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2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计算机化认知行为治疗对喉癌围术期病人情绪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6
1
作者 张喜艳 杨洋 +2 位作者 徐勇 李育玲 王斌全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300-1304,共5页
目的:探讨计算机化认知行为治疗(CCBT)改善喉癌围术期病人焦虑、抑郁、失眠症状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8月-2020年7月在山西省2所三级甲等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因喉癌行全喉或部分喉切除术治疗的病人81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 目的:探讨计算机化认知行为治疗(CCBT)改善喉癌围术期病人焦虑、抑郁、失眠症状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8月-2020年7月在山西省2所三级甲等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因喉癌行全喉或部分喉切除术治疗的病人81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干预组41例,对照组给予喉癌围术期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CCBT。在干预的不同时间采用状态焦虑量表(S-AI)、病人健康抑郁问卷(PHQ-9)、阿森斯失眠量表(AIS)评估两组病人围术期焦虑、抑郁、失眠得分。结果:术后4〜5 d、出院前1〜2 d干预组喉癌病人S-AI、PHQ-9、AI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CCBT可以改善喉癌病人术后焦虑、抑郁情绪及失眠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癌 计算机化认知行为治疗 护理干预 焦虑 抑郁 失眠 睡眠质量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郁症的计算机化认知行为治疗 被引量:24
2
作者 任志洪 黎冬萍 江光荣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45-555,共11页
计算机化认知行为治疗(computerized cognitive-behavioral therapy,CCBT),即指通过电脑交互界面,以清晰的操作步骤,高度结构化的多种媒介互动方式(如网页、漫画、动画、视频、声音等)来表现认知行为治疗基本原则和方法的治疗方式。抑... 计算机化认知行为治疗(computerized cognitive-behavioral therapy,CCBT),即指通过电脑交互界面,以清晰的操作步骤,高度结构化的多种媒介互动方式(如网页、漫画、动画、视频、声音等)来表现认知行为治疗基本原则和方法的治疗方式。抑郁症的CCBT近年来在西方崭露头角,目前Beating The Blues、MoodGYM、E-Couch和Good Days Ahead等抑郁症CCBT程序在西方使用较为广泛。从可行性分析上发现,该疗法较受病人接纳、具有较高的成本效用和易用性;现有实验研究证明了抑郁症采用CCBT是有效的,但其有效性仍取决于诸多因素。以往研究存在着较少关注治疗有效性的内在机制、治疗效果差异较大、风险评估简化和被试选择偏向等问题,建议未来研究应加强:(1)中介效应及机制研究;(2)以人为本的个性化服务研究;(3)风险评估与隐私保护研究;(4)在"弱势群体"中的研究与运用。最后,对其在中国发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计算机化认知行为治疗 机制 中介效应 循证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化认知矫正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0
3
作者 胡国芹 杨程青 +4 位作者 吕钦谕 赵静 朱明环 易正辉 戴兴海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22-627,共6页
目的·探讨计算机化认知矫正治疗(computerized cognitive correction therapy,CCRT)辅助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疗效及对血浆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和酪氨酸激酶受体B(tyrosine ... 目的·探讨计算机化认知矫正治疗(computerized cognitive correction therapy,CCRT)辅助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疗效及对血浆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和酪氨酸激酶受体B(tyrosine kinase receptors B,TrK-B)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纳入上海市黄浦区精神卫生中心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162例,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CCRT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1例。对照组以常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CCRT组以CCRT联合常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治疗时间持续12周。2组在入组时及治疗12周后予神经心理状态评定量表评估认知功能,亲和素-生物素复合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浆BDNF和TrK-B表达水平。