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计算机图像分析处理的插秧机优化研究
1
作者 权小勤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18-222,共5页
以进一步提升插秧机的作业效率及智能化应用为目标,选取其可视化处理与执行组件为研究对象,基于计算机图像分析与处理技术展开优化研究。通过分析插秧机的结构组成及作业特征,搭建计算机图像特征处理模型,经内部特征计算匹配,设计了完... 以进一步提升插秧机的作业效率及智能化应用为目标,选取其可视化处理与执行组件为研究对象,基于计算机图像分析与处理技术展开优化研究。通过分析插秧机的结构组成及作业特征,搭建计算机图像特征处理模型,经内部特征计算匹配,设计了完整、有效的插秧图像分析处理流程。展开计算机图像分析与处理优化下的整机作业试验,结果表明:与传统机械特征分析相比,图像识别准确率得到较大提升,插秧均匀率可提升至94.39%,插秧效率相对提升8.30%,满足了插秧机智能化作业需求,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插秧机 可视化 计算机图像分析处理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图像分析在轻度皮肤刺激反应评判中的运用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王学民 江以红 +4 位作者 王海俊 周玉田 张清祥 林银芬 乐嘉豫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337-339,共3页
作者借助Photoshop来分析评判轻度皮肤刺激反应。每个受试区用皮肤分光光度测量仪检测,并在试验前后在设定的条件下摄取图像,临床评估则按ICDRG标准。所有图像用图像分析表在GreyscaleRGB,CMYK和Lab模式下进行。结果在各个光亮度或... 作者借助Photoshop来分析评判轻度皮肤刺激反应。每个受试区用皮肤分光光度测量仪检测,并在试验前后在设定的条件下摄取图像,临床评估则按ICDRG标准。所有图像用图像分析表在GreyscaleRGB,CMYK和Lab模式下进行。结果在各个光亮度或灰度值同皮肤反应程度呈良好的线性相关(r<-0.996,p<0.05)。同样皮肤分光光度测量仪所测L和a值与各种模式的光亮度和RGB模式和R和Lab的a值也是呈很好的线性相关r>0.990,P<0.05)。作者认为用Photoshop进行图像分析和皮肤分光光度测量仪同样敏感和科学,不失为一种简便易行的皮肤客观评价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刺激反应 分光光度法 计算机图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图像分析研究糖尿病视网膜黄斑拱环改变 被引量:4
3
作者 王宏 余涵 潘红 《眼科新进展》 CAS 1998年第4期201-202,共2页
目的研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黄斑拱环改变。方法将糖尿病黄斑拱环荧光造影片通过计算机图象分析仪进行测算分析。结果数据显示结果与正常组对照,拱环周长、垂直直径、圆度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黄斑毛细血管拱环改变与毛细血管扩张、... 目的研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黄斑拱环改变。方法将糖尿病黄斑拱环荧光造影片通过计算机图象分析仪进行测算分析。结果数据显示结果与正常组对照,拱环周长、垂直直径、圆度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黄斑毛细血管拱环改变与毛细血管扩张、微血管瘤、渗漏、硬性渗出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黄斑拱环变性 计算机图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眼植入氟-肝素表面修饰人工晶状体表面细胞计算机图像分析
4
作者 孙慧敏 郭红玉 +3 位作者 徐延山 袁佳琴 顾汉卿 陆茉珠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20-122,共3页
