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人工智能驱动的教育科研新范式:发轫逻辑、变革路径与实践进路
被引量:
4
1
作者
汪维富
毛美娟
+1 位作者
余慧
孙如意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1-28,共8页
新一代人工智能正在引领科学研究方法与知识发现逻辑的颠覆式创新,推动教育研究向人工智能驱动的第五研究范式迈进,然而,此新范式尚处于理论探索的初级阶段。通过深入剖析,研究阐明了新范式的发轫逻辑:借助深度学习算法与贝叶斯思维,人...
新一代人工智能正在引领科学研究方法与知识发现逻辑的颠覆式创新,推动教育研究向人工智能驱动的第五研究范式迈进,然而,此新范式尚处于理论探索的初级阶段。通过深入剖析,研究阐明了新范式的发轫逻辑:借助深度学习算法与贝叶斯思维,人工智能在科学实践中扮演着研究设计的预判先知者、合成样本数据的智能代理者、知识自主涌现的推动者等独特角色。人工智能通过促进跨学科协作研究、推动科研组织模式变革、拓展知识生产主体范围、回归实践价值取向、促成新旧范式有机统合等,深刻影响着知识发现逻辑与科学研究核心议程。然而,新范式发展也面临着机器生成幻觉知识、挤压人类研究主体发挥空间、计算再现性困难、研究者人工智能素养普遍不高等挑战。为此,教育研究共同体需搭建适用于特定领域的开源大模型、维护人类研究的主体性与首要地位、构建适应新范式的科研伦理规范、强化知识发现核验制度建设、培育研究者算法意识与人工智能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大语言模型
生成式人工智能
第五范式
计算再现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人工智能驱动的教育科研新范式:发轫逻辑、变革路径与实践进路
被引量:
4
1
作者
汪维富
毛美娟
余慧
孙如意
机构
江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电子商务学院
出处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1-28,共8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24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GenAI赋能新质人才培养的生成式学习设计研究”(课题编号:BCA240057)。
文摘
新一代人工智能正在引领科学研究方法与知识发现逻辑的颠覆式创新,推动教育研究向人工智能驱动的第五研究范式迈进,然而,此新范式尚处于理论探索的初级阶段。通过深入剖析,研究阐明了新范式的发轫逻辑:借助深度学习算法与贝叶斯思维,人工智能在科学实践中扮演着研究设计的预判先知者、合成样本数据的智能代理者、知识自主涌现的推动者等独特角色。人工智能通过促进跨学科协作研究、推动科研组织模式变革、拓展知识生产主体范围、回归实践价值取向、促成新旧范式有机统合等,深刻影响着知识发现逻辑与科学研究核心议程。然而,新范式发展也面临着机器生成幻觉知识、挤压人类研究主体发挥空间、计算再现性困难、研究者人工智能素养普遍不高等挑战。为此,教育研究共同体需搭建适用于特定领域的开源大模型、维护人类研究的主体性与首要地位、构建适应新范式的科研伦理规范、强化知识发现核验制度建设、培育研究者算法意识与人工智能素养。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大语言模型
生成式人工智能
第五范式
计算再现性
Keyword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Large Language Model
Generative AI
Fifth Paradigm
Computational Reproducibility
分类号
G434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人工智能驱动的教育科研新范式:发轫逻辑、变革路径与实践进路
汪维富
毛美娟
余慧
孙如意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