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MD欲开发全新超级计算机处理器
1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820-1820,共1页
AMD获得美国国家核安全管理局和国家能源部1260万美元的拨款,加入了“FastForward”超级计算机研发项目中——为了能够推进亿亿次级计算机(Exascalecomputers)的开发工作.目前,像BlueWaters这样的超级计算机的运行速度已经高达每... AMD获得美国国家核安全管理局和国家能源部1260万美元的拨款,加入了“FastForward”超级计算机研发项目中——为了能够推进亿亿次级计算机(Exascalecomputers)的开发工作.目前,像BlueWaters这样的超级计算机的运行速度已经高达每秒千万亿次.而现在将要开发的Exascale计算机估计要打破这个记录.AMD公司表示他们将把其中的960万美元用于处理器的开发研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处理器 AMD公司 开发 国家核安全管理局 超级计算机 研发项目 运行速度 能源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图形处理器加速的光学航空影像正射校正 被引量:3
2
作者 全吉成 王平 王宏伟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863-2871,共9页
提出了计算机图形处理器(GPU)加速的光学航空影像正射校正并行算法,以满足获取光学航空影像对实时性的要求并提高对海量影像数据在CPU上串行正射校正的效率。介绍了光学影像正射校正算法原理以及正射校正算法的并行化处理。为减少GPU执... 提出了计算机图形处理器(GPU)加速的光学航空影像正射校正并行算法,以满足获取光学航空影像对实时性的要求并提高对海量影像数据在CPU上串行正射校正的效率。介绍了光学影像正射校正算法原理以及正射校正算法的并行化处理。为减少GPU执行的计算负载,引入"有效像素区域"概念,设计了改进的GPU并行校正算法。通过配置选择以及存储器访问优化进一步提高了算法的执行效率。最后,分析了GPU并行算法的精度,并验证了噪声干扰对算法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优化的改进GPU并行算法显著提高了正射校正的速度,影像大小为5 000×5 000时,加速比最高可达CPU串行算法的223倍以上。虽然GPU单精度计算和噪声干扰会使影像校正精度有所下降,但尚在误差允许范围之内。该算法能够快速实现光学航空影像的正射校正,校正后的影像满足实际应用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影像 正射校正 计算机图形处理器(GPU) 并行算法 有效像素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的RISC处理器设计 被引量:1
3
作者 东野长磊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42-244,共3页
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平台,设计嵌入式精简指令集计算机(RISC)中央处理器(CPU)。参考无内部互锁流水级微处理器(MIPS)指令集制定原则设计CPU指令集,通过分析指令处理过程构建嵌入式CPU的5级流水线,结合数据前推技术和软件编译方... 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平台,设计嵌入式精简指令集计算机(RISC)中央处理器(CPU)。参考无内部互锁流水级微处理器(MIPS)指令集制定原则设计CPU指令集,通过分析指令处理过程构建嵌入式CPU的5级流水线,结合数据前推技术和软件编译方法解决流水线相关性问题,并实现CPU的算术逻辑单元、控制单元、指令cache等关键模块设计。验证结果表明,该嵌入式RISC CPU的速度和稳定性均达到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精简指令集计算机处理器 流水线相关性 算术逻辑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BM超级计算机获突破
4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188-2188,共1页
关键词 超级计算机 IBM 计算机处理器 电子芯片 光学芯片 芯片技术 科技进步 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于NV系综量子实验调控的数字锁相放大器设计与实现
5
作者 邓宇轩 徐南阳 +1 位作者 陈宝 周明媞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4-49,共6页
