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8)F-FDG PET/CT和骨髓活检对常见非霍奇金淋巴瘤骨髓浸润的诊断价值
1
作者 胡斌 何柳 +3 位作者 李洋 顾程 张晓明 郑立春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37-441,447,共6页
目的评估^(18)F-FDG PET/CT和骨髓活检(BMB)对常见非霍奇金淋巴瘤(NHL)骨髓浸润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7例NHL患者的资料,比较PET/CT和BMB对骨髓浸润的诊断效能,比较PET/CT阳性与阴性患者以及BMB阳性与阴性患者PET/CT参数和血清... 目的评估^(18)F-FDG PET/CT和骨髓活检(BMB)对常见非霍奇金淋巴瘤(NHL)骨髓浸润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7例NHL患者的资料,比较PET/CT和BMB对骨髓浸润的诊断效能,比较PET/CT阳性与阴性患者以及BMB阳性与阴性患者PET/CT参数和血清学检查结果的差异。结果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中,PET/CT和BMB检出骨髓浸润的灵敏度分别为90.5%和66.7%,特异度分别为95.1%和100.0%;滤泡性淋巴瘤(FL)患者中,PET/CT和BMB检出骨髓浸润的灵敏度分别为63.6%和81.8%,特异度分别为98.1%和100.0%;T细胞淋巴瘤(TCL)患者中,PET/CT和BMB检出骨髓浸润的灵敏度分别为60.0%和80.0%,特异度分别为88.0%和100%。DLBCL、TCL患者中,PET/CT阳性与阴性患者比较,血小板计数和乳酸脱氢酶水平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于评估DLBCL骨髓浸润,PET/CT具有良好的诊断效能。对于FL和TCL骨髓浸润,PET/CT灵敏度偏低,可作为BMB的补充手段。血小板计数和乳酸脱氢酶水平可辅助诊断DLBCL、TCL的骨髓浸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霍奇金淋巴瘤 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技术 计算机体层摄影技术 ^(18)F-FDG 骨髓活检 骨髓浸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源CT大螺距结合低管电压技术术前诊断婴幼儿肺静脉异位引流 被引量:8
2
作者 王艳 史大鹏 +3 位作者 王梅云 任宇婧 孙亚平 安恒彬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400-1404,共5页
目的探讨双源CT大螺距结合低管电压技术术前诊断婴幼儿肺静脉异位引流(APVC)的价值。方法对60例3岁以内拟诊APVC患儿于术前1周行心脏CT扫描,将其随机均分为A组、B组。A组管电压80kVp,管电流60~80mAs,对比剂剂量1.2ml/kg体质量;B组管电压... 目的探讨双源CT大螺距结合低管电压技术术前诊断婴幼儿肺静脉异位引流(APVC)的价值。方法对60例3岁以内拟诊APVC患儿于术前1周行心脏CT扫描,将其随机均分为A组、B组。A组管电压80kVp,管电流60~80mAs,对比剂剂量1.2ml/kg体质量;B组管电压70kVp,管电流70~100mAs,对比剂剂量1.0ml/kg体质量;2组螺距均为3.4。测量2组图像肺动脉主干、肺静脉、左右心房CT值和噪声,计算SNR和肺动静脉CT值比值及有效辐射剂量(ED);对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分;与术后所见进行对照。结果最终入组58例,A组28例,B组30例。2组间各测量部位CT值、图像噪声、SNR及肺动静脉CT值比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B组ED低于A组(P=0.013)。在显示细小肺静脉分支及引流血管方面,B组图像质量主观评分高于A组(P=0.047)。58例术后均诊断为APVC。在分型诊断方面,术前诊断准确率A组为96.43%(27/28),B组为93.33%(28/30);对于合并畸形,术前诊断准确率A组为97.44%(38/39),B组95.35%(41/4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双源CT大螺距扫描结合低管电压技术术前诊断婴幼儿APVC准确率高,且可降低辐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技术 X线计算机 低剂量 肺静脉异位引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耻骨MSCT三维重组技术推断成人活体年龄
3
作者 方俊杰 秦明 +2 位作者 肖圣兵 陈林 刘斌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2期150-153,共4页
