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8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法计算学理论的人工智能辅助决策算法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陈亮 郭佳雯 +2 位作者 武建功 王占全 史令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5-99,共15页
针对法学理论和法律实践中缺乏智能决策的问题,综合考虑该领域内的业务数据特征,采用多种数据分析模型进行智能决策算法的研究.法计算学理论以法律关系的数据化智能驱动为核心,在作为法律研究与应用本体的法律关系与计算机科学领域内的... 针对法学理论和法律实践中缺乏智能决策的问题,综合考虑该领域内的业务数据特征,采用多种数据分析模型进行智能决策算法的研究.法计算学理论以法律关系的数据化智能驱动为核心,在作为法律研究与应用本体的法律关系与计算机科学领域内的数据特征属性之间建立联系,提出了"涵摄分类"概念,并对决策树、朴素贝叶斯等算法进行法律场景下的改进,建立了法律关系坐标系,实现法律关系分析的空间几何转化,最后提出了智能化的辅助决策平台.实验结果表明,该辅助决策与真实律师的办案策略与结果高度吻合,具有辅助律师决策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人工智能 计算学 朴素贝叶斯 C4.5决策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启明星临界实验装置的小型铅堆确定论中子学计算方法研究及验证
2
作者 杨懿宸 郑友琦 +2 位作者 朱庆福 周琦 宁通 《原子能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44-655,共12页
小型铅堆是未来微小型反应堆发展的重要方向,相比传统大型快堆,其堆芯中子能谱分布更加复杂、堆芯几何特殊,给传统快堆确定论中子学分析方法带来挑战。本文针对小型铅堆特点,基于现有SARAX程序建立了新的确定论中子学计算方法和计算模型... 小型铅堆是未来微小型反应堆发展的重要方向,相比传统大型快堆,其堆芯中子能谱分布更加复杂、堆芯几何特殊,给传统快堆确定论中子学分析方法带来挑战。本文针对小型铅堆特点,基于现有SARAX程序建立了新的确定论中子学计算方法和计算模型,并以启明星Ⅱ号铅堆临界实验装置为对象,对不同均匀化截面生成、堆芯临界状态模拟以及特殊控制体截面生成模型进行了对比,利用启明星Ⅱ号的临界实验测量数据进行了新方法的验证与确认。计算结果表明,SARAX程序在小型铅堆中子学计算中可以产生高精度的均匀化截面,堆芯keff与实验值相比误差小于300 pcm,同时提出的控制体截面生成模型可将控制体价值相对误差降低到5%以内。本文建立的中子学计算方法和计算模型针对启明星临界实验装置具有良好的适用性与较高的计算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型铅堆 中子计算 均匀化截面生成 验证与确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广告学科建设持续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组织学习与知识共享的链式中介效应分析
3
作者 段淳林 崔钰婷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9-147,共9页
计算广告学作为新文科建设的产物,强调学科专业的交叉融合与实践。基于共生理论与价值网络相关理论,将计算广告学科建设作为一个共生系统,参与研究和学科建设的高校、企业等单位作为共生单元,将信息的流动与创新作为生态系统物质能量的... 计算广告学作为新文科建设的产物,强调学科专业的交叉融合与实践。基于共生理论与价值网络相关理论,将计算广告学科建设作为一个共生系统,参与研究和学科建设的高校、企业等单位作为共生单元,将信息的流动与创新作为生态系统物质能量的来源,可以探究计算广告学科建设的持续创新能力。组织学习能力和知识共享在网络价值关系与持续创新能力之间的链式中介效应具有显著影响。“共生网络关系——组织学习能力知识分享——持续创新能力”是计算广告学科的创新发展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广告 共生理论 组织网络 知识共享 持续创新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端到端机器学习代理模型构建及其在爆轰驱动问题中的应用
4
作者 柏劲松 刘洋 +1 位作者 陈翰 钟敏 《爆炸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9-30,共12页