目的 探讨作者研制的氟-肝素表面修饰人工晶状体(F-HSM IOL)的生物相容性。方法 F-HSM IOL及PMMA人工晶状体(PMMA IOL)各32枚植入兔眼。利用计算机图像分析仪对人工晶状体表面细胞构成、各种细胞平... 目的 探讨作者研制的氟-肝素表面修饰人工晶状体(F-HSM IOL)的生物相容性。方法 F-HSM IOL及PMMA人工晶状体(PMMA IOL)各32枚植入兔眼。利用计算机图像分析仪对人工晶状体表面细胞构成、各种细胞平均面积、细胞总面积覆盖率和细胞密度进行分析。结果 F-HSM IOL及PMMA IOL表面细胞均以巨噬细胞为主。 F-HSM10L组各种细胞平均面积小于PMMA IOL组,细胞总面积覆盖率和细胞密度均低于PMMA IOL,两组有显著差别,P<0. 05 。结论 氟一肝素表面修饰人工晶状体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离子 肝素 人工晶状体 细胞反应 计算机图像分析 白内障 生物相容性 HSM-IOL PMMA-IO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豚鼠耳蜗切片的计算机图像分析
5
作者 王宜南 刘兆华 徐伟恒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77-78,共2页
目的:探索一种膜迷路积水的客观判断方法。方法:采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对豚鼠内耳组织切片做了相关数据的测试,并将正常组与积水模型组做比较。结果:正常组豚鼠耳蜗的中阶面积底回为12443.0±407.2,顶回7652... 目的:探索一种膜迷路积水的客观判断方法。方法:采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对豚鼠内耳组织切片做了相关数据的测试,并将正常组与积水模型组做比较。结果:正常组豚鼠耳蜗的中阶面积底回为12443.0±407.2,顶回7652.2±1559.2,前庭膜长度底回149.6±14.7,顶回121.3±22.0。积水组中阶面积底回23366.8±5045.8,顶回10202.0±2927.9,前庭膜长度底回228.8±62.7,顶回129.4±21.9。统计分析,积水组中阶面积蜗管各部(C1-C8)与正常组均有显著差异。结论:计算机图像分析法测定中阶面积及前庭膜长度,准确可靠,应用于积水耳蜗的测定较传统法(光镜下主观判断)更为科学、可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尼埃病 内耳眩晕症 豚鼠 耳蜗切片 计算机图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和动物眼前段的Scheimpflug照相及计算机图像分析
6
作者 吴开力 水迎波 佐佐木一之 《眼科研究》 CSCD 1999年第6期428-431,共4页
目的 应用Scheimpflug 照相技术在活体内对人眼和几种动物眼的眼前部图像进行测量分析。 方法 应用眼前部图像分析系统(EAS1000 ,日本Nidek) ,对正常成人以及豚鼠、大鼠、兔和猫的眼前部照相并作图像分... 目的 应用Scheimpflug 照相技术在活体内对人眼和几种动物眼的眼前部图像进行测量分析。 方法 应用眼前部图像分析系统(EAS1000 ,日本Nidek) ,对正常成人以及豚鼠、大鼠、兔和猫的眼前部照相并作图像分析。 结果 用EAS1000 系统能在人眼、豚鼠和大鼠眼得到清晰的眼前部图像,而在兔和猫眼仅得到前半部晶状体以前的图像。测量并比较分析了各种眼球的角膜及晶状体的多个生理参数。 结论 Scheimpflug 照相能获得清晰的眼前段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heimpflug照相 计算机图像分析 眼前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力牙尖交错位咬合接触的计算机图像分析 被引量:10
7
作者 陈一怀 王惠芸 +2 位作者 马轩祥 马辰春 唐吉飞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68-271,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 力下牙尖交错位咬合接触的变化规律。方法:用硅橡胶印模材料,采集21名正常 青年人轻度 力、中等 力及紧咬3种条件下的咬合接触记录模型,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进行测量。结果:相同 力下的咬合接触记录具有良... 目的:研究不同 力下牙尖交错位咬合接触的变化规律。方法:用硅橡胶印模材料,采集21名正常 青年人轻度 力、中等 力及紧咬3种条件下的咬合接触记录模型,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进行测量。结果:相同 力下的咬合接触记录具有良好的重复性(配对t检验,P>0.5)。 力增加,前牙区颌间距离减小,后牙区咬合接触数目增多。中等 力时,咬合接触主要集中在20μm以下。结论: 力增大,接触数目增多, 的稳定性增加。应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咬合接触定量分析时,应采用中等 力下咬合接触记录模型,以20μm颌间距离作为接触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咬合接触 牙尖交错位 计算机图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牙合肌接触位、下颌后退接触位咬合接触的计算机图像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陈一怀 王惠芸 +2 位作者 马轩祥 马辰春 曾晨光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472-476,共5页
