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9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知识”丈量“思维”:信息科技课程中计算思维评价体系设计的逻辑转换及例解 被引量:1
1
作者 冯友梅 温佳 +2 位作者 王昕怡 王玉芹 颜士刚 《远程教育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4-102,112,共10页
在信息科技课程里,构建系统、有效的评价体系,对计算思维在实际教学中的落实起着关键作用。但既有研究难以切实有效地指导实践领域中计算思维评价体系的设计工作。有鉴于此,研究通过深层溯因分析,基于“知识与思维内在一致”的基本立场... 在信息科技课程里,构建系统、有效的评价体系,对计算思维在实际教学中的落实起着关键作用。但既有研究难以切实有效地指导实践领域中计算思维评价体系的设计工作。有鉴于此,研究通过深层溯因分析,基于“知识与思维内在一致”的基本立场,探究了计算思维评价体系设计逻辑转换——从单纯对脱离知识的思维过程进行评价,转变为以“知识”作为核心尺度来衡量“思维”水平。在此基础上,研究设计了“计算思维二维描述框架2.0版”,并将其作为核心依据,同时辅以“知识结构九水平分类体系”。结合具体实例,研究从“如何面向知识设计计算思维评价”以及“如何进行计算思维评价进阶设计”这两个关键层面,阐释了面向“知识”的计算思维评价体系设计新逻辑。这种设计逻辑的转换,能够从根本上突破长期以来计算思维评价体系设计面临的困境,有助于计算思维在信息科技课程教学实践的稳妥落地,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科技课程 计算思维 评价体系 以知识丈量思维 计算思维二维描述框架2.0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学科视阈下师范生计算思维发展现状与培养策略
2
作者 郭锂 胡钦太 +1 位作者 王姝莉 陈颖珊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4-111,122,共9页
计算思维教育是人工智能教育的基石,居于我国基础教育中的学科核心素养教育之列。在国内外日益重视K-12教师跨学科教学能力的背景下,各学科职前教师的计算思维普适能力和计算思维职业能力的全面培养成为国际研究热点。该研究从K-12跨学... 计算思维教育是人工智能教育的基石,居于我国基础教育中的学科核心素养教育之列。在国内外日益重视K-12教师跨学科教学能力的背景下,各学科职前教师的计算思维普适能力和计算思维职业能力的全面培养成为国际研究热点。该研究从K-12跨学科教学和计算思维教育的互生性这一视角切入,分层剖析跨学科与师范生计算思维的逻辑关系;以我国多地区师范生计算思维的大样本问卷调查结果呈现师范生计算思维发展现状;以83项国际相关实证研究的结论为启示并结合该研究团队所开展的侧重于培养师范生“计算思维教育融入跨学科主题学习”职业能力的专门课程的本土化教学实践经验,给出我国师范生计算思维培养的实操性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学科 计算思维 师范生 职前教师 新课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向抑或逆向:信息科技教学中探究方向对计算思维迁移效果的影响机制及其选择策略
3
作者 冯友梅 温佳 +2 位作者 王昕怡 李昊 颜士刚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8-124,133,共8页
计算思维是重要的信息科技学科核心素养,“迁移”是计算思维教学的旨归,探究则是实践领域普遍采用的教学方式。然而,在学科探究教学中,探究方向的选择(正向抑或逆向)往往基于教学时间或教学条件,鲜有研究从计算思维培养的角度深入探讨... 计算思维是重要的信息科技学科核心素养,“迁移”是计算思维教学的旨归,探究则是实践领域普遍采用的教学方式。然而,在学科探究教学中,探究方向的选择(正向抑或逆向)往往基于教学时间或教学条件,鲜有研究从计算思维培养的角度深入探讨探究方向的选择问题。鉴于此,文章以“知识与思维内在统一”为基本立场,以认知心理学中问题解决相关理论为主要依据,通过缜密的演绎推理,得到探究方向对计算思维迁移效果之影响机制的理论假设:计算思维结构复杂程度对计算思维迁移效果具有积极影响;探究方向以计算思维结构复杂程度为中介,影响计算思维迁移效果;探究任务开放程度对探究方向与计算思维结构复杂程度的作用关系具有调节效应。在对该理论假设进行实验验证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教学效率与学业情绪,提出探究方向的选择策略:在高开放程度任务中选择正向探究,以促进学生计算思维的有效迁移;在低开放程度任务中权衡教学效率与学业情绪,选择正向或逆向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科技教学 正向探究 逆向探究 计算思维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思维与创造性思维的重叠与分化:基于脑科学的证据
4
作者 耿凤基 刘嘉欣 郝晓鑫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5-101,共7页