目的建立基于成人耻骨MSCT三维重组推断活体年龄的方法,并验证其准确性与可靠性。方法收集300名年龄大于17岁的志愿受试者的耻骨联合面容积再现(volume rendering,VR)图像,对不同年龄段人群运用耻骨联合面推断年龄的方法和公式,对受试... 目的建立基于成人耻骨MSCT三维重组推断活体年龄的方法,并验证其准确性与可靠性。方法收集300名年龄大于17岁的志愿受试者的耻骨联合面容积再现(volume rendering,VR)图像,对不同年龄段人群运用耻骨联合面推断年龄的方法和公式,对受试者的年龄进行推断。结果 300名受试者中,生物学年龄与实际年龄相差1岁以内的117例,相差>1~2岁的178例,相差大于2岁的5例。结论 MSCT三维重组技术可以用于成人活体年龄的推断,推断结果准确性与可靠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人类学 年龄测定 骨骼 体层摄影技术 螺旋计算机 耻骨联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低剂量联合迭代重建技术在急性脑梗死容积CT全脑灌注成像中的可行性应用 被引量:8
4
作者 王涛 师毅冰 +2 位作者 华荣 张青山 徐凯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980-984,共5页
目的:探讨低浓度对比剂、低管电压联合迭代重建技术在急性脑梗死患者全脑灌注成像(CTP)中的可行性应用。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5年3月在徐州医学院徐州临床学院行全脑CTP检查、临床拟诊为急性脑梗死患者59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28例... 目的:探讨低浓度对比剂、低管电压联合迭代重建技术在急性脑梗死患者全脑灌注成像(CTP)中的可行性应用。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5年3月在徐州医学院徐州临床学院行全脑CTP检查、临床拟诊为急性脑梗死患者59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28例[管电压100kV,对比剂为碘海醇(350mg I/mL),滤波反投影重建法(FBP)重建];B组31例[管电压80kV,对比剂为碘克沙醇(270mg I/mL),迭代重建算法(ART)重建]。测量并计算A、B两组的大脑中动脉CT值、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剂量长度乘积(DLP)、有效辐射剂量(ED)及碘摄入量,并对两组间上述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2名医师对两组图像质量评价的一致性采用kappa分析;两组间图像质量主观评价差异采用χ2检验。结果:A、B两组间的CT值、SNR、CNR、CTP及CTA的图像主观质量评价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间梗死灶的检出率无统计学差异;而B组(双低剂量组)的ED、碘摄入量较A组低。结论:联合低管电压和迭代重建技术时,使用低浓度对比剂(270mg I/mL)进行全脑CTP检查,在不降低图像质量的同时,还能减少ED及碘摄入量,从而降低对比剂肾病(CIN)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体层摄影技术 X线计算机 辐射剂量 对比剂 迭代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谱CT虚拟平扫与真实平扫诊断儿童骨骼肌肿瘤或肿瘤样病变的对比研究
5
作者 李君伟 庄霞梅 +3 位作者 尹燕 王海 魏伟安 金科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87-392,共6页
目的比较骨骼肌肿瘤/肿瘤样病变患儿行能谱CT虚拟平扫(virtual non-contrast,VNC)和真实平扫(true non-contrast,TNC)的影像特征以及影像质量,探讨能谱CT VNC用于儿童骨骼肌肿瘤/肿瘤样病变诊断的准确性与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湖南省... 目的比较骨骼肌肿瘤/肿瘤样病变患儿行能谱CT虚拟平扫(virtual non-contrast,VNC)和真实平扫(true non-contrast,TNC)的影像特征以及影像质量,探讨能谱CT VNC用于儿童骨骼肌肿瘤/肿瘤样病变诊断的准确性与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湖南省儿童医院放射科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行能谱CT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的43例骨骼肌肿瘤/肿瘤样病变患儿影像学资料,经后处理获得动脉期VNC图像(VNCa)与静脉期VNC图像(VNCv)。分别在TNC、VNCa与VNCv图像上测得病灶最大层面及同层面正常骨骼肌及脂肪的CT值与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SD),计算信噪比(signal noise ratio,SNR)及对比噪声比(contrast noise ration,CNR),比较三种图像的图像质量和诊断效能。