文章设计一种应用于金刚石氮空位(nitrogen-vacancy,NV)系综量子实验的数字锁相放大器。为实现高速模拟与数字信号的采样、输出以及软硬件协同与同步处理能力,设计采用ZYNQ-7010芯片作为核心器件,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 文章设计一种应用于金刚石氮空位(nitrogen-vacancy,NV)系综量子实验的数字锁相放大器。为实现高速模拟与数字信号的采样、输出以及软硬件协同与同步处理能力,设计采用ZYNQ-7010芯片作为核心器件,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与精简指令集计算机(reduced instruction set computer,RISC)微处理器(advanced RISC machines,ARM)内核的基本架构,同时搭载双路高采样率的模数转换器(analog to digital converter,ADC)和数模转换器(digital to analog converter,DAC)。整套系统可以同时进行多路锁相放大处理,输入模拟噪声低至1 nV/Hz 1/2,采样率高达125 MS/s,数据传输带宽可达800 Mib/s,具有集成化程度高、易操控、锁相准确性较高等特点。该设计成功应用在NV系综实验平台上,光探测磁共振(optically detected magnetic resonance,ODMR)实验及后续计算结果表明,使用文中锁相放大器的磁强计灵敏度可以达到1.23 nT/Hz 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场可编辑门阵列(FPGA) 精简指令集计算机处理器(ARM) 模数转换器(ADC) 锁相放大器 光探测磁共振(ODM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混杂流计算的适应性存储器体系结构 被引量:1
6
作者 张萌 赵磊 +1 位作者 樊晓桠 田杭沛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61-967,共7页
可将科学计算中大量算法的计算形式视为由流计算和相当比例的通用计算混合而成。针对低并行度计算以及不易流化(Streamlization)的数据结构对流计算整体性能具有较大影响,提出了一种软、硬件可控的适应性片上存储结构DAMS Cache。该结... 可将科学计算中大量算法的计算形式视为由流计算和相当比例的通用计算混合而成。针对低并行度计算以及不易流化(Streamlization)的数据结构对流计算整体性能具有较大影响,提出了一种软、硬件可控的适应性片上存储结构DAMS Cache。该结构能够同时适应混杂流计算中流数据以及标量数据的存储需求;采用了适应性动态存储资源分配策略和适应性动态地址映射策略解决地址映射冲突问题;通过全硬件支持非规则流、条件流的存储与访问,混合数据替换策略能够充分挖掘数据的生产者-消费者局部性及时间、空间局部性。验证评估实验表明,相对Cache以及SPM(Scratchpad Memory),DAMS Cache算法的适应性较好,面向混杂流计算的性能较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片内高速缓存 计算机体系结构 计算机硬件 计算机仿真 计算机软件 数据处理 高效率 处理器芯片 处理系统 优化 资源配置 调度 结构框图 DAMS动态地址映射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JTAG的片上调试器与调试系统的设计实现 被引量:12
7
作者 常志恒 肖铁军 史顺波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2012年第30期78-82,共5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JTAG协议的嵌入式CISC处理器的调试系统的设计方案。针对自主研发的教学用JU-C2型处理器设计了片上调试器和CPU内部寄存器扫描链,为构成一个完整的调试系统,还设计了USB-JTAG协议转换器和PC机控制软件。调试系统可以实现... 提出了一种基于JTAG协议的嵌入式CISC处理器的调试系统的设计方案。针对自主研发的教学用JU-C2型处理器设计了片上调试器和CPU内部寄存器扫描链,为构成一个完整的调试系统,还设计了USB-JTAG协议转换器和PC机控制软件。调试系统可以实现微指令级和机器指令级的单步、断点以及CPU内部寄存器值的查看和PC(程序计数器)写入,还有CPU的运行停止和复位这些常用的调试功能。分别介绍了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以及它们的原理,进行了系统测试,验证系统工作的正确性。调试系统对CPU内部数据通路侵入性较小,在教学中也有一定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片上调试器 片上调试系统 复杂指令集计算机(CISC)处理器 联合测试行动组(JTAG) 边界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RM的皮肤听声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2
8
作者 李建文 贺慧杰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7-109,284,共4页