基线期认知功能和血浆BDNF及TrK-B蛋白表达水平2组间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2组治疗后与基线期、治疗后2组间认知功能和血浆BDNF及TrK-B蛋白表达水平数据比较使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治疗前后认知功能的改善与蛋白表达改变的相关性用一般线性模型。结果·CCRT组和对照组实际各完成77例。基线期,2组认知功能各维度,BDNF和TrK-B表达水平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治疗12周后,2组认知功能各维度(P=0.000),BDNF(P=0.007)和TrK-B(P=0.015)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内比较发现:CCRT组治疗12周与基线期认知功能各维度(P=0.000),BDNF(P=0.002)和TrK-B(P=0.000)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治疗12周后认知功能各维度,BDNF和其TrK-B表达水平较基线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DNF蛋白表达水平的改变与词汇学习(r^(2)=1.598,P=0.019)、故事复述(r^(2)=1.495,P=0.038)、数字广度(r^(2)=1.855,P=0.004)、故事回忆(r^(2)=1.459,P=0.047)和注意功能(r^(2)=1.673,P=0.012)改善有显著相关性,TrK-B蛋白表达水平的改变与图画命名的改善有显著相关性(r^(2)=1.582,P=0.034)。结论·CCRT辅助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各维度有显著疗效,且部分认知功能的改善与血浆BDNF和TrK-B表达水平的改变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计算机化认知矫正治疗 BDNF TrK-B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化认知行为疗法对围术期乳腺癌病人焦虑、抑郁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9
4
作者 巩丽 李育玲 +2 位作者 徐勇 杨洋 刘志芬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3期4290-4293,共4页
目的:探讨计算机化认知行为疗法对围术期乳腺癌病人焦虑、抑郁和睡眠质量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6月—2020年9月山西某三甲医院接受手术的74例乳腺癌病人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7例... 目的:探讨计算机化认知行为疗法对围术期乳腺癌病人焦虑、抑郁和睡眠质量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6月—2020年9月山西某三甲医院接受手术的74例乳腺癌病人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增加5次计算机化认知行为疗法,干预前后采用状态焦虑量表(SAI)、病人健康抑郁问卷(PHQ-9)、阿森斯失眠量表(AIS)进行测评,评估干预效果。结果:5次认知行为疗法干预后,干预组病人SAI得分为(37.03±5.46)分,PHQ-9得分为(5.03±2.22)分,AIS得分为(4.89±2.38)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43.32±5.39)分、(10.78±3.79)分、(8.70±4.2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计算机化认知行为疗法能有效改善围术期乳腺癌病人的焦虑、抑郁和睡眠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化认知行为疗法 围术期 乳腺癌 焦虑 抑郁 睡眠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化神经行为测试系统的编制 被引量:7
5
作者 李学义 吴兴裕 +7 位作者 韩厉萍 王家同 王涛 庄勇 杜建英 万自立 付川 沈小凤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309-311,共3页
目的 :编制计算机化神经行为核心测试系统。方法 :依WHO推荐的神经行为核心测试组合(NeurobehavioralCoreTestBattery ,NCTB)和上海医科大学计算机化的神经行为测试系统 -汉语版 (Computer -administeredNeurobehavioralEvaluationSyste... 目的 :编制计算机化神经行为核心测试系统。方法 :依WHO推荐的神经行为核心测试组合(NeurobehavioralCoreTestBattery ,NCTB)和上海医科大学计算机化的神经行为测试系统 -汉语版 (Computer -administeredNeurobehavioralEvaluationSystemChineseVersion ,NES -C)为依据 ,用VisualBasic语言编制 ,Windows下运行 ,共 2 3项测试分别测查了感知觉、记忆、思维、心理运动及注意等基本认知能力。结果 :经实验室及现场初步测试验证 ,该软件系统的信度、效度及结果的重现性方面已达到功能设计要求。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化神经行为测试系统 编制 认知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后抑郁网络认知行为治疗实施中护士的角色与功能:一项质性研究
6
作者 潘靖宇 张海娟 +3 位作者 王涌 林嫦梅 肖桂华 陆虹 《军事护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9-52,共4页