目的 :研究正常牙合肌接触位及下颌后退接触位咬合接触的基本规律。方法 :采集 35名正常牙合肌接触位及下颌后退接触位的硅橡胶牙合记录 ,进行计算机图像分析。结果 :肌接触位 33人前牙无接触 ,单颌后牙区接触数为 16 .6± 7.2 ,所... 目的 :研究正常牙合肌接触位及下颌后退接触位咬合接触的基本规律。方法 :采集 35名正常牙合肌接触位及下颌后退接触位的硅橡胶牙合记录 ,进行计算机图像分析。结果 :肌接触位 33人前牙无接触 ,单颌后牙区接触数为 16 .6± 7.2 ,所有受试者均为双侧接触。肌接触位咬合接触均在牙尖交错位重复出现。接触频率超过 5 0 %的部位位于上颌磨牙颊尖和舌尖的远中斜面 ,下颌磨牙颊尖和舌尖的近中斜面。下颌后退接触位所有受试者均为双侧接触 ,有接触的牙齿数目单颌单侧 2 .7± 0 .8,接触点数目单颌 8.0± 2 .3,前牙无接触 ,接触数目及比率从第二磨牙到第一前磨牙依次减少。接触频率超过 40 %以上的斜面上颌为前磨牙舌尖、磨牙远中舌尖及第二磨牙近舌尖的近中颊斜面 ,下颌为前磨牙及第二磨牙颊尖的远中舌斜面。结论 :以硅橡胶为记录材料准确采集到肌接触位及下颌后退接触位牙合记录 ,经计算机图像分析 ,得出其咬合接触的基本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常He 肌接触位 RCP 咬合 计算机图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覆牙尖交错位咬合接触的计算机图像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陈一怀 王惠芸 +1 位作者 马轩祥 唐吉飞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477-479,共3页
目的 :研究深覆牙合患者牙尖交错位咬合接触的异常表现。方法 :采集 2 4名深覆牙合患者牙尖交错位的硅橡胶牙合记录 ,进行计算机图像分析。结果 :深覆牙合单颌咬合接触数目为 2 2 .1± 9.4,明显低于正常牙合。前牙区75 .0 %的人有... 目的 :研究深覆牙合患者牙尖交错位咬合接触的异常表现。方法 :采集 2 4名深覆牙合患者牙尖交错位的硅橡胶牙合记录 ,进行计算机图像分析。结果 :深覆牙合单颌咬合接触数目为 2 2 .1± 9.4,明显低于正常牙合。前牙区75 .0 %的人有咬合接触 ,接触数目及频率明显增加。后牙区接触数目明显减少 ,咬合接触类型与正常牙合有明显差异 ,不稳定的接触增多。结论 :深覆牙合咬合接触与正常牙合明显差异 ,牙合的稳定性不良。深覆牙合易致颅颌功能紊乱可能与其异常的咬合接触有密切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覆He 牙尖交错位 咬合接触 计算机图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牙尖交错位咬合接触的计算机图像分析 被引量:27
10
作者 陈一怀 王惠芸 +2 位作者 马轩祥 冯庆辉 于龙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398-401,共4页
目的 :研究正常牙合牙尖交错位咬合接触的基本规律。方法 :采集 35名正常牙合受试者牙尖交错位硅橡胶牙合记录 ,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定量测量。结果 :75 .0 %的前牙有 80 μm牙合间距离 ,仅 3.3%的前牙接触。后牙区牙合接触数为 71.4... 目的 :研究正常牙合牙尖交错位咬合接触的基本规律。方法 :采集 35名正常牙合受试者牙尖交错位硅橡胶牙合记录 ,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定量测量。结果 :75 .0 %的前牙有 80 μm牙合间距离 ,仅 3.3%的前牙接触。后牙区牙合接触数为 71.4± 7.4,磨牙区占 70 %以上 ,以第一磨牙最多。牙合接触人群左右两侧无明显差异 ,其中仅 4人一侧牙合接触数目超过总数 6 0 %。 86 .1%的后牙牙合接触为稳定型 ,9.6 %为不稳定型 ,4.3%没有接触 (均为前磨牙 )。结论 :前牙不接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尖交错位 He牙 咬合接触 计算机图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图像分析对自体表皮移植治疗白癜风的疗效评定 被引量:1
