组(n=15)和非MACEs组(n=43),比较不同预后患者CCTA斑块特征参数。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分别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血脂水平与斑块特征参数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斑块特征参数对ACS及MACEs的预测价值。结果ACS组患者斑块长度、NCP体积和NCP负荷均显著高于S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ACEs组患者斑块长度、NCP体积和NCP负荷均显著高于非MACE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与斑块长度、CP体积、NCP体积、总斑块体积、CP负荷、NCP负荷及总斑块负荷呈正相关(r=0.463,0.246,0.414,0.292,0.251,0.392,0.215;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斑块长度、NCP体积、NCP负荷对ACS有较好的预测价值,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43(95%CI 0.761~0.925)、0.814(95%CI 0.703~0.926)和0.721(95%CI 0.573~0.869);发生ACS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19.19 mm、152.99 mm 3和42.56%;灵敏度分别为91.67%、91.67%和66.67%;特异度分别为75.00%、63.54%和77.08%。斑块长度、NCP体积、NCP负荷对MACEs有较好的预测价值,AUC分别为0.694(95%CI 0.515~0.876)、0.711(95%CI 0.502~0.920)和0.735(95%CI 0.551~0.919);发生MACEs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21.02 mm、169.62 mm 3和45.37%;灵敏度分别为77.78%、66.67%和88.89%;特异度分别为59.18%、85.71%和61.22%(P<0.05)。结论基于CCTA的斑块特征参数不仅对老年ACS有较好的鉴别作用,还可有效预测ACS患者1年内MACEs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斑块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断层扫描淋巴管造影技术在猫乳糜胸诊疗中的应用
5
作者 康博 郭瑞泽 张迪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890-4899,共10页
乳糜胸是由不同病因导致胸导管破裂或阻塞,继而引起乳糜进入胸腔的疾病,保守治疗失败时通常需要手术干预。鉴于不同猫的胸导管解剖结构差异大,在胸导管结扎前对猫胸导管及其分支进行造影成像是外科计划中必不可少的辅助手段。随着计算... 乳糜胸是由不同病因导致胸导管破裂或阻塞,继而引起乳糜进入胸腔的疾病,保守治疗失败时通常需要手术干预。鉴于不同猫的胸导管解剖结构差异大,在胸导管结扎前对猫胸导管及其分支进行造影成像是外科计划中必不可少的辅助手段。随着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成像技术在犬猫淋巴管造影中的逐步应用,各种CT淋巴管造影方法被提出。本文汇总了目前猫乳糜胸诊疗中的CT淋巴管造影方案,以供临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断层扫描 淋巴管造影 乳糜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肺动脉造影成像参数对急性肺动脉栓塞危险分层的评估价值
6
作者 苏天嵩 王道清 张卉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9期3601-3605,共5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CT)肺动脉造影成像参数对急性肺动脉栓塞危险分层的评估价值。方法以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85例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危险分层分为中低危组、中高危...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CT)肺动脉造影成像参数对急性肺动脉栓塞危险分层的评估价值。方法以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85例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危险分层分为中低危组、中高危组、高危组,分别为77、64、44例。统计3组一般资料,比较3组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成像影像学表现及造影成像参数。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成像参数单独及联合诊断高危急性肺动脉栓塞的价值。结果中高危组、高危组累及肺动脉、累及肺叶动脉患者占比高于中低危组(P<0.05);高危组累及肺段动脉占比高于中高危组和中低危组,中高危组高于中低危组(P<0.05)。高危组主肺动脉(PA)/胸主动脉(AO)、上腔静脉直径(SVC)、右心室短轴直径(RVD)/左心室短轴直径(LVD)高于中高危组和中低危组,中高危组高于中低危组(P<0.05)。PA/AO、SVC、RVD/LVD联合诊断的曲线下面积(AUC)值高于三者单独诊断(P<0.05);PA/AO及联合诊断的敏感度高于SVC、RVD/LVD,联合诊断的敏感度高于PA/AO(P<0.05);SVC、RVD/LVD及联合诊断的特异度高于PA/AO(P<0.05)。结论不同危险分层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成像影像学表现及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成像PA/AO、SVC、RVD/LVD具有明显差异,PA/AO、SVC、RVD/LVD联合对高危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的诊断价值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动脉栓塞 多层螺旋 计算机断层扫描 肺动脉造影成像 危险分层 评估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CT)在木材无损检测中的应用与发展 被引量:10