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方法能够发现数据中隐藏的物理规律,构建状态参数与动态结果之间端到端的代理模型,可高效解决强耦合、非线性、多物理等复杂工程问题。在高度非线性的爆炸与冲击动力学领域,选择了一个经典的爆轰驱动问题作为研究对象... 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方法能够发现数据中隐藏的物理规律,构建状态参数与动态结果之间端到端的代理模型,可高效解决强耦合、非线性、多物理等复杂工程问题。在高度非线性的爆炸与冲击动力学领域,选择了一个经典的爆轰驱动问题作为研究对象,以数值模拟结果作为机器学习代理模型的训练数据,将正向模拟与逆向设计有机结合起来,基于深度神经网络技术,构建了特征位置速度剖面、材料动态变形与工程因素之间端到端的代理模型,给出了代理模型的计算精确度,验证了代理模型从速度剖面反演工程因素的能力。结果表明:端到端代理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能力,其预测的速度剖面与工程因素估计的相对误差均小于1%,可用于高度非线性的爆炸与冲击动力学问题的快速设计、高精度预测和敏捷迭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爆炸力 爆轰驱动 人工智能 机器 端到端代理模型 深度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计算体育学的体育教育新模式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4
5
作者 王继红 毛丽娟 张治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7-127,共11页
在科技引领时代发展的前提下,体育教育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智能技术的支持。该研究通过深入探究智慧体育模式构建的内在逻辑,基于计算体育学理论寻求高效的体育教育创新发展模式,明确智慧体育模式的构建思路和时代价值。研究认为,当前构建... 在科技引领时代发展的前提下,体育教育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智能技术的支持。该研究通过深入探究智慧体育模式构建的内在逻辑,基于计算体育学理论寻求高效的体育教育创新发展模式,明确智慧体育模式的构建思路和时代价值。研究认为,当前构建智慧体育模式的基本条件已然具备,这种新模式将通过计算体育学和智慧体育应用模式,持续推动体育教育高质量发展,促进青少年主动健康意识和能力,养成体育运动的习惯和技能,解决“小胖墩”“小绵羊”、脊柱侧弯等青少年身心健康突出问题。通过厘清构建智慧体育模式的逻辑重点和运转机理,设计出以学生身心成长数字档案、学生身心成长数字画像、学生身心成长运动处方、学生身心成长数字资源和基于开放系统融合的智慧空间五大功能为核心的智慧体育技术框架,并通过区域智慧体育实践探索进行系统解析,为打造现代化体育综合应用范式提供路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教育 计算体育 智慧体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热塑性树脂/金属异质结构界面键合特征预测模型研究
6
作者 王令军 宋坤林 +3 位作者 张丽娇 祝弘滨 李琰 王振民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8-237,共10页
目的探索一种能精确预测热塑性树脂/金属异质界面键合典型特征的方法,采用计算材料学与机器学习结合的方式构建预测模型。方法提出了基于机器学习与计算材料学的热塑性树脂/金属异质结构界面键合特征预测新策略。基于热塑性树脂/金属界... 目的探索一种能精确预测热塑性树脂/金属异质界面键合典型特征的方法,采用计算材料学与机器学习结合的方式构建预测模型。方法提出了基于机器学习与计算材料学的热塑性树脂/金属异质结构界面键合特征预测新策略。基于热塑性树脂/金属界面焊接冶金特征,建立了界面反应精细原子模型,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构建了异质界面键合典型特征数据集。根据键合原子间物理、化学及结构特征选取输入特征向量,随后分别通过随机森林回归模型、梯度提升回归树模型、LASSO回归模型以及BP神经网络模型对该数据集进行训练,并综合评估预测性能,选出预测结果最优算法模型。最后通过基于皮尔逊相关系数和主成分分析的特征工程,降低特征向量维度,进而有效降低模型计算复杂度。结果建立了热塑性树脂/金属异质结构界面键长预测模型,其中随机森林回归模型、梯度提升回归树模型、LASSO回归模型以及BP神经网络模型的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0.0466、0.0446、0.0999、0.0627。特征工程使特征向量从20维降到5维,降维后的新特征向量在梯度提升回归树模型中预测的RMSE为0.0386。结论梯度提升回归树模型对热塑性树脂/金属异质结构界面键合特征的预测效果最好,特征工程能有效降低模型复杂度,并提升预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塑性树脂 金属 异质结构 机器 计算材料 键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材料学在自修复涂层领域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陈伟婷 王金科 +5 位作者 郭鑫 陈质彬 马力 蔺存国 马菱薇 张达威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1-15,共15页