随着智能化时代的到来,计算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已经成为21世纪科技创新人才的核心素养。当前,关于计算思维与创造性思维之间的关系,存在概念交叉和概念包含两种理论假说,但均缺乏实证证据支持。脑成像技术的进步为从神经基础层面检验上述... 随着智能化时代的到来,计算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已经成为21世纪科技创新人才的核心素养。当前,关于计算思维与创造性思维之间的关系,存在概念交叉和概念包含两种理论假说,但均缺乏实证证据支持。脑成像技术的进步为从神经基础层面检验上述两种理论假说提供了有效路径。比较静息状态下大脑认知控制网络(包括带状盖网络和额顶网络)、默认网络、语言网络内部及其之间的功能连接对儿童计算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预测作用发现:语言网络内部的功能连接仅负向预测儿童的计算思维;额顶网络内部的功能连接能够显著正向预测儿童的计算思维,并显著负向预测创造性思维;带状盖网络与默认网络或语言网络之间的功能连接均能够显著负向预测创造性思维。因此,作为两种重要的高阶认知思维,计算思维与创造性思维可能涉及共同的脑网络,即神经基础的重叠;同时两者也涉及不同的脑网络并在脑网络之间的功能连接上存在差异,即神经基础的分化。这些发现支持了计算思维与创造性思维之间存在概念交叉关系的假说,不仅为计算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涉及共同和独特的认知神经基础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培养和评估这两种高阶思维提供了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思维 创造性思维 认知神经基础 静息态功能脑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学生计算思维结构建模与多层次培养评估路径
5
作者 龚鑫 刘于于 +1 位作者 许洁 乔爱玲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99-105,120,共8页
计算思维作为中学生的核心素养之一,探究其进阶路径有助于为学生提供更精准有效的教学支持。然而,当前评估框架缺乏必要的层次性,难以层次化表征学生计算思维结构水平,制约了学生思维的培养与评估效果。研究首先基于思维本质,将计算思... 计算思维作为中学生的核心素养之一,探究其进阶路径有助于为学生提供更精准有效的教学支持。然而,当前评估框架缺乏必要的层次性,难以层次化表征学生计算思维结构水平,制约了学生思维的培养与评估效果。研究首先基于思维本质,将计算思维的知识结构和思维结构分别与计算概念和计算实践相匹配,并借鉴SOLO分类理论及知识内在结构标准,对计算思维层级结构进行建模。其次,研究采用基于证据的设计,构建计算思维培养与评估的双线三循环路径,涵盖能力—任务—证据三个交互模型:能力模型依据计算思维层级模型展现思维与知识结构;任务模型通过进阶活动设计学习—实践站点和联结站点,分别实现培养与评估三循环;证据模型整合过程性和结果性评价,全面供给实践证据与衡量标准。最后,研究提供计算思维能力培养评估路径的实证经验,旨在为中学生计算思维培养评估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导,助力学生计算思维的全面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思维 SOLO分类理论 以证据为中心的设计 结构建模 中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新课标的中小学生计算思维量表构建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张屹 陈邓康 +3 位作者 付卫东 刘金芳 林裕如 丁双婷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0-98,共9页
对学生计算思维的培养已成为数字时代的核心议题,科学、精准的评价则是培养学生计算思维能力的基础。然而,针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计算思维测评,目前国内尚无依托相关课程标准制定的本土化的、权威的量表。为此,研究首次依托《义务教育... 对学生计算思维的培养已成为数字时代的核心议题,科学、精准的评价则是培养学生计算思维能力的基础。然而,针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计算思维测评,目前国内尚无依托相关课程标准制定的本土化的、权威的量表。为此,研究首次依托《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中的计算思维定义及培养要求,共以12920名(N1=1029,N2=1458,N3=10433)小学生和初中生为研究样本,运用收敛混合方法构建一个面向我国教育实际的、经严格论证的中小学生计算思维量表。结果显示:经过两轮的收敛混合分析,修改后的计算思维量表共包含5个因子及15个题项,具有良好的内容效度;经过大样本实证检验分析,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且具有跨性别、年级和地区测量等值性,可以用来测量中小学生的计算思维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课标 计算思维量表 收敛混合方法 大样本实证调研 义务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计算思维的高中信息技术项目教学模式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张长水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8-42,共5页