7
作者 单海斌 刘杏娥 +2 位作者 杨淑敏 孙建平 杨喜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23-128,共6页
介绍了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CT)技术在木材无损检测领域中的发展情况和独特优势,从方法应用、结果判定、测试范围等方面详细阐述了国内外木材计算机层析成像检测的研究现状,着重指出它在木材宏观构造识别、早晚材密度判定、木材内部缺陷... 介绍了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CT)技术在木材无损检测领域中的发展情况和独特优势,从方法应用、结果判定、测试范围等方面详细阐述了国内外木材计算机层析成像检测的研究现状,着重指出它在木材宏观构造识别、早晚材密度判定、木材内部缺陷预测、裂纹扩展过程的超高速扫描以及微观构造分辨等方面取得的技术成果。最后强调结合木竹材材性特征开发相应的CT无损检测技术,为木竹基础科学研究以及高效利用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材学 计算机断层扫描 无损检测 木材性质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断层扫描(CT)研究正常泪道内空气的分布和作用 被引量:2
8
作者 李峻岭 王侠 +1 位作者 夏卫东 刘伦 《临床眼科杂志》 2023年第3期257-260,共4页
目的观察泪道内空气的存在和分布并探讨空气在泪道引流中的作用。方法在计算机断层扫描(CT)工作站(Advantage Workstation 4.7)对50例(100只眼)的头部CT扫描图像进行分析。研究对象年龄25~44岁,男性35例,女性15例,排除泪道系统、眼眶、... 目的观察泪道内空气的存在和分布并探讨空气在泪道引流中的作用。方法在计算机断层扫描(CT)工作站(Advantage Workstation 4.7)对50例(100只眼)的头部CT扫描图像进行分析。研究对象年龄25~44岁,男性35例,女性15例,排除泪道系统、眼眶、鼻窦、鼻腔等相关疾病以确保泪道引流系统正常。CT扫描采用256层单源双能螺旋CT扫描系统。CT扫描范围包括眶上缘至鼻底并采用仰卧位扫描。结果空气是正常泪道内容物的一个组成部分并改变泪囊和鼻泪管的CT值,泪囊和鼻泪管的整体和内部结构包括Hasner瓣和泪道鼻开口的开放或关闭可以在含气的泪道CT图像中清晰显示。结论Hasner瓣为鼻泪管下壁,瓣膜移动使泪道鼻开口开放或闭合,空气在泪道引流过程中可能有压力传导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断层扫描 泪液引流 泪道 Hasner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计算机断层扫描的深度学习模型对老年心肌梗死的鉴别诊断价值
9
作者 李亮 程好堂 +2 位作者 田建 朱建伟 杨振宇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CAS 2024年第5期529-534,共6页
目的:探究基于计算机断层扫描(CT)的深度学习模型对老年心肌梗死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纳入2021年5月30日至2023年11月19日期间在安徽中医药大学附属太和中医院就诊的186例老年心肌梗死患者入组研究,按照8∶2比例将患者分为训练集(n=149... 目的:探究基于计算机断层扫描(CT)的深度学习模型对老年心肌梗死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纳入2021年5月30日至2023年11月19日期间在安徽中医药大学附属太和中医院就诊的186例老年心肌梗死患者入组研究,按照8∶2比例将患者分为训练集(n=149)和测试集(n=37)。所有患者均行基于CT的深度学习模型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测,将冠状动脉造影设为金标准,对比观察患者的临界病变血管病理参数,以测试集分析该诊断方法对老年心肌梗死的鉴别诊断价值,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其诊断效能。结果:深度学习模型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临界病变血管病理参数对比(均P>0.05);在178例阳性老年心肌梗死患者中,深度学习模型正确诊断为阳性的有168例,误诊为阴性的有10例。在8例阴性老年心肌梗死患者中,深度学习模型正确诊断为阴性的有1例,误诊为阳性的有7例,其中灵敏度为98.00%、特异度为96.00%、准确度为95.00%,AUC为0.990(95%CI:0.980~1.000),具有较好的诊断效能。结论:基于CT的深度学习模型在老年心肌梗死的早期发现和诊断中其准确度、灵敏度和特异度较高,具有一定诊断效能,为老年心肌梗死的临床诊断提供了一种新的高效工具。但本研究为单中心小样本研究,未来需多中心大样本研究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断层扫描 深度学习模型 心肌梗死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断层扫描(CT)对猪胴体组成评估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0
作者 邵勇维克 任志强 +3 位作者 孙昌辉 张衡 杨公社 庞卫军 《猪业科学》 2019年第6期116-119,共4页