自修复防腐涂层是指在遭受环境或外力损伤破坏后,可以自行修复从而仍具备良好防腐性能的一种新型智能材料。自修复涂层的设计方法主要是通过基于实验的树脂链段设计、填料设计和制备工艺调控,获得具有良好修复性能的防腐材料。近年来,... 自修复防腐涂层是指在遭受环境或外力损伤破坏后,可以自行修复从而仍具备良好防腐性能的一种新型智能材料。自修复涂层的设计方法主要是通过基于实验的树脂链段设计、填料设计和制备工艺调控,获得具有良好修复性能的防腐材料。近年来,计算材料学技术飞速发展,其利用热力学计算和动力学模拟来预测并设计新材料的结构和性能,是连接材料学理论与实验的桥梁。自修复防腐涂层的理论计算研究有利于理解微观层面的自修复行为,指导自修复防腐涂层的制备与性能优化,并大幅度降低成本。综述了计算材料学在自修复防腐涂层领域的研究进展,介绍了目前基于外援型和本征型两种自修复防腐涂层体系研究的多种计算方法,主要包括分子动力学、密度泛函理论计算、蒙特卡罗模拟和有限元分析等。这些计算方法可以从微观和宏观角度对防腐涂层体系进行直观的机理解释和性能预测。动态键所进行的交换反应及自愈过程、微胶囊的破裂及愈合剂的释放过程、缓蚀剂在基底的吸附方式和吸附强度等都能在自修复防腐涂层的理论研究中得以体现。分析了这些计算模拟方法在自修复涂层方面应用的优势与不足,为自修复防腐涂层的开发与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持。未来将进一步加强计算模拟、实验研究、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技术的深度融合,建立涂层自修复性能数据库,更高效地进行材料筛选和设计,从而在自修复涂层的研究和应用中实现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材料 自修复 防腐涂层 微胶囊 缓蚀剂 分子动力 密度泛函理论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材料学与材料设计 被引量:14
8
作者 郭俊梅 邓德国 +1 位作者 潘健生 胡明娟 《贵金属》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62-68,共7页
由于传统材料科学面临着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及新的实验手段和仪器难以满足研究条件等问题, 计算材料学用于研究复杂材料和材料设计受到重视。本文针对材料研究的发展趋势, 介绍了计算材料学的研究范畴及材料设计的基本思想。然后, 介... 由于传统材料科学面临着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及新的实验手段和仪器难以满足研究条件等问题, 计算材料学用于研究复杂材料和材料设计受到重视。本文针对材料研究的发展趋势, 介绍了计算材料学的研究范畴及材料设计的基本思想。然后, 介绍了用计算材料学进行材料设计的理论依据、研究方法、结构分析技术等相关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材料 材料设计 合金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gent的计算金融学建模方法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陶倩 徐福缘 黄平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3004-3007,共4页
金融市场是一个复杂适应系统.以复杂适应系统理论为立论基础与研究方法,以金融市场的建模与为立题背景,提出了基于Agent的计算金融学建模方法普适理论框架,将金融市场复杂适应系统看作是由系统中Agent机制不断地与环境中的资源机制、及... 金融市场是一个复杂适应系统.以复杂适应系统理论为立论基础与研究方法,以金融市场的建模与为立题背景,提出了基于Agent的计算金融学建模方法普适理论框架,将金融市场复杂适应系统看作是由系统中Agent机制不断地与环境中的资源机制、及其它Agent机制相互作用、相互聚集、层层构建而涌现出来的动态机制。并将这个普适理论框架应用到股票市场的建模与仿真中,以期使基于Agent的计算金融学建模方法普适理论框架成为一套完善的建模方法论,并能够为指导具体金融市场复杂适应系统的建模研究提供一定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制 计算金融 信号 AG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式教学法的计算材料学系列课程教改实践 被引量:13
10
作者 郁亚娟 郭兴明 陈人杰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015-1022,共8页
