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结构受力计算机动态模拟方法研究
被引量:3
- 1
-
-
作者
钟珞
袁景凌
楼梦麟
陈建勇
-
机构
武汉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上海同济大学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
-
出处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51-56,共6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9823002
59778027)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访问学者基金资助项目
-
文摘
针对土木工程领域的特点,主要从科学计算可视化的角度,对结构受力的计算机动态模拟技术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结构受力动态模拟系统的基本构架及结构动态分析可视化的通用方法。结合OpenGL技术、可扩展接口技术、4D模型技术及体可视化技术,在Windows操作系统下,以VisualC++6.0作为开发工具,利用OpenGL与建模工具的图形接口,采用面向结构实体的建模机制及面向对象的编程方法实现系统。
-
关键词
土木工程
计算机动态模拟技术
地震工程
结构振动分析
抗震设计
高层建筑
-
Keywords
scientific visualization
dynamic simulation
openGL
extensive interface
-
分类号
TU352.1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P315.9
[天文地球—地震学]
-
-
题名齿轮凸轮组合机构的函数最优综合及动态模拟
被引量:7
- 2
-
-
作者
刁燕
贺红梅
张眉
-
机构
四川大学制造学院
西南科技大学
-
出处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43-45,共3页
-
文摘
用最优化方法对齿轮凸轮组合机构进行了再现函数的最优综合,然后对综合出来的机构进行了动态模拟仿真和分析,以检查机构的运动范围是否发生干涉等情况。这种将机构分析与综合、优化设计和计算机动态模拟仿真一体化的新方法,极大地提高了机构设计的精确性、可靠性和设计结果的直观性。它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
关键词
齿轮凸轮组合机构
最优函数综合
计算机动态模拟
位图影像动画
机构综合
-
Keywords
Gear cam mechanism,Optimum function synthesis,Computerized dynamic simulation,Bitmap image animation
-
分类号
TH132.4
[机械工程—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TH112
[机械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
-
-
题名学习Matlab应从大一开始
被引量:3
- 3
-
-
作者
李彤
阚文彬
曹昱彭
-
机构
华东理工大学机械与动力学院承压系统安全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出处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2008年第8期102-104,共3页
-
基金
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资助(B503)
-
文摘
运用Matlab大型的数学计算软件编制程序和计算复杂的工程力学问题、并将结果可视化,改善了教学手段,提高了教学效率,激发了学生学习力学和计算机语言的兴趣,为学生的后续课程学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以至毕业后科研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体现教师的教学宗旨:“把创新交给我们,把麻烦留给计算机。”
-
关键词
MATLAB
理论力学
可视化计算
计算机动态模拟
-
Keywords
Matlab
theoretical mechanics
visualized eulculation
computer dynamic simulation
-
分类号
TP391.9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
-
题名三维地层建模及可视化的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4
- 4
-
-
作者
孟军
余小兵
王秀坤
-
机构
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
-
出处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4期215-217,共3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60143002)
-
文摘
在石油矿产等工程领域,需要对地层信息进行处理,需要用可视化技术模拟三维的地层信息。如何建立地层信息的数学模型,以及怎样实现在计算机上动态模拟,是这些工程领域需要解决的问题。论文讨论了一种三维地层的建模方法,以及运用OpenGL对地层进行了可视化显示的方法。
-
关键词
三维地层模型
可视化
OPENGL
计算机上动态模拟
-
Keywords
Three Dimensions Stratum Model,Visual,OpenGL
-
分类号
TP391.41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
-
题名温室环控技术在过去50年的探索
被引量:1
- 5
-
-
作者
高仓直
张开颜(译)
邱晨晖(译)
贺冬仙(译)
-
机构
日本NARO农村工学研究所/东京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农业农村部设施农业工程重点实验室
-
出处
《农业工程技术》
2019年第34期15-21,34,共8页
-
文摘
环境不是孤立存在的,植物是构成温室环境的主要元素。即使不考虑植物影响,单纯实现对温室环境的分析和控制也有一定难度。对于温室环境控制,笔者团队最初的研究是尝试从分析和再现温室环境入手,于1966年发表了“通风对温室作物光合作用的影响”,随后,计算机模拟与应用才成为温室行业的研究主题。1971年首次建立包含植物在内的温室环境计算机动态模拟系统后,小型计算机和微型计算机开始在各领域中得到应用。笔者通过测定人工光照条件下的生菜叶片净光合作用,基于小型计算机利用爬山算法对温度反馈控制进行了优化,该方法被命名为“与植物对话的环境控制方法(Speaking Plant Approach to environment control,SPA)”。笔者在日本研制的首套温室环控系统公开发表后,计算机技术才开始广泛应用于温室环境控制。笔者曾研究基于专家系统的植物病害管理、机器识别检测网纹甜瓜的灌溉关键时间、高热负荷温室的温度反馈控制方法等。1996年还开展了太空种植试验以评估重力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在设施节能方面曾开展太阳能灭菌、地热储能、相变材料储能等研究。2008年针对常用太阳辐射计的技术缺陷发表了一种可不受余弦定律影响的温室蒸散量估算方法,在新型传感器应用后被用于估算温室作物冠层的光合作用。
-
关键词
净光合作用
人工光照
温室作物
小型计算机
种植试验
网纹甜瓜
微型计算机
计算机动态模拟
-
分类号
S62
[农业科学—园艺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