对猪的胴体选择是现阶段猪种质育种的主要目标之一,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r Tomography,CT)技术在猪育种中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目前,欧洲在应用CT评估猪胴体组成成分方面取得较好的进展,但由于CT评估胴体组成成分值与实际解剖后测量... 对猪的胴体选择是现阶段猪种质育种的主要目标之一,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r Tomography,CT)技术在猪育种中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目前,欧洲在应用CT评估猪胴体组成成分方面取得较好的进展,但由于CT评估胴体组成成分值与实际解剖后测量值存在差异,CT对猪胴体评估还未进入实质应用阶段。文章探索CT对猪胴体评估的前期处理以及结合国外研究现状,旨在为CT在猪育种中的应用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胴体选择 计算机断层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计算机体层扫描在恶性淋巴瘤临床分期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13
11
作者 张群 陈龙邦 +6 位作者 王靖华 朱虹 耿怀成 褚晓源 管晓翔 宋海珠 金洁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7年第4期394-397,共4页
目的:观察氟去氧葡萄糖(FDG)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计算机体层扫描(PET/CT)显像和传统分期检查方法对恶性淋巴瘤分期和治疗后再分期的影响,以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视觉分析和半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比较42例病理确诊为... 目的:观察氟去氧葡萄糖(FDG)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计算机体层扫描(PET/CT)显像和传统分期检查方法对恶性淋巴瘤分期和治疗后再分期的影响,以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视觉分析和半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比较42例病理确诊为恶性淋巴瘤患者传统分期检查和PET/CT对分期和治疗后再分期的符合率,以及对淋巴结区和结外病灶检出率的差异。结果:PET/CT检查与传统分期手段对分期判断的符合率分别为95.2%(40/42)和78.6%(33/42)。对淋巴结内病灶传统分期检查的检出率为88.2%(60/68),PET/CT为97.1%(66/68),两者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淋巴结外病灶传统分期检查的检出率为58.3%(14/24),PET/CT为91.7%(22/24),两者间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PET/CT检查使TNM分期改变者9例,达21.4%,其中分期升高7例,下降2例,8例(19.0%)的治疗计划发生改变。结论:FDG PET/CT可提高恶性淋巴瘤的分期和再分期的准确率,并可提高淋巴结内外病变的检出率,这有利于更准确地制订治疗方案和预测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肿瘤分期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计算机体层扫描 氟去氧葡萄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在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2
作者 吴岩 唐朝朋 +8 位作者 周文泉 高建平 张征宇 葛京平 黄伟 周水根 魏武 徐振宇 薛松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277-1280,共4页
目的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作为微创血管造影检查方法在全身各部位血管疾病诊断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能较好的反映肾血管的解剖结构及肾异位血管,术前了解患肾的血管对术中操作有较好的指导。文... 目的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作为微创血管造影检查方法在全身各部位血管疾病诊断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能较好的反映肾血管的解剖结构及肾异位血管,术前了解患肾的血管对术中操作有较好的指导。文中探讨术前行CTA在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retroperitoneal laparoscopic radical nephrectomy,RLRN)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入院的98例肾细胞癌患者分为2组:实验组68例,术前行肾血管CTA;对照组30例,术前未行CTA。分析行CTA检查的患者其肾动脉变异情况,统计2组患者手术肾蒂处理时间、锁扣夹使用数量、术中出血量及手术并发症等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病肾25%存在肾动脉变异分支;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肾蒂处理时间分别为(25.1±13.7)min和(35.6±12.2)min、出血量分别为(27.5±14.9)ml和(36.8±17.2)ml,实验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2组间并发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术前行肾动脉CTA能了解肾动脉变异情况,可缩短后腹腔镜肾癌手术时间,减少出血,提高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细胞癌 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查找表和极坐标反投影法实现计算机断层扫描快速重建 被引量:7
13
作者 杨民 路宏年 黄朝志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76-479,共4页