计算思维作为《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提出的四大核心素养之中枢,在当今已被提升到全民素养的高度。项目教学是“新课标”倡导的学习方式,开展基于计算思维的项目教学模式实践,对提升学生信息素养和实现学科... 计算思维作为《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提出的四大核心素养之中枢,在当今已被提升到全民素养的高度。项目教学是“新课标”倡导的学习方式,开展基于计算思维的项目教学模式实践,对提升学生信息素养和实现学科价值有着重要意义。研究认为,基于计算思维的项目教学模式需以横向“项目主线”为教学流程,运用计算思维基本方法,在纵向“教学主线”下开展实践,包括确定项目需求,发现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抽象分解建模,界定问题生成活动任务;分组协作探究,寻找并实施自动化方案;总结反思评价,实现求解方案拓展迁移等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思维 高中信息技术 项目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任务驱动下信息技术教学的计算思维培养路径 被引量:7
8
作者 周新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1-54,共4页
计算思维是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但当前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学生计算思维培养缺位的问题。对此,可以“大任务”为高阶理念,引领信息技术教学的育人方向,厘清大任务驱动下的教学模式与计算思维培养模式的映射关系,总结提炼出... 计算思维是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但当前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学生计算思维培养缺位的问题。对此,可以“大任务”为高阶理念,引领信息技术教学的育人方向,厘清大任务驱动下的教学模式与计算思维培养模式的映射关系,总结提炼出大任务驱动下计算思维的培养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任务 计算思维 核心素养 信息技术教学 任务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向人的内在品质刻画的计算思维框架构建 被引量:3
9
作者 朱彩兰 周铭 +1 位作者 李艺 孙继红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7-73,87,共8页
计算思维作为培养目标,应该指向人的内在品质。为此,文章借鉴胡塞尔认识论思想,在认识发生的视野中分析人的构造过程,形成“它—我”结构,即“知识—素养”结构,以此解释概念与观念的根本相关性。借鉴皮亚杰两个范畴说说明概念与观念的... 计算思维作为培养目标,应该指向人的内在品质。为此,文章借鉴胡塞尔认识论思想,在认识发生的视野中分析人的构造过程,形成“它—我”结构,即“知识—素养”结构,以此解释概念与观念的根本相关性。借鉴皮亚杰两个范畴说说明概念与观念的关联是在思维过程中实现的,借鉴布伦南计算思维的框架结构及布鲁姆认知目标分类理论中关于应用的强调,最终给出结构与应用兼备的指向人的内在品质的包括概念(基本概念、核心概念、大概念)、思维(关联、抽象、系统化)、观念(局部、聚合、全局)的计算思维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思维 “知识—素养”结构 概念 思维 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ERT-HAN增强人机对话的计算思维评估模型 被引量:1
10
作者 詹泽慧 钟煊妍 +1 位作者 邹萱萱 骆丽霞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10-123,共14页
思维过程的精准量化和思维品质的高效诊断是思维型教学智能化开展的难题。现有的思维分析方法普遍存在静态局限性,割裂了事理逻辑和动态情境对思维的影响。人机对话作为思维外显和评估的重要载体,为计算思维自动化评估提供了潜在可能。... 思维过程的精准量化和思维品质的高效诊断是思维型教学智能化开展的难题。现有的思维分析方法普遍存在静态局限性,割裂了事理逻辑和动态情境对思维的影响。人机对话作为思维外显和评估的重要载体,为计算思维自动化评估提供了潜在可能。为提高人机对话环境下计算思维水平预测的准确性和可解释性,构建基于BERT-异质图注意力网络(HAN)的计算思维自动化评估模型。采集人机对话过程中所获取的时序性文本作为学习者计算思维的外部表征,通过BERT-HAN模型从人机对话文本数据中提取句子级语义特征表示,将这些特征作为异质图的节点特征输入到HAN中。模型耦合了基于余弦相似度的句子语义特征和基于关系词列表的元路径嵌入,进一步提取语句之间的语义关系。在此过程中,通过注意力机制生成学习节点间的关系权重,形成具有丰富语义信息的事理图谱。事理图谱的构建不仅考虑语句之间的直接关系,还可以基于多头注意力机制灵活捕捉并处理异质图中不同关系类型的特征。最终,根据这些特征,利用Softmax分类器进行计算思维水平的识别和预测,以实现自动化评估。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的预测准确率为0.869,召回率为1,AUC值为0.998,相较于BERT、TextCNN、LSTM-HAN等模型具有更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机对话 事理图谱 计算思维 文本分析 异质图注意力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课程中概念支架与程序支架对学生计算思维的影响研究