11
作者 罗卫 孟如松 +1 位作者 张玉宝 赵广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23-123,共1页
应用计算机数字图像分析系统测定6例白癜风患者自体表皮移植前后的面积和平均灰度。结果皮损面积平均消失56.93%,皮损区治疗前后的平均灰度相差明显(平均值分别为130.67和114.83),治疗后的效果与皮损相邻近正常皮肤的平均灰度(平均值为1... 应用计算机数字图像分析系统测定6例白癜风患者自体表皮移植前后的面积和平均灰度。结果皮损面积平均消失56.93%,皮损区治疗前后的平均灰度相差明显(平均值分别为130.67和114.83),治疗后的效果与皮损相邻近正常皮肤的平均灰度(平均值为114.17)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数字图像分析 白癜风 自体表皮移植 治疗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蛋白醋酸纤维薄膜电泳计算机图像分析法
12
作者 陈太弟 陈国民 +1 位作者 邓存良 刘林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4期324-327,共4页
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分析标准灰度条,研究计算机图像分析时灰度和光密度的线性及相关性,并对标准人血清白蛋白溶液稀释系列进行相对定量分析。同时与分光光度计比色法作比较。结果:计算机图像分析法光密度和灰度级间以及光密度积分... 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分析标准灰度条,研究计算机图像分析时灰度和光密度的线性及相关性,并对标准人血清白蛋白溶液稀释系列进行相对定量分析。同时与分光光度计比色法作比较。结果:计算机图像分析法光密度和灰度级间以及光密度积分值串和样本面积间有直线及直线相关关系;在一定范围内,人血清白蛋白相对含量的理论值与计算机图像分析法测定值间亦有直线及直线相关关系。用此法分析了100例正常人血清白蛋白电泳区带。结论: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法分析血清蛋白电泳区带,与比色法比较,本法极为简便快速,且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图像分析 醋酸纤维薄膜 血清蛋白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泳技术结合计算机凝胶图像系统检测细胞凋亡
13
作者 赵清 吴锦雅 +3 位作者 黄行许 马晓冬 鲍永耀 周俊岭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5-46,50,共3页
目的探讨检测细胞凋亡的新方法。方法利用常规电泳技术结合计算机凝胶图像分析系统对经地塞米松处理的巨噬细胞做细胞凋亡的定性定量检测。结果经地塞米松处理的巨噬细胞发生细胞凋亡,用1%琼脂糖凝胶电泳出现典型梯状条带,同时用流式细... 目的探讨检测细胞凋亡的新方法。方法利用常规电泳技术结合计算机凝胶图像分析系统对经地塞米松处理的巨噬细胞做细胞凋亡的定性定量检测。结果经地塞米松处理的巨噬细胞发生细胞凋亡,用1%琼脂糖凝胶电泳出现典型梯状条带,同时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出现凋亡峰,计算机凝胶图像光密度分析电泳结果,地塞米松处理0、0.5、1.0、2.04.0h巨噬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0%、16.37%、30.72%、35.87%、56.60%,与流式细胞术的检测结果基本一致。结论琼脂糖凝胶电泳结合计算机凝胶图像分析系统是一种简便、低耗、准确的细胞凋亡定性定量检测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凋亡 凝胶电泳 计算机凝胶图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大小鼠明暗箱图像分析处理系统的研制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宏霞 吕静薇 +5 位作者 张北月 董黎明 李由 陈晓萍 陈善广 刘新民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3-49,72,共8页