为了提高皮肤听声器的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ARM(先进的精简指令计算机处理器)的嵌入式皮肤听声系统设计方案,包括硬件设计、软件设计与一些滤波算法的实现。该系统在原来皮肤听声器的模拟电路中加入数字电路的设计,将嵌入式技术、皮肤听... 为了提高皮肤听声器的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ARM(先进的精简指令计算机处理器)的嵌入式皮肤听声系统设计方案,包括硬件设计、软件设计与一些滤波算法的实现。该系统在原来皮肤听声器的模拟电路中加入数字电路的设计,将嵌入式技术、皮肤听声技术与语音识别技术相融合,不仅可以让听觉障碍者通过皮肤感知到声音,还可以把说话人的声音信号以文本形式在屏幕上加以显示。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提高了皮肤听声器的识别率,有效地解决了部分简单语音辨析难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M(先进的精简指令计算机处理器) 皮肤听声 语音识别 嵌入式 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独立翅片式液体自循环CPU散热器 被引量:2
9
作者 马国远 刘思光 彭珑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203-1206,共4页
通过试验,分析了一种独立翅片式液体自循环CPU散热器分别使用不同工质时的散热性能以及充灌率等因素对其散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散热器具有良好的散热性能,CPU表面温度平稳,不出现大幅波动,在R123、R11、R113这3种载热介质中,R123... 通过试验,分析了一种独立翅片式液体自循环CPU散热器分别使用不同工质时的散热性能以及充灌率等因素对其散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散热器具有良好的散热性能,CPU表面温度平稳,不出现大幅波动,在R123、R11、R113这3种载热介质中,R123的散热性能最好且最佳充液率为80%~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热器 液体自循环冷却 计算机中央处理器(CPU)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级故障诊断中可诊断性的研究与发展 被引量:4
10
作者 郭晨 张丽 冷明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27-332,共6页
为了理清系统级故障诊断中各个可诊断性之间的关联关系、优缺点以及适用性,在充分分析系统级故障诊断中可诊断性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针对各个可诊断性的继承性关联关系、诊断能力、故障的限制性条件进行了研究,进而指出了可诊断... 为了理清系统级故障诊断中各个可诊断性之间的关联关系、优缺点以及适用性,在充分分析系统级故障诊断中可诊断性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针对各个可诊断性的继承性关联关系、诊断能力、故障的限制性条件进行了研究,进而指出了可诊断性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各种诊断方法的工程应用潜力与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处理器计算机系统 系统级故障诊断 可诊断性 诊断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RM的码激励线性预测编解码系统的实现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春泉 徐少平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3411-3416,共6页
为了克服单DSP码激励线性预测语音系统通用性差、双处理器系统(ARM和DSP)码激励线性预测语音设计成本高和硬件接口设计复杂及稳定性低等问题,提出使用单片S3c2410处理器芯片实现码激励线性预测语音系统;包括算法分析,系统硬件平台设计... 为了克服单DSP码激励线性预测语音系统通用性差、双处理器系统(ARM和DSP)码激励线性预测语音设计成本高和硬件接口设计复杂及稳定性低等问题,提出使用单片S3c2410处理器芯片实现码激励线性预测语音系统;包括算法分析,系统硬件平台设计和系统软件设计。实验结果表明,在不降低系统语音性能的同时,采用单片S3c2410处理器,能够提高系统通用性和稳定性,降低设计的复杂性和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码激励线性预测 语音信号 编解码 ARM(先进的精简指令计算机处理器) S3C2410(三星2410ARM处理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晶体管阵列有望打破摩尔定律
12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69-69,共1页
