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计算机教学模式在设计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仲小娟 《上海包装》 2024年第1期234-236,共3页
在当今信息时代,计算机技术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对教育行业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方式,计算机教学模式被广泛应用到教学中。基于此,概述了计算机教学模式的内涵和特点以及计算机教学模式与设计教育的结合点,分析了计... 在当今信息时代,计算机技术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对教育行业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方式,计算机教学模式被广泛应用到教学中。基于此,概述了计算机教学模式的内涵和特点以及计算机教学模式与设计教育的结合点,分析了计算机教学模式在丰富教学内容、促进教学方式变革、提高设计教学质量等方面的作用,探讨了计算机教学模式在建筑设计、服装设计、平面设计、产品设计、环境设计中的具体应用,以期为未来教育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教学模式 设计教育 教学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高职计算机教学模式和方法的改革 被引量:4
2
作者 王仕勋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7年第12S期216-216,共1页
就高职计算机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方面改革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实践,使高职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调动,提高高职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增强高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 计算机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就业为导向的计算机教学模式优化策略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李军伟 姜学东 《无线互联科技》 2017年第12期86-87,共2页
计算机在教育领域成了学生的必修课,对于计算机专业教育,学生不但要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更要熟练运用专业技能,培训机构要以社会就业为导向,充分了解社会发展行情与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标准,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全面优化教学模式。... 计算机在教育领域成了学生的必修课,对于计算机专业教育,学生不但要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更要熟练运用专业技能,培训机构要以社会就业为导向,充分了解社会发展行情与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标准,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全面优化教学模式。文章阐述了计算机教学的现状,了解了用人单位对计算机人才素质要求标准,针对如何优化教学模式给出合理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业导向 计算机教学模式 创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计算机教学模式优化策略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陆骏 《无线互联科技》 2021年第15期122-123,共2页
高职计算机教学不仅要求学生能够具备非常扎实的计算机理论知识,同时也要求他们能够灵活地应用所学专业,并能够结合社会发展需求开展相应的教学辅导。这就需要学校必须要了解目前社会对计算机应用的发展需求以及对计算机人才的培养标准... 高职计算机教学不仅要求学生能够具备非常扎实的计算机理论知识,同时也要求他们能够灵活地应用所学专业,并能够结合社会发展需求开展相应的教学辅导。这就需要学校必须要了解目前社会对计算机应用的发展需求以及对计算机人才的培养标准,培养出满足社会发展的人才。文章就目前高职计算机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分析,阐述了企业对计算机专业人员的素质标准,探讨了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计算机教学模式的优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业导向 高职 计算机教学模式 优化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服装设计专业计算机教学模式探讨 被引量:1
5
作者 周毅灵 《中国纺织》 2002年第7期33-34,共2页
关键词 服装设计专业 计算机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 教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现代教育体制下的计算机教学模式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晓燕 《中国新通信》 2015年第9期45-46,共2页
如今,社会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社会人才的竞争日益激烈,为了培养出可以满足社会实际需求的综合型人才,在现代教育体制下,通过对传统计算机教学模式的基本状况的分析,进一步探究计算机教学模式,这无疑是培养综合型人... 如今,社会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社会人才的竞争日益激烈,为了培养出可以满足社会实际需求的综合型人才,在现代教育体制下,通过对传统计算机教学模式的基本状况的分析,进一步探究计算机教学模式,这无疑是培养综合型人才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教育体制 计算机教学模式 多媒体 互联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行教育体制下关于计算机教学模式的新探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孙弢 《无线互联科技》 2014年第12期207-207,共1页
在当今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社会人才的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学校作为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阵地,为了不断培养出能够满足社会实际需求的综合型优秀人在,在现行教育体制下,探究计算机教学模式无疑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 在当今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社会人才的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学校作为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阵地,为了不断培养出能够满足社会实际需求的综合型优秀人在,在现行教育体制下,探究计算机教学模式无疑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本文首先阐述了在现行教育体制下对计算机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并从主要两个方面针对现行教育体制下的计算机教学模式进行了认真的探讨研究,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行教育体制 计算机教学模式 探讨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应用能力培养的高校计算机教学模式探讨
8
作者 倪问尹 周荣华 +1 位作者 陈顺平 尹锋 《教师》 2014年第17期93-93,共1页
高校计算机课程的学习与实践应着重培养大学生利用计算机技术高效、准确地解决本专业领域问题的能力。本文从多年的教学实践和观察出发,探究新的教学模式以真正落实“教、学、做”一体化,努力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交流合作能力、... 高校计算机课程的学习与实践应着重培养大学生利用计算机技术高效、准确地解决本专业领域问题的能力。本文从多年的教学实践和观察出发,探究新的教学模式以真正落实“教、学、做”一体化,努力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交流合作能力、学习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能力 计算机教学模式 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计算机教学模式优化思考 被引量:4