结果三种图像中骨骼肌病灶与骨骼肌的CT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骨骼肌病灶:F=2.139,P=0.122;骨骼肌:F=0.663,P=0.517)。VNCv比TNC的SNR值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NC图像与VNC图像中骨骼肌肿瘤/肿瘤样病变的病灶CT征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名观察者对三种图像的主观评分结果一致性好(TNC:κ=0.554;VNCa:κ=0.501;VNCv:κ=0.628)。正常骨骼肌VNCa、VNCv与TNC图像CT值一致性良好(平均差值:VNCa=1.330 HU,VNCv=0.518 HU),骨骼肌病灶VNCv与TNC图像CT值一致性好(平均差值=-3.870 HU)。结论能谱CT VNC技术对儿童骨骼肌肿瘤/肿瘤样病变的诊断具有与TNC相似的图像质量和诊断价值,可减少一期常规平扫次数、降低辐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骼 肌肿瘤 肿瘤/肿瘤样病变 体层摄影技术 X线计算机 虚拟平扫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锥形束CT金属伪影的定量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周洋 刘红红 +4 位作者 张志宏 司俊锋 朱元君 张震东 周航天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247-1250,共4页
提供一种定量评价金属伪影的方法 ,并以此比较两种锥形束CT金属伪影面积的差异。在石膏底座模型上标记出前牙区、前磨牙区、磨牙区的位点,灌注超硬石膏模型,并在前牙区和前磨牙区放置直径3.3 mm纯钛柱,磨牙区放置直径4.1 mm和4.8 mm纯钛... 提供一种定量评价金属伪影的方法 ,并以此比较两种锥形束CT金属伪影面积的差异。在石膏底座模型上标记出前牙区、前磨牙区、磨牙区的位点,灌注超硬石膏模型,并在前牙区和前磨牙区放置直径3.3 mm纯钛柱,磨牙区放置直径4.1 mm和4.8 mm纯钛柱,每个模型放置一颗钛柱,共计32个模型。分别用两台不同品牌的锥形束CT在相同的外部条件下扫描上述模型,用Matlab软件测量同一截面下伪影的面积并比较分析。结果显示两锥形束CT都产生了环状和放射条纹状伪影,采用脉冲放射模式的锥形束CT较采用连续放射模式的锥形束CT产生的伪影面积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外界条件(管电流、管电压、分辨率等级)相同的情况下,不同锥形束CT产生金属伪影的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技术 伪影 牙种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T/CT不同判读方法对霍奇金淋巴瘤及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预后评估作用 被引量:4
7
作者 谢微 江旭峰 +1 位作者 赵维莅 王黎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954-959,共6页
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体摄影技术-计算机体层摄影技术(^(18)F-fluoro-deoxyglucose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18)F-FDGPET/CT,简称PET/CT)已成为淋巴瘤分期及预后评估的重要影像学方法。因淋巴瘤各亚型... 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体摄影技术-计算机体层摄影技术(^(18)F-fluoro-deoxyglucose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18)F-FDGPET/CT,简称PET/CT)已成为淋巴瘤分期及预后评估的重要影像学方法。因淋巴瘤各亚型的生物学特性、治疗反应和预后差异较大,该文主要对PET/CT在霍奇金淋巴瘤(Hodgkin lymphoma,HL)、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d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中的预后评估进展进行综述,阐述了治疗中期PET/CT在HL预后评估中的积极意义,以及在DLBCL预后评估作用中存在的争议,并论述了半定量法在未来应用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体摄影技术计算机体层摄影技术 淋巴瘤 霍奇金淋巴瘤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预后评估 半定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定量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衰减值 被引量:12