目的建立一种稳定、高自动化的明暗箱,为抗焦虑药物的筛选以及焦虑症病理机制的研究提供自动化检测分析技术。方法采用计算机视频跟踪、图像分析等技术,研制大鼠、小鼠明暗箱图像分析处理系统。并用雄性Wistar大鼠进行明暗环境和指标准... 目的建立一种稳定、高自动化的明暗箱,为抗焦虑药物的筛选以及焦虑症病理机制的研究提供自动化检测分析技术。方法采用计算机视频跟踪、图像分析等技术,研制大鼠、小鼠明暗箱图像分析处理系统。并用雄性Wistar大鼠进行明暗环境和指标准确性的验证。结果暗室时间为总时间的79.40%,成功建立明暗环境。运动阈值为18 cm/s时,计算机所获数据与人工记录所获结果具有高度相关性,r>0.99。穿箱次数、明室时间、暗室时间、入暗潜伏期的人机相关系数r>0.99。与空白组相比,明暗箱模型组穿箱次数、明室时间显著减少。结论明暗箱图像分析处理系统稳定、可靠、自动化程度高、提取信息量大,指标客观灵敏,可推广用于抗焦虑药物的筛选以及焦虑症病理机制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虑 明暗箱 计算机图像分析处理系统 大鼠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死后不同时间形态改变的图像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竞花兰 陈玉川 +1 位作者 程海鹰 孙斌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1995年第S1期87-89,共3页
用图像分析方法观察分析豚鼠死后不同时间肝细胞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AGNOR)形态的变化,探讨它与死后经过时间的关系。经图像分析的灰度测量结果表明:AgNOR的死后变化与死亡时间有密切的关系。随着死后经过时间的延长,A... 用图像分析方法观察分析豚鼠死后不同时间肝细胞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AGNOR)形态的变化,探讨它与死后经过时间的关系。经图像分析的灰度测量结果表明:AgNOR的死后变化与死亡时间有密切的关系。随着死后经过时间的延长,AgNOR颗粒形态越来越不清楚。灰度变化的量化指标提示。图像分析AgNOR的形态改变,可以作为推断死亡时间的一个有价值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仁组成区 肝/细胞学 死亡 时间因素 图像分析 计算机辅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仁组成区图像分析参数选择及其应用价值 被引量:6
16
作者 蒋家康 李绍刚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3期241-244,共4页
目的 :探讨AgNOR图像分析部分参数的应用价值。方法 :与模拟光镜计数法相对照 ,分析了经× 40、× 10 0 (物镜 )测得的 5 0例 (良、恶性病变各 2 5例 )AgNOR图像分析的部分参数。 结果 :AgNOR图像分析的多项测定参数在良、恶性... 目的 :探讨AgNOR图像分析部分参数的应用价值。方法 :与模拟光镜计数法相对照 ,分析了经× 40、× 10 0 (物镜 )测得的 5 0例 (良、恶性病变各 2 5例 )AgNOR图像分析的部分参数。 结果 :AgNOR图像分析的多项测定参数在良、恶性病变中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0 1) ,尤其是AgNOR总面积 /核及其标准差、AgNOR直径标准差、AgNOR异形指数标准差 ,分别代表了AgNOR面积、大小和形态改变 ,单独应用它们用以区分良、恶性病变均有较少的重叠现象。 结论 :采用PC作模拟光镜计数和图像分析各具优缺点 ;图像分析为AgNOR定量研究提供了更好的条件 ,具有多参数分析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核仁组成区 计算机辅助图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源细粒棘球蚴喙钩形态学参数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尔夫 王斯 +1 位作者 杜峰 安春丽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855-860,共6页