9
作者 张小寒 《广东蚕业》 2018年第9期73-74,共2页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也对计算机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计算机教学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所以教师更应该积极创新计算机教学模式,在实践中不断培养学生的综合计算机技能,以此来更好的实现计算机教学目标。文章主要分析和探讨了...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也对计算机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计算机教学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所以教师更应该积极创新计算机教学模式,在实践中不断培养学生的综合计算机技能,以此来更好的实现计算机教学目标。文章主要分析和探讨了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计算机教学模式的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业导向 高职 计算机教学模式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计算机教学模式改革的实践探讨 被引量:2
10
作者 周良灏 《通讯世界》 2016年第8期256-257,共2页
随着信息化的到来,各行各业都离不开计算机的使用,计算机人才的培养成为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一大重要任务,高职教育首先要承担这一责任。但是,目前我国高职教育计算机人才的培养也面临着不少挑战,以前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高速发... 随着信息化的到来,各行各业都离不开计算机的使用,计算机人才的培养成为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一大重要任务,高职教育首先要承担这一责任。但是,目前我国高职教育计算机人才的培养也面临着不少挑战,以前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高速发展的趋势了,对其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势在必行。本文将针对高职计算机教学模式改革进行实践分析,对其出现的问题进行解读,在此基础上进行策略性分析,希望能够给出一些好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 计算机教学模式 人才培养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质量保障体系的中职计算机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
11
作者 陈悦丽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6年第11期91-93,共3页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对从业人员的要求由"量"的需求转变为"质与量"的需求,职业教育也必须跟着调整,为此我们要对影响中职学校教育的因素有一个正确的解读,认清影响教育质量外部和内部的因素。对于外部因素,如国家政策、教育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对从业人员的要求由"量"的需求转变为"质与量"的需求,职业教育也必须跟着调整,为此我们要对影响中职学校教育的因素有一个正确的解读,认清影响教育质量外部和内部的因素。对于外部因素,如国家政策、教育主管部门组织实施的质量保障,我们只需贯彻执行或落实即可;对于内部因素就需要我们自身调整来改变,使其适应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教学模式 教学辅导 学校教育 课程评估 教学改革 学习理论 教学评价 网络教学环境 精品课程评审 教学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计算机教学模式的思考
12
作者 赵蓓蓓 汪佑民 《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7年第3期42-45,共4页
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正日益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学习方式.是否掌握计算知识和技能已成为衡量一个人文化水平高低的标志之一,也是衡量大学生是否合格的标准之一.而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的计算机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已不能满足社会对... 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正日益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学习方式.是否掌握计算知识和技能已成为衡量一个人文化水平高低的标志之一,也是衡量大学生是否合格的标准之一.而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的计算机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已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有关专家指出,目前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已经落后于社会计算机应用水平.为了使在校大学生所接受的计算机教育适应二十一世纪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必须尽快完成计算机基础教育由知识型为主向知识与技能相结合的应用型转变,对传统的计算机基础教育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模式进行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教学模式 计算机基础教育 现代化教学模式 教学观念 课堂教学 人机交互 计算机辅助教学 交互式 学生机 教学媒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高职高专《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模式
13
作者 王国强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7年第07S期160-160,共1页
随着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快速普及,使得职业技术学院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也在不断地发展,人才的培养已经向复合型转变,为了适应市场的需要,计算机教育显得尤其重要。当前对计算机的基础教育,面临着形势和任务双重挑战,计算机基础教学方式方法... 随着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快速普及,使得职业技术学院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也在不断地发展,人才的培养已经向复合型转变,为了适应市场的需要,计算机教育显得尤其重要。当前对计算机的基础教育,面临着形势和任务双重挑战,计算机基础教学方式方法还存在许多的不足,要想使职业技术学院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得到高效的教学效果,高得开辟多媒体教室教学和网络辅助教学相结合的全新的教学模式,改革思路。并要改革教学目标、教学指导思想、教学模式,力争提高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基础 计算机教学 计算机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网络教学模式在高校英语翻译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俐 《教师》 2008年第16期8-9,共2页
计算机网络教学模式是指基于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一种全新教学模式。就高校英语翻译教学而言,计算机网络教学模式的导入与实践,到目前为止仍然是一个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分析计算机网络教学模式的优点.进而阐述计算机... 计算机网络教学模式是指基于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一种全新教学模式。就高校英语翻译教学而言,计算机网络教学模式的导入与实践,到目前为止仍然是一个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分析计算机网络教学模式的优点.进而阐述计算机网络教学模式在高校英语翻译教学中的作用和意义,最后重点就计算机网络教学模式在高校英语翻译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网络教学模式 高校英语翻译教学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体育教学方向在培养非专业大学生使用兴趣中的作用研究
