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学改革与创新 被引量:24
1
作者 蒋腾旭 查玉祥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12-114,共3页
文章结合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学及IT行业人才需求的实际,采取了一些教学改革措施,提出了一种"以就业为导向"的"1234"人才培养模式,体现了高职教育"服务宗旨""就业导向"和"能力本位"... 文章结合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学及IT行业人才需求的实际,采取了一些教学改革措施,提出了一种"以就业为导向"的"1234"人才培养模式,体现了高职教育"服务宗旨""就业导向"和"能力本位"的要求,实际教学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教育 就业导向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被引量:22
2
作者 付光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92-93,共2页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基于应用型设计人才岗位能力需求,建立系统化的岗位课程体系,基于网络平台,设计"课证融通"课程内容,以行动导向的学习贯穿教学过程,改革考核方式,以校外实习基地为基...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基于应用型设计人才岗位能力需求,建立系统化的岗位课程体系,基于网络平台,设计"课证融通"课程内容,以行动导向的学习贯穿教学过程,改革考核方式,以校外实习基地为基础,探索弹性人才培养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学结合 高职教育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核心课程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项目课程体系构建 被引量:11
3
作者 王明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6期37-38,共2页
目前,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具有明显的本科化模式特征,急需构建以核心能力为导向的项目课程体系。其核心能力是指程序设计能力,围绕此能力培养开设《程序设计基础(语言)》、《面向对象方法学》、《数据结构》、《WEBUI设计》... 目前,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具有明显的本科化模式特征,急需构建以核心能力为导向的项目课程体系。其核心能力是指程序设计能力,围绕此能力培养开设《程序设计基础(语言)》、《面向对象方法学》、《数据结构》、《WEBUI设计》等课程,并分别设计对应的项目课程。为保障项目课程实施,还必须改革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和考试方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 项目课程体系 核心课程 高等职业院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411”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6
4
作者 蔡伯峰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0期18-21,共4页
"411"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将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过程分成3个层次,即在前4个学期以项目课程为主进行教学和实训;在第5学期安排学生在校内进行综合模块实训;在第6学期安排学生到企业实习。该模式构建的核心环节是采用"三... "411"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将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过程分成3个层次,即在前4个学期以项目课程为主进行教学和实训;在第5学期安排学生在校内进行综合模块实训;在第6学期安排学生到企业实习。该模式构建的核心环节是采用"三纵三横"设计法开发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综合化课程体系。模式实施的关键是建立实施层次化技能训练的实训基地,建立良好的教学质量保障监控体系,建立"双师"结构教学团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培养模式 项目教学 层级递进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下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实验教学研究--评《大学生计算机应用基础》 被引量:3
5
作者 梁才志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I0015-I0015,共1页
随着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让社会各行各业与计算机以及互联网的关系日益密切,并且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对很多产业带来了新的变化,推动了产业的变革,赋予了产业新的活力与生命力。“互联网+”作为互联网快速发展而出现的产物,... 随着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让社会各行各业与计算机以及互联网的关系日益密切,并且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对很多产业带来了新的变化,推动了产业的变革,赋予了产业新的活力与生命力。“互联网+”作为互联网快速发展而出现的产物,得到快速推广,充分验证了互联网与各行各业的有机融合,能够带来行业的快速变革,从而现成独特的互联网经济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应用基础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 计算机技术 社会各行各业 实验教学研究 互联网 有机融合 新的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课程教学改革 被引量:1
6
作者 敖桂文 《职业技术教育》 2006年第32期72-73,共2页
针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学中存在的众多问题,应树立面向学生、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设计思想和教学思想。理论课程教学要精理论、多实践;开设的课程应当站在时代的前沿;进行"模块化"教学,使不同方向、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掌握... 针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学中存在的众多问题,应树立面向学生、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设计思想和教学思想。理论课程教学要精理论、多实践;开设的课程应当站在时代的前沿;进行"模块化"教学,使不同方向、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掌握一技之长。同时,要改革实训和教学手段,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 教学改革 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类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实践考核方法的改革 被引量:4
7
作者 杜巍 李高建 《职业技术教育》 2007年第2期62-63,共2页
基于培养目标的要求,高职类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应该合理确定实践考核方法。山东省淄博职业学院的主要做法是,变“集中考核”为“平时考核”,变“课程结业考核”为“资格证书考核”,变“实验室考核”为“工厂考核”,注重方法的多样... 基于培养目标的要求,高职类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应该合理确定实践考核方法。山东省淄博职业学院的主要做法是,变“集中考核”为“平时考核”,变“课程结业考核”为“资格证书考核”,变“实验室考核”为“工厂考核”,注重方法的多样性和评价的多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 实践考核 高职院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 被引量:4
8
作者 梁倩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07-108,共2页