8
作者 张洁 于铁链 +4 位作者 吴琦 叶宁 曹杨 张静 周宁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611-1614,共4页
目的应用16层螺旋CT扫描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衰减值与肺功能检查结果的相关关系。方法COPD患者共50例,均行16层螺旋CT检查和肺功能检查。通过直方图技术测量全肺平均衰减值(MLA)、小于-910 HU和小于-950 HU阈值的像素指数(... 目的应用16层螺旋CT扫描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衰减值与肺功能检查结果的相关关系。方法COPD患者共50例,均行16层螺旋CT检查和肺功能检查。通过直方图技术测量全肺平均衰减值(MLA)、小于-910 HU和小于-950 HU阈值的像素指数(PI_(-910)、PI_(-950)),评估MLA、PI_(-910)及PI_(-950)与肺功能检查结果间的相关关系,并比较COPD 0~4级组间MLA、PI_(-910)及PI_(-950)的组间差异。结果MLA、PI_(-910)及PI_(-950)与肺功能指标间均存在相关关系,与反映存在气流受限的指标FEV 1%FVC(%)相关关系最强,PI_(-950)与肺功能检查结果间的相关关系较MLA、PI_(-910)强。PI_(-950)较MLA、PI_(-910)更能反映组间差异。结论CT定量研究COPD肺衰减值可对患者肺实质改变进行全肺三维立体评估。PI_(-950)可作为CT定量评估COPD患者肺实质改变较敏感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气肿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体层摄影技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型臂锥形束CT成像偏离正中心点对图像噪声及变形程度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孙静坤 曾勇明 +4 位作者 郁仁强 王杰 金瑞 周蜜 高志梅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095-1099,共5页
目的观察C型臂锥形束CT成像偏离正中心点对图像噪声及影像变形程度的影响。方法采用Siemens Axiom Artis Zee血管机,DynaCT成像模式,设置成像时间为20s。①标准水模实验:对CT标准质控水模进行成像,选择水模图像密度均匀且伪影少的20个层... 目的观察C型臂锥形束CT成像偏离正中心点对图像噪声及影像变形程度的影响。方法采用Siemens Axiom Artis Zee血管机,DynaCT成像模式,设置成像时间为20s。①标准水模实验:对CT标准质控水模进行成像,选择水模图像密度均匀且伪影少的20个层面,分别测量前(A)、后(P)、左(L)、右(R)方向上正中心点和偏离正中心点2、4、6、8、10cm位置图像的X线衰减值及其标准差;以X线衰减值标准差为图像噪声,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进行客观评价。②钢球模型实验:分别将直径为17.20mm钢球分别放于前后(A-P)、左右(L-R)及头足(H-F)方向正中心和偏离正中心2、4、6cm处进行成像;在Leonardo工作站上重建三维图像,测量每个钢球在A-P、L-R及H-F方向上的直径,计算在各方向上钢球影像的变形度。结果 C型臂锥形束CT成像中,在A、P、L、R各方向上,随偏离正中心点距离增大,噪声值逐渐减小(P均<0.05)。在A、P、L、R、H、F方向上,随着偏离正中心点距离增加,不同方向钢球直径变形度有所增加;H-F方向上偏离正中心点时,钢球H、F方向直径变形度相对较小(变形度绝对值均<0.2%);P方向上,以A-P方向偏离正中心点时,钢球直径变形度最小。结论 C型臂锥形束CT成像中,在偏离正中心点的各个方向的不同位置,图像噪声和影像变形程度均存在一定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技术 X线计算机 锥形束 图像噪声 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肺组织胞浆菌病CT表现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雪艳 李春华 +8 位作者 舒伟强 王惠秋 杨佳 唐光孝 戴欣 邓静 严晓峰 吕圣秀 李咏梅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643-1647,共5页
