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小管路焊缝内部缺陷的三维X射线成像
被引量:12
- 1
-
-
作者
敖波
王乃波
何深远
邓翠贞
-
机构
南昌航空大学无损检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航天科工防御技术研究试验中心
-
出处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1-14,129,共4页
-
基金
航空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4ZF56022)
江西省青年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22BAB216016)
-
文摘
基于X射线显微CT技术,对小直径管路焊缝试样内部缺陷和内表面质量进行了三维观察,发现了5个近球形气孔缺陷.通过三维可视化显示了气孔缺陷的空间位置分布,并量化分析了气孔缺陷的位置、体积、直径、球度等三维特征参数,量化结果表明其中3个气孔为超标缺陷,其余2个气孔为允许存在的缺陷.引入了三维剖切技术,在内表面发现了一个非超标的表面凹坑.在三维重构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壁厚分析云图表征了焊缝区厚度分布的均匀性.研究表明,该技术能高精度地对小管路焊缝内部缺陷进行定位、定量和定性分析.
-
关键词
管路焊缝
气孔
可视化
计算机层析成像技术
-
Keywords
pipe welding seam
gas pore
visualization
computed tomography
-
分类号
TG115.28
[金属学及工艺—物理冶金]
-
-
题名图像测量技术在岩土工程CT图像定量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7
- 2
-
-
作者
尹小涛
党发宁
杨红喜
秦广平
丁卫华
-
机构
西安理工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
山西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机械工业勘测设计研究院
-
出处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2期429-432,共4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0372078 和 10172071)
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01JK139)。
-
文摘
首先对计算机层析成像技术(CT 技术)原理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基于图形图像处理技术,引入了数学形态学中图像平移、反射、腐蚀、膨胀等运算方法,基于定义的兴趣域边界提取算法和形状因子实现了其几何测量和空间描述,定量分析了 CT 图像兴趣域的空间物理特性。该方法异于以往数学建模的思路,而是借用数学形态学中空间几何描述的思想,以实现对岩土体中的天然缺陷及其演化过程进行合理刻画。该项工作对于推动岩土工程 CT 图像定量化描述具有一定意义。
-
关键词
CT图像
计算机层析成像技术
图像测量技术
图像定量分析
-
Keywords
CT image
computerized tomography
image measuring technique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CT image
-
分类号
TU22
[建筑科学—建筑设计及理论]
-
-
题名基于CT技术的碳化混凝土损伤细观研究
被引量:5
- 3
-
-
作者
刘茂军
赵军
王根伟
吴丽琴
-
机构
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
广西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防灾减灾研究所
桂林理工大学广西矿冶与环境科学实验中心
-
出处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87-193,共7页
-
基金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1GXNSFA018031)
-
文摘
为了从细观角度了解碳化混凝土损伤演化特征,对碳化龄期分别为0、28、56、77、90 d的混凝土棱柱体试件进行了单轴受压试验,并在不同的应力水平下对试件进行了计算机层析成像技术(CT)扫描,对CT数、CT数差值、CT数方差与应力水平关联图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表明,CT数变化与试件的损伤演化过程有很好的相关性,试件不同部位CT数的离散性反映出了混凝土的非均质性;CT数曲线有一个先上升后下降的过程,以及CT数方差曲线的先下降后上升过程,均对应着试件在压力试验过程中首先在压力作用下密实度提高,随后微裂纹扩展直至破坏的变化过程。另外,随着碳化龄期的增长,CT数差值的最大值由12.1 HU逐渐下降至5.4 HU,反映出了碳化作用使混凝土的强度提高而塑性下降的特点。研究结果不仅是对常规力学实验的补充,而且也能够对常规力学实验结果进行合理的解释。
-
关键词
计算机层析成像技术(CT)
混凝土
碳化
损伤
-
Keywords
computerized tomography (CT)
concrete
carbonization
damage
-
分类号
TU528.1
[建筑科学—建筑技术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