目的探讨产后抑郁网络认知行为治疗实施中护士的角色与功能。方法2024年9-10月,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方法,通过目的抽样法选取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精神科、妇产科、心理科以及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5名医护人员为研究对象,开展半结构式访谈... 目的探讨产后抑郁网络认知行为治疗实施中护士的角色与功能。方法2024年9-10月,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方法,通过目的抽样法选取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精神科、妇产科、心理科以及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5名医护人员为研究对象,开展半结构式访谈,使用主题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和主题提炼。结果产后抑郁网络认知行为治疗实施中护士的角色与功能共提炼出5个主题:网络心理健康服务提供者,云端心理支持者与赋能者,在线社区心理护理提供者,人智协同心理健康管理者以及护士角色发展的实现条件。结论护士以多维角色参与产后抑郁网络认知行为治疗的全链条实施,通过人智协同以及护理人才的系统规划和有序培养,共同为孕产妇提供数智化时代的高质量产后心理健康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抑郁 网络认知行为治疗 护士 角色与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失眠认知行为治疗对不同程度失眠伴抑郁焦虑患者疗效分析
7
作者 卢静芳 李静茹 +2 位作者 张洁 葛方梅 苑成梅 《军事护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3-67,共5页
目的探讨失眠认知行为治疗(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for insomnia,CBT-I)对不同程度失眠障碍合并抑郁、焦虑患者的疗效。方法2020年7月至2023年1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126例失眠障碍伴抑郁、焦虑症状的患者,分... 目的探讨失眠认知行为治疗(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for insomnia,CBT-I)对不同程度失眠障碍合并抑郁、焦虑患者的疗效。方法2020年7月至2023年1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126例失眠障碍伴抑郁、焦虑症状的患者,分为中度失眠组和重度失眠组,两组均接受8周的CBT-I治疗。分别在基线、2周、4周及8周时,使用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item 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17)、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以及睡眠信念和态度量表(dysfunctional beliefs and attitudes about sleep scale,DBAS-16)等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后,中度组和重度组患者的PSQI[5.00(4.00,8.00)vs.7.48(7.00,10.25)]分、HAMD-17[6.00(2.00,6.44)vs.6.44(5.00,8.00)]分、HAMA[5.10(2.00,5.20)vs.5.20(3.00,7.25)]分;两组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16)。中度组所有指标在2周末均明显改善(均P<0.05);重度组DBAS-16后果因子和药物因子在4周末明显改善(均P<0.05),且睡眠潜伏期和生活质量存在波动现象。结论CBT-I对失眠、抑郁和焦虑均有显著疗效,但不同失眠严重程度患者的失眠改善幅度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 认知行为治疗 焦虑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抑郁障碍认知行为治疗干预模式的发展与融合
8
作者 汤尧娟 李冕 +1 位作者 谭忠林 梁素改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75-379,共5页
在青少年抑郁障碍干预与治疗中,认知行为治疗(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CBT)备受关注,并随着技术发展展现出新的应用潜力。CBT主要通过识别并重构个体的负性自动思维,结合行为激活策略,改善情绪调节和应对能力,从而缓解抑郁症状。... 在青少年抑郁障碍干预与治疗中,认知行为治疗(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CBT)备受关注,并随着技术发展展现出新的应用潜力。CBT主要通过识别并重构个体的负性自动思维,结合行为激活策略,改善情绪调节和应对能力,从而缓解抑郁症状。传统的线下面对面CBT(face-to-face CBT,FtF-CBT)在建立治疗联盟、干预青少年重度抑郁症状方面展现出显著优势;而基于互联网的CBT(internet-based CBT,i-CBT)在轻中度抑郁障碍青少年患者中疗效可与FtF-CBT相当,并具有成本低、操作灵活等特点;线上线下融合的混合式CBT(blended CBT,bCBT)则在提高可及性的同时,兼顾个体化指导与实时反馈,有望提升整体干预效果。随着数字健康、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等新兴技术的迅速发展,未来研究有望进一步提升CBT在青少年抑郁障碍治疗中的精准性与高效性,为临床实践和理论创新提供坚实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障碍 青少年 认知行为治疗 面对面认知行为治疗 基于互联网的认知行为治疗 混合式认知行为治疗 干预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郁症网络团体认知行为治疗的单盲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韩建芳 白延欣 +4 位作者 宝继英 马军 麻钰超 黄悦勤 于东升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60-665,共6页