目前,用于计算机处理器的硅集成电路正接近单个芯片上晶体管的最大可行密度,至少在二维阵列中是这样。摩尔定律看似已难以维持。美国密歇根大学一研究团队却另辟蹊径,将晶体管阵列带入三维空间,在最先进的硅芯片上直接堆叠第二层晶体管... 目前,用于计算机处理器的硅集成电路正接近单个芯片上晶体管的最大可行密度,至少在二维阵列中是这样。摩尔定律看似已难以维持。美国密歇根大学一研究团队却另辟蹊径,将晶体管阵列带入三维空间,在最先进的硅芯片上直接堆叠第二层晶体管。这一研究为开发打破摩尔定律的硅集成电路铺平了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集成电路 二维阵列 晶体管阵列 硅芯片 摩尔定律 计算机处理器 三维空间 研究团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UDA平台的时域有限差分算法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沈琛 王璐 +1 位作者 胡玉娟 吴先良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44-647,共4页
文章针对传统时域有限差分(FDTD)算法的不足,以图形加速卡为核心,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研究并实现了基于CUDA平台的FDTD并行算法。CUDA是最新的可编程多线程的通用计算GPU模型,由于FDTD算法在空间上具有天然的并行性,因此非常适合在... 文章针对传统时域有限差分(FDTD)算法的不足,以图形加速卡为核心,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研究并实现了基于CUDA平台的FDTD并行算法。CUDA是最新的可编程多线程的通用计算GPU模型,由于FDTD算法在空间上具有天然的并行性,因此非常适合在GPU上实现并行算。文章描述了在CUDA编程模型上的FDTD算法的设计以及优化过程,并通过数值仿真实验结果证明了基于GPU的并行FDTD算法可以大大减少计算时间,基于GPU加速已成为电磁场数值计算的研究热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图形处理器(GPU) 统一计算架构(CUDA) 时域有限差分(FDTD)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来的军人装置
14
作者 管象钧 《现代科技译丛(哈尔滨)》 2001年第5期3-4,共2页
敌人从一幢楼冲进另一幢楼,从一条街冲到另一条街.战斗到了最残酷的巷战阶段.最后,班长将目光盯在一幢2层楼的房顶上,他埋伏着等待时机.尽管班长是直接能看见目标的唯一1个人,但是全班所有战士从他们自己的头盔上的显示器上也看见了这... 敌人从一幢楼冲进另一幢楼,从一条街冲到另一条街.战斗到了最残酷的巷战阶段.最后,班长将目光盯在一幢2层楼的房顶上,他埋伏着等待时机.尽管班长是直接能看见目标的唯一1个人,但是全班所有战士从他们自己的头盔上的显示器上也看见了这个目标,甚至连后方指挥部的指挥员在几秒钟之内也知道班长正隐藏在什么地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20年 军人装置 作战军服 头盔 计算机处理器 软件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i3512的H.264视频编码器设计
15
作者 黄伟华 郑贤忠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254-1259,共6页
为解决视频监控应用中数据量多,运算量大和实时性要求高的问题,提出了基于ARM9内核,片内集成视频硬件编码协处理器的海思Hi3512芯片的H.264视频编码器设计方案。采用理论与仿真相结合的方法,对复合视频分离电路和音频接口模块的硬件架... 为解决视频监控应用中数据量多,运算量大和实时性要求高的问题,提出了基于ARM9内核,片内集成视频硬件编码协处理器的海思Hi3512芯片的H.264视频编码器设计方案。采用理论与仿真相结合的方法,对复合视频分离电路和音频接口模块的硬件架构进行了分析,指出了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与采取的解决方法,并进一步讨论了视频处理模块中DDR2(Double Data Rate 2SDRAM)单元等关键电路的理论计算与仿真设计,通过多线程对视音频编码算法进行了实现。通过对实际样机的长时间不间断测试,验证了编码器的编码能力和可靠性,表明其达到了视频监控中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码器 H.264 复合视频 ARM(先进的精简指令计算机处理器)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电子用过氧化氢的制备方法
16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0-60,共1页
一种制备更纯的微电子用过氧化氢的方法,首先将过氧化氢溶解,然后通过蒸馏提高纯度,再加入少量螯合物和无离子改变的共聚物吸收剂,如用苯乙稀-二乙烯苯共聚物,最后获得较高纯度的过氧化氢溶液,以满足生产计算机微处理器蕊片的需要。
关键词 过氧化氢 制备方法 共聚物吸收剂 计算机处理器 微电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