目的观察急性肺组织胞浆菌病的胸部CT表现及其治疗期间动态变化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急性肺组织胞浆菌病患者,观察其首次CT表现及动态变化特征。结果首次胸部CT于10例(10/10,100%)均见多发肺结节,周围伴晕征;其中4例(4/10,40.00%)... 目的观察急性肺组织胞浆菌病的胸部CT表现及其治疗期间动态变化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急性肺组织胞浆菌病患者,观察其首次CT表现及动态变化特征。结果首次胸部CT于10例(10/10,100%)均见多发肺结节,周围伴晕征;其中4例(4/10,40.00%)病变弥漫分布(弥漫分布组),6例(6/10,60.00%)散在分布(散在分布组)。10例中,4例(4/10,40.00%)见斑片或大片状影,3例(3/10,30.00%)见片状磨玻璃影。10例(10/10,100%)纵隔淋巴结均增大,8例(8/10,80%)伴肺门淋巴结增大;4例(4/10,40.00%)存在小叶间隔增厚;5例(5/10,50%)出现浆膜腔积液。弥漫分布组与散在分布组间组织胞浆菌暴露时长、住院时长及首次CD4+细胞计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03、-2.35、-2.34,P均<0.05)。治疗过程中,2例(2/10,20.00%)病变持续吸收好转,8例(8/10,80.00%)先后出现病变进展;治疗3个月后病变均好转。结论急性肺组织胞浆菌病的胸部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治疗前及治疗过程行胸部CT有助于诊断、鉴别诊断及评价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胞浆菌病 诊断 体层摄影技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观察正常脾动脉解剖 被引量:11
11
作者 徐鹏 刘丽 +1 位作者 刘凤先 许传斌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863-1866,共4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观察正常脾动脉解剖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例患者接受上腹部CT增强扫描,测量脾动脉起始处血管内径(dSA)、脾动脉主干长度(lSA)及横断面上脾动脉与腹腔动脉的夹角(aSA/CA)。结果 200例脾动脉显示清晰,其中25例脾...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观察正常脾动脉解剖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例患者接受上腹部CT增强扫描,测量脾动脉起始处血管内径(dSA)、脾动脉主干长度(lSA)及横断面上脾动脉与腹腔动脉的夹角(aSA/CA)。结果 200例脾动脉显示清晰,其中25例脾动脉起源变异,变异率为12.50%(25/200)。dSA、lSA、aSA/CA在不同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不同年龄段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SCT可以直观、立体地显示脾动脉的正常解剖及其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技术 X线计算机 脾动脉 节段性脾切除术 栓塞 治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模型迭代重建用于CT-Ⅲ、Ⅳ级肝硬化患者低剂量CT门静脉成像 被引量:9
12
作者 梁志梅 夏振元 +2 位作者 莫欣鑫 黄卫庆 李伟雄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45-249,共5页
目的观察采用全模型迭代重建(IMR)技术联合80 kV管电压进行CT-Ⅲ、Ⅳ级肝硬化患者CT门静脉成像(CTPV)的可行性。方法将80例CT-Ⅲ、Ⅳ级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试验组采用管电压80 kV,剂量指数(DRI)17,以IMR技... 目的观察采用全模型迭代重建(IMR)技术联合80 kV管电压进行CT-Ⅲ、Ⅳ级肝硬化患者CT门静脉成像(CTPV)的可行性。方法将80例CT-Ⅲ、Ⅳ级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试验组采用管电压80 kV,剂量指数(DRI)17,以IMR技术重建;对照组管电压100 kV,DRI 19,采用iDose4算法重建。对比2组图像的主观评分、客观评价指标及辐射剂量的差异。结果试验组肝实质及门静脉噪声值均低于、信噪比(SNR)及对比信噪比(CNR)均高于对照组(P均<0.01);试验组门静脉主观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2组肝实质主观评分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 VOL)、剂量长度乘积(DLP)及有效剂量(ED)分别为(6.28±1.38)mGy、(134.48±34.79)mGy·cm和(2.29±0.59)mSv,相比对照组[分别为(8.66±1.58)mGy、(186.38±47.63)mGy·cm及(3.17±0.81)mSv,P均<0.01]减低各27.5%、27.8%及27.8%。结论IMR技术联合低管电压可提高CT-Ⅲ、Ⅳ级肝硬化患者CTPV图像质量,并减少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体层摄影技术 X线计算机 低剂量 全模型迭代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呋塞米用于CT尿路成像 被引量:4