目的:探讨网络团体认知行为治疗(IGCBT)对抑郁症(MDD)患者抑郁情绪、焦虑情绪的疗效。方法:招募MDD患者80例,随机分为IGCBT联合药物治疗组和单纯药物治疗对照组。在基线、治疗4周和8周后分别三次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 目的:探讨网络团体认知行为治疗(IGCBT)对抑郁症(MDD)患者抑郁情绪、焦虑情绪的疗效。方法:招募MDD患者80例,随机分为IGCBT联合药物治疗组和单纯药物治疗对照组。在基线、治疗4周和8周后分别三次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进行盲法评估。结果:联合治疗组4周末HAMD、HAMA以及8周末HAMA的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联合治疗组、对照组在4周末、8周末时HAMD总分、HAMA总分均低于基线得分(均P<0.001),在基线、4周末、8周末,联合治疗组HAMD总分、HAMA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得分(均P<0.01)。结论:本研究提示,网络团体认知行为治疗联合抗抑郁药物治疗比单纯使用药物治疗对患者抑郁情绪、焦虑情绪的缓解效果更好,且对焦虑情绪改善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团体认知行为治疗 抑郁症 抑郁 焦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细化声治疗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主观性耳鸣的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
10
作者 季迪 余林 +3 位作者 周雪琴 阳俊杰 王刘倩 邓安春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88-592,共5页
目的探讨影响精细化声治疗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主观性耳鸣的疗效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20年7月至2022年2月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就诊的主观性耳鸣患者48例,所有患者采用精细化声治疗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评估... 目的探讨影响精细化声治疗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主观性耳鸣的疗效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20年7月至2022年2月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就诊的主观性耳鸣患者48例,所有患者采用精细化声治疗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评估所有患者治疗前后疗效和一般影响因素。结果治疗后,所有患者耳鸣残疾评估量表、焦虑自评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视觉模拟量表评分及耳鸣响度值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病程、耳鸣频率分布、耳鸣残疾度、焦虑和抑郁均不是影响精细化声治疗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主观性耳鸣的影响因素,耳鸣响度和听力损失程度是独立的影响因素。结论精细化声治疗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不仅可以改善主观性耳鸣的症状,还可以改善焦虑和抑郁,耳鸣响度和听力损失程度是影响其疗效的独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细化声治疗 认知行为疗法 疗效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病人及护士对计算机智能化心身调节系统辅助治疗体验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郝瑞霞 李育玲 +1 位作者 王琛 杨丽洁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3期4311-4313,共3页
目的:了解冠心病病人及护士对计算机智能化心身调节系统辅助治疗的认知情况。方法:选取山西省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参与计算机智能化心身调节系统辅助治疗的9例冠心病病人和4名实施干预的护理人员,对其进行半结构化访谈,采用Colaizzi分析... 目的:了解冠心病病人及护士对计算机智能化心身调节系统辅助治疗的认知情况。方法:选取山西省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参与计算机智能化心身调节系统辅助治疗的9例冠心病病人和4名实施干预的护理人员,对其进行半结构化访谈,采用Colaizzi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归纳及提炼主题。结果:冠心病病人参与计算机智能化心身调节系统辅助治疗的感受体验可归纳为3个主题:治疗态度、意识行为、治疗动机。护理人员对病人参与计算机智能化心身调节系统辅助治疗的看法归纳为2个主题:工作效率,人力资源;病人的人文关怀需求。结论:冠心病病人及护士认为计算机智能化心身调节系统辅助治疗是新颖有用的治疗方式,但实施过程中应重视病人的个性化需求及护患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计算机辅助治疗 认知行为疗法 心理护理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失眠的自助式认知行为治疗元分析:疗效、影响因素及证据评价 被引量:24
