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下水资源评价中地下水水量计算时段的选择 被引量:7
1
作者 袁立江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2001年第1期71-72,共2页
关键词 地下水资源 评价 水量 计算时段 多年平均 连续枯水年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计算时段间径流变化过程的随机动态规划模型
2
作者 聂相田 赵国瀛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1996年第2期13-18,共6页
本文首先提出一种适用于水库水沙调节优化调度的随机动态规划模型。该模型中考虑了计算时段间径流过程的变化。在此基础上,应用文献[1]中提出的模糊模式识别模型,进一步给出了使用所给模型时关键性地确定计算时段间典型径流过程的... 本文首先提出一种适用于水库水沙调节优化调度的随机动态规划模型。该模型中考虑了计算时段间径流过程的变化。在此基础上,应用文献[1]中提出的模糊模式识别模型,进一步给出了使用所给模型时关键性地确定计算时段间典型径流过程的方法。最后,给出了求解模型的总体流程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动态规划 计算时段 径流过程 水库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水电发电量的径流模型时段计算法 被引量:1
3
作者 邵开寿 周建斌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23-26,共4页
针对调节库容很小的小水电站不能运用以月为单位的长系列径流调节计算法的弱点,推出一种能适应很小调节库容的径流式、坝后式、引水入库式和河床式电站的发电量计算方法.该方法以一年逐日平均流量系列为径流模型,以1h为计算单元时段... 针对调节库容很小的小水电站不能运用以月为单位的长系列径流调节计算法的弱点,推出一种能适应很小调节库容的径流式、坝后式、引水入库式和河床式电站的发电量计算方法.该方法以一年逐日平均流量系列为径流模型,以1h为计算单元时段,所编制的BASIC程序,较微观地反映了每一单元时段的来水量、库容、水位、用水量、弃水量、尾水位、水头、机组效率等发电参数.由于以小时为时段仍然具有阶段性,为准确反映单元时段平均水位与溢流水量,克服小库容的不便,在计算式的逻辑推理上引入虚拟库容的概念.通过程序的技术处理,可以计算丰水期和枯水期的峰电和谷电4种电量,还可以用于有龙头水库调节的梯级电站,和不同库容或装机的多方案比较.该程序经多次使用并与已发电多年的电站对照,计算成果的准确度,在正确取用有关参数的情况下,能达到95%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水电 发电量 径流模型 时段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时间步长对次洪模拟影响的评价与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白雪 李琼芳 +4 位作者 刘轶 蔡涛 虞美秀 谢伟 任立良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6-58,共3页
为研究不同计算时段对半湿润半干旱地区次洪模拟的影响,选取西泉流域1973~1999年不同年代具有代表性的次洪降雨径流资料,采用不同时段步长、应用垂向混合产流模型模拟计算并对比分析结果。结果表明,计算时段为0.5h的洪峰模拟与洪... 为研究不同计算时段对半湿润半干旱地区次洪模拟的影响,选取西泉流域1973~1999年不同年代具有代表性的次洪降雨径流资料,采用不同时段步长、应用垂向混合产流模型模拟计算并对比分析结果。结果表明,计算时段为0.5h的洪峰模拟与洪水过程拟合程度模拟效果优于1h的模拟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时间步长 垂向混合产流模型 次洪模拟 计算时段 评价 西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流量影响线法的广东省中小桥换算雨量荷载系列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胡嫄 李整 +1 位作者 文雨松 罗叶峰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2011年第1期29-33,共5页
提出了适用于流量影响线法的换算雨量荷载系列,并在广东省综合单位线法基础上利用VB程序绘制出广东省相对于设计频率为1/100的换算雨量荷载等值线图。在勘测到桥梁墩台的历史水痕后,对该桥址处进行流量影响线标定,确定影响线各参数值。... 提出了适用于流量影响线法的换算雨量荷载系列,并在广东省综合单位线法基础上利用VB程序绘制出广东省相对于设计频率为1/100的换算雨量荷载等值线图。在勘测到桥梁墩台的历史水痕后,对该桥址处进行流量影响线标定,确定影响线各参数值。将换算的雨量荷载系列在所标定的流量影响线上加载,即可得出相应于该设计频率的最大洪峰流量。广东省雨量荷载系列等值线图具有直观、计算量少等特点,并具有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量影响线法 计算时段 雨量荷载系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新安江模型在贵州印江河流域的适用性及对比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韩元元 吴昊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5年第3期110-114,共5页
将变动态存储系数法引入新安江模型河道洪水演算,从而对新安江模型进行改进,基于贵州印江河流域印江水文站2000-2010年水文资料,分析了改进新安江模型在研究流域的适用性并和传统新安江模型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基于改进新安江模型,定... 将变动态存储系数法引入新安江模型河道洪水演算,从而对新安江模型进行改进,基于贵州印江河流域印江水文站2000-2010年水文资料,分析了改进新安江模型在研究流域的适用性并和传统新安江模型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基于改进新安江模型,定量分析不同计算时段和不同蒸发输入对水文模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改进的新安江模型适合于研究流域的水文模拟,相比于传统新安江模型,改进新安江模型在相对误差和确定性系数两个指标中都有所提高,其中相对误差均值减少1.08%,确定性系数均值提高0.0182;计算时段越短,次洪模拟精度越高;相比于实测蒸发皿,双源蒸散发作为蒸发输入模拟的年径流深相对误差平均减少0.75%,确定性系数平均提高0.0139。研究成果可以为印江河流域的水文模拟提供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新安江模型 动态存储系数 不同计算时段 不同蒸发输入 洪水演算 印江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