天津市滨海新区纳入国家整体发展战略后,需要有大批人才支持。在计算机迅速普及和计算机网络飞速发展的形势下,高职院校要依托区域经济,突出办学特色,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要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需求为依据,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实践能... 天津市滨海新区纳入国家整体发展战略后,需要有大批人才支持。在计算机迅速普及和计算机网络飞速发展的形势下,高职院校要依托区域经济,突出办学特色,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要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需求为依据,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实践能力突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技能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工程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介绍
9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I0004-I0004,共1页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中的二级学科。计算机应用技术作为信息产业技术的基础学科,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和发展前景。本专业着重研究计算机用于各个领域所涉及的原理、方法与技术,它是计算机产业和计算机科学与...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中的二级学科。计算机应用技术作为信息产业技术的基础学科,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和发展前景。本专业着重研究计算机用于各个领域所涉及的原理、方法与技术,它是计算机产业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主要培养从事各类计算机应用的研究、开发和设计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的主要研究方向有现代优化理论与设计、软件可靠性工程、信息系统理论与设计、计算机检测与控制技术、信息系统安全、智能仪器仪表和地理信息系统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 信息系统安全 工程学院 专业介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软件可靠性工程 电气 大学 河北 基础学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建设成效分析
10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6期I0006-I0007,共2页
2011年,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成功进入教育主管部门、财政主管部门开展的“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
关键词 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 成效分析 教育主管部门 产业发展能力 高等职业学校 专业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思考
11
作者 阳敏辉 《广东蚕业》 2019年第2期113-113,115,共2页
在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职业教育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往传统的职业教育模式已经适应不了教育发展的需求,为了紧随教育发展潮流,我国开始实施中高职衔接的教育模式,而中高职课程衔接是中高职衔接的关键,因此,做好中高职课程衔接显... 在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职业教育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往传统的职业教育模式已经适应不了教育发展的需求,为了紧随教育发展潮流,我国开始实施中高职衔接的教育模式,而中高职课程衔接是中高职衔接的关键,因此,做好中高职课程衔接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主要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 中高职课程衔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院校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背景、任务、思路——在全国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专业领域培训班上的讲话 被引量:2
12
作者 黄尧 《职教论坛》 2004年第05X期4-7,共4页
1.背景 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对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面临重要的发展战略机遇期.
关键词 职业院校 制造业 现代服务业 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专业 小康社会 产教结合 教学内容 订单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应需求 深化改革 加快信息产业紧缺人才培养——我国职业院校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专业领域教育改革调研报告信息产业部电子教育中心,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北大青鸟集团,ATA公司 被引量:7
13
作者 信息产业部电子教育中心 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1 位作者 北大青鸟集团 ATA公司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4年第19期22-24,共3页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2]16号)精神,努力使中等职业教育和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教学体系、师资培养与就业市场需求紧密结合,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培养计算机应用与软件专业领域技...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2]16号)精神,努力使中等职业教育和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教学体系、师资培养与就业市场需求紧密结合,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培养计算机应用与软件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我们受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和信息产业部人事司委托并邀请北京市计算机工业学校、北京市信息管理学校、山东省电子工业学校、微软公司等单位的专家与教师,于2003年4至7月,从产业发展、人才培养、社会需求的角度,就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对人力资源需求和中等职业学校、五年制高等职业学院计算机应用与软件专业领域的现状进行了调研,并对中等职业教育和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计算机应用与软件专业领域的教育改革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职业院校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专业 教育改革 调研报告 信息产业 人才培养 教育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及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系列高职教材
14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8-80,共3页