12
作者 任志洪 谢菲 +3 位作者 余香莲 苏文亮 陈丽君 赵陵波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73-195,共23页
通过元分析评估自助式失眠认知行为治疗的疗效,考察疗效影响因素,并评价证据质量。元分析共纳入35篇文献,研究发现:(1)自助式失眠认知行为治疗在治疗结束时对睡眠效率、入睡潜伏期、入睡后醒来时长、睡眠总时间、睡眠质量、抑郁和焦虑... 通过元分析评估自助式失眠认知行为治疗的疗效,考察疗效影响因素,并评价证据质量。元分析共纳入35篇文献,研究发现:(1)自助式失眠认知行为治疗在治疗结束时对睡眠效率、入睡潜伏期、入睡后醒来时长、睡眠总时间、睡眠质量、抑郁和焦虑的效果量分别为0.66、-0.52、-0.47、0.20、0.34、-0.32和-0.33。(2)自助式失眠认知行为治疗与面对面失眠认知行为治疗疗效同等;自助式失眠认知行为治疗疗效显著优于最小化治疗和药物治疗。(3)共病情况与支持形式对疗效有显著影响。证据质量评价表明睡眠效率、入睡后醒来时长、睡眠总时间、抑郁和焦虑5项指标的证据质量为中等,真实值可能接近于估计值;入睡潜伏期与睡眠质量为低,真实值与估计值可能存在着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 认知行为疗法 元分析 自助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行为治疗联合药物治疗强迫症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27
13
作者 黄芳芳 李占江 +2 位作者 韩海英 熊红芳 马云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643-649,共7页
目的:通过对随机对照试验的数据进行meta分析,比较药物联合认知行为治疗(CBT)与单纯药物或CBT治疗对强迫症的疗效,为临床实践提供选择依据。方法:检索PubMed、Embase和Central数据库,收集比较药物联合CBT与单纯药物或CBT治疗强迫症疗效... 目的:通过对随机对照试验的数据进行meta分析,比较药物联合认知行为治疗(CBT)与单纯药物或CBT治疗对强迫症的疗效,为临床实践提供选择依据。方法:检索PubMed、Embase和Central数据库,收集比较药物联合CBT与单纯药物或CBT治疗强迫症疗效的随机对照试验,选取联合治疗组与单纯治疗组的耶鲁-布朗强迫量表测量数据并采用均差作为效应量,应用RevMan5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7项符合标准的研究,合计样本量468人。排除可能引起异质性的1组数据后,3组数据比较了药物联合CBT与单纯药物治疗的疗效且无异质性(Q=0.48,P>0.1),结果显示联合治疗组对强迫症状的改善优于单纯药物组(MD=6.46,Z=5.03,P≤0.05);7组数据比较了药物治疗联合CBT与单纯CBT的疗效且无异质性(Q=9.08,P>0.1),结果显示联合治疗组与单纯CBT组对强迫症状的改善没有差别(MD=0.87,Z=1.22,P>0.05)。结论:鉴于目前结果,推测对于强迫症状的改善,药物治疗联合CBT优于单纯药物治疗而与单纯CBT相当,但仍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迫症 认知行为治疗 药物治疗 随机对照试验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势认知行为治疗改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希望感的随机对照试验 被引量:24
14
作者 贺方 宋红静 +4 位作者 张欣 张丽丽 崔伟 张香云 栗克清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758-763,共6页
目的:探讨优势认知行为治疗(SBCBT)对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希望感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符合ICD-10轻中度抑郁发作诊断标准的89例青少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配至联合治疗组(n=44)与舍曲林组(n=45)。联合治疗组在舍曲林治疗基础上接受8次SBCBT... 目的:探讨优势认知行为治疗(SBCBT)对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希望感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符合ICD-10轻中度抑郁发作诊断标准的89例青少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配至联合治疗组(n=44)与舍曲林组(n=45)。联合治疗组在舍曲林治疗基础上接受8次SBCBT干预。使用希望特质量表(ADHS)、汉密顿抑郁量表-17(HAMD-17)、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在基线及6周干预后评估。结果:6周干预后,两组的ADHS总分均高于基线(均P<0.001),HAMD-17、HAMA评分均低于基线(均P<0.001);联合治疗组ADHS总分高于舍曲林组,而HAMD-17、HAMA评分均低于舍曲林组(均P<0.001)。相关性分析表明,ADHS总分差值与HAMD-17差值、HAMA差值均呈正相关(r=0.46、0.29,P<0.001或P<0.01)。结论:优势认知行为治疗能够改善轻中度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抑郁情绪,提升其希望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势认知行为治疗 青少年 抑郁 希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行为治疗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随机单盲对照试验 被引量:94