15
作者 魏文婷 《中国新通信》 2021年第5期227-228,共2页
计算机体育教学方向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为能让非专业学生掌握基本技能、基本理论、缓解学习压力、培养非计算机体育教学方向专业学生对高科技技术的应用,但目前我国高校非专业计算机体育教学方向教学还是具有很强的学科性,甚至很多学校剥... 计算机体育教学方向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为能让非专业学生掌握基本技能、基本理论、缓解学习压力、培养非计算机体育教学方向专业学生对高科技技术的应用,但目前我国高校非专业计算机体育教学方向教学还是具有很强的学科性,甚至很多学校剥夺非专业学生学习计算机体育教学方向的时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非专业学生的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体育教学方向 信息技术 计算机体育教学方向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模式比较分析及其目标模式选择 被引量:17
16
作者 杨林 杨永俊 +2 位作者 熊珍琴 郑玉刚 邹一平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124-128,共5页
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市场对市场营销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将越来越全面,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将越来越适应市场需求。面对这种演变趋势,作为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和输出机构的高等学校,不得不积极探索科学有效的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模式... 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市场对市场营销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将越来越全面,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将越来越适应市场需求。面对这种演变趋势,作为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和输出机构的高等学校,不得不积极探索科学有效的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模式,以适应时代变迁之需求。在此基础上,综合分析了市场营销专业中的三种主要教学模式, 并结合时代发展态势及市场营销专业内在学科特性进一步指出,"案例教学+模块化+计算机辅助技术"教学模式是市场营销专业未来的一种目标选择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模式 市场营销专业 “案例教学+模块化+计算机辅助技术”教学模式 知识经济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mputer-based simulative training system--a new approach to teaching pre-hospital trauma care 被引量:2
17
作者 Tao Hong 《Journal of Medical Colleges of PLA(China)》 CAS 2011年第6期335-344,共10页
Objective:A computer-based STS(simulative training system) in providing pre-hospital trauma care at a disaster site was applied to teaching nursing students in the Secon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China.This article... Objective:A computer-based STS(simulative training system) in providing pre-hospital trauma care at a disaster site was applied to teaching nursing students in the Secon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China.This article reports on the teaching effectiveness of this system.Methods:Among 92 participants,46 were in the study group and 46 were in the 'control' group. Each student completed a multiple-choice quiz after completing 18 hours(six three-hour sessions) of the study module,and a score was recorded.The simulative training module was completed only by the study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assigned in-class discussions for the same amount of time covering the same content as the study group.The final course scores,which included both comprehensive and group task-based test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se two groups.The study used a descriptive and comparative approach for quantitative data analysis.Tests of independency between the multiple choice scores and the simulation scores were also performed.Finally,anonymous surveys were conducted.Results:The study group performed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with a significantly higher average score for the group scenario task-based test score,and consequently the study group's final course scor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As per chi-square tests,no significant associations were found between the multiple choice scores and the simulated training scores.The final surveys showed students overwhelmingly agreed that STS training improved their knowledge and skills,their ability to recognize a potential critical event, and their initial response for trauma care at pre-hospital settings.The survey responses of the study group were noteworthy as they indicated that students recognized the importance of simulative training,appreciated the realism of the simulation,and were able to fight/adjust to the stressful feelings in order to focus on the task.Conclusion:Computer-based STS may be an effective teaching model to help students improve their capability in providing pre-hospital trauma care,and in their effectiveness in disaster respon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uter-based simulation Pre-hospital trauma care Simulative training system TEACH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