目的测定本地区人源细粒棘球蚴喙钩的形态学参数,为棘球蚴的分类及流行病学研究提供依据。方法以外科手术的方法从患者肝脏分离肝包虫,取囊液等内容物离心沉淀制成涂片标本,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根据形态确定棘球蚴原头蚴的喙钩,应用计算... 目的测定本地区人源细粒棘球蚴喙钩的形态学参数,为棘球蚴的分类及流行病学研究提供依据。方法以外科手术的方法从患者肝脏分离肝包虫,取囊液等内容物离心沉淀制成涂片标本,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根据形态确定棘球蚴原头蚴的喙钩,应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采集喙钩总长、总宽、柄长、刀长4个形态学参数数据,用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棘球蚴的原头节上具有上下两层喙钩,上层为大钩,下层为小钩。分别采集到游离状态的大钩56个,小钩49个,测量并获得了两种喙钩的4个形态学参数:大钩的总长、总宽、柄长、刀长的平均值分别为12.38μm、4.58μm、5.51μm和6.51μm;小钩的总长、总宽、柄长、刀长的平均值分别为10.41μm、3.76μm、5.04μm和4.72μm。大钩和小钩的各项形态学参数比较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应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获得本地区人源细粒棘球蚴喙钩的形态学参数,为棘球蚴的分类鉴定及流行病学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形态学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棘球蚴 人源 喙钩 形态学 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纸张喷墨打印质量分析技术及其进展 被引量:14
18
作者 陈港 陶劲松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0-55,共6页
叙述了纸张喷墨打印质量分析技术的国内外研究与发展状况,重点介绍了计算机图像分析法、计算机光学分析法(调制传递函数MTF测量法)和放射线成像分析法(X射线波长分散光谱分析法)。目前,计算机图像分析法是比较成熟的方法,并随着相关技... 叙述了纸张喷墨打印质量分析技术的国内外研究与发展状况,重点介绍了计算机图像分析法、计算机光学分析法(调制传递函数MTF测量法)和放射线成像分析法(X射线波长分散光谱分析法)。目前,计算机图像分析法是比较成熟的方法,并随着相关技术的发展不断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纸张喷墨打印质量分析技术 计算机图像分析 计算机光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组织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与乙肝患者肝纤维化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康海燕 董江龙 +2 位作者 王建彬 李兵顺 赵子龙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8年第6期454-455,共2页
关键词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肝纤维化 肝组织 乙肝患者 BFGF表达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计算机图像分析 血清纤维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材料人工晶状体硅油黏附的比较 被引量:7
20
作者 马立威 许明林 +2 位作者 曲勃 王又冬 张劲松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3-56,共4页
目的 研究不同材料人工晶状体的硅油黏附程度。方法选择5类(9种)人工晶状体,包括亲水性丙烯酸酯、疏水性丙烯酸酯、水凝胶、硅凝胶和硬性PMMA人工晶状体。每枚人工晶状体在硅油中浸泡12h后在平衡盐溶液中拍照。得到的数码图像经计算... 目的 研究不同材料人工晶状体的硅油黏附程度。方法选择5类(9种)人工晶状体,包括亲水性丙烯酸酯、疏水性丙烯酸酯、水凝胶、硅凝胶和硬性PMMA人工晶状体。每枚人工晶状体在硅油中浸泡12h后在平衡盐溶液中拍照。得到的数码图像经计算机CAAS图像分析软件处理,计算出人工晶状体光学部前后表面的硅油黏附率,即光学部被硅油覆盖的面积占光学部总面积的百分比。结果 硅凝胶人工晶状体的硅油黏附率最高,几乎为100%,一种疏水性丙烯酸酯人工晶状体的硅油黏附率最低,平均值为11.69%。其他种类人工晶状体的硅油黏附率为14.55%~36.24%。结论 所选择的人工晶状体均有不同程度的硅油黏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晶状体材料 硅油黏附率 计算机图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