11
作者 张屹 林裕如 +2 位作者 杨玉芹 任旭 高智敏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2-112,共11页
探究不同类型支架对计算思维培养的作用有助于为学生提供更科学有效的教学支持。研究设计了概念支架和程序支架,采用准实验研究法,将63名小学三年级学生分为两组,进行了为期6周的教学实验。通过认知网络和滞后序列分析等方法,探索了这... 探究不同类型支架对计算思维培养的作用有助于为学生提供更科学有效的教学支持。研究设计了概念支架和程序支架,采用准实验研究法,将63名小学三年级学生分为两组,进行了为期6周的教学实验。通过认知网络和滞后序列分析等方法,探索了这两种支架对小学生计算思维发展的影响。在计算思维的认知网络结构方面,研究发现概念支架组主要关注抽象与调试要素,而程序支架组涉及的计算思维要素更为丰富,分解、调试与迭代三者紧密相连。在计算思维要素的转换路径方面,概念支架组展现出“分解→抽象→调试”和“算法→迭代→算法”两条显著路径,而程序支架组则形成了从分解问题到迭代优化的完整路径。研究结果不仅深入揭示了概念支架和程序支架在促进小学生计算思维发展中的不同作用,还为致力于小学阶段人工智能课程设计的研究者与实践者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思维 人工智能课程 支架策略 基础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计算思维的类别特征及教学启示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佳颖 刘娜 康春花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1-138,共8页
伴随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中的渗透,计算思维再度掀起教育界和学术界的热浪.借助大学生计算思维多维测验,该文调查分析了中国大学生计算思维发展特征.调查结果表明:1)大学生计算思维整体能力不容乐观,少有卓越者,且5维能力不均;2)大学生... 伴随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中的渗透,计算思维再度掀起教育界和学术界的热浪.借助大学生计算思维多维测验,该文调查分析了中国大学生计算思维发展特征.调查结果表明:1)大学生计算思维整体能力不容乐观,少有卓越者,且5维能力不均;2)大学生计算思维可分为全面弱势组、普通均衡组和局部良好组3种潜在类别;3)文史科学生的局部良好组比率显著低于理工科学生的局部良好组比率,女生局部良好组比率显著低于男生局部良好组比率.该研究为智能时代大学生计算思维的培养提供思路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计算思维 潜在剖面分析 潜在类别 教学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思维的层级加工理论假说及教育启示 被引量:5
13
作者 郝晓鑫 李艳 耿凤基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1-79,共9页
计算思维是21世纪人才必须具备的一项关键问题解决技能。当前关于计算思维的认知本质尚不清楚,给教育实践带来一系列挑战,如缺乏统一的教学框架和明确的评估准则等。为此,研究从已有理论共识和观点出发,基于算法与问题解决的相关理论,... 计算思维是21世纪人才必须具备的一项关键问题解决技能。当前关于计算思维的认知本质尚不清楚,给教育实践带来一系列挑战,如缺乏统一的教学框架和明确的评估准则等。为此,研究从已有理论共识和观点出发,基于算法与问题解决的相关理论,深入分析了计算思维问题解决的层级加工特性。在此基础上,借鉴层级加工的相关认知理论,进一步提出计算思维层级加工的理论假说,其核心观点是,计算思维的认知本质在于对不同抽象层级的信息或子问题及其之间的关系进行加工。从认知与神经机制来看,计算思维层级加工需要卷入不同的认知控制模式来调控工作记忆对层级信息进行持续性维持和选择性更新,在神经机制上导致大脑认知控制脑区的持续性和瞬时性高激活。伴随这些信息加工活动对认知资源的消耗,将导致认知负荷,引起大脑默认网络脑区的抑制程度增强。这些理论观点将为计算思维的认知、教学与测评提供启示,并可在后续实证研究中采用交叉学科的研究范式进行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思维 问题解决 层级加工 认知控制 认知神经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视化编程中识别计算思维 被引量:6
14
作者 刘小燕 陈艳丽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B11期403-407,共5页