计算材料学系列课程是高校材料专业的主要课程之一,是介绍关于材料组成、结构及性质的计算机模拟与设计的课程。通过此课程的学习,可使学习者了解和掌握材料计算和模拟的基础知识,进而具备利用计算模拟方法进行材料科学研究的能力。然而... 计算材料学系列课程是高校材料专业的主要课程之一,是介绍关于材料组成、结构及性质的计算机模拟与设计的课程。通过此课程的学习,可使学习者了解和掌握材料计算和模拟的基础知识,进而具备利用计算模拟方法进行材料科学研究的能力。然而,计算材料学课程内容中包含大量的理论性概念知识,复杂的数学公式、算法和高阶的理论推导,采用传统的单向授课方法,学习思考难度大、理解存在偏差,影响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导致整体教学效果差强人意。基于此,开展了基于混合式教学法的计算材料学系列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和实践。通过引入混合式教学理念,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多媒体教学和虚拟现实技术等多种方式,不但强调了教师的"传授知识"功能,而且实现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角色定位,并将研究性教学模式引入课堂,引导学生结合科研项目去理解、掌握计算材料学的知识点。实践证明,这一系列的教改探索取得了初步效果,它有效地把学习者的学习由浅到深地引向深度学习,为高校相关专业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式教 计算材料 课程改革 研究性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萃取精馏的计算传质学模拟与实验验证 被引量:6
11
作者 刘国标 刘伯潭 +2 位作者 袁希钢 曾爱武 余国琮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809-1814,共6页
提出了萃取精馏过程模拟的计算传质学方法,并针对以N-甲基吡咯烷酮(NMP)为溶剂分离苯和噻吩的萃取精馏过程进行了模拟计算。在散堆填料实验塔内进行了相同的萃取精馏实验,得到了萃取精馏塔内浓度分布。将模拟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比... 提出了萃取精馏过程模拟的计算传质学方法,并针对以N-甲基吡咯烷酮(NMP)为溶剂分离苯和噻吩的萃取精馏过程进行了模拟计算。在散堆填料实验塔内进行了相同的萃取精馏实验,得到了萃取精馏塔内浓度分布。将模拟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比较表明,提出的计算传质学方法能够有效预测萃取精馏塔内浓度和速度分布,为萃取精馏过程设计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传质 萃取精馏 苯-噻吩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方法在汉语风格学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12
作者 曾毅平 朱晓文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4-17,共4页
计算方法引入汉语风格学研究始于20世纪70、80年代,初期主要用于作者考证和作家作品语言风格研究;之后有学者深入探讨了建立风格学研究数学模型的问题;近年来扩展到语言本体研究以及情报学研究等诸多领域。
关键词 计算方法 统计 语言风格 计算风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溢流大型塔板的计算传质学 被引量:4
13
作者 赵丹 张雁 +2 位作者 高雪颖 刘春江 袁希钢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427-2432,共6页
利用计算传质学方法研究了直径12.6m的四溢流大型塔板上液相流动结构对塔板效率的影响,建立了描述多溢流塔板上液相流动和传质状况的理论化计算模型。应用该模型,研究了传统等鼓泡面积设计方法条件下单块塔板的速度场和浓度场。结果表明... 利用计算传质学方法研究了直径12.6m的四溢流大型塔板上液相流动结构对塔板效率的影响,建立了描述多溢流塔板上液相流动和传质状况的理论化计算模型。应用该模型,研究了传统等鼓泡面积设计方法条件下单块塔板的速度场和浓度场。结果表明,所模拟四溢流塔板的左侧翼塔板出现返流区,而右侧翼塔板流动结构相对均匀未出现返流区。为进一步优化塔板结构,提高传质效率,对左侧翼塔板提出了加设导流板的改进结构。计算结果表明,改进的塔板结构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塔板上液相的流动结构,使得塔板效率较传统设计方法提升了4.53%~9.22%(当Q1/Q2=[0.5,1.5]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溢流塔板 计算传质 塔板效率 塔板结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摄像学:核心、方法与应用 被引量:6