为了在普通PC机上实现计算机断层扫描 (CT)快速重建 ,提出了利用查找表和极坐标反投影快速重建方法。该方法首先在极坐标系下利用查找表实现快速反投影 ,然后将极坐标反投影数据映射到笛卡尔坐标系中 ,在此过程中 ,又一次运用查找表技... 为了在普通PC机上实现计算机断层扫描 (CT)快速重建 ,提出了利用查找表和极坐标反投影快速重建方法。该方法首先在极坐标系下利用查找表实现快速反投影 ,然后将极坐标反投影数据映射到笛卡尔坐标系中 ,在此过程中 ,又一次运用查找表技术实现快速插值 ,有效地节约了时间。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 ,该方法不但大大提高了重建速度 ,而且重建质量与传统卷积反投影相当 ,尤其当重建图像尺寸较小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处理技术 计算机断层扫描 快速重建 查找表 卷积反投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和机载影像系统分析鼻咽癌调强放疗的摆位误差比较 被引量:9
14
作者 张璋 罗剑锋 +1 位作者 刘美莲 王文华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3年第1期5-9,共5页
目的探究鼻咽癌患者调强放射治疗(IMRT)中应用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和机载影像系统(on Board Image,OBI)分析对摆位误差的影响。方法筛选2018年7月~2021年7月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接诊的140例鼻咽癌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研究,所有患者... 目的探究鼻咽癌患者调强放射治疗(IMRT)中应用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和机载影像系统(on Board Image,OBI)分析对摆位误差的影响。方法筛选2018年7月~2021年7月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接诊的140例鼻咽癌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研究,所有患者均依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CBCT组和OBI组,每组各70例患者。比较两组的摆位误差及放射剂量差异,分析CBCT、OBI系统在降低鼻咽癌患者IMRT的摆位误差中的价值。结果(1)相比于校正前,校正后两组的摆位误差均明显降低,并且相比于OBI组,校正后CBCT组的摆位误差明显更低(P均<0.05);(2)在降低鼻咽癌患者IMRT的摆位误差中,CBCT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特异度、敏感度与OBI对比均明显升高(Z=2.241,P<0.000);(3)相比于校正前,校正后两组的计划靶区边界(margins of planning target volume,MPTV)值均明显降低,并且相比于OBI组,校正后CBCT组的MPTV值明显更低(P均<0.05);(4)两组脑干、脊髓、晶状体和视交叉的实际剂量高于计划剂量,且CBCT组低于OB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咽癌患者应用CBCT、OBI系统分析均可校正摆位误差,提高患者的摆位与调强放疗精确度。CBCT、OBI系统可以通过减少摆位误差,有可能进一步缩小计划靶区范围,从而减少靶区临近危机器官的照射剂量的临床目的。CBCT的作用更明显,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 OBI系统 调强放疗 摆位误差 放射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1
15
作者 盛锦华 阴泽杰 +2 位作者 吴孝义 唐瑜 黄环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03-308,295,共7页
本文对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中所选择滤波函数的不同、射线束宽度的差异、探测器的响应、数据的采样及旋转中心的偏移等因素影响图像重建质量分别进行了讨论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这几个因素对重建后的图像质量产生的影响都是不可忽视的... 本文对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中所选择滤波函数的不同、射线束宽度的差异、探测器的响应、数据的采样及旋转中心的偏移等因素影响图像重建质量分别进行了讨论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这几个因素对重建后的图像质量产生的影响都是不可忽视的,尤其是在某些情况下,将会导致产生较大的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断层扫描 射线束宽度 ct 取样 中心偏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泡状软组织肉瘤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仪/计算机体层扫描的临床表现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胡裕效 张宗军 +1 位作者 朱虹 常林凤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7年第5期559-560,共2页
关键词 腺泡状软组织肉瘤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计算机体层扫描 标准摄取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辅助X光断层扫描对半甜韧性饼干的质构无损量化检测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艳婕 田金河 +2 位作者 宋琳琳 张朝辉 张明霞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3-98,共6页