15
作者 马云 李占江 +4 位作者 徐子燕 郭志华 屈英 王向群 KINGDON David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801-807,共7页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及相关因素,为寻找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方法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为单盲随机对照临床试验。选取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中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及相关因素,为寻找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方法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为单盲随机对照临床试验。选取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中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医院门诊和住院患者共120例,随机分配到认知行为治疗组(CBT组,n=60)和支持性心理治疗组(ST组,n=60),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分别接受15次认知行为治疗和支持性心理治疗。在基线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量表简表(WHOQOL-BREF)、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应付方式问卷(CSQ)、非理性信念量表(IBS)及自编药物副反应问卷对两组患者进行盲法评定。第12周、24周采用WHOQOL-BREF和自编药物副反应问卷对患者进行随访评估。结果:第12周,CBT组患者WHOQOL-BREF总分各因子分均高于基线[(77.0±13.9)vs.(73.1±13.8),(22.4±4.5)vs.(21.5±4.7),(18.9±4.1)vs.(17.8±4.3),(9.3±2.2)vs.(8.9±2.3),(26.4±5.0)vs.(24.7±5.3),均P<0.05],而ST组患者仅环境因子有显著改善[(23.9±4.7)vs.(25.0±5.2),P<0.05],其余因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24周,两组在WHOQOL-BREF的社会关系和环境因子分上组间效应显著(F=6.77,7.21,均P<0.05),CBT组得分均高于ST组。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基线应对方式分数较低、接受CBT及男性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正性预测作用(B=-0.25,2.31,-1.64,均P<0.05)。结论:认知行为治疗能够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基线应对方式得分相对更低、能接受认知行为治疗及男性患者更容易从治疗中获得生活质量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认知行为治疗 生活质量 随机对照试验 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对青少年焦虑症状的干预效果初探 被引量:42
16
作者 闫煜蕾 王珊珊 +2 位作者 唐淼 王建平 谢秋媛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15,共6页
目的:探讨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对青少年焦虑症状的干预效果。方法:使用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SCARED)儿童自我报告版筛查出焦虑症状评分高的中学生(得分≥25分)59名,随机分配进入干预组(n=29)或对照组(n=30)。对干预组使用团体认知行... 目的:探讨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对青少年焦虑症状的干预效果。方法:使用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SCARED)儿童自我报告版筛查出焦虑症状评分高的中学生(得分≥25分)59名,随机分配进入干预组(n=29)或对照组(n=30)。对干预组使用团体认知行为治疗的方案进行10周(每周1.5 h)的干预,在此期间对照组不做任何干预(对照组在干预组10次干预结束后接受与干预组同样的团体认知行为治疗)。使用Spence's儿童焦虑量表-儿童版(SCAS-C)和儿童自动思维量表(CATS)对两组进行基线和10周干预后2次测量。结果:对SCAS-C评分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测量时间与分组处理的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F(1,57)=8.12,P<0.05]。对CATS评分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测量时间与分组处理的交互作用接近有统计学意义[F(1,57)=3.88,P=0.054]。干预组SCAS-C及CATS的10周干预后得分均低于基线得分[(28.2±11.3)vs.(35.4±15.8),(37.8±30.7)vs.(48.8±27.0);均P<0.05],而对照组干预前后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可以有效减少青少年的焦虑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体认知行为治疗 青少年 焦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行为治疗慢性失眠症及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41