计算思维已成为教育研究的流行词。可视化编程可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学习计算思维。先前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可视化编程产生的动机水平,并未研究学生从可视化编程中实际学到了什么样的计算思维。根据程序行为相似性语义分析学生使用可视化语... 计算思维已成为教育研究的流行词。可视化编程可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学习计算思维。先前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可视化编程产生的动机水平,并未研究学生从可视化编程中实际学到了什么样的计算思维。根据程序行为相似性语义分析学生使用可视化语言创建的游戏和模拟,提出了可视化自动评价方法,即计算思维模式图,来评价学生创建游戏和科学模拟中使用的计算思维模式,同时也指出学生从游戏设计到科学模拟中计算思维的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思维 可视化编程 计算思维模式 计算思维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思维之我见 被引量:76
15
作者 蒋宗礼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5-10,共6页
教育的基础性确定了人才培养能力导向的基本要求,人类迄今所实践的三大科学研究范型更具体地给出了计算思维能力培养的指向。不同的人才未来将面对不同的问题空间,决定了他们对计算思维能力不同的要求。本文用朴素的、狭义的和广义的计... 教育的基础性确定了人才培养能力导向的基本要求,人类迄今所实践的三大科学研究范型更具体地给出了计算思维能力培养的指向。不同的人才未来将面对不同的问题空间,决定了他们对计算思维能力不同的要求。本文用朴素的、狭义的和广义的计算思维进行区分;而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建立意识、了解功能、掌握方法、会用工具,最终才能形成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范型 思维方式 朴素计算思维 狭义计算思维 广义计算思维 能力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视阈下计算思维评价研究的理论和实践 被引量:10
16
作者 朱珂 徐紫娟 陈婉旖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0-27,共8页
计算思维评价是计算思维教育领域中一项非常重要且十分复杂的活动。鉴于计算思维评价研究的重要性、抽象性和多因素性,其在国际上受到了高度关注。计算思维已纳入我国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之中,成为学科四大核心素养之一,如何科学评... 计算思维评价是计算思维教育领域中一项非常重要且十分复杂的活动。鉴于计算思维评价研究的重要性、抽象性和多因素性,其在国际上受到了高度关注。计算思维已纳入我国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之中,成为学科四大核心素养之一,如何科学评价计算思维素养水平已成为国内发展计算思维的迫切需要。研究通过梳理国际上计算思维评价理论研究的发展脉络、目标内容及内在逻辑,分析典型计算思维评价工具功能类型及适用范围,结合应用案例明晰不同教育情境中计算思维评价的实施情况,阐明和探讨计算思维评价各要素的概念、内涵及素养水平评价的分级与实施,并结合国内计算思维的发展现状提出建议:重视国内计算思维教育的发展、构建计算思维评价的理论框架、自主研发计算思维评价工具、开发计算思维评价的实践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思维 计算思维评价 计算思维教育 三维框架 评价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屏幕编程教育活动对学前儿童计算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高宏钰 于开莲 +1 位作者 蒋云宵 杨雨欣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6-103,共8页
近年来编程教育逐渐延伸至学前阶段,呈现低龄化趋势,但编程教育对学前儿童发展的影响缺乏充分的实证研究。研究以计算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两项高阶思维为视角,依托无屏幕编程机器人工具,基于5E教学法设计实施系列编程教育活动,采用准实验... 近年来编程教育逐渐延伸至学前阶段,呈现低龄化趋势,但编程教育对学前儿童发展的影响缺乏充分的实证研究。研究以计算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两项高阶思维为视角,依托无屏幕编程机器人工具,基于5E教学法设计实施系列编程教育活动,采用准实验法考察编程教育对学前儿童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无屏幕编程教育活动对学前儿童计算思维发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对学前儿童的创造性思维具有部分促进作用,创造性思维的独创性和变通性维度并未得到显著提升。由此建议:理性看待编程教育对学前儿童发展的价值与限度,加强编程教育与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融合创新,优化编程教学设计以更好地促进学前儿童思维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屏幕编程活动 编程教育 学前儿童 计算思维 创造性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科技课程中计算思维多层进阶式目标体系设计 被引量:6