为满足全国高职高专院校信息及机电类专业教学的需求,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分两轮联合策划、出版了“计算机、通信电子及机电类专业”系列高职高专教材共100余种。这批教材的作者是在全国高职高专院校... 为满足全国高职高专院校信息及机电类专业教学的需求,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分两轮联合策划、出版了“计算机、通信电子及机电类专业”系列高职高专教材共100余种。这批教材的作者是在全国高职高专院校中公开招标并通过专家严格评审确定的,具有一定的高职教学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应用电子技术专业 高职高专院校 教材介绍 知识结构 教材内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指导方案
15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2期65-71,共7页
一、指导思想 根据劳动力市场需求,以信息产业人才需求调查结果为基本依据,以提高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为宗旨,倡导以学生为本位的教育培训理念和建立多样性与选择性相统一教学机制,通过综合和具体的职业技术实践活动,帮助学习... 一、指导思想 根据劳动力市场需求,以信息产业人才需求调查结果为基本依据,以提高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为宗旨,倡导以学生为本位的教育培训理念和建立多样性与选择性相统一教学机制,通过综合和具体的职业技术实践活动,帮助学习者积累实际工作经验,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等职业学校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专业 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 指导方案 培养目标 课程设置 教学内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年制高等职业教育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指导方案
16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2期71-74,共4页
一、指导思想及专业名称 (一)指导思想 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力市场对信息产业人才需求为基本依据,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为宗旨,坚持能力本位的课程设计原则,把提高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强调理论知识以... 一、指导思想及专业名称 (一)指导思想 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力市场对信息产业人才需求为基本依据,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为宗旨,坚持能力本位的课程设计原则,把提高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强调理论知识以应用为目标,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建立多样性与选择性相统一的教学机制,满足学生就业的不同需要,通过产学结合的途径和开放式、互动式的教学方法以及现代教育技术、网络教学手段等的运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加强实践教学和技术训练环节,帮助学生积累实际工作经验,使学生成为企业生产服务一线急需的高素质劳动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年制 高等职业教育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专业 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 指导方案 产学结合 教学手段 课程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越国古城的“灰领”摇篮——记绍兴市职业教育中心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专业
17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4年第17期58-59,共2页
山阴道上行,风光无限美.在全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古城绍兴,市职业教育中心犹如一处独特的风景,惹人情怀,引人入胜.走进校园,但见新楼耸目,绿坪铺展,草郁花香,大树参天,而这里更是一个春天的百花园,秋天的收获园,迎来一茬又一茬学子,送走一... 山阴道上行,风光无限美.在全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古城绍兴,市职业教育中心犹如一处独特的风景,惹人情怀,引人入胜.走进校园,但见新楼耸目,绿坪铺展,草郁花香,大树参天,而这里更是一个春天的百花园,秋天的收获园,迎来一茬又一茬学子,送走一批又一批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绍兴市职业教育中心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专业 “灰领”人才 教学质量 教学规模 人才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学做合一”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18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I0022-I0022,共1页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是江苏省中职示范专业、江苏省品牌专业,开设于1993年,计算机实训基地是“国家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学校把推进“学做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作为重点工作,
关键词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学做合一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专业 技能型人才培养 示范专业 品牌专业 实训基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业建设
19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6-7,共2页
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创设"智慧城管"专业 据《中国教育报》报道,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针对人才市场需求,在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积极筹备"智慧城管"培养方向。在行业协会指导下,从2011年开始,学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正式更名为"智... 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创设"智慧城管"专业 据《中国教育报》报道,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针对人才市场需求,在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积极筹备"智慧城管"培养方向。在行业协会指导下,从2011年开始,学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正式更名为"智慧城管"专业,成为全国第一家"智慧城管"人才培养单位。为加强专业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校成立智慧城管研究所和智慧城管服务团队,探索政校合作、行校合作、校企合作共建专业、共育人才的新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 职业技术学院 人才市场需求 人才培养质量 《中国教育报》 合作共建 培养方向 行业协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学徒制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66
20
作者 赵鹏飞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38-43,共6页
2009年.广东省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在校企合作顶岗实习和汀单式培养的基础上.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手机游戏设计与开发方向)开始探索具有现代学徒制“双元育人、岗位成才”基本特征的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 现代学徒制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实践 职业技术学院 2009年 游戏设计 顶岗实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