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空气渗透及其能耗的计算机动态仿真研究
被引量:3
- 1
-
-
作者
屈睿瑰
-
机构
华东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
-
出处
《制冷与空调(四川)》
2003年第3期4-7,共4页
-
文摘
本文在综合考虑影响渗风过程各主要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一渗风简化模型并进行仿真,在对结果分析后认为,模型反映了渗风机理,体现了渗风量及其能耗的变化趋势且具有通用性,可供相关研究人员参考。
-
关键词
渗风过程
风简化模型
计算机动态仿真
结果分析
渗风量
能耗变化
建筑节能
-
Keywords
air infiltration
energy
simulation
-
分类号
TU834.3
[建筑科学—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TP391.9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
-
题名双自由度后坐保险机构的计算机动态仿真
被引量:6
- 2
-
-
作者
秦文
-
机构
国营建华机械厂
-
出处
《探测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7-59,64,共4页
-
文摘
在 Working Model3 D软件上对引信的双自由度后坐保险机构进行了有关计算机仿真计算 ,并结合具体实例进行了优化设计。
-
关键词
引信
双自由度后坐保险机构
计算机动态仿真
数学模型
弹轴
三维虚拟样机
优化设计
-
Keywords
fuze
two degrees of freedom setback mechanism
computer simulation
-
分类号
TJ430.33
[兵器科学与技术—火炮、自动武器与弹药工程]
TP391.9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
-
题名磨削强化过程的温度场计算机动态仿真与实验验证
- 3
-
-
作者
魏春明
-
机构
哈尔滨市第九十中学校计算机组
同济大学软件学院
-
出处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年第5期53-55,共3页
-
文摘
对磨削强化技术进行了计算机仿真与实验分析,并将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温度场的有限元计算表明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相符,提示磨削强化过程的计算机仿真可以基本代替成本高昂的实际磨削强化试验,不仅大大节省了研究成本,而且有望对磨削强化结果进行预测。
-
关键词
磨削强化
温度场计算机动态仿真
实验
-
Keywords
Grind-hardening
Dynamic computer simulation of temperature field
experimental
-
分类号
TP391.9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TS252.2
[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
-
题名8挡自动变速器系统压力与流量控制阀设计及动态仿真
被引量:1
- 4
-
-
作者
王书翰
杨伟
李晓东
张广瀚
董鹏
张彤昊
-
机构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
西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贵州凯星液力传动机械有限公司
盛瑞传动股份有限公司
-
出处
《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0年第5期84-90,共7页
-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B0105900)
山东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2019JZZY010913)
+1 种基金
广西创新驱动发展专项(桂科AA19254013)
宁波市“科技创新2025”重大专项(2019B10111)。
-
文摘
系统压力与流量控制阀对自动变速器性能的影响非常重要。为此,文章将理论计算模型和动态仿真模型相结合,设计出一种全新的前置前驱8挡自动变速器(8AT)系统压力与流量控制阀。通过理论计算设计系统压力与流量控制阀的尺寸结构,并建立前置前驱8挡自动变速器液压系统动态仿真模型;通过仿真结果和理论计算结果的对比,验证仿真模型的正确性;以该仿真模型为基础,对系统压力与流量控制阀的压力和流量的仿真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设计系统压力与流量控制阀并对其性能进行分析以优化时,运用动态仿真方法是有效快捷的;在实际的工业应用上,将理论计算模型和动态仿真模型相融合是切实可行的。
-
关键词
自动变速器
系统压力与流量控制阀
液压系统设计
计算机动态仿真
-
Keywords
automatic transmission
system pressure valve
hydraulic system design
computer dynamic simulation
-
分类号
U463.212
[机械工程—车辆工程]
-
-
题名轨道几何不平顺对高速客车动力响应影响分析
被引量:3
- 5
-
-
作者
管震舜
-
机构
同济大学道路与交通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出处
《山西建筑》
2009年第5期1-2,共2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50878158)
-
文摘
利用动力仿真软件计算多种类型轨道单一不平顺、复合不平顺激扰下高速客车的动力响应,着重分析了轨道曲线头尾处直缓点和圆缓点区域的复合不平顺对高速客车运行安全性和平稳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轨向和水平逆相位复合不平顺类型对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和平稳性有很大的影响,尤其在曲率变化的区域内需要重点控制。
-
关键词
轨道不平顺
高速客车
计算机动态仿真
动力响应
-
Keywords
track unsmooth, high speed coach, computer dynamic simulation, dynamic response
-
分类号
U416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