17
作者 吴任钢 张苏范 单敬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60-164,共5页
关键词 慢性失眠症 认知行为 治疗 疗效分析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一认知行为治疗对强迫障碍患者的疗效 被引量:12
18
作者 罗佳 李占江 +4 位作者 韩海英 徐子燕 郭志华 刘竞 熊红芳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910-914,共5页
目的:验证操作手册指导下的认知行为治疗(CBT)对未服药强迫障碍患者的疗效和可接受性。方法:纳入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4版(DSM-IV)强迫障碍诊断标准的门诊患者17例,在自行编制强迫障碍CBT操作手册指导下进行12周个别治疗。... 目的:验证操作手册指导下的认知行为治疗(CBT)对未服药强迫障碍患者的疗效和可接受性。方法:纳入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4版(DSM-IV)强迫障碍诊断标准的门诊患者17例,在自行编制强迫障碍CBT操作手册指导下进行12周个别治疗。应用耶鲁-布朗强迫量表(Y-BOCS)、汉密顿抑郁量表(HAM D)和汉密顿焦虑量表(HAM A)分别于基线和12周治疗结束时进行临床症状评估。研究期间不服用任何精神药物。结果:17例强迫障碍患者中有14例完成了12次治疗(脱落率为17.6%)。12周治疗结束时,Y-BOCS总分由(22.4±5.9)下降至(9.7±6.0)分,HAMD分由(9.2±4.2)下降至(4.6±3.7),HAMA分由(14.1±4.7)下降至(5.9±4.6),均P<0.01。按照意向性治疗的统计方法,CBT对强迫障碍的有效率为70.6%(12/17),缓解率为52.9%(9/17)。结论:手册指导下的单一认知行为治疗能显著改善强迫障碍患者的强迫症状、焦虑和抑郁情绪,且患者对该疗法的接受度较高,治疗依从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行为治疗 强迫障碍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发抑郁症患者认知行为治疗前后静息态脑功能磁共振低频振幅的变化 被引量:25
19
作者 王洋 王菲 +3 位作者 汤艳清 魏胜男 姜晓薇 张然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95-499,共5页
目的应用功能磁共振(fMRI)低频振幅(ALFF)技术对首发抑郁症患者治疗前后脑功能活动变化进行研究,探讨认知行为治疗(CBT)对抑郁症患者的神经作用机制。方法对首发抑郁症者(患者组,18例)及与其性别、年龄、教育年限相匹配的健康人(对照组... 目的应用功能磁共振(fMRI)低频振幅(ALFF)技术对首发抑郁症患者治疗前后脑功能活动变化进行研究,探讨认知行为治疗(CBT)对抑郁症患者的神经作用机制。方法对首发抑郁症者(患者组,18例)及与其性别、年龄、教育年限相匹配的健康人(对照组,40例)进行静息态fMRI扫描,患者组在完成8周CBT治疗后再次进行fMRI扫描,并对患者组治疗前后和健康对照组进行量表评估,运用基于Matlab平台的DPARSF软件对影像学数据进行处理,计算被试全脑的ALFF值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抑郁症患者治疗后在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患者健康问卷抑郁症状群量表(PHQ-9)和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总分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患者额中回ALFF值升高,枕中回ALFF值降低。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经过CBT治疗后该脑区与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该脑区治疗后趋于正常化。结论CBT可以增强额中回和降低枕中回的脑活动强度,对抑郁症患者脑功能有双向动态平衡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认知行为治疗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低频振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泛性焦虑障碍认知行为治疗技术专家共识的德尔菲法研究 被引量:21
20
作者 韩海英 姚淑敏 +6 位作者 李占江 郭萌 付兆燕 徐子燕 郭志华 罗佳 刘竞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10,共7页
目的:使用德尔菲法(Delphi法)研究国内广泛性焦虑障碍(GAD)的认知行为治疗(CBT)技术的使用情况,为进一步规范CBT技术奠定基础。方法:复习国外关于广泛性焦虑障碍的认知行为治疗的随机对照研究文献,筛选出35个认知行为治疗技术并制定专... 目的:使用德尔菲法(Delphi法)研究国内广泛性焦虑障碍(GAD)的认知行为治疗(CBT)技术的使用情况,为进一步规范CBT技术奠定基础。方法:复习国外关于广泛性焦虑障碍的认知行为治疗的随机对照研究文献,筛选出35个认知行为治疗技术并制定专家咨询表,发放给31名认知行为治疗专家,进行两轮咨询,最后对这些技术进行排序。结果:综合秩次排前4位的依次为,建立治疗关系、心理教育、资料收集与评估和放松练习;而国外常用的技术,如苏格拉底提问、担忧暴露排在第26位和第22位;思维阻止在可操作性维度、使用频率维度和对治疗的贡献维度上的变异系数(CV)分别为0.25、0.36和0.31。结论:在广泛性焦虑障碍的治疗中,专家达成共识的技术为建立治疗关系、心理教育、资料收集与评估和放松练习,而思维阻止是否剔除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泛性焦虑障碍 认知行为治疗 技术成分 专家咨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