14
作者 索津莉 刘烨斌 +1 位作者 季向阳 戴琼海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69-685,共17页
针对现有计算机视觉、图形学、信号处理、数字图像处理、应用光学等领域无法通过现有成像模型与装置及计算方法获取足够目标场景信息的难题,计算摄像学研究提出新的成像机制与对应的计算重构方法,在光信号观测领域另辟蹊径,创新性地将... 针对现有计算机视觉、图形学、信号处理、数字图像处理、应用光学等领域无法通过现有成像模型与装置及计算方法获取足够目标场景信息的难题,计算摄像学研究提出新的成像机制与对应的计算重构方法,在光信号观测领域另辟蹊径,创新性地将视觉信息处理与计算前移至成像过程,从而极大地提高了信息优化计算的自由度,能够在维度、尺度与分辨率上实现质的突破,从而观测到传统成像系统"看不清"与"看不见"的场景信息.本文沿着计算摄像学思路、方法与目标三条主线,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分析与综述,期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快地了解及进入相关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摄像 全光函数 计算光路 高维高分辨率 计算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明贵金属研究所计算材料学科的发展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松 郭俊梅 +9 位作者 谢明 管伟明 潘勇 胡洁琼 张吉明 陈永泰 刘满门 杨有才 王塞北 王松 《贵金属》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01期96-101,共6页
介绍了昆明贵金属研究所计算材料学科20多年的发展过程和历程。详细介绍了各发展阶段中计算材料学在贵研所材料研究中在非晶态、势函数、高温材料、电接触材料、材料加工与成形,功能材料等领域开展过的主要研究工作以及取得的主要成果... 介绍了昆明贵金属研究所计算材料学科20多年的发展过程和历程。详细介绍了各发展阶段中计算材料学在贵研所材料研究中在非晶态、势函数、高温材料、电接触材料、材料加工与成形,功能材料等领域开展过的主要研究工作以及取得的主要成果。预测了未来该学科的发展方向以及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材料 贵金属 研究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教育学论纲:立场、范式与体系 被引量:44
16
作者 郑永和 严晓梅 +2 位作者 王晶莹 王杨春晓 刘士玉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9,共19页
大数据的涌现和智能技术的进步推动了教育实践的智能化发展及研究范式的系统性变革,使得计算教育学的产生成为必然和应然。计算主义理论研究的深化、技术的先导式发展和教育大数据的广泛应用都为计算教育学发展提供了基础保障。基于学... 大数据的涌现和智能技术的进步推动了教育实践的智能化发展及研究范式的系统性变革,使得计算教育学的产生成为必然和应然。计算主义理论研究的深化、技术的先导式发展和教育大数据的广泛应用都为计算教育学发展提供了基础保障。基于学科建构的视角,计算教育学是以量化教育数据为研究对象,以计算为主要研究方法的新兴学科。计算教育学的核心价值在于针对教育领域的真实问题的实践与应用,以及跨领域综合性研究。研究体系以计算方法为核心,研究范式已经从自上而下的量化研究转向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基于数据的教育规律探索研究。目前计算教育学形成了模拟实验与数据密集型探究共同发展的特征。鉴于目前计算教育学的知识建构相对缺乏,社会建构的规范化雏形尚未形成,需从学科理论和关键技术突破、研究范式和学科知识生成、交互环境与教学应用构建等方面构建学科知识系统化框架,从专业学会建立、人才培养计划、学术评价机制、基金项目资助等方面推动学科外在的社会建构。为推进计算教育学发展成为一门独立、新兴、面向应用的跨领域学科,还需要系统性地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成立专业学会,建立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平台,凝聚社会各界的力量推进学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建制 教育计算学 教育大数据 数据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计算谱学的纳米材料结构表征及其在石墨烯氧化物中的应用(英文)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文华 殷迪 +2 位作者 卢宁 李震宇 杨金龙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081-2086,共6页