18
作者 冯友梅 王昕怡 +2 位作者 温佳 王壮伟 颜士刚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1-57,66,共8页
计算思维是重要的信息科技学科核心素养,但面向计算思维的结构化教学体系尚未形成。经分析,计算思维目标体系的缺失是其直接原因。鉴于此,文章以“知识与思维内在统一”为基本立场,将计算思维转换为与其内在统一的知识结构——计算思维... 计算思维是重要的信息科技学科核心素养,但面向计算思维的结构化教学体系尚未形成。经分析,计算思维目标体系的缺失是其直接原因。鉴于此,文章以“知识与思维内在统一”为基本立场,将计算思维转换为与其内在统一的知识结构——计算思维二维描述框架,并设计知识结构水平的判断标准——知识结构九水平分类体系。在此基础上,给出二者相结合的计算思维目标体系设计方案并结合实例详解:首先,将计算思维二维描述框架中的要素逐层分解以保证各教学单位均有其聚焦的计算思维要素;而后,以知识结构九水平分类体系为依据,形成纵向上层层细化、横向上计算思维(知识)结构水平不断提升的计算思维多层进阶式目标体系。该目标体系设计方案可结束信息科技课程内容教学与计算思维教学两条线的尴尬局面,使计算思维在与课程内容融合统一的教学路径中真正落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科技课程 计算思维 目标体系 多层进阶式 知识结构九水平分类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数字化转型需要关注的要点:计算思维——基于486名成人学习者的调查 被引量:1
19
作者 付睿云 白庆春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8-49,共12页
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最终目的是人的转型。计算思维作为一种思维方式是实现转型所需的关注要点,其价值包括适应数字时代的必要条件,提供理解数字化转型的模型和支撑未来学习方式的桥梁。采用CTS量表对486名成人学习者成人计算思维进行问卷... 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最终目的是人的转型。计算思维作为一种思维方式是实现转型所需的关注要点,其价值包括适应数字时代的必要条件,提供理解数字化转型的模型和支撑未来学习方式的桥梁。采用CTS量表对486名成人学习者成人计算思维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学习者对计算思维概念陌生,指标中算法和解决问题能力较弱,当前计算思维融入成人计算机教育面临重视度不足、滞后性突出、边界模糊、价值比较存在偏颇等四重障碍。解决这些障碍需要探索成人计算机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从中期规划和当下行动两个层面将计算思维融入成人计算机教育,从而实现思维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计算思维 成人学习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思维与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 被引量:725
20
作者 陈国良 董荣胜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11,32,共6页
文章首先介绍了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重要性,分析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了"狭义工具论"的危害。然后从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科技发展三大科学思维之一的"计算思维"入手,阐述了计算思维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文章首先介绍了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重要性,分析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了"狭义工具论"的危害。然后从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科技发展三大科学思维之一的"计算思维"入手,阐述了计算思维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最后按计算思维主要内容,即问题求解、系统设计和人类行为理解,探讨了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设置,强调了课程结构设计的重要性,给出了一种以"计算思维"为核心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最小集,为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提供了一种以提高学生计算思维能力为目标的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思维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 计算思维导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