13
作者 许传斌 孙继锋 +1 位作者 杨絮 李萍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45-646,共2页
64层螺旋CT尿路成像(CT urography,CTU)一次检查即可获得整个尿路的完整信息,且能提供静脉尿路造影(intravenous urography,IVU)不能显示的解剖细节[1-2]。呋塞米的使用可改善CTU的成像质量,但有关对比剂总量细化标准的选择的相关... 64层螺旋CT尿路成像(CT urography,CTU)一次检查即可获得整个尿路的完整信息,且能提供静脉尿路造影(intravenous urography,IVU)不能显示的解剖细节[1-2]。呋塞米的使用可改善CTU的成像质量,但有关对比剂总量细化标准的选择的相关报道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呋塞米 对比剂 尿路造影术 体层摄影技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系膜巨大淋巴管瘤1例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建秋 郭俊男 +2 位作者 牛亚丽 孟珊珊 孙戈新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485-485,共1页
患者男.54岁,发现腹部包块2年,于1周前出现无诱因餐前疼痛入院。体格检查:腹部正中可触及大小约15cm×15cm.肿物.质韧.边界清,全腹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
关键词 淋巴管瘤 肠系膜 体层摄影技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气道改变的定量研究 被引量:19
15
作者 张洁 于铁链 +4 位作者 吴琦 叶宁 曹杨 张静 周宁 《放射学实践》 2008年第11期1204-1208,共5页
目的:应用MSCT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气道尺寸与肺功能检查结果的相关关系。方法:50例COPD患者均行16层螺旋CT检查和肺功能检查,其中肺功能0级14例,1级8例,2级11例,3级9例,4级8例。采用多平面和曲面重组技术,通过获得肺内不同... 目的:应用MSCT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气道尺寸与肺功能检查结果的相关关系。方法:50例COPD患者均行16层螺旋CT检查和肺功能检查,其中肺功能0级14例,1级8例,2级11例,3级9例,4级8例。采用多平面和曲面重组技术,通过获得肺内不同走行方向气道的长轴位图像,分别测量、计算右肺B1和B10的3~5级支气管(内直径≥2mm)在短轴位图像上的气道径线,评估管壁厚度(T)、支气管管腔面积(AI)、支气管壁面积占支气管断面总面积的百分比(WA%)及管壁厚度与外直径的比例(TDR)与患者的肺功能检查(PFT)结果间的相关关系,并比较COPD0~4级组间WA%、TDR的差异。结果:3~5级支气管WA%、TDR与肺功能结果均有较强的相关关系,3、4级支气管的AI与肺功能结果有相关关系,而5级支气管中AI与肺功能结果无相关关系。T与肺功能结果的相关关系在5级支气管中略强,在3、4级支气管中相关性相对较弱。4级支气管的WA%、TDR可以比较全面的反映PFT指标的变化及COPD0~4级的组间差异。支气管扩张和变异会对COPD气道定量CT研究产生影响。结论:COPD气道定量CT研究可以较准确、直观地评估气道直径与气流受限的关系,WA%、TDR可作为评估气流受限较敏感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技术 X线计算机 肺功能检查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肺栓塞灌注缺损的双能量CT肺灌注成像表现及病因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马延贺 张洪 +2 位作者 杨雅朋 张悦东 徐乃勋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40-244,共5页