从理论上对材料结构进行表征一般是基于第一性原理电子结构计算对可能的结构模型进行能量分析,从而得到材料的基态构型.而经过复杂路径合成的纳米材料并不总是处于基态能量构型.因此,对可能的结构模型进行计算谱学模拟,然后直接与实验... 从理论上对材料结构进行表征一般是基于第一性原理电子结构计算对可能的结构模型进行能量分析,从而得到材料的基态构型.而经过复杂路径合成的纳米材料并不总是处于基态能量构型.因此,对可能的结构模型进行计算谱学模拟,然后直接与实验谱图对比,可以提供更为可靠的结构信息.本文简单介绍了谱学模拟的理论背景,以石墨烯氧化物为例展示了计算谱学在复杂纳米材料结构表征中的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 石墨烯氧化物 结构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湖地区光合有效辐射(PAR)的基本特征及其气候学计算 被引量:50
18
作者 张运林 秦伯强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18-123,共6页
光合有效辐射 (PhotosyntheticallyAvailableRadiation ,简称PAR)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能量来源。利用太湖湖泊生态系统研究站 1998年 1~ 12月一年的气象辐射观测资料 ,分析了该地区有效辐射以及占太阳总辐射比例的变化特征 ,并分... 光合有效辐射 (PhotosyntheticallyAvailableRadiation ,简称PAR)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能量来源。利用太湖湖泊生态系统研究站 1998年 1~ 12月一年的气象辐射观测资料 ,分析了该地区有效辐射以及占太阳总辐射比例的变化特征 ,并分析了光合有效辐射的极值及对应的光合有效辐射占总辐射的比例和它与云量的关系 ,最后提出了适合本地区的光合有效辐射的气候学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地区 太阳辐射 PAR 气象辐射观测资料 气候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学计算基础 被引量:18
19
作者 于海燕 蔡鸿明 何援军 《图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5,共5页
首先探索图学计算的内涵,剖析图形计算的矛盾,找出图形计算的关键,构造图学的公共基础,指出图的本质不是决定于构成图的图元本身,而决定于图元之间的相互关系。其次,分析了图形计算的最新研究进展,总结出几何化方法的优势及其基础理论... 首先探索图学计算的内涵,剖析图形计算的矛盾,找出图形计算的关键,构造图学的公共基础,指出图的本质不是决定于构成图的图元本身,而决定于图元之间的相互关系。其次,分析了图形计算的最新研究进展,总结出几何化方法的优势及其基础理论研究的迫切性。进而提出一个基于"几何问题几何化"的几何计算理论体系与实施框架。阐述了以几何为思路,在构筑稳定的图学计算平台方面的最新原创理论与机制,包括从形的角度去统一、研究、发展图学计算基础的理论、形计算的机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 图的本质 进展 几何计算 几何化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湖无锡地区太阳总辐射的气候学计算及特征分析 被引量:41
20
作者 张运林 秦伯强 +1 位作者 陈伟民 胡维平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39-347,共9页
为了便于研究水气界面辐射传输、水下光辐照度以及湖泊储热量 ,探讨太湖地区总辐射概况及其变化。文章在概述当前太阳总辐射气候学计算的主要方法及公式基础上 ,采用最小二乘法 ,利用上海、南京、杭州 3站 1 961~ 2 0 0 0年共 40年的... 为了便于研究水气界面辐射传输、水下光辐照度以及湖泊储热量 ,探讨太湖地区总辐射概况及其变化。文章在概述当前太阳总辐射气候学计算的主要方法及公式基础上 ,采用最小二乘法 ,利用上海、南京、杭州 3站 1 961~ 2 0 0 0年共 40年的历史资料 ,确定各站的经验系数 ,然后内插求出太湖无锡地区的经验系数。由此推导出太湖无锡地区太阳总辐射的气候学计算公式 ,并利用无锡站日照百分率资料求算出近 40年到达地面的太阳实际总辐射。然后利用太湖站 1 998年的太阳总辐射实测资料检验其公式精度 ,确定公式的可信度。最后对计算值进行分析 ,阐述了近 40年来太湖无锡地区太阳总辐射的变化特征及其原因。研究结果表明 :无锡地区太阳总辐射呈下降趋势 ,而这种下降主要是由于大气中悬浮物增加所致 ;总辐射年内变化趋势基本上与天文辐射相吻合 ,但又存在差异 ,这主要与梅雨的存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无锡地区 太阳总辐射 气候计算 太阳辐射能 日照百分率 特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