采用X光计算断层扫描(X-ray computed tomography,CT)法研究了半甜韧性饼干(以下简称饼干)的质构特征,并将CT参数与饼干常规物理参数进行了相关性研究。结果显示:CT测试所获得的组织重构可以直观再现饼干的内部结构(二维及三维);CT密度... 采用X光计算断层扫描(X-ray computed tomography,CT)法研究了半甜韧性饼干(以下简称饼干)的质构特征,并将CT参数与饼干常规物理参数进行了相关性研究。结果显示:CT测试所获得的组织重构可以直观再现饼干的内部结构(二维及三维);CT密度、孔隙率以及气泡截面积的平均值与饼干面团中蛋白酶或焦亚硫酸钠(以下简称焦亚)的添加量、饼干厚度以及表观密度具有显著相关性(R>0.9,P<0.05),反映出CT参数可以客观地量化由于蛋白酶或焦亚添加量不同所导致的饼干组织结构变化。当蛋白酶或焦亚对面团产生程度相当的减弱面筋(减筋)作用时,两种面团饼干的常规物理参数及CT参数均表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并且饼干气泡截面积的分布也表现出不同的特征,表明CT参数可以反映由于不同的减筋原理导致的饼干质构差异。结果表明,CT测试可以应用于饼干质构的定性和定量测定,为饼干的生产与研究提供有益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光计算机断层扫描 半甜韧性饼干 质构 蛋白酶 焦亚硫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普勒超声结合计算机断层扫描静脉造影对下肢穿支静脉功能不全的诊断 被引量:6
18
作者 周忠晓 连丹丹 周海蒙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0年第11期894-897,共4页
探讨多普勒超声(DUS)、计算机断层扫描静脉造影(CTV)对下肢穿支静脉功能不全(IPV)的诊断价值。选取威海市立医院2016年1月-2019年5月临床诊断为大隐静脉曲张的48例患者(52条患肢)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DUS及CTV,客观分析并总结2种... 探讨多普勒超声(DUS)、计算机断层扫描静脉造影(CTV)对下肢穿支静脉功能不全(IPV)的诊断价值。选取威海市立医院2016年1月-2019年5月临床诊断为大隐静脉曲张的48例患者(52条患肢)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DUS及CTV,客观分析并总结2种影像学检查的图像特点,以术中所见为"金标准",通过敏感度、特异度、诊断符合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评价DUS、CTV及两者结合对IPV的诊断价值。CTV的敏感度高于DUS,特异度及诊断符合率低于DU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V、DUS及两者结合的AUC分别为0.560、0.835和0.900。CTV发现下肢穿支静脉的敏感度较DUS高,但特异度较DUS低,两者结合对IPV诊断价值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支静脉功能不全 多普勒超声 计算机断层扫描静脉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透水性混凝土孔隙连续性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玉文 邱自萍 《中外公路》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83-187,共5页
该文对4种不同配合比的透水性混凝土试件进行了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X-ray CT),定量描述了其内部孔隙的连续性。根据孔隙连续性指数的分析结果,发现孔隙连续性指数与试验测得的透水性指数之间有对数关系,其R2值在0.90左右。
关键词 透水性混凝土 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 孔隙连续性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在脑动脉瘤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3
20
作者 孙继平 楼美清 +2 位作者 赵耀东 张全斌 陈左权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60-62,共3页
目的:探讨运用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A)诊断脑动脉瘤的价值。方法:对2011年1至11月本科收治的79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进行CTA检查,然后进行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以DSA为"金标准",计算CTA对脑动脉瘤诊断的敏... 目的:探讨运用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A)诊断脑动脉瘤的价值。方法:对2011年1至11月本科收治的79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进行CTA检查,然后进行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以DSA为"金标准",计算CTA对脑动脉瘤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本组79例患者CTA共检出46例52个动脉瘤,DSA检出48例55个动脉瘤;CTA检出非动脉瘤病灶52个,DSA检出非动脉瘤病灶56个。以DSA为"金标准",CTA对脑动脉瘤诊断的敏感度为94.5%(52/55),特异度为92.9%(52/56)。结论:使用CTA检测脑动脉瘤是一种可靠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动脉瘤 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 蛛网膜下腔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