目的:分析无肺栓塞双能量CT(DECT)肺灌注图像中灌注缺损的特征及其原因。方法:搜集行DECT肺灌注扫描而无肺栓塞的60例受检者的影像学资料。由两位影像科医生分析灌注缺损的原因,如线束硬化伪影、运动伪影、肺内实质病变、气肿、气体潴留... 目的:分析无肺栓塞双能量CT(DECT)肺灌注图像中灌注缺损的特征及其原因。方法:搜集行DECT肺灌注扫描而无肺栓塞的60例受检者的影像学资料。由两位影像科医生分析灌注缺损的原因,如线束硬化伪影、运动伪影、肺内实质病变、气肿、气体潴留等,记录灌注缺损数和占各肺段的比例;统计灌注缺损的形状、大小、边缘及原因。分析各种原因引起的灌注缺损的影像特征。结果:60例无肺栓塞受检者DECT肺灌注图像上共345个肺段发现灌注缺损,其原因为:线束硬化伪影(170个肺段)、心脏或膈肌运动伪影(140个肺段)及肺内病变等(35个肺段)。线束硬化伪影引起的灌注缺损主要分布在双肺上叶尖段和前段,多呈条带状灌注缺损;心脏运动伪影引起的灌注缺损主要位于右肺中叶内侧段和左肺舌叶上段,多呈新月形灌注缺损。结论:认识非肺栓塞引起的灌注缺损的影像特征有助于提高DECT肺灌注成像诊断肺栓塞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体层摄影技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肺灌注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发性输尿管肾盂撕裂形成夹层1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建秋 郭俊男 +2 位作者 程克磊 孙戈新 金龙海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105-1105,共1页
患者女,37岁。主因"间断左侧腰背部疼痛7天"入院。患者无发热、头痛、尿急、尿痛,无排尿困难,无肉眼血尿。CT尿路造影:左侧输尿管扩张,左侧输尿管腹腔段及肾盂内膜增厚、破裂,形成夹层,长约11.4cm,分泌期对比剂进入肾盂及输尿管,延... 患者女,37岁。主因"间断左侧腰背部疼痛7天"入院。患者无发热、头痛、尿急、尿痛,无排尿困难,无肉眼血尿。CT尿路造影:左侧输尿管扩张,左侧输尿管腹腔段及肾盂内膜增厚、破裂,形成夹层,长约11.4cm,分泌期对比剂进入肾盂及输尿管,延迟期夹层内可见对比剂进入(图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疾病 体层摄影技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诊断 被引量:3
18
作者 彭湘 许实成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20-722,共3页
目的分析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的CT表现,提高该病的正确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4例(15个病灶)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患者的临床、CT表现,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15个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中7个位于胰头,8个位于体尾部... 目的分析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的CT表现,提高该病的正确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4例(15个病灶)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患者的临床、CT表现,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15个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中7个位于胰头,8个位于体尾部。肿瘤体积较大,最大径3~10cm(平均5.7cm)。13个病灶CT可见包膜,与周围组织界限较清晰。病灶以囊实性为主,2例为实性,1例病灶囊壁可见钙化。位于胰头的病灶胰管及胆总管扩张不明显,7例中仅1例出现胰管及胆总管扩张,肝内胆管无扩张。结论 SPTP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可为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很大帮助,病理变化是CT表现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放射摄影 体层摄影技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细胞肺癌误诊为恶性间皮瘤1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玄东春 刘慧楠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692-1692,共1页
关键词 肿瘤 小细胞 误诊 间皮瘤 体层摄影技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伤性巨大胰腺假性囊肿1例
20
作者 傅振强 刘禄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28-628,共1页
关键词 胰腺囊肿 体层摄影技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